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氯化氢 回收 气体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氯化氢回收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氯化氢气体作为一种氯化反应的副产,挥发性强,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会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氯化氢工业废气大多通过吸收塔和中和塔进行两级处理后,再将废气排放至大气中。
3.但是由于排出的氯化氢气体温度高、速度快,目前的回收设备吸收效率仍不高,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包括冷却机构、吸收机构、中和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室、进气管、分离板、制冷装置、真空泵,所述冷却室顶部左侧设有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安装在所述冷却室内上部的所述分离板中心,所述分离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冷却室分别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真空泵,所述冷却室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冷却室顶部右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收室、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第一连通管、水箱,所述吸收室顶部从左至右分别连通有所述第一竖管和所述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竖管与所述第二竖管顶部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与所述第二喷头均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水箱,所述第一连通管上部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竖管上部连通有第二出气管,所述吸收室底部设有第二排液口;所述中和机构包括中和室、第三竖管、第三喷头、第二连通管、碱水箱,所述中和室顶部左侧设有所述第三竖管,所述第三竖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三竖管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三喷头,所述第三喷头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碱水箱,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中和室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中和室底部设有第三排液口。
6.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分离板下方的管螺旋缠绕有多圈。
7.优选的,所述分离板顶面从外圈向中心逐渐降低而底面从外圈向中心逐渐升高。
8.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左端高于右端并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9.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气管中间高于两端且中间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10.优选的,所述吸收室顶部安装有朝下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所述吸收室内的第一搅拌件。
11.优选的,所述中和室顶部安装有朝下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所述中和室内的第二搅拌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使用时,氯化氢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后大部分被冷凝为液态氯化氢留到冷却室内进行第一级回收。
14.2、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通过进气管位于分离板下方的管螺旋缠绕多圈,增强气体在冷却室内流动时间,增强了冷凝回收效率。
15.3、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通过分离板设计,进一步增强气体留在冷却室内的时间,增强冷凝回收效率。
16.4、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少部分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第一竖管,被第一喷头喷的水吸收为盐酸进入吸收室内回收,进行第二级回收。
17.5、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极少量未被吸收的气体通过第二竖管再次被水吸收为盐酸进入吸收室内回收,进行第三级回收。
18.6、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微量未被吸收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管进入第三竖管被第三喷头喷出的碱水中和进行第四级回收,极大的提高了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分离板、透气孔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冷却室;2、进气管;3、分离板;4、制冷装置;5、真空泵; 6、透气孔;7、第一排液口;8、第一出气管;9、吸收室;10、第一竖管; 11、第二竖管;12、第一喷头;13、第二喷头;14、第一连通管;15、水箱;16、第一阀门;17、第二出气管;18、第二排液口;19、中和室;20、第三竖管;21、第三喷头;22、第二连通管;23、碱水箱;24、第二阀门;25、出气口;26、第三排液口;27、第一单向阀;28、第二单向阀;29、第一电机;30、第一搅拌件;31、第二电机;32、第二搅拌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氯化氢气体回收装置,包括冷却机构、吸收机构、中和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室1、进气管2、分离板3、制冷装置4、真空泵5,所述冷却室1顶部左侧设有所述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贯穿安装在所述冷却室1内上部的所述分离板 3中心,所述分离板3上设有多个透气孔6,所述冷却室1分别连接所述制冷装置4和所述真空泵5,所述冷却室1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7,所述冷却室顶部右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8;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收室9、第一竖管10、第二竖管11、第一喷头12、第二喷头13、第一连通管14、水箱15,所述吸收室 9顶部从左至右分别连通有所述第一竖管10和所述第二竖管11,所述第一竖管10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8,所述第一竖管10与所述第二竖管11顶部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喷头12和所述第二喷头13,所述第一喷头12与所述第二喷头13均通过第一连通管14连通所述水箱15,所述第一连通管14上部设有第一阀门16,所述第二竖管11上部连通有第二出气管17,所述吸收室9底部设有第二排液口18;所述中和
机构包括中和室19、第三竖管20、第三喷头 21、第二连通管22、碱水箱23,所述中和室19顶部左侧设有所述第三竖管 20,所述第三竖管20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17,所述第三竖管20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三喷头21,所述第三喷头21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22连通所述碱水箱 23,所述第二连通管22上设有第二阀门24,所述中和室19顶部设有出气口 25,所述中和室19底部设有第三排液口26。使得使用时,氯化氢气体从所述进气管2进入后大部分被冷却为液态氯化氢进行回收;少部分通过所述透气孔6进入所述第一竖管10,被所述第一喷头12喷的水吸收为盐酸回收;极少量气体通过所述第二竖管11再次被水吸收为盐酸回收;微量未被吸收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出气管17进入所述第三竖管20被所述第三喷头21喷出的碱水中和回收,极大的提高了回收效率。
24.具体而言,所述进气管2位于所述分离板3下方的管螺旋缠绕有多圈;使得增强气体在所述冷却室1内流动时间,增强了冷凝回收效率。
25.具体而言,所述分离板3顶面从外圈向中心逐渐降低而底面从外圈向中心逐渐升高;方便冷凝水从所述分离板3流到冷却室1内。
26.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出气管8左端高于右端并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7;防止第一竖管10内水蒸气进入冷却室1内。
27.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出气管17中间高于两端且中间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8;防止第三竖管20内碱液进入第二竖管11内。
28.具体而言,所述吸收室9顶部安装有朝下的第一电机29,所述第一电机 29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所述吸收室9内的第一搅拌件30;使得吸收室9内盐酸搅拌均匀,利于进一步吸收。
29.具体而言,所述中和室19顶部安装有朝下的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 31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所述中和室19内的第二搅拌件32;使得中和室19内中和液均匀,利于进一步中和。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真空泵5将冷却室1内空气抽净,打开制冷装置4对冷却室1制冷,打开第一阀门16通过第一喷头12、第二喷头13向第一竖管10、第二竖管11内喷入水,打开第二阀门24通过第三喷头21向第三竖管20内喷入碱水,氯化氢气体从进气管2进入后大部分被冷却为液态氯化氢留到冷却室1内回收,进行第一级回收;少部分气体通过透气孔6经第一出气管8进入第一竖管10,被第一喷头12喷的水吸收为盐酸进入吸收室9内回收,进行第二级回收;极少量未被吸收的气体通过第二竖管11再次被水吸收为盐酸进入吸收室9内回收,进行第三级回收;微量未被吸收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管17进入第三竖管20被第三喷头21喷出的碱水中和进行第四级回收,极大的提高了回收效率,节约了资源,也提高了环保效果。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