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4-27 18: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蒸汽 加热 装置 循环 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混捏锅是由一对互相配合和旋转的叶片(通常呈z形)所产生强烈剪切作用而使半干状态的碳素和沥青等物料进行均匀的搅拌混合设备,其工作过程中的加热调温形式可采用采用夹套、蒸汽、油加热、水冷却等方法,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用于混捏锅加热装置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产生的热蒸汽为混捏锅提供热能。
3.传统的加热装置采用化石能源,燃烧效率较低,同时污染环境,蒸汽发生效率不高,同时未能蒸汽化的热水也不能回收再利用,浪费了能量资源,工作时间较长时还会沉积水垢,影响加热效率,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机壳和蒸汽发生水箱,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蒸汽发生水箱,且蒸汽发生水箱内部设置有发热管,并且发热管内部镀有石墨烯发热膜,所述蒸汽发生水箱顶面贯通连接有蒸汽连通管,且蒸汽发生水箱一侧设有集水箱,并且蒸汽发生水箱通过蒸汽连通管与集水箱贯通连接,所述集水箱顶面贯通连接有蒸汽出管,且蒸汽出管另一端延伸至机壳外侧,并且蒸汽出管另一端设有蒸汽开关阀,所述集水箱底面通过回水管与蒸汽发生水箱贯通连接,且回水管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机壳一侧设有进水水箱,且进水水箱底面通过进水管与蒸汽发生水箱贯通连接,所述进水水箱一侧设有过滤箱,过滤箱顶面通过过滤水出管上的自动补水泵与进水水箱贯通连接,所述过滤箱贯通连接有过滤水进管。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过滤箱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过滤水进管依次贯穿第三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且过滤水进管底面距离过滤箱内底面距离小于1cm。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机壳正立面镶嵌有控制面板,且机壳内部位于蒸汽发生水箱一侧设有js3000可控硅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端与js3000可控硅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且js3000可控硅控制器输出端与发热管和自动补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蒸汽发生水箱内部插接有水位电极,且水位电极输出端与控制面板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蒸汽发生水箱通过排污管贯通连接有排污阀,且排污阀位于机壳外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发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发热管均匀分布于蒸汽发生水箱内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一过滤网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网目数,且第二过滤网目数小于第三过滤网目数。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发热管和石墨烯电发热膜,蒸汽发生水箱安装若干发热管,发热管系石英玻璃管经特殊工艺在内壁镀一层石墨烯发热膜,石英玻璃管两端各印一圈耐高温银浆作为电极,然后一端高温熔融密封,一端接出引线后封口,发热管置入水内,管内壁通电加热,瞬间将蒸汽发生水箱内水加热到沸腾并产生蒸汽,充分利用石墨烯发热膜导电性强、发热导热快的性能特点,面状电热膜加热,温升快,效率高,节能好,同时,使用发热管作为发热棒,又因为发热管外表壁使用石英玻璃管制成,加热产生的水垢不会沉结在石英玻璃的表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加热棒体不结水垢,同时通过过滤器配合使用,进一步减小了水垢的产生,从而始终保持很高的电热转换效率,同时,根据不同需求,可以灵活组装不同长度、不同功率的发热管,满足各种生产和消费需求。
18.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集水箱,蒸汽产生后,经过蒸汽连通管进入集水箱内部,水加热过程中未能蒸汽化的热水落入集水箱内部,经过回水管重新进入蒸汽发生水箱中,蒸汽从蒸汽出管中排出,热水重新与蒸汽发生水箱内热水混合,有助于热能的重复利用和减少蒸汽发生装置内的压力,降低安全隐患,同时,在集水箱底面连接一个回水管与蒸汽发生水箱相通,并在回水管内设置单向阀,防止水由蒸汽发生水箱通过回水管逆流进集水箱内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管的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例说明:
25.1-机壳、2-控制面板、3-蒸汽发生水箱、4-水位电极、5-蒸汽连通管、6-集水箱、7-蒸汽出管、8-蒸汽开关阀、9-进水水箱、10-过滤水出管、11-过滤水进管、12-过滤箱、13-自动补水泵、14-进水管、15-排污阀、16-回水管、17-单向阀、18-排污管、19-发热管、20-js3000可控硅控制器、21-第一过滤网、22-第二过滤网、23-第三过滤网、24-石墨烯发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4,一种用于混捏锅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机壳1和蒸汽发生水箱3,机壳1内部设置有蒸汽发生水箱3,且蒸汽发生水箱3内部设置有发热管19,并且发热管19内部镀有
石墨烯发热膜24,蒸汽发生水箱3顶面贯通连接有蒸汽连通管5,且蒸汽发生水箱3一侧设有集水箱6,并且蒸汽发生水箱3通过蒸汽连通管5与集水箱6贯通连接,集水箱6顶面贯通连接有蒸汽出管7,且蒸汽出管7另一端延伸至机壳1外侧,并且蒸汽出管7另一端设有蒸汽开关阀8,集水箱6底面通过回水管16与蒸汽发生水箱3贯通连接,且回水管16内部设有单向阀17,机壳1一侧设有进水水箱9,且进水水箱9底面通过进水管14与蒸汽发生水箱3贯通连接,进水水箱9一侧设有过滤箱12,且过滤箱12顶面通过过滤水出管10上的自动补水泵13与进水水箱9贯通连接,过滤箱12贯通连接有过滤水进管11。
28.过滤箱12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三过滤网23,过滤水进管11依次贯穿第三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一过滤网21,且过滤水进管11底面距离过滤箱12内底面距离小于1cm,机壳1正立面镶嵌有控制面板2,且机壳1内部位于蒸汽发生水箱3一侧设有js3000可控硅控制器20,控制面板2输出端与js3000可控硅控制器20输入端电性连接,且js3000可控硅控制器20输出端与发热管19和自动补水泵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蒸汽发生水箱3内部插接有水位电极4,且水位电极4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输入端电性连接,蒸汽发生水箱3通过排污管18贯通连接有排污阀15,且排污阀15位于机壳1外侧发热管19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发热管19均匀分布于蒸汽发生水箱3内部,第一过滤网21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网22目数,且第二过滤网22目数小于第三过滤网23目数,水位电极4检测蒸汽发生水箱3中水位情况,当自动补水泵13损坏时,装置无法进水,当水位下降至设定值后,水位电极4发送电信号给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通过js3000可控硅控制器20控制发热管19停止工作,防止干烧。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为本装置接通电源,为蒸汽发生水箱3中注入适量的水,通过控制面板2打开本装置,蒸汽发生水箱3安装若干发热管19,发热管19系石英玻璃管经特殊工艺在内壁镀一层石墨烯发热膜24,石英玻璃管两端各印一圈耐高温银浆作为电极,然后一端高温熔融密封,一端接出引线后封口,发热管19置入水内,管内壁通电加热,瞬间将蒸汽发生水箱3内水加热到沸腾并产生蒸汽,蒸汽产生后,经过蒸汽连通管5进入集水箱6内部,水加热过程中未能蒸汽化的热水落入集水箱6内部,经过回水管16重新进入蒸汽发生水箱3中,蒸汽从蒸汽出管7中排出通过管道接入到混捏锅中,热水重新与蒸汽发生水箱3内热水混合,有助于热能的重复利用和减少蒸汽发生水箱3内的压力,同时水由过滤水进管11进入过滤箱12中,随着水面的上涨,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22和第三过滤网23起到多层过滤的作用,最终过滤后的水经过过滤水出管10进入进水水箱9中,进水水箱9通过进水管14与蒸汽发生水箱3贯通连接,蒸汽发生水箱3内部水位下降时,水位电极4检测蒸汽发生水箱3中水位情况,水位下降至设定值后,控制面板2通过js3000可控硅控制器20控制发热管19停止工作,防止干烧,自动补水泵13阀门会自动打开,向进水水箱9内补水,进水水箱9中的水进入蒸汽发生水箱3中,同时过滤水进入进水水箱9中。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