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两栖 水陆 牵引 装置 飞机


1.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飞机牵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的水陆两栖飞机逐渐增多,在停放水陆两栖飞机时,一般会有专门的牵引装置对其进行牵引,一般的牵引装置固定水陆两栖飞机时不够牢固,在牵引飞机时,常常因为飞机固定不牢固而导致飞机滑动,安全隐患较大。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550229.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水陆两栖飞机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通过减震装置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中设有第一条形槽,且底座中还对称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底座中对称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但是上述装置由于只是通过支撑座和弧形夹板来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机身和起落架进行夹持固定,未设置相应的能够对水陆两栖飞机上的浮板进行有效的固定的机构,因此还存在无法同时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机身和浮板进行有效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一侧外壁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外壁固定有支撑板,连接板和支撑框顶部外壁开有至少两条滑动导向槽,滑动导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机身前夹板,机身前夹板一侧外壁固定有挤压开关,机身前夹板一侧外壁固定有三个以上的弹簧,弹簧一侧外壁固定于支撑板的一侧外壁上,支撑框两侧外壁开有三个以上的导向通槽,支撑框底部内壁固定有至少两个电动液压推杆,支撑框一侧外壁固定有控制面板,电动液压推杆的输出轴连接有u型推板,u型推板外壁滑动连接于导向通槽的内壁上,u型推板两侧外壁分别固定有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二浮板夹持块,第二浮板夹持块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l型移动板,l型移动板两侧外壁分别开有牵引导向槽,第二浮板夹持块底部外壁滑动连接于牵引导向槽的内壁上,l型移动板顶部外壁固定有第一浮板夹持块,u型推板顶部外壁固定有两个机身侧边夹板,挤压开关和电动液压推杆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机身前夹板一侧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导向杆,支撑板一侧外壁开有至少两个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壁固定有滑动套,导向杆滑动连接于滑动套的内壁上。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门,连接板一侧外壁固定有牵引环。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两侧外壁开有三个以上的t型滑槽,l型移动板一侧外
壁滑动连接于t型滑槽的内壁上。
9.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浮板夹持块和第二浮板夹持块一侧外壁分别固定有弹性摩擦垫。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框顶部外壁开有弧形通槽和连接槽,连接槽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机身后夹板,机身后夹板外壁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块和两个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一侧外壁分别开有螺纹通孔。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顶部外壁开有三个以上的矩形安装槽,支撑框顶部内壁固定有三个以上的l型安装板,支撑框的底部内壁和l型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固定有三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伸缩杆,三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伸缩杆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三个以上的转动柱,转动柱外壁固定有滚动轮,三个以上的转动柱外壁转动连接有三个以上的第一传动带,支撑框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柱,传动柱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传动柱和转动柱外壁转动连接有两条第二传动带,支撑框底部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驱动柱,驱动柱外壁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框底部外壁开有底部预留孔。
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框顶部和底部内壁固定有隔板,隔板一侧外壁开有连接孔。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机身前夹板、挤压开关、机身侧边夹板、第二浮板夹持块和第一浮板夹持块,当飞机头移动到机身前夹板一侧时,会与机身前夹板一侧的挤压开关发生碰撞,挤压开关受到碰撞后会向控制面板发送电信号,控制面板收到信号后会控制电动液压推杆推动u型推板向上移动,u型推板向上移动时会分别推动机身侧边夹板和第二浮板夹持块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机身侧边夹板会对飞机机身的两侧进行夹持,向上移动的第二浮板夹持块会带动底部滑动连接的l型移动板向上移动,l型移动板会带动顶部通过螺丝固定的第一浮板夹持块向上移动,第一浮板夹持块和第二浮板夹持块在向上移动时会对飞机底部的浮板进行夹持,此时第二弹性伸缩杆可对第二浮板夹持块进行缓冲,让第二浮板夹持块和第一浮板夹持块可对不同大小的浮板进行夹持固定,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液压推杆推动u型推板抬高的高度,让机身侧边夹板、第二浮板夹持块和第一浮板夹持块可对不同型号的水陆两栖飞机进行夹持固定。
15.2.通过设置弹簧,当需要将支撑框上的飞机卸下时,工作人员只需推动机身前夹板通过弹簧进一步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此时机身前夹板一侧的挤压开关会脱离飞机的头部,从而不会再受到来自飞机头的推力,控制面板将接收不到挤压开关发送的信号,此时控制面板会控制电动液压推杆复位,从而解除对飞机机身和浮板的固定,工作人员即可方便的将飞机从支撑框上拉下来。
16.3.通过设置机身后夹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当飞机通过机身侧边夹板、第一浮板夹持块和第二浮板夹持块被固定后,工作人员可将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块的螺丝拧掉,然后将机身后夹板向上掀起,同时通过螺丝将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框的顶部外壁上,此时机身后夹板可配合机身前夹板对飞机的两头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提高了牵引装置对飞机整体的固定效果。
17.4.通过设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滚动轮、转动柱和第一弹性伸缩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飞机推上支撑框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柱进行转动,传动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支撑框内部的所有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转动时会带动滚动轮进行转动,滚动轮转动时会与支撑框上移动的飞机底部发生摩擦,此时滚动轮给与飞机的摩擦力会帮助工作人员将飞机轻松的推上支撑框。
18.5.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弹性伸缩杆可对转动柱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飞机整体移动到支撑框顶部的平面后,会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将滚动轮压进矩形安装槽内部,从而让支撑框的顶部能够对飞机底部进行有效的支撑。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支撑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l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u型推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弧形通槽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的电路流程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框、2滚动轮、3机身侧边夹板、4弹性摩擦垫、5第一浮板夹持块、6l型移动板、7第二浮板夹持块、8密封门、9连接板、10牵引环、11支撑板、12机身前夹板、13t型滑槽、14挤压开关、15矩形安装槽、16机身后夹板、17第一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9电动液压推杆、20底部预留孔、21u型推板、22l型安装板、23转动柱、24第一弹性伸缩杆、25第二弹性伸缩杆、26传动柱、27第一传动带、28第二传动带、29隔板、30第一齿轮、31连接孔、32弹簧、33导向杆、34滑动导向槽、35驱动柱、36伺服电机、37导向通槽、38控制面板、39牵引导向槽、40弧形通槽、41第二齿轮、42连接槽、43滑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1: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如图1

9所示,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9,连接板9顶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撑板11,连接板9和支撑框1顶部外壁开有至少两条滑动导向槽34,滑动导向槽34内壁滑动连接有机身前夹板12,机身前夹板12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挤压开关14,机身前夹板12一侧外壁固定有三个以上的弹簧32,弹簧32一侧外壁固定于支撑板11的一侧外壁上,支撑框1两侧外壁开有三个以上的导向通槽37,支撑框1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面板38,支撑框1底部内壁通过螺丝固定有至少两个电动液压推杆19,电动液压推杆19的输出轴连接有u型推板21,u型推板21外壁滑动连接于导向通槽37的内壁上,u型推板21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二弹性伸缩杆25,第二弹性伸缩杆25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二浮板夹持块7,第二浮板夹持块7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l型移动板6,l型移动板6两侧外壁分别开有牵引导向槽39,第二浮板夹持块7底部外壁滑动连接于牵引导向槽39的内壁上,l型移动板6顶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浮板夹持块5,u型推板21顶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两个机身侧边夹板3,挤压开关14和电动液压推杆19分别与控制面板38电性连接。
26.当飞机头移动到机身前夹板12一侧时,会与机身前夹板12一侧的挤压开关14发生碰撞,挤压开关14受到碰撞后会向控制面板38发送电信号,控制面板38收到信号后会控制电动液压推杆19推动u型推板21向上移动,u型推板21向上移动时会分别推动机身侧边夹板3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机身侧边夹板3会对飞机机身的两侧进行夹持,向上移动的第二浮板夹持块7会带动底部滑动连接的l型移动板6向上移动,l型移动板6会带动顶部通过螺丝固定的第一浮板夹持块5向上移动,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在向上移动时会对飞机底部的浮板进行夹持,此时第二弹性伸缩杆25可对第二浮板夹持块7进行缓冲,让第二浮板夹持块7和第一浮板夹持块5可对不同大小的浮板进行夹持固定,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38控制电动液压推杆19推动u型推板21抬高的高度,让机身侧边夹板3、第二浮板夹持块7和第一浮板夹持块5可对不同型号的水陆两栖飞机进行夹持固定。
27.为了提高机身前夹板12在移动时整体的稳定性;如图1、图6所示,所述机身前夹板12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至少两个导向杆33,支撑板11一侧外壁开有至少两个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壁固定有滑动套43,导向杆33滑动连接于滑动套43的内壁上;通过设置导向杆33,在机身前夹板12进行左右移动时,导向杆33会在滑动套43内壁进行滑动,此时滑动套43和导向杆33可对机身前夹板12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机身前夹板12在移动时整体的稳定性。
28.为了方便对支撑框1内部进行维修;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框1一侧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密封门8,连接板9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牵引环10;通过设置密封门8,工作人员可打开密封门8对支撑框1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同时可通过牵引环10将牵引装置与牵引车辆
连接。
29.为了提高l型移动板6上下移动时整体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框1两侧外壁开有三个以上的t型滑槽13,l型移动板6一侧外壁滑动连接于t型滑槽13的内壁上;通过设置t型滑槽13,t型滑槽13可对l型移动板6进行有效的导向和限位,从而提高l型移动板6在上下移动时整体的稳定性。
30.为了提高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对浮板的固定效果;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一侧外壁分别固定有弹性摩擦垫4;通过设置弹性摩擦垫4,可提高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与浮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对浮板的限位和固定效果。
31.为了能够对飞机的尾部进行有效的限位;如图2、图8所示,所述支撑框1顶部外壁开有弧形通槽40和连接槽42,连接槽42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机身后夹板16,机身后夹板16外壁焊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8和两个第一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8和第一固定块17一侧外壁分别开有螺纹通孔;通过设置机身后夹板16、第一固定块17和第二固定块18,当飞机通过机身侧边夹板3、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被固定后,工作人员可将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块17的螺丝拧掉,然后将机身后夹板16向上掀起,同时通过螺丝将第二固定块18固定在支撑框1的顶部外壁上,此时机身后夹板16可配合机身前夹板12对飞机的两头进行夹持固定,从而提高了牵引装置对飞机整体的固定效果。
3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飞机通过起落架推动到支撑框1一侧,然后通过楔子等工具将支撑框1的位置固定住,此时将飞机头对准支撑框1,然后将飞机推到支撑框1上,飞机受到支撑框1一侧坡面的作用向上倾斜移动,从而让两侧的浮板和起落架离开地面,当飞机大部分机身都被推动到支撑框1顶部的平面时,水陆两栖飞机的浮板和起落架也会全部离开地面,由于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起落架大部分都被安装在浮板底部,当浮板悬空时,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浮板底部的起落架收起或者弯折,避免起落架影响后续对浮板和机身的夹持固定,工作人员继续将支撑框1顶部的飞机向前推动,当飞机头移动到机身前夹板12一侧时,会与机身前夹板12一侧的挤压开关14发生碰撞,挤压开关14受到碰撞后会向控制面板38发送电信号,控制面板38收到信号后会控制电动液压推杆19推动u型推板21向上移动,u型推板21向上移动时会分别推动机身侧边夹板3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机身侧边夹板3会对飞机机身的两侧进行夹持,向上移动的第二浮板夹持块7会带动底部滑动连接的l型移动板6向上移动,l型移动板6会带动顶部通过螺丝固定的第一浮板夹持块5向上移动,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在向上移动时会对飞机底部的浮板进行夹持,此时第二弹性伸缩杆25可对第二浮板夹持块7进行缓冲,让第二浮板夹持块7和第一浮板夹持块5可对不同大小的浮板进行夹持固定,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38控制电动液压推杆19推动u型推板21抬高的高度,让机身侧边夹板3、第二浮板夹持块7和第一浮板夹持块5可对不同型号的水陆两栖飞机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当需要将支撑框1上的飞机卸下时,工作人员只需推动机身前夹板12通过弹簧32进一步向支撑板11的方向移动,此时机身前夹板12一侧的挤压开关14会脱离飞机的头部,从而不会再受到来自飞机头的推力,控制面板38将接收不到挤压开关14发送的信号,此时控制面板38会控制电动液压推杆19复位,从而解除对飞机机身和浮板的固定,工作人员即可方便的将飞机从支撑框1上拉下来。
33.在机身前夹板12进行左右移动时,导向杆33会在滑动套43内壁进行滑动,此时滑
动套43和导向杆33可对机身前夹板12的移动进行导向,工作人员可打开密封门8对支撑框1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同时可通过牵引环10将牵引装置与牵引车辆连接,t型滑槽13可对l型移动板6进行有效的导向和限位,通过设置弹性摩擦垫4,可提高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与浮板之间的摩擦力,当飞机通过机身侧边夹板3、第一浮板夹持块5和第二浮板夹持块7被固定后,工作人员可将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块17的螺丝拧掉,然后将机身后夹板16向上掀起,同时通过螺丝将第二固定块18固定在支撑框1的顶部外壁上,此时机身后夹板16可配合机身前夹板12对飞机的两头进行夹持固定。
34.实施例2:一种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用的牵引装置,如图1、图2、图4、图5、图7所示,为了能够让工作人员将飞机轻松的推上支撑框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支撑框1顶部外壁开有三个以上的矩形安装槽15,支撑框1顶部内壁通过螺丝固定有三个以上的l型安装板22,支撑框1的底部内壁和l型安装板2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三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伸缩杆24,三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伸缩杆24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三个以上的转动柱23,转动柱23外壁固定有滚动轮2,三个以上的转动柱23外壁转动连接有三个以上的第一传动带27,支撑框1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传动柱26,传动柱26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30,传动柱26和转动柱23外壁转动连接有两条第二传动带28,支撑框1底部内壁通过螺丝固定有伺服电机36,伺服电机36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驱动柱35,驱动柱35外壁固定有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与第一齿轮30之间啮合连接,伺服电机36与控制面板38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齿轮41、第一齿轮30、滚动轮2、转动柱23和第一弹性伸缩杆24,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飞机推上支撑框1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38控制伺服电机36转动,伺服电机36会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第二齿轮41会带动第一齿轮30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柱26进行转动,传动柱26转动时会通过第二传动带28带动转动柱23进行转动,转动柱23转动时会通过第一传动带27带动支撑框1内部的所有转动柱23进行转动,转动柱23转动时会带动滚动轮2进行转动,滚动轮2转动时会与支撑框1上移动的飞机底部发生摩擦,此时滚动轮2给与飞机的摩擦力会帮助工作人员将飞机轻松的推上支撑框1,同时第一弹性伸缩杆24可对转动柱2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飞机整体移动到支撑框1顶部的平面后,会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24将滚动轮2压进矩形安装槽15内部,从而让支撑框1的顶部能够对飞机底部进行有效的支撑。
35.为了避免滚动轮2转动时与支撑框1的底部内壁发生摩擦;如图3、图4所示,所述支撑框1底部外壁开有底部预留孔20;通过设置底部预留孔20,可以让位于支撑框1头部倾斜位置的滚动轮2在转动时不会与支撑框1的底部内壁发生摩擦,从而提高了滚动轮2在转动时整体的稳定性。
36.为了能够提高支撑框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如图4、图5所示,所述支撑框1顶部和底部内壁通过螺丝固定有隔板29,隔板29一侧外壁开有连接孔31;通过设置隔板29,隔板29可对支撑框1的内部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支撑框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7.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飞机推上支撑框1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38控制伺服电机36转动,伺服电机36会带动第二齿轮41转动,第二齿轮41会带动第一齿轮30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柱26进行转动,传动柱26转动时会通过第二传动带28带动转动柱23进行转动,转动柱23转动时会通过第一传动带27带动支撑框1内部的所有转动柱23进行转动,转动柱23转动时会带动滚动轮2进行转动,滚动轮2转动时会与支撑框1上移动的飞
机底部发生摩擦,此时滚动轮2给与飞机的摩擦力会帮助工作人员将飞机轻松的推上支撑框1,同时第一弹性伸缩杆24可对转动柱2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飞机整体移动到支撑框1顶部的平面后,会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24将滚动轮2压进矩形安装槽15内部,从而让支撑框1的顶部能够对飞机底部进行有效的支撑,通过设置底部预留孔20,可以让位于支撑框1头部倾斜位置的滚动轮2在转动时不会与支撑框1的底部内壁发生摩擦,隔板29可对支撑框1的内部进行支撑。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