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纤维无人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5: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机架 碳纤维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机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无人机机架。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具有独特的飞行能力,并且体积小,在航拍、大气检测、交通监控、资源勘探、电力巡检、森林防火、农业、军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3.现有技术中的碳纤维无人机机架在使用时,在不使用时无法收纳,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和储藏,且传统的支臂转动操作过程不够快捷方便,导致整体实用价值低下,且无法呈环抱式与外接设备抵紧,进一步导致对外接设备起到快速固定作用,且不适用于任何尺寸范围内的外接设备,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碳纤维无人机机架,以解决当前现有技术中的碳纤维无人机机架在使用时,在不使用时无法收纳,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和储藏,且传统的支臂转动操作过程不够快捷方便,导致整体实用价值低下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设计一种碳纤维无人机机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壁四端均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外端均转动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的内端均加工有豁槽,所述豁槽的内壁一端卡接有卡销,所述卡销的后端与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底部两侧均固接有支脚,所述支臂的上方设有传动组件。
7.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竖杆、拉杆、支杆、圆筒、齿轮、齿块、转杆和弹簧。
8.所述竖杆固接于支臂的顶部内侧,所述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内端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端固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外壁下方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左端卡接有齿块,所述齿块的底部与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与主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圆筒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卡销与豁槽的位置对应设置。
10.优选的,所述齿块为扇形,且齿牙与齿轮的齿牙呈紧密咬合状态。
11.优选的,所述转杆和圆筒构成滑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固定组件。
1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座、侧板、端板、橡胶垫、顶杆、凸块、双头螺柱、旋钮和耳板。
14.所述支座的顶部与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侧板和支座的内端均固接有橡胶垫,所
述端板的外端固接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顶杆与凸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凸块的顶部与主体的底部相抵紧,所述凸块的内部与双头螺柱的外壁两侧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中部与支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柱的两端均固接有旋钮。
15.优选的,所述旋钮的外壁均加工有磨纹。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该碳纤维无人机机架,通过主体、支板、支臂、豁槽、卡销、支脚和传动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齿轮与齿块的卡接相连,以及圆筒与转杆的间隙配合,使得圆筒上提时,可带动齿轮上滑并与齿块分离,反向即可再次卡接,进而通过转杆与主体、支臂与支板的转动连接,以及竖杆与拉杆的间隙配合,在支杆和拉杆的传动下,使得支臂可同时开合转动,进而在不使用时可收纳,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储藏,且操作过程更为快捷方便,实用价值更高;
18.通过主体、支板、支臂、豁槽、卡销、支脚和固定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端板与侧板、侧板与支座的转动连接,以及凸块与双头螺柱的螺纹连接,使得双头螺柱转动时可通过顶杆的传动使得端板率先向内转动,随后并带动侧板向内转动,进而使得端板和侧板可呈环抱式与外接设备抵紧,进而对外接设备起到快速固定作用,且适用于任何尺寸范围内的外接设备,适用性更佳,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圆筒、转杆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侧板、端板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主体;2、支板;3、支臂;4、豁槽;5、卡销;6、传动组件;601、竖杆;602、拉杆;603、支杆;604、圆筒;605、齿轮;606、齿块;607、转杆;608、弹簧;7、固定组件;701、支座;702、侧板;703、端板;704、橡胶垫;705、顶杆;706、凸块;707、双头螺柱;708、旋钮;709、耳板;8、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一种碳纤维无人机机架,参见图1至图4;
26.一种碳纤维无人机机架,包括主体1;主体1的外壁四端均固接有支板2,支板2的外端均转动连接有支臂3,支板2与支臂3关于主体1呈环形等距分布,支臂3的内端均加工有豁槽4,豁槽4的内壁一端卡接有卡销5,卡销5的后端与支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卡销5与豁槽4的位置对应设置,这样设计可对支臂3的转动角度起到限制作用,主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接有支脚8,支脚8可主体1起到支撑作用,支臂3、主体1、支板2等部件均为碳纤维材质制成,支臂3的上方设有传动组件6。
27.传动组件6包括竖杆601、拉杆602、支杆603、圆筒604、齿轮605、齿块606、转杆607 和弹簧608,竖杆601固接于支臂3的顶部内侧,竖杆6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拉杆602,竖杆 601使得竖杆602可上下滑动,拉杆602的内端转动连接有支杆603,支杆603的内端固接有圆
筒604,圆筒604转动可带动支杆603转动,并通过拉杆602和竖杆601的传动同时对支臂 3的开合转动进行控制,圆筒604的外壁下方固接有齿轮605,齿轮605的左端卡接有齿块606,齿块606为扇形,且齿牙与齿轮605的齿牙呈紧密咬合状态,齿块606对齿轮605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其转动,齿块606的底部与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圆筒604的内壁间隙配合有转杆 607,转杆607和圆筒604构成滑动结构,圆筒604受力可在转杆607的外壁上下滑动,转杆607的底部与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转杆607的底部通过弹簧608与圆筒604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弹簧608给予圆筒604向下的拉力。
28.主体1的底部设有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包括支座701、侧板702、端板703、橡胶垫704、顶杆705、凸块706、双头螺柱707、旋钮708和耳板709,支座701的顶部与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座701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702,侧板702受力时可转动,侧板702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端板703,端板703受力可转动,端板703、侧板702和支座701的内端均固接有橡胶垫704,橡胶垫704可增大端板703、侧板702和支座701的内端摩擦力,端板703 的外端固接有耳板709,耳板709通过顶杆705与凸块706的正面活动连接,顶杆705内滑可带动端板703向内转动,进而带动侧板702向内转动,从而对外接设备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凸块706的顶部与主体1的底部相抵紧,主体1可避免凸块706随着双头螺柱707转动而转动,凸块706的内部与双头螺柱707的外壁两侧螺纹连接,双头螺柱707转动时两侧凸块706可同时滑动,双头螺柱707的外壁中部与支座701的内部转动连接,双头螺柱707的两端均固接有旋钮708,旋钮708的外壁均加工有磨纹,磨纹可增大旋钮708外壁的摩擦,使其便于转动。
29.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该碳纤维无人机机架时,通过齿轮605与齿块606的卡接相连,以及圆筒604与转杆607的间隙配合,使得圆筒604上提时,可带动齿轮605上滑并与齿块606 分离,此时通过转杆607与主体1、支臂3与支板2的转动连接,以及竖杆601与拉杆602的间隙配合,在支杆603和拉杆602的传动下,使得支臂3可同时开合转动,进而在不使用时可收纳,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储藏,且操作过程更为快捷方便,同时,将外接设备放置于侧板702的内侧,通过端板703与侧板702、侧板702与支座701的转动连接,以及凸块706 与双头螺柱707的螺纹连接,使得双头螺柱707转动时可通过顶杆705的传动使得端板703 率先向内转动,随后并带动侧板702向内转动,进而可呈环抱式与外接设备抵紧,进而对外接设备起到快速固定作用,且适用于任何尺寸范围内的外接设备,适用性更佳,方便人们使用。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