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折叠

一种折叠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驾驶飞行器在飞行器家族中不断的发展壮大,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救灾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3.相关技术的所述折翼无人机的展折机构通常包括扭簧和锁舌机构,所述扭簧将机翼展开,所述机翼到位后,所述锁舌伸出并将所述机翼锁定,然而,所述展折机构锁紧加工精度要求高,经济性差,锁紧之后会出现虚位,不方便后期的装配维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折叠翼无人机机翼锁紧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加工精度要求低的折叠翼无人机。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翼无人机,其包括
7.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本体和由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凸出延伸的挡壁,所述挡壁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
8.机翼组件,所述机翼组件包括左机翼和右机翼;所述折叠翼无人机还包括:
9.机翼转轴,所述机翼转轴包括呈圆柱状的定位件和扭簧,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的呈圆柱状的转柱、分别套设于所述转柱并与所述转柱形成转动连接的呈环状的上定位件以及呈环状的下定位件;所述转柱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且与所述挡壁间隔设置,所述上定位件与所述下定位件间隔设置且共同与所述转柱围成收容空间;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柱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扭簧靠近所述上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定位件连接,所述扭簧靠近所述下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定位件连接;所述左机翼和右机翼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定位件和所述下定位件中的一个;以及,
10.机翼锁紧机构,所述机翼锁紧机构包括缓冲弹簧片、卡簧片和限位柱销,所述缓冲弹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靠近所述转柱的一侧的固定部和由所述固定部向远离所述挡壁方向倾斜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机翼组件完全展开时抵接于所述机翼组件靠近所述挡壁的一侧;所述卡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的固定臂和由所述固定臂向远离所述挡壁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水平设置,沿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方向设有贯穿所述延伸臂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大小与所述限位柱销匹配;所述限位柱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翼组件,所述限位柱销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呈斜面,所述机翼组件折叠状态时,所述限位柱销与所述卡簧片间隔,所述机翼组件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柱销下沉到所述限位孔内形成卡接。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柱销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设置且其设有所述斜面的一端与所述延伸臂平齐。
12.优选的,所述延伸臂与所述挡壁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13.优选的,所述上定位件位于所述下定位件远离所述机身本体的一侧,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上均设有贯穿通孔,所述左机翼和所述右机翼均通过所述通孔分别套设固定在所述下定位件和所述上定位件;所述限位柱销靠近所述机翼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机翼的上表面。
14.优选的,所述转柱靠近所述机身本体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上,所述上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转柱远离所述机身本体的一端,所述下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转柱靠近所述机身本体的一端。
15.优选的,所述上定位件靠近所述机身本体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上定位件还设有由其靠近所述机身本体的一侧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止挡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止挡槽连通;所述下定位件远离所述机身本体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下定位件还设有由其外侧沿其径向向内贯穿至所述第二凹槽的止挡口,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止挡口连通,所述扭簧靠近所述上定位件的一侧抵接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扭簧靠近所述下定位件的一侧抵接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所述止挡槽内和所述止挡口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翼无人机包括机翼锁紧机构,所述机翼锁紧机构由缓冲弹簧片、卡簧片和限位柱销组成,所述缓冲弹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的固定部和由所述固定部向远离所述挡壁方向倾斜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卡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的固定臂和由所述固定臂向远离所述挡壁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水平设置,沿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方向设有贯穿所述延伸臂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翼组件,所述限位柱销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呈斜面,所述机翼组件展开到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片时,所述限位柱销下沉到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卡簧片恢复,将所述限位柱销锁定,机翼无法向后转动,由于所述缓冲弹簧片处于压缩位置,机翼也无法向前转动,可以有效的缩小机翼锁紧后的虚位,并且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使得后期的装配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翼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翼无人机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b所示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照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翼无人机100包括机身1、与所述机身1连接的机翼组件2、用于将所述机翼组件2固定于所述机身1的机翼转轴3以及机翼锁紧机构4。
24.所述机身1包括机身本体11和由所述机身本体11的顶面凸出延伸的挡壁12,所述挡壁12垂直于所述所述机身本体11。所述机翼转轴3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11且与挡壁12间隔设置。
25.所述机翼组件2包括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具体的,所述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上均设有贯穿通孔23。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是以折叠翼无人机100正向飞行方向为参考基准。
27.所述机翼转轴3包括呈圆柱状的定位件31和扭簧32,所述定位件31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11顶面的呈圆柱状的转柱31c、分别套设于所述转柱31c并与所述转柱31c形成转动连接的呈环状的上定位件31a以及呈环状的下定位件31b;所述转柱31c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11且与所述挡壁12间隔设置,所述上定位件31a与所述下定位件31b间隔设置且共同与所述转柱31c围成收容空间(图未示);所述扭簧32套设于所述转柱31c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图未示)内,所述扭簧32靠近所述上定位件31a的一端与所述上定位件31a连接,所述扭簧32靠近所述下定位件31b的一端与所述下定位件31b连接;所述左机翼21和所述右机翼22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定位件31a和所述下定位件31b中的一个。
28.具体的,所述转柱31c靠近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机身本体11的顶面上,所述上定位件31a位于所述下定位件31b远离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侧,即所述上定位件31a设置于所述转柱31c远离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端,所述下定位件31b设置于所述转柱31c靠近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端;所述左机翼21和所述右机翼22均通过所述通孔23分别套设固定在所述下定位件31b和所述上定位件31a,该结构通过所述机翼组件2与所述机翼转轴3的连接从而实现了机翼组件2可以相对于机身1进行折叠活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件31a靠近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一凹槽311,所述上定位件31a还设有由其靠近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侧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止挡槽312,所述第一凹槽311与所述止挡槽312连通;所述下定位件31b远离所述机身本体11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二凹槽313,所述下定位件31b还设有由其外侧沿其径向向内贯穿至所述第二凹槽313的止挡口314,所述第二凹槽313与所述止挡口314连通,所述扭簧32靠近所述上定位件31a的一侧抵接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11内,所述扭簧32靠近所述下定位件31b的一侧抵接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313,所述扭簧32的两端分别卡置于所述止挡槽312内和所述止挡口314内。当所述机翼组件2与所述机身1重叠时,所述扭簧32抵持于所述止挡槽312和所述止挡口314。该结构可以为机翼组件2提高一个初始展开的力矩,将机翼驱动展开,并减小所述定位件31的体积和减轻折叠翼无人机100的整体重量。
30.其中,转柱31c、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13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述扭簧32在水平方向上的平移,从而使得机翼组件2的展开更加稳定可靠,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13对扭簧32进行收容,使得机翼转轴3整体高度降低,有利于折叠翼无人机100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簧32由一根结构材料(如钢丝)绕制形成的呈螺旋状的中空圆
柱结构,因此,整体的中空圆柱结构具有上下两侧,而因其由一根结构材料经绕制形成,因此具有两端。
32.所述机翼锁紧机构4由缓冲弹簧片41、卡簧片42和限位柱销43组成。
33.所述缓冲弹簧片41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12的固定部411和由所述固定部411向远离所述挡壁12方向倾斜延伸的弹性部412,具体的,所述固定部411固定于所述挡壁12靠近所述转柱31c的一侧,所述弹性部412在所述机翼组件2完全展开时抵接于所述机翼组件2靠近所述挡壁12的一侧,可以在机翼组件2完全展开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减缓机翼完全展开时机翼与机身的相互作用力。
34.具体的,所述弹性部412在所述机翼组件2完全展开时抵接于所述右机翼22靠近所述挡壁12的一边。
35.所述卡簧片42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12的固定臂421和由所述固定臂421向远离所述挡壁12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臂422,所述固定臂421与所述挡壁1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缓冲弹簧片41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簧片42相对于缓冲弹簧片41更靠近挡壁12的中部,即所述缓冲弹簧片41相对于所述卡簧片42远离所述机翼转轴3设置。该结构有利于所述机翼组件2完全展开的瞬间先进行缓冲减速,避免所述限位柱销43在推开所述卡簧片42时撞击力过大而影响折叠翼无人机100的使用寿命。
36.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臂422水平设置,沿垂直于所述技术本体11的顶面方向设有贯穿所述延伸壁422的限位孔4221,所述限位孔4221的大小与所述限位柱销43匹配。
37.具体的,所述延伸臂422与所述挡壁12形成如图3所示的夹角a,所述夹角a为锐角,该结构可以使限位柱销43更容易的推开延伸臂422,从而使限位柱销43顺利的下沉到限位孔内4221。
38.所述限位柱销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翼组件2,所述限位柱销43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呈斜面431;具体的,所述限位柱销43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11的顶面,所述限位柱销43靠近所述机翼组件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机翼22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柱销43远离所述机翼组件2的一端设置呈斜面431,所述斜面431与所述延伸臂422平齐。当所述机翼组件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限位柱销43与所述卡簧片42间隔;当所述机翼组件2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柱销43下沉到所述限位孔4221内形成卡接。该结构可以在所述机翼组件2完全展开时减小所述限位柱销43推开卡簧片42的阻力,使所述限位柱销43更顺畅的推开卡簧片42,从而使限位柱销43下沉到限位孔4221内。
39.具体的,当机翼组件2展开转动到缓冲弹簧片41位置后,缓冲弹簧片41发生形变,压缩,同时卡簧片42和限位柱销43发生干涉,限位柱销43端部的斜面431将卡簧片42推开,机翼组件2继续向前转动,当机翼组件2继转动到锁紧位置后,限位柱销43下沉到限位孔4221内,卡簧片42恢复,将限位柱销43锁定。机翼组件2无法向后转动,由于缓冲弹簧片41处于压缩位置,机翼组件2也无法向前转动,机翼组件2被锁定,从而达到了锁紧之后虚位较小的效果。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翼无人机包括机翼锁紧机构,所述机翼锁紧机构由缓冲弹簧片、卡簧片和限位柱销组成,所述缓冲弹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的固定部和由所述固定部向远离所述挡壁方向倾斜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卡簧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挡壁的固定臂和由所述固定臂向远离所述挡壁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水平设
置,沿垂直于所述机身本体的顶面方向设有贯穿所述延伸臂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翼组件,所述限位柱销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呈斜面,所述机翼组件展开到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片时,所述限位柱销下沉到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卡簧片恢复,将所述限位柱销锁定,机翼无法向后转动,由于所述缓冲弹簧片处于压缩位置,机翼也无法向前转动,可以有效的缩小机翼锁紧后的虚位,并且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使得后期的装配维修简单。
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