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吊篮 无人机 吊装 投放 用于
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杆件吊装运输,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



背景技术:

电力塔往往修建在交通不方便的山顶等地方,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在电力塔建设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将杆件运输到山顶。杆件可达一百余公斤,普通的人力、畜力运输杆件困难。利用遥控无人机对杆件进行运输,是一种省时、省力、方便的方式。但杆件较重,无人机投递时操作困难,容易造成无人机突然失重而发生坠机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杆件投放吊用吊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篮本体,吊篮本体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后壁竖直向上,所述容纳空间的前壁向前倾斜;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前壁上设置滚筒,所述滚筒上具有下凹槽;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至少设置一个限位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限位槽在杆件的两端,限制杆件的活动自由;所述吊篮本体的上沿具有吊环组件,所述吊环组件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是柱形或是空心柱,所述滚筒的表面设置下凹槽,所述滚筒的两端轴接在所述吊篮本体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至少为两个,所述滚筒彼此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下凹槽和所述下凹槽的两侧共同形成沙漏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凹槽为一个,位于所述滚筒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为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为拱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组件包括孔洞、吊环、绳索,所述孔洞为上半圆形,所述吊环穿在所述孔洞上,所述绳索与所述吊环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吊篮本体悬挂于无人机下方,无人机可通过绳索控制吊篮本体上升、下降以及进行投放。

上述吊篮本体,内装有前滚筒和后滚筒,减小了倾倒卸货时杆件和吊篮本体之间的摩擦,使得杆件可以顺利滑出吊篮本体。

为了使得杆件在吊篮本体内不发生侧滑,上述前滚筒和后滚筒中间直径较小,使得杆件平稳放置在前滚筒和后滚筒中间。

上述前滚筒安装于吊篮本体的槽口处,倾倒时杆件接触地面以后,对杆件起到支撑作用,随着无人机不断上升,它对杆件的支撑力不断减小。

吊篮本体内还装有限位板,一方面对杆件起到支持作用,一方面便于杆件的固定,使杆件在吊篮本体内保持平稳。

吊篮本体上沿开有三个拱形的上半圆孔洞,在吊篮本体投放杆件的时候,吊环可以在孔洞内自适应移动,防止吊环卡死。

本吊篮在无人机运输过程中杆件不会滚动偏斜,不会造成吊篮重心偏移,保证杆件运输的稳定,同时杆件的卸料也更快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投放杆件时杆件开始接触地面时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投放杆件时杆件脱离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4是滚筒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滚筒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限位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限位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后绳索1、后吊环2、后孔洞3、前绳索4、左前绳索4-1、右前绳索4-2;左前吊环5、左前孔洞6、右前吊环7、右前孔洞8、后滚筒9、下凹槽901、前滚筒10、吊篮本体11、限位板12、限位槽1201、杆件13、槽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机投放杆件的吊篮,包括吊篮本体11。如图1所示,吊篮本体11的容纳空间的重心偏前,在不悬挂吊装时,会前倾。

在前壁上设置滚筒9、前滚筒10;在后壁靠近容纳空间底部的位置设置限位板12;在吊篮本体11上沿设置有三个吊环分别是:后吊环2、左前吊环5、右前吊环7、后绳索1、前绳索4。

吊篮本体11悬挂于无人机下方或是吊车吊钩上。

以无人机为例说明:无人机可通过后绳索1和前绳索4绳索控制吊篮本体11上升、下降以及投放。

吊篮本体11内装有后滚筒9和前滚筒10,为了使得杆件13在吊篮本体11内不发生侧滑,前后滚筒9和前滚筒10中间部分直径较小形成了下凹槽901,使得杆件13平稳放置在后滚筒9和前滚筒10中的下凹槽内。

前滚筒10安装于吊篮本体11的槽口14处(前壁的顶部),倾倒时杆件13接触地面以后,对杆件起到支撑作用,随着无人机不断上升,它对杆件13的支撑力不断减小。

进一步的,吊篮本体11内还装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上设置限位槽1201,一方面对杆件13起到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便于杆件13的固定,使杆件13在吊篮本体11内保持平稳。

下凹槽和限位槽在杆件的两端让杆件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

吊篮本体11上开有后孔洞3、左前孔洞6和右前孔洞8三个半圆形的孔洞,后孔洞3与后吊环2相连,后吊环2与后绳索1相连,左前孔洞6和右前孔洞8分别与左前吊环5和右前吊环7相连,左前吊环5和右前吊环7分别与左前绳索4-1和右前绳索4-2相连,左前绳索4-1和右前绳索4-2再一起与前绳索4相连。

在投放杆件13的时候,无人机下放后绳索1和前绳索4,使得吊篮本体11达到地面,开始投放。

如图2所示,在投放杆件13的过程中,后绳索1开始回收,而前绳索4不进行回收,杆件开始接触地面,倾斜角度θ较小。

如图3所示,随着杆件13的投放,倾斜角度θ变大,杆件13的重心在不断改变,使得地面对杆件13的支撑力越来越大,前滚筒10给予杆件的支撑力逐渐减小,无人机受到杆件重力不断减小,最终杆件13脱离无人机,倒向地面,完成杆件13投放。

如图4、图5所示,是滚筒9(或是滚筒10)的另外两种形式。在滚筒9上设置多个下凹槽901,对多根、多组的杆件形成限位。

如图6、图7所示,是限位板12的另外两种形式。在限位板12上设置多个限位槽1201,限位槽可以与下凹槽对应设置,便于对杆件两端限位,保证在吊装过程中不会窜动或是滚动,保证吊装过程中重心保持一致,保证吊装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