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乘客用具装置、座椅单元和乘客就座设施的制作方法

2021-07-23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乘客 座椅 舱室 用具 总体上
乘客用具装置、座椅单元和乘客就座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用于在交通工具舱室、特别是飞机舱室内设置的乘客座椅的乘客用具装置,以及包括乘客座椅和这种乘客用具装置的座椅单元。此外,本申请总体上涉及包括多个所述座椅单元的乘客就座设施。



背景技术:

在交通工具舱室内设置用于乘客座椅的乘客用具装置,以改进乘客的私密性和舒适性。乘客用具装置可以是向座椅的乘客提供效用表面的乘客控制台或类似物之一,该效用表面诸如是桌子表面或存储表面。

例如,飞机中的普通商务舱座椅单元通常包括在就座位置和床位置之间可调节的乘客座椅以及邻近于座椅布置的控制台元件。控制台元件为坐在后面的乘客提供搁脚空间,并且为对应座椅的乘客提供效用表面或桌子表面。

但是,典型的座椅单元对于行动受限的乘客来说可及性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下文参考下面列出的附图详细描述所公开的示例。提供以下概述以说明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或实施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示例限制于任何特定的配置或操作顺序。

本申请的目的是改进用于乘客座椅的乘客用具装置,使得对于乘客来说该乘客用具装置的使用性被维持,同时允许该乘客用具装置被容易地转变,使得该乘客座椅对于具有残疾的乘客来说是可进入的,具有残疾的乘客诸如是行动不便的乘客。此外,本申请的目的是改进用于交通工具舱室的座椅单元和乘客就座设施,其中,例如满足所谓的dot规则(运输部门规则),例如,第382部分,特别是所谓的14cfr的第382部分。

根据本申请,乘客用具装置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特征解决,包括这种乘客用具装置的座椅单元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9所要求保护的特征解决,且包括多个这种座椅单元的乘客就座设施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0所要求保护的特征解决。

在本文提供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乘客座椅的乘客用具装置,所述乘客座椅被设置在交通工具舱室、特别是飞机舱室内,所述乘客用具装置至少包括:基部元件,其至少包括用于乘客的上部效用表面;可移除的区段元件,其被安装到基部元件的一侧;以及简单的闩锁机构。特别地,闩锁机构可以是简单的插入和夹扣装置。闩锁机构是易于操作的可释放的附接和固定装置,以特别是仅由飞机的乘务员和服务人员从基部元件释放可移除区段。闩锁机构被设置在基部元件和区段元件上,使得区段元件经由闩锁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

区段元件被配置为基部元件的可移除区段。当将区段元件从基部元件完全拆卸下来时,基部元件的可用周围区域被扩大。这意味着对于具有残疾的乘客来说可以容易地转移。例如,为服务人员或乘务员或为被分配给具有残疾的乘客的人员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帮助具有残疾的乘客经过基部元件到座椅上。由于简单的闩锁机构,拆卸过程迅速而简单地发生。例如,航空公司的服务人员或乘务员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将区段元件拆卸下来,以提供更多的空间,用于将乘客从轮椅或其他转移系统转移到乘客座椅中。特别地,闩锁机构是隐藏的,并且仅可供乘务员或维修人员利用。然后,如果乘客要求,则可以将区段元件容易地再次插入到基部元件上,且通过闩锁机构将区段元件固定到基部元件。所述乘客不需要放弃在完整的构造中由用具装置提供的舒适性。

例如,两个相同的座椅单元被前后布置,其中,每个座椅单元包括:乘客座椅,和沿着该乘客座椅旁边且邻近于交通工具舱室的过道布置的乘客用具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乘客座椅、乘客用具装置和过道的位置,必须允许对于具有残疾的乘客扩大通道空间、特别是乘客空间。

例如,有利的是基部元件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被移除的至少一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由此,乘务员或辅助人员(诸如另一位乘客或医疗助理)具有通向相应座椅单元的乘客的更多通道空间。乘客用具装置例如被配置为所谓的控制台。

在一个示例中,区段元件至少包括上部效用延展表面,该上部效用延展表面被配置为当区段元件被安装到基部元件时延展了基部元件的上部效用表面。例如,基部元件的顶部和区段元件的顶部在区段元件相对于基部元件的安装状态下水平对齐。

在一个示例中,区段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的一侧。例如,区段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相对于基部元件的纵向延伸方向的基部元件的前侧或后侧。

在一个示例中,区段元件被配置为基部元件的前鼻部或后面板之一。例如,如果两个座椅单元前后布置,则座椅单元的基部元件包括可移除的区段元件,行动不便的人(也称为prm)需要通向座椅单元的通道,该区段元件被配置为前鼻部,且附加地,布置在用于prm的座椅单元前面的座椅单元的基部元件包括配置为后面板的可移除区段元件。当两个区段元件都被移除时,乘客通道空间在后部和前部中都有所增加。

例如,相应座椅单元的每个基部元件包括两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一个被配置为前鼻部,而另一个被配置为后面板。例如,一个或多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是控制台部件。

在一个示例中,基部元件包括布置在基部元件的相反侧上的至少两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如上所述,区段元件可以是前鼻部和后面板。附加可选地,区段元件可以是基部元件的侧面板。侧面板可以被布置在基部元件的侧向侧上。区段元件可以被布置且安装到基部元件的前侧、后侧或侧向侧。

例如,有利的是基部元件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将被移除的至少一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由此,乘务员或辅助人员(诸如另一位乘客或医疗助理)具有通向相应座椅单元的乘客的更多通道空间。乘客用具装置例如被配置为所谓的控制台。

在一个示例中,基部元件包括用于接收区段元件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接收区域提供区段元件在基部元件上的改进的且迅速的装配可能性。

在一个示例中,其中,在区段元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区段元件至少延展了基部元件的总的效用表面。附加地或可选地,所述区段元件延展了基部元件的侧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基部元件是控制台元件。

在一个示例中,闩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插入元件和对应凹口,其中,插入元件被布置在区段元件上且对应凹口被布置在基部元件上,或反之亦然。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闩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夹扣元件和对应夹扣接合部分,其中,夹扣元件被布置在基部元件上且对应夹扣接合部分被布置在区段元件上,或反之亦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插入元件被配置为定位和固定元件,用于在将区段元件安装到基部元件时预定位和预固定区段元件。

在一个示例中,基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中空内部区段。中空内部区段为坐在后面的乘客提供搁脚空间。基部元件包括被布置在基部元件的后侧上的至少一个开口。后侧是面向被布置在后面的座椅单元的侧部和/或面对朝向舱尾的方向的侧部。

例如被配置为控制台元件的基部元件至少包括用于坐在后面的乘客的搁脚空间和用于座椅单元的对应乘客的效用表面。特别地,基部元件包括在面向坐在后面的乘客的后侧处的开口,使得后部乘客可以进入搁脚空间。例如,可调节的乘客座椅可进入睡眠位置、特别是床位置,使得座椅部分地延伸并伸入搁脚空间中。因此,基部元件和搁脚空间可以看作是后部乘客的延展空间。此外,基部元件可以包括固定在搁脚空间内的脚搁板。当座椅进入睡眠位置时,座椅、例如腿托与搁脚空间的脚搁板接触,使得睡眠表面被延展以用于后部乘客。脚搁板可以是带衬垫的支撑表面。脚搁板至少在面向后部乘客座椅的一侧上具有与腿托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支撑表面部分的形状和尺寸被配置为装配到基部元件中。从俯视图看,基部元件可包括大致三角形或大致正方形的形状。座椅单元的对应乘客的效用表面由基部元件的上部表面提供。例如,效用表面可以包括架子、桌子、存储空间和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可以提供用于遥控器、杂志、手提箱、鞋子、耳机或属于乘客或航空公司的其他物品的存储空间。附加地,效用表面可以包括服务元件和操作元件,诸如开关和hmi面板,以控制座椅单元的可操作特征。另外在本文提供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交通工具舱室、特别是飞机舱室的座椅单元,所述座椅单元至少包括乘客座椅和如上所述的乘客用具装置,其中,侧向邻近于该乘客座椅布置该乘客用具装置。

而且,在本文提供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交通工具舱室、特别是飞机舱室的乘客就座设施,该乘客就座设施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在一列中的座椅单元被前后布置和/或以交错方式布置,并且每个座椅单元包括与交通工具舱室的过道接壤的侧部。例如,所述列设有前后布置的一定数量的相同座椅单元。例如,所述列可以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座椅单元和第二数量的第二座椅单元,第二数量的第二座椅单元被布置在第一数量的第一座椅单元的最后一个座椅单元的后面。第一座椅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第二座椅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成角度的座椅单元。面向前的座椅单元包括具有与飞机舱室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纵向延伸方向的座椅。成角度的座椅单元包括具有相对于飞机舱室的纵向轴线大致成角度的纵向延伸方向的座椅。

当数个面向前的座椅单元被前后布置时,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座椅和对应乘客用具装置以交错方式布置。例如,前部的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过道座椅后面是后部的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过道乘客用具装置等。这尤其意味着面向前的座椅单元彼此前后交替地布置。这允许向每个乘客提供相同的座椅单元特征。

当数个成角度的座椅单元被前后布置时,座椅被前后布置且乘客用具装置被前后布置。这意味着数个成角度的座椅单元被相同地彼此前后布置,其中,成角度的座椅单元的各座椅成相同角度。这样可确保每个前部搁脚空间与成角度的座椅单元的每个后部座椅对齐。

成角度的座椅单元包括两种不同的构造,向外成角度的座椅构造和向内成角度的座椅构造。所提及的构造中的每个都取决于座椅相对于过道的方位。例如,构造中的每个包括相对于过道以大约30°至50°、优选地45°的角度定位的座椅。例如,向内成角度的座椅可以面向过道以大约30°至50°、优选为45°的角度定位在成角度的座椅单元内。向外成角度的座椅可以背向通道以约30°至50°、优选为45°的角度定位在成角度的座椅单元内。应当理解,相对于交通工具舱室的纵向轴线成角度的座椅大致面对交通工具舱室的向前方向。然而,可以将所有座椅单元面对交通工具舱室的向后方向布置。另外,通过在同列中将数个成相同角度的座椅单元彼此前后布置,可以实现所谓的鱼骨形(herringbone)乘客就座设施或鱼骨形就座构造。

在向内成角度的座椅单元的情况下,对于对应的乘客用具装置,意味着相应的基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在前后布置的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情况下,邻近于相应的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过道布置的每个乘客用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

在一个示例中,座椅单元与彼此间隔开一间距,以提供从过道通向每个座椅单元的直接乘客通道。此外,乘客用具装置被配置为控制台,并且被布置成沿着过道旁边且邻近于乘客座椅。

在一个示例中,其中,在区段元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区段元件延展了基部元件的效用表面。在区段元件的拆卸状态下,通向对应座椅单元的直接乘客通道被扩大。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该附图仅以示意方式给出,且因此不限制本申请,其中:

图1a至1c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乘客用具装置、特别是乘客控制台的实施方式,

图2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包括乘客座椅和乘客用具装置的座椅单元的实施方式,

图3以俯视图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多个座椅单元的乘客就座设施的实施方式,

图4a至4c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前后布置的两个座椅单元的乘客就座设施的实施方式,

图5示出根据一个示例的可采用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设备的框图,以及

图6示出根据一个示例的飞机的透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对应部件都以相同的参考符号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对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列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更透彻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在其他示例中,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特征,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描述变得复杂。

在整个申请中,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用作元素(即,申请中的任何名词)的形容词。除非明确公开,诸如通过使用术语“之前”、“之后”、“单个”以及其他此类术语,否则序数的使用并不暗示或创建元素的任何特定顺序或将任何元素限制为仅单个元素。实际上,使用序数是为了区分各元素。举例来说,第一元素不同于第二元素,并且第一元素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元素,并且可以按照元素的顺序在第二元素之后(或之前)。

当关于可测量的物理性质使用术语“大约”时,是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工程师或制造技术人员预期或确定的工程公差。工程公差的准确量化程度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所测量的技术性能。对于非限制性示例,如果两个角度的值在彼此的百分之十以内,则两个角度可以是“大约相等”。但是,如果工程师确定特定产品的工程公差应该更严格,则“大约相等”可能是两个角度的值在彼此百分之一以内。同样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工程公差可以被放宽,使得“大约相等”的角度的值在彼此的百分之二十之内。在任何情况下,普通技术人员都能够评估特定产品可接受的工程公差,从而能够评估如何确定术语“大约”所设想的测量差异。类似地,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个”也可以被称为列表、集合或全体。

本文的示例提供了用于乘客座椅的改进的乘客用具装置,使得对于乘客30来说该乘客用具装置1的使用性被维持,同时允许乘客用具装置1被容易地转变,使得该乘客座椅10b可供具有残疾(诸如行动不便)的乘客30进入。此外,提供了用于交通工具舱室20的改进的座椅单元10和乘客就座设施100。

图1a至1c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布置在如图5所示的设备1100的交通工具舱室20内的座椅单元10的实施方式。在所示示例中,交通工具舱室20是飞机舱室。例如,飞机舱室可以是图6中示出的内部1206。然而,可以考虑任何其他客运交通工具或舱室。座椅单元10包括乘客用具装置1、特别是乘客控制台10a。此外,座椅单元10包括乘客座椅10b。

乘客用具装置1被配置为向乘客30(图4c所示)提供不同的私密性、舒适性和实用性特征。特别地,乘客用具装置1包括大致盒形的结构。乘客用具装置1被布置在乘客座椅10b旁边。

在图3中从俯视图最清楚地示出包括大致梯形形状的乘客用具装置1。可选地,乘客用具装置1的形状可以是大致三角形或大致正方形。

例如,乘客用具装置1和乘客座椅10b被配置为座椅单元10或与座椅单元10一起构建,如图2更详细所示。为了进入座椅单元10,特别是要坐下,乘客30必须经过乘客用具装置1。例如,乘客用具装置1被布置在交通工具舱室20的过道20a旁边。

此外,乘客用具装置1包括基部元件200,该基部元件200包括上部效用表面201,供坐在该乘客用具装置1旁边的乘客30使用。该基部元件200还包括前侧202、后侧203、以及连接前侧202和后侧203的两个侧向侧204。侧向侧204被配置为侧壁。例如,基部元件200被配置为控制台元件11。基部元件200可包括在前侧202上的前壁205,如图1a所示。基部元件200被布置在舱室地板20b上。可选附加地,基部元件200例如经由未进一步示出的螺钉附接件固定至机舱地板20b。

此外,乘客用具装置1包括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该区段元件300安装到基部元件200的一侧。例如,区段元件3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200的前侧202。区段元件300可以被布置且安装到基部元件200的后侧203或侧向侧204。

例如,区段元件300包括上部效用延展表面301,该上部效用延展表面301被配置为当区段元件300被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延展基部元件200的上部效用表面201。而且,区段元件300是大致盒形的,且当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与基部元件200一起形成乘客控制台10a。

区段元件300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200的前侧202。例如,区段元件300是控制台部件11a。示例性地,区段元件300被配置为基部元件200的前鼻部600,如图1b所标记的。区段元件300包括大致独立(self-contained)的结构。例如,区段元件300包括由壁结构303围绕的中空空间302。例如,中空内部空间302被设置在上部效用延展表面301的下方。另外,区段元件300可提供存储隔室,其中,壁结构303可从乘客侧打开以获得通向中空空间302的通道。开口304的位置示例性地由虚线表示。开口304可限定通向中空内部空间302的通路。中空内部空间302可用作存储隔室,例如用于乘客物品或特殊飞机装置,特殊飞机装置诸如是安全气囊或救生衣。开口304可以经由未进一步示出的铰接盖关闭和打开。

在所示示例中,区段元件300包括前壁305、后壁306和两个侧壁307。区段元件300还包括底部308,例如底壁。延展表面301被配置为区段元件300的顶部。例如,区段元件300的表面301和基部元件200的表面201在区段元件300的安装状态下水平对齐。例如,区段元件300由一个部件形成。可选地,区段元件300由多个部件配置。例如,壁305至307、底部308以及延展表面301经由任何可能的连接和结合技术连接到彼此。在这个示例中,区段元件300由轻质材料制成,轻质材料例如是合成材料和/或金属。所示的基部元件200包括至少在前壁305和侧壁307上设置的多个孔500。孔500例如是切口或通孔。延展表面301还可以包括孔500。各孔500沿着区段元件300的竖直和水平延伸方向d1,d2与彼此间隔开。例如,设置孔500以减小区段元件300的总重量。

例如,如果两个座椅单元10被前后布置,则座椅单元10的基部元件200包括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行动不便的乘客30(也称为prm)需要通向座椅单元10的通道。此外,如图3、4a和4b最佳所示,布置在用于prm的座椅单元10的前面的座椅单元10的基部元件200包括可移除的后部区段元件300’,后部区段元件300’被配置为基部元件200的后面板700。当两个区段元件300、300’都被移除时,在所述两个基部元件200之间设置的乘客通道10c的通道空间在后部中以及在前部中都有所增加。

例如,相应的座椅单元10的每个基部元件200包括两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如图3和4b示例性地示出。区段元件300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前鼻部600,而区段元件300’中的另一个被配置为后面板700。例如,一个或多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是控制台部件11a。两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的相反侧部202、203上。应当理解,也可以设置基部元件200的可移除的侧面板700,如在图3中的虚线所示,例如在座椅单元10的横向方向上提供扩大的区域。

例如,乘客用具装置1、特别是乘客控制台包括用于座椅单元10的对应乘客30的上部效用表面201。用于对应乘客30的效用表面201由基部元件200的上部表面800提供。例如,基部元件200、特别是在上部效用表面201的区域中可包括架子801、桌面802、以及未进一步示出的存储空间和存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基部元件200、特别是在上部效用表面201的区域中可包括未进一步示出的服务元件和/或操作元件,诸如,开关和hmi面板,以控制座椅单元10的可操作特征。

如图3和4a所示,在区段元件300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区段元件300至少延展了总的效用表面201。附加地或可选地,如图4a相对于当区段元件300被移除时的图4b所示,所述区段元件300在安装状态下延展了总的侧部表面201。

为了简单地将区段元件300安装到基部元件200以及从基部元件200拆卸下来,设置简单的闩锁机构40。例如,闩锁机构40包括释放机构50。释放机构50可以仅由服务人员和/或乘务员操作。释放机构50可以由特殊工具操作。特别地,闩锁机构40由简单的插入和夹扣装置400提供。插入和夹扣装置400被设置在基部元件200和区段元件300上,使得区段元件300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200。

当将区段元件300从基部元件200完全拆卸下来时,基部元件200的可用周围区域以及因此乘客通道10c的空间被扩大。

换句话说:通过将区段元件300从基部元件200容易地拆卸下来,能够实现乘客通道10c的扩大。这意味着,具有残疾的乘客30可以容易地从过道20a转移到座椅10b。由于简单的插入和夹扣装置400,拆卸迅速而简单地发生。例如,航空公司的服务人员或乘务员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将区段元件300拆卸下来,以提供更多空间,以用于将乘客30例如从轮椅或其他转移系统转移到座椅10b中。之后,如果乘客30要求,则区段元件300可以经由插入和夹扣装置400容易地插入到基部元件200上并固定到基部元件200。

例如,基部元件200包括用于接收区段元件300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206。例如,接收区域206被配置为类似切口的结构。此外,基部元件200包括支撑脚207,在安装状态下,区段元件300被布置并支撑在支撑脚207上。支撑脚207从基部元件200的前侧202突伸。例如,支撑脚207可以包括未进一步示出的分离的存储隔室,可从座椅10b进入该存储隔室。例如,救生衣可以被存储在支撑脚207内。如果区段元件300在竖直延伸方向d1上被配置为大于所示,则不需要支撑脚207。例如,区段元件300可包括与基部元件200相同的高度。

插入和夹扣装置400包括两个插入元件401和对应凹口402。插入元件401被布置在区段元件300上,并且对应凹口402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上。此外,插入和夹扣装置400包括至少一个夹扣元件403和对应夹扣接合部分404。夹扣元件403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上,并且对应夹扣接合部分404被设置在区段元件300上。夹扣接合部分404例如被配置为未详细示出的凹口或容纳部。夹扣元件403例如被配置为钩。插入元件401可以是钩形的。夹扣元件403可以是释放机构50的一部分。例如,夹扣元件403被弹簧加载。通过操作释放机构50(例如经由特殊工具),夹扣元件403在与弹簧力相反的方向上移动以释放区段元件300。

而且,插入元件401被配置为定位和固定元件,特别是用于在将区段元件300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预定位和预固定区段元件300。

应当理解,后部区段元件300’包括与前部区段元件300相同的特征,例如闩锁机构40。

图1a示出了区段元件300的内部形状和设计,其中,区段元件300由诸如塑料的轻质材料制成。壁结构303设有多个孔500,以使得区段元件300的设计更为轻便。

图1b示出了具有涂层或覆盖物900的区段元件300,该涂层或覆盖物900围绕具有大致多孔设计的区段元件300的内部形状。例如,特别是控制台元件11形式的基部元件200包括抓握结构60。抓握结构60被配置为在竖直延伸方向d1上延伸的把手60a。抓握结构60从基部元件200的效用表面201大致垂直向上延伸。通过抓握该抓握结构60,乘客30可以在站立或坐下时帮助她或他自己。把手60a是大致o形或u形。把手60a至少包括通孔60b,乘客30的手指可以容易地插入穿过该通孔60b以改进抓握性。

图1c示出了具有敞开的前侧202的基部元件200的实施方式。例如,基部元件200包括在上部效用表面201下方的搁脚空间208。搁脚空间208提供腿和脚搁板209(诸如,带衬垫的腿和脚支撑件)和/或存储隔室。因此,区段元件300被配置为当被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关闭搁脚空间208的前鼻部600。由此,区段元件300的中空空间302被配置为当被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关闭搁脚空间208的前部分。因此,省去了区段元件300的后壁306。区段元件300包括敞开的后侧309。例如,脚搁板209被支撑在基部元件200的支撑脚207上。当区段元件300被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脚搁板209通过敞开的后侧309部分地插入中空空间302中。

例如,基部元件200包括至少一个中空内部区段210。中空内部区段210为坐在后部的乘客提供了搁脚空间208。基部元件200包括布置在基部元件200的后侧203上的至少一个未进一步示出的开口。坐在后面的乘客可以使她或他的腿和脚穿过该开口。可以从后侧203进入搁脚空间208。

例如被配置为控制台元件11的基部元件200至少包括用于后部乘客的搁脚空间208和用于座椅单元10的对应乘客30的效用表面201。例如,可调节的乘客座椅10b可以进入睡眠位置、特别是床位置,使得座椅10b部分地延伸并伸入搁脚空间208中。此外,基部元件200可包括固定在搁脚空间208内的脚搁板209。当座椅10b进入睡眠位置时,座椅10b、例如图3所示的腿托或座板10d与脚搁板209接触,从而为后部乘客延展了睡眠表面。脚搁板209具有与腿托或座板10d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脚搁板209的形状和尺寸被配置为装配到基部元件200中,并且可以根据基部元件200的形状而变化。

例如,可以使座椅10b进入一个或多个共同的位置,例如,被表示为“ttl”或“tt&l”位置的地面滑行、起飞、着陆位置,倾斜位置,或睡眠位置。特别地,在睡眠位置中,座板10d、靠背10e以及可选的腿托进入大致平坦的水平位置。

插入和夹扣装置400包括至少三个插入元件401和对应凹口402。例如,一定数量的插入元件401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上。一定数量的插入元件401被布置在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上。对应凹口402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和区段元件300两者上。此外,插入和夹扣装置400包括至少一个夹扣元件403和对应夹扣接合部分404,该夹扣元件403在根据图1c的透视图中看不到。夹扣元件403被布置在区段元件300上,并且对应夹扣接合部分404被设置在基部元件200上。释放机构50可以被设置在基部元件200的支撑脚207的区域中。例如,释放机构50被耦接到夹扣接合部分404。夹扣接合部分404被配置为在操作释放机构50时从夹扣接合部分404释放夹扣元件403。插入元件401可以是钩形的。夹扣元件403可以是释放机构50的一部分。

此外,插入元件401被配置为定位和固定元件,特别是用于在将区段元件300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预定位和预固定区段元件300。

乘客用具装置1和控制台10a包括邻近于基部元件200的侧向侧204布置的分隔壁12。分隔壁12改进对乘客30的私密性。分隔壁12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基部元件200的侧向侧204。分隔壁12包括例如抓握结构60。抓握结构60被配置为把手60a,该把手60a在朝向基部元件200的方向上从分隔壁12大致水平垂直地延伸。通过抓握该抓握结构60,乘客30可以在站立或坐下时帮助她或他自己。把手60a为大致o形或u形。把手60a至少包括通孔60b,乘客30的手指可以容易地插入穿过该通孔60b以改进抓握性。

图2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包括乘客座椅10b和乘客用具装置1的座椅单元10的实施方式。乘客用具装置1可以被连接到数个用具部件,诸如座椅壳体结构13、扶手结构14、隐私隔离件15、以及可移动的门结构16。壳体结构13可至少包括与交通工具舱室20的过道20a接壤布置的分隔壁12和将在同列c1,c2中前后布置的座椅单元10分离的后部分隔壁17,如图3所示。在分隔壁17上可移动地引导门结构16。门结构16可以被移动以关闭或打开乘客通道10c。

图3以俯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乘客就座设施100的实施方式,乘客就座设施100包括用于交通工具舱室20(特别是飞机舱室)的多个座椅单元10。在一列c1,c2中的座椅单元10被前后布置,并且每个座椅单元10包括与交通工具舱室20的过道20a接壤的侧部。各座椅单元10与彼此间隔开一间距,以提供从过道20a通向每个座椅单元10的直接乘客通道10c。此外,乘客用具装置1被配置为控制台10a,并且被布置成沿着过道20a旁边并且邻近于乘客座椅10b。在前部区段元件300和/或后部区段元件300’的安装状态下,所述一个或多个区段元件300、300’延展了基部元件200的效用表面201。在前部区段元件300和/或后部区段元件300’的拆卸状态下,通向对应座椅单元10的直接乘客通道10c被扩大。

例如,所示的乘客就座设施100是鱼骨形的座椅布局,具有多个座椅单元10,这些座椅单元10提供相对于过道20a成角度的座椅10b,特别是面向外的座椅10b。

例如,列c1,c2设有前后布置的一定数量的相同座椅单元10。例如,列c1,c2可以包括第一数量的未进一步示出的第一座椅单元和第二数量的第二座椅单元10,第二数量的第二座椅单元10被布置在所述数量的第一座椅单元的最后一个座椅单元的后面。第一座椅单元可以被配置为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第二座椅单元10可以被配置为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面向前的座椅单元包括未进一步示出的如下座椅,该座椅的纵向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飞机舱室20的纵向轴线延伸。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包括如下座椅,该座椅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对于飞机舱室20的纵向轴线大致成角度。

当数个面向前的座椅单元被前后布置时,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座椅和对应乘客用具装置1以交错方式布置。例如,前部的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过道座椅之后是后部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过道乘客用具装置1等。这尤其意味着面向前的座椅单元彼此前后交替地布置。这允许向每个乘客提供相同的座椅单元特征。

当如图3中最佳示出的数个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被前后布置时,座椅10b被前后布置并且乘客用具装置1被前后布置。这意味着数个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被相同地彼此前后布置,其中,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的各座椅10b成相同角度。这样确保每个前部搁脚空间208与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的每个后部座椅10b对准。

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可包括两种不同的构造,向外成角度的座椅构造和向内成角度的座椅构造。所提及的构造中的每个都取决于座椅10b相对于过道20a的取向。例如,构造中的每个包括相对于过道20a以大约30°至50°、优选45°的角度定位的座椅10b。例如,向内成角度的座椅10b可以面向过道20a以大约30°至50°、优选为45°的角度定位在成角度的座椅单元内。向外成角度的座椅10b可以背向过道20a以约30°至50°、优选为45°的角度定位在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内。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交通工具舱室20的纵向轴线成角度的座椅10b大致面对交通工具舱室20的向前方向。然而,可以将所有座椅单元10布置成面对交通工具舱室20的向后方向。另外,通过在同列c1,c2中将数个相同角度的座椅单元10彼此前后布置,可以实现所谓的鱼骨形乘客就座设施或鱼骨形就座构造。

在向内成角度的座椅单元10的情况下,对于对应的乘客用具装置1,意味着相应的基础元件200包括至少一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在前后布置的面向前的座椅单元的情况下,邻近于过道20a布置的每个乘客用具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

图4a至图4c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乘客就座设施100的实施方式,该乘客就座设施100包括前后布置的两个座椅单元10。特别地,图4a示出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每个前部区段元件300被安装到对应基部元件200。此外,每个后部区段元件300’被安装到基部元件200。图4b示出拆卸下来的区段元件300、300’,其中,后部座椅单元10的区段元件300被配置为对应基部元件200的前鼻部600,且前部座椅单元10的区段元件300’被配置为对应基部元件200的后面板700。对应座椅单元10的门结构16在远离乘客通道10c的方向上移动。图4c示出用于具有残疾的乘客30的扩大的乘客通道10c,确保乘客30可以容易地转移到座椅10b。

现在参考图5,提供了设备1100。如图5所示,设备1100的示例是飞行设备1101,诸如航空航天交通工具、飞机、航空货运、飞行车、卫星、行星探测器、深空探测器、太阳探测器等。还如图5所示,设备1100的另一示例是地面运输设备1102,诸如汽车、卡车、重型设备、建筑设备、船、轮船、潜艇等。图5所示的设备1100的另一示例是模块化设备1103,其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空气模块、有效载荷模块和地面模块。空气模块提供了空气提升或飞行能力。有效载荷模块提供了运输物体的能力,该物体诸如是货物或活物(人,动物等)。地面模块提供了地面移动能力。本文公开的解决方案单独地或成组地应用于每个模块,成组的诸如是空气模块和有效载荷模块、或有效载荷模块和地面模块等、或所有模块。

现在参考图6,描绘了飞行设备1101的更具体的图,其中有利地采用了本申请的实施方案。在该示例中,飞行设备1101是通过设备制造和服务方法生产的飞机,并且包括具有多个系统1204和内部1206的机身1202。所述多个系统1204的示例包括推进系统1208、电气系统1210、液压系统1212和环境系统1214中的一个或多个。但是,其他系统也可以候选地包括在内。尽管示出了航空航天示例,但不同的有利示例也应用于其他行业,例如汽车行业等。

当介绍本申请的各方面或其实施方案的要素时,冠词“一”、“一个”、“该”和“所述”旨在表示有一个或多个要素。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是包括性的,并且意味着除列出的要素外可能还有其他要素。术语“实施方案”旨在表示“示例”。短语“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a、b和c”意味着“a中的至少一个和/或b中的至少一个和/或c中的至少一个。”

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各方面,明显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各方面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由于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各方面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以上构造、产品和方法进行各种改变,因此旨在将以上描述中所包含的以及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解释为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制性的。

条款

此外,本申请包括根据以下条款的实施方式:

条款1.用于在交通工具舱室20内设置的乘客座椅10b的乘客用具装置1,该乘客用具装置1至少包括:

-基部元件200,其至少包括上部效用表面201,

-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以及

-闩锁机构40,其被设置在基部元件200和区段元件300、300’上,使得区段元件300、300’经由闩锁机构40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200。

条款2.根据条款1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区段元件300、300’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基部元件200的一侧。

条款3.根据条款1或2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区段元件300、300’被配置为基部元件200的前鼻部600、后面板700和/或侧面板700之一。

条款4.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基部元件200包括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的相反侧上的至少两个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

条款5.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基部元件200包括用于接收区段元件300、300’的至少一个接收区域206。

条款6.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基部元件200包括支撑脚207,在区段元件300、300’的安装状态下,区段元件300、300’被支撑在支撑脚207上。

条款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在区段元件300、300’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区段元件300、300’至少延展了基部元件200的总的效用表面201和/或侧表面201。

条款8.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基部元件200被配置为控制台元件11。

条款9.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区段元件300、300’被配置为控制台部件11a。

条款10.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闩锁机构40包括至少一个插入元件401和对应凹口402。

条款11.根据条款10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插入元件401被布置在区段元件300、300’上且对应凹口402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上,和/或反之亦然。

条款12.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闩锁机构40包括至少一个夹扣元件403和对应夹扣接合部分404。

条款13.根据条款12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夹扣元件403被布置在基部元件200上且对应夹扣接合部分404被布置在区段元件300、300’上,和/或反之亦然。

条款14.根据条款10或11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插入元件401被配置为定位和固定元件,用于在将区段元件300、300’安装到基部元件200时预定位和预固定区段元件300、300’。

条款15.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的乘客用具装置1,其中,基部元件200包括为坐在后面的乘客提供搁脚空间208的至少一个中空内部区段210。

条款16.用于交通工具舱室20的座椅单元10,该座椅单元10至少包括:

-乘客用具装置1,其具有

-具有上部效用表面201的基部元件200,

-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以及

-闩锁机构40,其被设置在基部元件200和区段元件300、300’上,使得区段元件300、300’经由闩锁机构40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200,以及

-侧向邻近于乘客用具装置1定位的乘客座椅10b。

条款17.根据条款16的座椅单元10,其中,座椅单元10与邻近的单元间隔开且配置为提供从过道20a起的通道10c。

条款18.根据条款16或17的座椅单元10,其中,乘客用具装置1被配置为控制台10a,并且被布置成沿着过道20a旁边且邻近于乘客座椅10b。

条款19.根据条款16至18中任一项的座椅单元10,其中,区段元件300、300’在安装状态下延展了基部元件200的效用表面201且拆卸状态下提供了通向座椅单元10的乘客通道10c。

条款20.用于交通工具舱室20的乘客就座设施100,该乘客就座设施100包括多个座椅单元10,每个座椅单元10包括:

-乘客用具装置1,其具有

-具有上部效用表面201的基部元件200,

-可移除的区段元件300、300’,以及

-闩锁机构40,其被设置在基部元件200和区段元件300、300’上,使得区段元件300、300’经由闩锁机构40可拆卸地安装到基部元件200,以及

-侧向邻近于乘客用具装置1定位的乘客座椅10b,

其中,在一列c1,c2中的座椅单元10被前后布置和/或以交错方式布置,并且每个座椅单元10包括与交通工具舱室20的过道20a接壤的侧部。

附图标记列表

1乘客用具装置

2基部元件

2.1表面

2.2前侧

2.3后侧

2.4侧向侧

2.5前壁

2.6接收区

2.7支撑脚

2.8搁脚空间

2.9脚搁板

2.10内部区段

3,3’区段元件

3.1延展表面

3.2中空空间

3.3壁结构

3.4开口

3.5前壁

3.6后壁

3.7侧壁

3.8底部

3.9后侧

4插入和夹扣装置

4.1插入元件

4.2对应凹口

4.3夹扣元件

4.4夹扣接合部分

5孔

6鼻部

7面板

8上部表面

8.1架子

8.2桌面

9覆盖物

10座椅单元

10a控制台

10b座椅

10c乘客通道

10d座板

10e靠背

11控制台元件

11a控制台部件

12分隔壁

13壳体结构

14扶手结构

15隐私隔离件

16门结构

17分隔壁

20舱室

20a过道

20b舱室地板

30乘客

40闩锁机构

50释放机构

60抓握结构

60a把手

60b通孔

100就座设施

c1,c2列

d1,d2延伸方向

x纵向轴线

y横向轴线

z竖直轴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