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就位 船舶 装置 辅助设备 特别
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结构物建造焊接采用浮吊进行吊装,但海上作业环境易受天气环境影响,并且浮吊长时间作业情况下,可靠性降低,现场施工周期长,占用浮吊将大大增加项目成本,对单点系统分段与船体的高精度要求也不易实现,建造工期也大大增加,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减少现场焊接的施工工期和浮吊的占用工期,提高连接精度,降低现场对浮吊作业气候窗限制,设计经济适用,工程可靠性高的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包括:基座、水平调节组件和垂直调节组件,所述基座包括前后连接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为多层框架结构,且所述第一底座沿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上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垂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底座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高度;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垂直调节组件的调节端的延长线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的调节端的延长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下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底座下方设有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高度之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底板、设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以及呈圆周阵列排布在所述第一支撑管外围的多个第一加强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底板、设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以及呈圆周阵列排布在所述第二支撑管外围的多个第二加强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水平调节座和水平千斤顶,所述水平调节座垂直设在所述第二底座顶面上,所述水平千斤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通过多个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水平调节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包括垂直千斤顶、设在所述第一底座顶面上的垫板以及套设在所述垂直千斤顶顶杆上的圆钢立柱,其中所述垫板上设有供所述圆钢立柱穿过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板底面和所述第二底板底面均设有支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个数均为八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顶面上设有对称设置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和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两侧的斜支撑组件,所述斜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缓冲件,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为倾斜面,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缓冲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倾斜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件为缓冲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中,用于船坞内对内转塔单点系统分段与fpso船体进行高精度就位连接,综合考虑船坞内坞底的承载力、重达千吨以上的单点系统分段,平度度、椭圆度,水平度等达毫米级的高精度要求,设计了该精就位装置,在第一底座下方设置第一支撑组件和支墩,在第二底座下方设置第二支撑组件和支墩,保证精就位装置整体高度的一致性,并在第一底座上设置垂直调节组件,在第二底座上设置水平调节组件,通过垂直调节组件和水平调节组件两者的相互配合使用,在船体坞底完成单点系统分段的水平和高度方向的精确就位,同时通过斜支撑组件可对单点系统分段提供坚向支撑,使得在浮吊吊装完成后,就可将单点分段直接放在就位装置上,依靠调整两个方向的水平千斤顶和垂直千斤顶来实现单点系统分段的支撑和就位,为后续焊接做好准备,使得单点系统分段与船体精准对接,大大提高就位精度,减少对浮吊作业气候窗的限制和大型吊机资源的使用周期,设计经济适用,工程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基座;2-水平调节组件;3-垂直调节组件;4-第一支撑组件;5-第二支撑组件;6-支墩;7-斜支撑组件;10-船体坞底;11-第一底座;12-第二底座;13-容置空间;21-水平调节座;22-水平千斤顶;23-支撑板;31-垂直千斤顶;32-垫板;33-圆钢立柱;41-第一底板;42-第一支撑管;43-第一加强板;51-第二底板;52-第二支撑管;53-第二加强板;71-支撑板;72-缓冲件;100-单点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包括:基座1、水平调节组件2和垂直调节组件3,基座1包括前后连接的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第一底座11为多层框架结构,且第一底座11沿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上设有容置空间13,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底座11为多块钢板材组合焊接而成的两层框架结构,其中容置空间13位于下层框架结构中段,第二底座12与第一底座11垂直连接,其中第一底座11的高度高于第二底座12的高度;水平调节组件2设在第二底座12上;垂直调节组件3容置于容置空间13内,同时垂直调节组件3的调节端向上可穿过上层框架结构,垂直调节组件3的调节端的延长线与水平调节组件2的调节端的延长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结构物精就位装置中,用于船坞内对内转塔单点系统分段与fpso船体进行高精度就位连接,综合考虑船坞内坞底的承载力、重达千吨以上的单点系统分段,平度度、椭圆度,水平度等达毫米级的高精度要求,设计了该精就位装置,在第一底座11下方设置第一支撑组件4和支墩6,在第二底座12下方设置第二支撑组件5和支墩6,保证精就位装置整体高度的一致性,并在第一底座11上设置垂直调节组件3,在第二底座12上设置水平调节组件2,通过垂直调节组件3和水平调节组件2两者的相互配合使用,在船体坞底10完成单点系统100分段的水平和高度方向的精确就位,同时通过斜支撑组件7可对单点系统100分段提供坚向支撑,使得在浮吊吊装完成后,就可将单点分段直接放在就位装置上,依靠调整两个方向的水平千斤顶22和垂直千斤顶31来实现单点系统分段的支撑和就位,为后续焊接做好准备,使得单点系统分段与船体精准对接,大大提高就位精度,减少对浮吊作业气候窗的限制和大型吊机资源的使用周期,设计经济适用,工程可靠性高。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底座11下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底座12下方设有第二支撑组件5,其中第一底座11与第一支撑组件4高度之和等于第二底座12与第二支撑组件5高度之和,在具体结构设计中,第一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底板41、设在第一底板41上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管42以及呈圆周阵列排布在第一支撑管42外围的多个第一加强板43,第一加强板43的个数为八块直角三角形结构钢板材,并均匀环绕第一支撑管42设置;第二支撑组件5包括第二底板51、设在第二底板51上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撑管52以及呈圆周阵列排布在第二支撑管52外围的多个第二加强板53,第二加强板53的个数为八块直角三角形结构钢板材,另一方面,在第一底板41和第二底板51下方均设有设有支墩6,支墩6由多块不同规格钢板材组合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通过上述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5和支墩6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有效提高精就位装置的支撑结构强度,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能更好的将重达千吨的单点系统分段作用力均匀的传至船体坞底10。

如图1至图4所示,水平调节组件2包括水平调节座21和水平千斤顶22,水平调节座21垂直设在第二底座12顶面上,水平千斤顶2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通过多个支撑板23固定在水平调节座21上,利用水平千斤顶22来实现单点系统水平方向精度的精确定位调节。

如图1至图4所示,垂直调节组件3包括垂直千斤顶31、设在第一底座11顶面上的垫板32以及套设在垂直千斤顶31顶杆上的圆钢立柱33,其中垫板32上设有供圆钢立柱33穿过的通孔,利用垂直千斤顶31来实现单点系统垂直方向精度的精确定位调节,其中垫板32可以是临时设置的,当用来调整单点系统水平方向精度时,可在垫板32上涂抹润滑油,便于单点系统的水平就位调整;圆钢立柱33用于增加垂直千斤顶31的冲程,同时保证就位安全。

如图1所示,第一底座11顶面上设有对称设置水平调节组件2和垂直调节组件3两侧的斜支撑组件7,斜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板71和缓冲件72,支撑板71的顶面为倾斜面,且两个支撑板71的倾斜面相对设置,缓冲件72固定连接在倾斜面上,其中缓冲件72为缓冲橡胶板,斜支撑组件7可完成对单点系统垂向支撑。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