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货轮 隐形 用于 家具
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



背景技术:

隐形床又称为壁床,翻板床,隐形床就是装在墙上的床,平时外观如同衣柜,睡觉时将柜门翻下,就是一张标准的席梦思,有92%的家庭需要一房两用,隐形床恰恰是将次卧-书房、客卧-书房、客厅-客卧完美结合的产物。

货轮上的空间本身受限,并且还需要在货轮上隔出更多独立的船舱空间提供给每个船员居住,因此,若将隐形床应用于货轮上,并且多个隐形床置于同一共享空间内,则能够有效减少船舱空间,但通常隐形床都是放置在私人环境中,因此,如何能够有效解决隐形床的管理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实现在共享空间内对隐形床的使用权限进行有效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所述货轮的同一船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隐形床,所述隐形床包括一侧壁具有开口的柜体和床体,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身份识别终端,所述床体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结构与柜体内侧壁连接以使床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封闭所述开口以及床体位于第二位置时伸出至柜体外部,所述铰接结构包括气缸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内部且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在床体的一侧边上,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柜体内侧壁铰接,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滑块铰接;所述气缸受控于身份识别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包括采集终端、数据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所述采集终端和数据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气缸的受控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为人脸输入器、语音输入器或密码输入器。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侧壁上设有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通过嵌设于柜体内侧壁的通道与外置的抽真空机连通,所述柜体内侧壁表面对应气缸位置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抽真空机电连接,所述床体的边沿设有密封条,所述床体位于柜体开口处时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接触且所述气缸与触发开关接触以使触发开关被触发。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宽与密封条的宽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货轮的同一船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隐形床,使得隐形床共同置于一公共环境中,并通过在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身份识别终端,以及所述气缸受控于身份识别终端,从而实现对隐形床的权限管理,只有经过了身份认证,气缸才会被触发,从而隐形床的床体才会打开得以使用,否则将锁在柜体内,从而避免在公共环境中被其他船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的正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的收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隐形床;11、柜体;111、身份识别终端;1111、人脸输入器;1112、语音输入器;1113、密码输入器;12、床体;13、抽真空口;14、触发开关;2、气缸;3、滑轨;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所述货轮的同一船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隐形床,所述隐形床包括一侧壁具有开口的柜体和床体,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身份识别终端,所述床体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结构与柜体内侧壁连接以使床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封闭所述开口以及床体位于第二位置时伸出至柜体外部,所述铰接结构包括气缸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内部且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在床体的一侧边上,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柜体内侧壁铰接,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滑块铰接;所述气缸受控于身份识别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货轮的同一船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隐形床,使得隐形床共同置于一公共环境中,并通过在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身份识别终端,以及所述气缸受控于身份识别终端,从而实现对隐形床的权限管理,只有经过了身份认证,气缸才会被触发,从而隐形床的床体才会打开得以使用,否则将锁在柜体内,从而避免在公共环境中被其他船员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包括采集终端、数据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所述采集终端和数据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气缸的受控端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集终端来采集相关数据,数据存储器用来事先存储密钥,微处理器通过将采集终端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与密钥做比对,若匹配,则发送控制信号(如一高电平信号)给气缸的受控端,从而控制气缸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为人脸输入器、语音输入器或密码输入器。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以及密码识别等方式,这几种方式可单独选择其中一种或者使用组合方式(即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方式,均满足或有一种满足即可)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侧壁上设有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通过嵌设于柜体内侧壁的通道与外置的抽真空机连通,所述柜体内侧壁表面对应气缸位置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抽真空机电连接,所述床体的边沿设有密封条,所述床体位于柜体开口处时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接触且所述气缸与触发开关接触以使触发开关被触发。

由上述描述可知,轮船长期行驶于高湿环境中,隐形床的床体易受潮,因而在所述柜体内侧壁上设有抽真空口,并且所述柜体内侧壁表面对应气缸位置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抽真空机电连接,所述床体的边沿设有密封条,所述床体位于柜体开口处时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接触且所述气缸与触发开关接触以使触发开关被触发,从而实现当床体收容时,通过密封条作用使得柜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同时触发抽真空机对柜体内部进行抽真空,从而有效除湿,避免床体长期处于高湿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宽与密封条的宽度相适配。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连接处并非一直线,而且有拐弯,不利于空气中的水分流入,可提升连接处的密闭程度,从而确保柜体内部密闭效果。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所述货轮的同一船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隐形床1,所述隐形床1包括一侧壁具有开口的柜体11和床体12,柜体11的内腔为长方体状。

所述柜体11的外侧壁上设有身份识别终端111,所述床体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结构与柜体内侧壁连接以使床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封闭所述开口以及床体位于第二位置时伸出至柜体外部,其中,第一位置为床体位于竖直状态,第二位置为床体位于水平状态。

所述铰接结构包括气缸2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3和设置在所述滑轨内部且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4,所述滑轨水平设置在床体的一侧边上,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柜体内侧壁铰接,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滑块铰接;床体的一侧边与柜体内侧壁铰接,所述气缸的缩放可带动滑块在滑轨内滑动,从而带动床体翻转。所述气缸2受控于身份识别终端111,即两者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

两个以上的隐形床均匀布置于一个船舱的相对两侧,隐形床的数量为十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终端包括采集终端、数据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所述采集终端和数据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气缸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采集终端为人脸输入器1111、语音输入器1112或密码输入器1113。微处理器采用常用的51单片机或嵌入式芯片(arm系列)。人脸输入器的型号为ds-2cs54d0b-s(海康威视),当然也可以采用更加廉价的设备。语音输入器采用nrk10语音识别芯片,其为广州九芯电子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离线语音识别芯片;密码输入器采用华昌hce-902u。

所述柜体11内侧壁上设有抽真空口13,所述抽真空口通过嵌设于柜体内侧壁的通道与外置的抽真空机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口的数量与其口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柜体与床体合成的内部空间大小有关,当然也与抽真空机的输出功率有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抽真空口的数量为二十个,均匀分布。抽真空口的口径为8mm。柜体与床体合成的内部空间为1.32m3(长:2m,宽:0.3m,高:2.2m)。

所述柜体11内侧壁表面对应气缸位置设有触发开关14,所述触发开关与抽真空机电连接,所述床体的边沿设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所述床体位于柜体开口处时所述密封条与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接触且所述气缸与触发开关接触以使触发开关被触发。所述柜体开口所在边沿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凹槽的槽宽与密封条的宽度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凹槽为条形槽,条形槽的槽宽为3cm,槽深为1c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货轮上的隐形床,在所述货轮的同一船舱内设有两个以上的隐形床,使得隐形床共同置于一公共环境中,并通过在所述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身份识别终端,以及所述气缸受控于身份识别终端,从而实现对隐形床的权限管理,只有经过了身份认证,气缸才会被触发,从而隐形床的床体才会打开得以使用,否则将锁在柜体内,从而避免在公共环境中被其他船员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