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电 光伏 水面 特别 平台
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想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要充分开发新能源,来代替现有的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发挥相同的作用。传统的发电是通过燃煤产生的热量来发电,但是,煤炭燃烧的时候产生有毒害的气体,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用太阳能也更加节能环保,有利于生态平衡。

我们熟知的光伏发电站有集中式、分布式、塔式、屋顶式、农光大棚式等等,可都是一些地面光伏电站,说到底,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有限,可利用程度也终究有限,地球上的河流湖波面积较为广泛,为了让光伏发电更好的造福人类,我们可以把光伏组件安装在水面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越的水面光伏发电平台,以解决现有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浮体,用于连接支撑浮体并拼接成行走走道的走道浮体,所述支撑浮体周侧阵列设有圆弧凹槽,所述支撑浮体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上固定设有x字形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浮体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同一平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浮体上对称设有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上设有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位于支撑浮体前侧的第一支撑元件高度低于第二支撑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走道浮体左右两端设有连接凸块;所述走道浮体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贯穿通孔有利于减轻支撑浮体的重量;所述贯穿通孔上固定设有x字形固定架,x字形固定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个支撑浮体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整个光伏发电平台能够平稳有效的运行;

2)光伏板倾斜设置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上方,提高光伏板的采光率,让太阳光直射到光伏板上,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操作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浮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走道浮体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支撑浮体1;走道浮体2;圆弧凹槽3;贯穿通孔4;x字形固定架6;光伏板5;连接耳11;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12;第一支撑元件13;第二支撑元件14;连接凸块21;凹槽22;连接块23。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浮体1,用于连接支撑浮体1并拼接成行走走道的走道浮体2,所述支撑浮体1周侧阵列设有圆弧凹槽3,所述支撑浮体1设有贯穿通孔4,贯穿通孔4有利于减轻支撑浮体1的重量;所述贯穿通孔4上固定设有x字形固定架6,x字形固定架6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个支撑浮体1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整个光伏发电平台能够平稳有效的运行。

所述支撑浮体1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同一平面设置,通过连接耳11将支撑浮体1与走道浮体2相连接。

所述支撑浮体1上对称设有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12;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12上设有第一支撑元件13和第二支撑元件14;位于支撑浮体1前侧的第一支撑元件13高度低于第二支撑元件14;从而使得光伏板5倾斜设置在第一支撑元件13和第二支撑元件14上方,提高光伏板5的采光率,让太阳光直射到光伏板5上,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所述走道浮体2左右两端设有连接凸块21;所述走道浮体2的四个边角处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可用于走道浮体2之间的相连接,拼接形成行走走道;同时可与连接耳11相连接,实现将支撑浮体1与走道浮体2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浮体2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22,减轻走道浮体2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先将第一支撑元件13和第二支撑元件14固定到支撑浮体1上方,光伏板5分别于第一支撑元件13、第二支撑元件14固定连接,再将支撑浮体1固定到走道浮体2上,相邻走道浮体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再将支撑浮体1固定到扩张后的支撑浮体1上,以此方式拼装形成水面光伏发电平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浮体(1),用于连接支撑浮体(1)并拼接成行走走道的走道浮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1)周侧阵列设有圆弧凹槽(3),所述支撑浮体(1)设有贯穿通孔(4);所述贯穿通孔(4)上固定设有x字形固定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1)四个顶角上均设有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同一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1)上对称设有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12);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孔(12)上设有第一支撑元件(13)和第二支撑元件(14);位于支撑浮体(1)前侧的第一支撑元件(13)高度低于第二支撑元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走道浮体(2)左右两端设有连接凸块(21);所述走道浮体(2)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光伏发电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浮体,用于连接支撑浮体并拼接成行走走道的走道浮体,所述支撑浮体周侧阵列设有圆弧凹槽,所述支撑浮体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上固定设有X字形固定架。贯穿通孔有利于减轻支撑浮体的重量;所述贯穿通孔上固定设有X字形固定架,X字形固定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个支撑浮体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整个光伏发电平台能够平稳有效的运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操作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邹勇胜;江星莹;邱洪章;林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光之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