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靠泊器
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自动靠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



背景技术:

人类对无人船的向往与研究由来已久。无人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已出现,到1990年,大规模的无人艇项目层出不穷,随后,有更多的无人船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无人船靠泊器在使用时无法平稳的向船岸边靠泊,且容易受水面波动和受风力的影响,在靠泊后被吹动无法静止于水面上。

因此,发明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通过船体的配合使用,以解决无人船在使用时无法平稳的向船岸边靠泊,且容易受水面波动的影响,使无人船在靠岸后无法平静,并且容易受风力的影响,在靠泊后被吹动无法稳定于水面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端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所述船体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气垫,且气垫通过固定环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外侧活动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活动设置有轴杆。

优选的,所述轴杆外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末端固定连接有小型船锚。

优选的,所述气垫左端固定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侧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水阀。

优选的,所述抽水阀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船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外侧固定安装有轨道。

优选的,所述轨道外侧活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固定设置有5个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和排水孔,在无人船靠泊时,可通过排水孔给予无人船向左或向右的推力,且通过挡板活动可调整靠泊的方向,使无人船靠泊更加简便。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轴杆、钢丝绳和小型船锚,在无人船靠泊时,通过电机带动轴杆,使钢丝绳放下小型船锚,使无人船靠泊后,减小受水面波动的影响,防止无人船在风流的作用下发生漂移,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平稳性,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电机带动轴杆收回小型船锚继续航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口、滤网、抽水阀、连接管、水箱、出水口,当无人船在靠泊的过程中,抽水阀会通过进水口抽取水,将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水箱内,增加无人船的重量,使无人船在靠泊后可更加平稳的静止于水面上,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另一侧的抽水阀,将水从出水口排出,且通过滤网可过滤水中的泥沙,避免泥沙进入水箱内,难以清理,残留于水箱内,在无人船航行时,增加无人船的重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底座、轨道、固定座和螺旋桨,在靠泊过程中,固定座通过轨道向两侧移动,螺旋桨会开始运行,给予无人船向岸边靠泊的推力,在靠岸后,两侧的螺旋桨会同时运行,使无人船在靠泊后保持静止,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垫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机箱;201、电机;202、轴杆;203、钢丝绳;204、小型船锚;3、固定架;4、气垫;401、进水口;402、滤网;403、抽水阀;404、连接管;405、水箱;406、出水口;5、固定环;6、挡板;7、排水孔;8、环形底座;9、轨道;10、固定座;11、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机箱2,所述机箱2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所述船体1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气垫4,且气垫4通过固定环5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船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水孔7,所述排水孔7外侧活动设置有挡板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靠泊过程中,通过电机201带动轴杆202,使钢丝绳203放下小型船锚204,使无人船靠泊后,减小受水面波动的影响,防止无人船在风流的作用下发生漂移,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平稳性,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电机201带动轴杆202收回小型船锚204继续航行,当无人船在靠泊的过程中,抽水阀403会通过进水口401抽取水,将水通过连接管404输送至水箱405内,增加无人船的重量,使无人船在靠泊后可更加平稳的静止于水面上,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另一侧的抽水阀403,将水从出水口406排出,且通过滤网402可过滤水中的泥沙,避免泥沙进入水箱405内,难以清理,残留于水箱内405,在无人船航行时,增加无人船的重量,固定座10通过轨道9向两侧移动,螺旋桨11会开始运行,给予无人船向岸边靠泊的推力,在靠岸后,两侧的螺旋桨11会同时运行,使无人船在靠泊后保持静止,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稳定性。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一种无人船自动靠泊器,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机箱2,所述机箱2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所述船体1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气垫4,且气垫4通过固定环5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船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水孔7,所述排水孔7外侧活动设置有挡板6,所述机箱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前端活动设置有轴杆202,所述轴杆202外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203,所述钢丝绳203末端固定连接有小型船锚204,所述气垫4左端固定设置有进水口401,所述进水口401内侧固定安装有滤网402,所述滤网402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水阀403,所述抽水阀403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04,所述连接管404右侧固定安装有水箱405,所述水箱405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水口406,所述船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底座8,所述环形底座8外侧固定安装有轨道9,所述轨道9外侧活动设置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内侧固定设置有5个螺旋桨11;通过电机201、轴杆202、钢丝绳203和小型船锚204,在无人船靠泊时,通过电机201带动轴杆202,使钢丝绳203放下小型船锚204,使无人船靠泊后,减小受水面波动的影响,防止无人船在风流的作用下发生漂移,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平稳性,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电机201带动轴杆202收回小型船锚204继续航行,通过进水口401、滤网402、抽水阀403、连接管404、水箱405、出水口406,当无人船在靠泊的过程中,抽水阀403会通过进水口401抽取水,将水通过连接管404输送至水箱405内,增加无人船的重量,使无人船在靠泊后可更加平稳的静止于水面上,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另一侧的抽水阀403,将水从出水口406排出,且通过滤网402可过滤水中的泥沙,避免泥沙进入水箱405内,难以清理,残留于水箱内405,在无人船航行时,增加无人船的重量,通过环形底座8、轨道9、固定座10和螺旋桨11,在靠泊过程中,固定座10通过轨道9向两侧移动,螺旋桨11会开始运行,给予无人船向岸边靠泊的推力,在靠岸后,两侧的螺旋桨11会同时运行,使无人船在靠泊后保持静止,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稳定性。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无人船靠泊时,通过电机201带动轴杆202,使钢丝绳203放下小型船锚204,使无人船靠泊后,减小受水面波动的影响,防止无人船在风流的作用下发生漂移,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平稳性,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电机201带动轴杆202收回小型船锚204继续航行,当无人船在靠泊的过程中,抽水阀403会通过进水口401抽取水,将水通过连接管404输送至水箱405内,增加无人船的重量,使无人船在靠泊后可更加平稳的静止于水面上,在需要继续航行时,再通过另一侧的抽水阀403,将水从出水口406排出,且通过滤网402可过滤水中的泥沙,避免泥沙进入水箱405内,难以清理,残留于水箱内405,在无人船航行时,增加无人船的重量,固定座10通过轨道9向两侧移动,螺旋桨11会开始运行,给予无人船向岸边靠泊的推力,在靠岸后,两侧的螺旋桨11会同时运行,使无人船在靠泊后保持静止,增强无人船靠泊后的稳定性,在无人船靠泊时,可通过排水孔7给予无人船向左或向右的推力,且通过挡板6活动可调整靠泊的方向,使无人船靠泊更加简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