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制作方法

2021-07-02 21: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渔业 生产设备 自动化 申请 浮动式
一种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渔业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式无人投饵船。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渔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提高渔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渔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在渔场监控管理、渔业日常作业维护等方面均有应用,但目前的渔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往往结构和技术较为复杂,整体成本高,使用和维护较为麻烦,因此一般只在各类高技术水平的大型渔场中广泛应用,在各类中小型渔业生产场合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是一方面,可以进行自动化充电,便于连续巡航作业,有利于降低渔业生产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的浮动式无人投饵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式无人投饵船,包括船身组件、船舱组件、抛料组件;

船身组件包括:两个浮体结构、连接两个浮体结构的支撑结构以及设于浮体结构后侧的充电结构,所述浮体结构由多个浮体10拼接组成,两个浮体结构左右对称设置,支撑结构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浮体结构的支撑架11;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附体结构后侧的两个充电支架12,充电支架12的后侧设置有充电接触板13、缓冲板14,充电接触板13上设置有若干导电触点13a,缓冲板14通过缓冲弹簧15连接至充电支架12;

船舱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架11上的物料仓20,所述物料仓20的左右侧设置有抛料口20a,物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20b以可卡在支撑架11上;物料仓20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盖21;在物料仓20的上方,顶盖21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口21a和加料口21b,加料口21b上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22;

所述抛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口21a中的上料装置30、设置于抛料口20a内侧的抛料装置31;

上料装置30包括通过螺栓组固定设置在安装口21a上的连接板30a,倾斜设置并与连接板30a连接的导料筒30b,设置于导料筒30b中的上料绞龙30c,设置于导料筒30b上端的导料电机30e,导料电机30e的电机轴与上料绞龙30c连接以驱动其旋转,所述导料筒30b的下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30d,导料筒30b的上端下侧设置有出料口;

抛料装置31包括扣设在抛料口20a内侧的封闭壳体31a,封闭壳体31a朝向抛料口20a的一侧开口并与抛料口20a对接;封闭壳体31a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至出料口30e的导料管31b;封闭壳体31a内设置有抛料电机31c和抛料叶轮31d,抛料电机31c的电机轴朝下并与抛料叶轮31d连接以驱动其旋转,抛料叶轮31d包括底部的支撑盘31e以及均匀设于支撑盘31e上侧的轮叶31f。

对前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还包括设于船身组件左右侧的明轮组件;

所述明轮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组连接至浮体10的明轮支撑板40、设置于明轮支撑板40上的明轮驱动结构41、与明轮驱动结构41相连接的明轮结构42;

所述明轮驱动结构41包括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在明轮支撑板40上的电机支撑杆41a,设置在电机支撑杆41a上的明轮电机41b,明轮电机41b的活动转子与电机壳体41c连接,电机壳体41c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部41d,连接部41d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明轮结构42包括设置于明轮电机41b左右侧的两个导流盘42a,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在明轮电机41b外侧的明轮叶片42b,明轮叶片42b的两端与两个导流盘42a连接,明轮叶片42a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耳42c,连接耳42c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孔,连接耳42c通过螺栓组连接在连接部41d上。

对前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还包括设于船身组件上的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设置于浮体10或物料仓20前后侧的水面摄像装置,设置于浮体10或物料仓20底部的水下摄像装置。

对前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所述物料仓20中部设置有隔板9a,物料仓20被隔板9a分割形成两个仓室,两个仓室的上方对应位置的顶盖21上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安装口21a和加料口21b;

仓室的底部设置有斜坡面9b,斜坡面的坡底设置有聚料槽9c,所述导料筒30b的下端伸入聚料槽9c中。

对前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所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基于如下步骤运行:

s1、在无人船上设置导航定位设备;

s2、绘制工作水域电子地图;

s3、在移动端上建立无人船定位左边与工作水域之间的定位关系;

s4、在移动端设定航线参数和投饵参数,至少包括无人船的目标工作点或者工作航线坐标;

s5、无人船自动沿设定的航线、或者按照设定模式巡航至目标工作点,同时抛料装置根据设定的投饵参数进行投饵。

对前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所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基于如下步骤运行:

s1、在无人船上设置导航定位设备;

s2、绘制工作水域电子地图;

s3、在移动端上建立无人船定位左边与工作水域之间的定位关系;

s4、设定无人船进行区域遍历的自动巡航路径方案;

s5、在移动端上手动划定需要投喂的区域以及投饵参数;

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浮动式无人投饵船机构轻巧紧凑,明轮驱动平稳,利用自带的充电装置便于配合船坞实现自动化充电以进行连续作业,抛料装置能够均匀的在水面形成作业区,可以有效提高渔场喂食等作业的效率,不需要人工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浮动式无人投饵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船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明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明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物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种浮动式无人投饵船,包括船身组件、船舱组件、抛料组件;

船身组件包括:两个浮体结构、连接两个浮体结构的支撑结构以及设于浮体结构后侧的充电结构,所述浮体结构由多个浮体10拼接组成,两个浮体结构左右对称设置,支撑结构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浮体结构的支撑架11;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附体结构后侧的两个充电支架12,充电支架12的后侧设置有充电接触板13、缓冲板14,充电接触板13上设置有若干导电触点13a,缓冲板14通过缓冲弹簧15连接至充电支架12;

船舱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架11上的物料仓20,所述物料仓20的左右侧设置有抛料口20a,物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20b以可卡在支撑架11上;物料仓20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盖21;在物料仓20的上方,顶盖21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口21a和加料口21b,加料口21b上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22;

所述抛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口21a中的上料装置30、设置于抛料口20a内侧的抛料装置31;

上料装置30包括通过螺栓组固定设置在安装口21a上的连接板30a,倾斜设置并与连接板30a连接的导料筒30b,设置于导料筒30b中的上料绞龙30c,设置于导料筒30b上端的导料电机30e,导料电机30e的电机轴与上料绞龙30c连接以驱动其旋转,所述导料筒30b的下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30d,导料筒30b的上端下侧设置有出料口;

如图3所示,抛料装置31包括扣设在抛料口20a内侧的封闭壳体31a,封闭壳体31a朝向抛料口20a的一侧开口并与抛料口20a对接;封闭壳体31a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至出料口30e的导料管31b;封闭壳体31a内设置有抛料电机31c和抛料叶轮31d,抛料电机31c的电机轴朝下并与抛料叶轮31d连接以驱动其旋转,抛料叶轮31d包括底部的支撑盘31e以及均匀设于支撑盘31e上侧的轮叶31f。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更好的利用物料,使得每次物料均能够被完全抛撒,所述物料仓20中部设置有隔板9a,物料仓20被隔板9a分割形成两个仓室,两个仓室的上方对应位置的顶盖21上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安装口21a和加料口21b;

仓室的底部设置有斜坡面9b,斜坡面的坡底设置有聚料槽9c,所述导料筒30b的下端伸入聚料槽9c中。

如图4、图5所示,作为无人船的驱动机构,本申请还包括设于船身组件左右侧的明轮组件;

所述明轮组件包括:通过螺栓组连接至浮体10的明轮支撑板40、设置于明轮支撑板40上的明轮驱动结构41、与明轮驱动结构41相连接的明轮结构42;

所述明轮驱动结构41包括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在明轮支撑板40上的电机支撑杆41a,设置在电机支撑杆41a上的明轮电机41b,明轮电机41b的活动转子与电机壳体41c连接,电机壳体41c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部41d,连接部41d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明轮结构42包括设置于明轮电机41b左右侧的两个导流盘42a,呈环形阵列均匀设置在明轮电机41b外侧的明轮叶片42b,明轮叶片42b的两端与两个导流盘42a连接,明轮叶片42a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耳42c,连接耳42c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孔,连接耳42c通过螺栓组连接在连接部41d上。

为便于获取无人船周边以及水底鱼类状态和资源信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船身组件上的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设置于浮体10或物料仓20前后侧的水面摄像装置,设置于浮体10或物料仓20底部的水下摄像装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浮动式无人投饵船基于如下步骤之一运行:

方式一

s1、在无人船上设置导航定位设备;

s2、绘制工作水域电子地图;

s3、在移动端上建立无人船定位左边与工作水域之间的定位关系;

s4、在移动端设定航线参数和投饵参数,至少包括无人船的目标工作点或者工作航线坐标;

s5、无人船自动沿设定的航线、或者按照设定模式巡航至目标工作点,同时抛料装置根据设定的投饵参数进行投饵。

方式二

s1、在无人船上设置导航定位设备;

s2、绘制工作水域电子地图;

s3、在移动端上建立无人船定位左边与工作水域之间的定位关系;

s4、设定无人船进行区域遍历的自动巡航路径方案;

s5、在移动端上手动划定需要投喂的区域以及投饵参数;

s6、无人船根据预设巡航路径方案遍历需要投喂的区域同时进行投饵。

特别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摄像装置和抛料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摄像装置反馈的水域生物数量信息,控制所述抛料装置抛洒重量相适配的水产所食用固态物料。

特别的,在实际应用中,摄像装置为ip68防水摄像头,摄像装置通过拍摄水底水产的分布情况以及水产的生长情况,分析出是否需要进行投食。所述抛料装置位于船头与船尾两个部位,抛洒作业区为扇形区域,通过设定抛洒的量去控制抛洒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可设置抛料的量、抛料的时间、抛料路线、摄像装置拍摄地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