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化工反应釜用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7: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投料 反应釜 化工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釜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用的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3.但原料加入后搅拌混合比较的慢,尤其是一些混合难度大的消耗时间长的混合原料,效率低下,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用的投料装置,通过设置搅拌仓内设置第二搅拌杆,解决了原料搅拌混合效率低下的问题,避免了因效率低下导致产量低的问题,减少了原料搅拌混合花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反应釜用的投料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和下料管,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搅拌仓,所述搅拌仓底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搅拌仓的侧面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侧面固定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内设有通孔,所述螺杆与搅拌仓螺纹连接,所述搅拌仓的顶面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搅拌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设有隔音罩,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所述导热管内设有电热棒,所述电热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一搅拌杆侧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底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底座与反应釜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侧面设有废气净化机构,所述废气净化机构包括与反应釜主体侧面固定连接漏气阀,所述漏气阀的末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末端固定连接废气收集仓,所述废气收集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侧面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外设有防尘网。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壁顶面固定连接喷淋盘,所述喷淋盘的底面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喷嘴,所述喷淋盘的顶面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水阀,所述水阀的末端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面与水管底面
固定连接,所述水箱顶面设有注水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设置废水回收槽,并在废水回收槽的顶面设置净化过滤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搅拌仓内设置第二搅拌杆,解决了原料搅拌混合效率低下的问题,避免了因效率低下导致产量低的问题,减少了原料搅拌混合花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13.2、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杆和导热管,使得原料二次混合搅拌,混合的更加的彻底,避免了因搅拌混合不均,导致成品指标不达标,从而要进行再次搅拌混合,影响效率;
14.3、通过设置减震弹簧,解决了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导致设备内部件的损伤,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15.4、通过设置废气净化机构,解决了生产时产生的废气污染的问题,避免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减少废气对操作人员对人体的伤害,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16.5、通过设置水管和水箱,解决了反应釜不便清洗的问题,避免了反应釜内的残留物影响下次搅拌混合的成品质量,保持反应釜主体内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仓的内部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杆与旋转把手的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拌仓与螺杆的连接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净化机构的结构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热管内部结构图;
25.其中:1、底座;2、连接板;3、反应釜主体;4、减震弹簧;5、出料口;6、下料管;7、旋转把手;8、搅拌仓;9、第二电机;10、水管;11、隔音罩;12、第一电机;13、第一转轴;14、第一搅拌杆;15、导热管;16、漏气阀;17、排气管;18、防尘网;19、废气收集仓;20、水阀;21、注水口;22、水箱;23、水泵;24、第二搅拌杆;25、第二转轴;26、通孔;27、螺杆;28、内螺纹;29、风扇;30、过滤板;31、喷淋盘;32、喷嘴;33、电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7.实施例:
28.如图1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用的投料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
3和下料管6,反应釜主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下料管6,下料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搅拌仓8,搅拌仓8底面设有内螺纹28,搅拌仓8的侧面设有旋转把手7,旋转把手7的侧面固定连接螺杆27,螺杆27内设有通孔26,螺杆27与搅拌仓8螺纹连接,搅拌仓8的顶面设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转轴25,第二转轴25上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搅拌杆24;
29.将各原料按照生产比例倒入搅拌仓8内,第二电机9启动,第二电机9驱动第二转轴25,第二转轴25带动第二杆24对原料进行初次混合,完成后转动旋转把手7旋转把手7带动螺杆27,原料由螺杆27内的通孔26进入下料管6中,再由下料管6进入反应釜主体3中,通过设置搅拌仓内设置第二搅拌杆,解决了原料搅拌混合效率低下的问题,避免了因效率低下导致产量低的问题,减少了原料搅拌混合花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0.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反应釜主体,包括反应釜主体3的顶面设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外设有隔音罩11,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上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导热管15,导热管15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14,导热管15内设有电热棒33,电热棒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13和第一搅拌杆14侧面固定连接;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驱动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带动第一搅拌杆14,电热棒33开始加热,导热管15将电热棒33的热量导入反应釜主体3内,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杆和导热管,使得原料二次混合搅拌,混合的更加的彻底,避免了因搅拌混合不均,导致成品指标不达标,从而要进行再次搅拌混合,影响效率。
31.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减震机构,包括反应釜主体3的底面固定连接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的末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连接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1,底座1底面设有出料口5,出料口5贯穿底座1与反应釜主体3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减震弹簧4,解决了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导致设备内部件的损伤,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2.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废气净化机构,包括与反应釜主体3侧面固定连接漏气阀16,漏气阀16的末端设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的末端固定连接废气收集仓19,废气收集仓19内设有过滤板30,过滤板30的侧面设有风扇29,风扇29外设有防尘网18;加工完成后打开漏气阀16,风扇29启动,废气由排气管17进入废气收集仓19内,经过过滤板30净化过滤后由风扇29将其抽出,通过设置废气净化机构,解决了生产时产生的废气污染的问题,避免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减少废气对操作人员对人体的伤害,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33.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清洗机构,包括反应釜主体3内壁顶面固定连接喷淋盘31,喷淋盘31的底面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喷嘴32,喷淋盘31的顶面设有水管10,水管10上设有水阀20,水阀20的末端设有水箱22,水箱22内设有水泵23,水泵23的顶面与水管10底面固定连接,水箱22顶面设有注水口21;
34.打开水阀20水泵23启动将水箱22内的水抽出由水管10送至喷淋盘31中,再由喷淋盘31底面的喷嘴32喷洒入反应釜主体3内,第一电机12驱动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带动第一搅拌杆14,对对反应釜主体3内部进行搅拌清洗,通过设置水管和水箱,解决了反应釜不便清洗的问题,避免了反应釜内的残留物影响下次搅拌混合的成品质量,保持反应釜主体内的清洁度。
3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废水回收机构,包括出料口5的正下方设置废水
回收槽,并在废水回收槽的顶面设置净化过滤网;通过设置废水回收槽和净化过滤网,避免了清洗后废水中残留的化工品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