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鞋刷的制作方法

2020-02-18 12: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鞋刷 组合式
一种组合式鞋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鞋刷,属于鞋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鞋刷是刷鞋的一种工具,前端有黑色或棕色的毛,后端是手柄。通常由木或竹类为载体,也有一些为塑料制作而成。刷头通常是由pp塑料丝、猪鬃、鬃等制成的。常见的鞋刷由鞋刷本体和手柄组成,由于鞋刷本体的大小是固定的,当其较小时,很难对较大的鞋进行有效清洗,即清洗较为耗时费力,当其较大时,又不能对较小的鞋进行清洗,即鞋刷本体不能伸入到鞋内。另外,现有的鞋刷都是在鞋刷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刷头,这导致很难清洗到鞋子的死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鞋刷,可以根据需要组装不同大小的鞋刷,提高鞋刷的使用性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鞋刷,包括鞋刷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鞋刷本体的后端部,在所述鞋刷本体的正面均布有主刷头,在所述鞋刷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侧鞋刷和右侧鞋刷,所述左侧鞋刷和右侧鞋刷的正面分别均布有左侧刷头和右侧刷头,所述左侧鞋刷、右侧鞋刷的正面与鞋刷本体的正面在同一侧。

在所述鞋刷本体的前端部均布有次刷头。

所述鞋刷本体的两侧边缘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槽,配套的在所述左侧鞋刷的边缘设置有左侧楔形块,左侧鞋刷通过左侧楔形块装配在楔形槽内,在所述右侧鞋刷的边缘设置有右侧楔形块,右侧鞋刷通过右侧楔形块装配在楔形槽内。

所述正面的楔形槽口较背面的楔形槽口大,正面楔形槽口至背面楔形槽口直线倾斜过渡,配套的左侧楔形块的正面端部较背面端部大,右侧楔形块的正面端部较背面端部大。

所述手柄螺纹连接在鞋刷本体的后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鞋刷由鞋刷本体及可拆卸的左侧鞋刷和右侧鞋刷组成,可根据使用需要而组装成不同大小的鞋刷,增强鞋刷对鞋子大小的适应性,提高鞋刷的使用性能。另外,次刷头便于清洗鞋尖等死角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刷本体,2手柄,3主刷头,4楔形槽,5次刷头,6左侧鞋刷,7左侧刷头,8左侧楔形块,9右侧鞋刷,10右侧刷头,11右侧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请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鞋刷,包括鞋刷本体1和手柄2,手柄2设置在鞋刷本体1的后端部,在鞋刷本体1的正面均布有主刷头3。优选地,手柄2通过螺纹连接在鞋刷本体1的后端部,例如,可将手柄2连接端部设置成螺杆,对应的鞋刷本体1的后端部设置成螺孔,如此可根据使用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手柄2,提高其实用性。

在鞋刷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侧鞋刷6和右侧鞋刷9,左侧鞋刷6和右侧鞋刷9的正面分别均布有左侧刷头7和右侧刷头10,左侧鞋刷6、右侧鞋刷9的正面与鞋刷本体1的正面在同一侧,如此可根据需要选择将左侧鞋刷6、右侧鞋刷9中的一个或两个组装在鞋刷本体1上,或者单独使用鞋刷本体1,以增强鞋刷对鞋子大小的适应性,提高鞋刷的使用性能。

优选地,在鞋刷本体1的两侧边缘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楔形槽4,配套的在左侧鞋刷6的边缘设置有左侧楔形块8,左侧鞋刷6通过左侧楔形块8装配在楔形槽4内,在右侧鞋刷9的边缘设置有右侧楔形块11,右侧鞋刷9通过右侧楔形块11装配在楔形槽4内。为了解决楔形块脱离楔形槽4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为此,将鞋刷本体1上正面的楔形槽口设置成比背面的楔形槽口大,正面楔形槽口至背面楔形槽口直线倾斜过渡,配套的左侧楔形块8的正面端部较背面端部大,右侧楔形块11的正面端部较背面端部大,如此当将左侧楔形块8及右侧楔形块11装配在楔形槽4中后,由于使用时是用力按压鞋刷本体1的背面,因此楔形块会稳固的安装在楔形槽4内。

在鞋刷本体1的前端部均布有次刷头5,如此在使用时可触及并清洗到鞋尖等死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主刷头3、次刷头5、左侧刷头7和右侧刷头10均是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即刷头通常是由pp塑料丝、猪鬃、鬃等构成,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