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调光膜、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调光 电子设备 壳体 组件


1.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调光膜、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色调的外观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朝向多样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雾面和高反射镜面变化的调光膜,提升调光膜外观表现力强,有利于在电子设备中应用,提升电子设备的产品竞争力。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透明导电层、聚合物液晶层、金属层和第二透明聚合物层,所述金属层的反射率大于80%。
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表面的调光膜,所述调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透明导电层、聚合物液晶层、金属层和第二透明聚合物层,所述金属层的反射率大于80%。
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控制电路,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表面的调光膜,所述调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透明导电层、聚合物液晶层、金属层和第二透明聚合物层,所述金属层的反射率大于80%,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调光膜电连接。
7.本技术提供的调光膜可以在通断电条件下实现不同的外观效果,达到雾面和高反射镜面的动态转换,极大地丰富了调光膜的外观。具有该调光膜的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视觉效果丰富,外观效果可变性强,可以避免同质化现象,极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为实施例1中调光膜反射率的检测结果。
14.标号说明:
15.第一透明聚合物层

11,透明导电层

12,聚合物液晶层

13、金属层

14,第二透明聚合物层

15,透光装饰层

16,调光膜

10,壳体本体

20,壳体组件

100。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17.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18.请参考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调光膜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透明导电层12、聚合物液晶层13、金属层14和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0%。
19.在本技术中,调光膜10可以在通电、断电条件下实现两种不同的外观,在通断电时聚合物液晶层13的透过率发生变化,使得调光膜10可以产生雾面或高反射镜面的外观,视觉效果变化明显,提高产品表现力。相关技术中,调光膜10仅具有雾面和通透的外观,视觉效果变化不明显;在调光膜10外增设镜面层,虽然可以实现雾面和镜面的转换,但同时增加了调光膜10的厚度,不利于其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调光膜10既能够实现雾面和高反射镜面的外观效果动态变化,同时又不会增加调光膜10的厚度,更有利于其应用。
20.在本技术中,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和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能够作为调光膜10中其他层结构的承载基底,采用聚合物作为承载基底也提高了调光膜10的柔性,有利于调光膜10在曲面壳体中应用。
21.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环烯烃聚合物层、聚苯乙烯层、聚碳酸酯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中的至少一层。具体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可以但不限于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环烯烃聚合物层、聚苯乙烯层、聚碳酸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碳酸酯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复合层等。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的厚度为30μm

80μm。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的厚度在上述厚度范围之内,既能够保证良好的力学性能、透光性和弯折性能,还不会使调光膜10过厚,符合轻薄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的厚度为35μm

70μm。更进一步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的厚度为45μm

60μm。具体的,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或75μm等。
22.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环烯烃聚合物层、聚苯乙烯层、聚碳酸酯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中的至少一层。具体的,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可以但不限于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环烯烃聚合物层、聚苯乙烯层、聚碳酸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碳酸酯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复合层等。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的厚度为30μm

80μm。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的厚度在上述厚度范围之内,既能够保证良好的力学性能、透光性和弯折性能,还不会使调光膜10过厚,符合轻薄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的,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的厚度为35μm

70μm。更进一步的,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的厚度为45μm

60μm。具体的,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
为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或75μm等。
23.在本技术中,调光膜10通过透明导电层12和金属层14,使得调光膜10可以与外部线路连接,实现通断电,进而实现聚合物液晶层13中聚合物液晶取向的变化,从而达到雾面和高反射镜面的外观效果。
24.在本技术中,采用透明导电层12既能够实现调光膜10的通断电,同时又不会影响调光膜10外观效果的呈现。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层12为柔性导电层。从而更有利于调光膜10柔性的提高,扩大调光膜10的应用范围。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层12为氧化铟锡层、氧化锌锡层和氧化铟锌层中的至少一层。采用上述透明导电层12,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使得调光膜10的状态变化迅速,同时使透明导电层12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柔性。具体的,透明导电层12为氧化铟锡层、氧化锌锡层、氧化铟锌层等。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层12的厚度为10nm

50nm。具有该厚度的透明导电层12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进一步的,透明导电层12的厚度为15nm

40nm。更进一步的,透明导电层12的厚度为20nm

35nm。具体的,透明导电层12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10μm、15μm、18μm、20μm、25μm、30μm、35μm或45μm等。
25.相关技术中,在调光膜10中采用两层透明导电层12,以达到通断电的效果。在本技术中,采用金属层14代替其中一层透明导电层12,该金属层14既能够起到导电的作用,同时由于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0%,使得在聚合物液晶膜处于通透状态时,调光膜10可以呈现金属层14的高反射镜面效果,使得调光膜10的视觉效果变化明显,丰富了调光膜10的外观。
26.在本技术中,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0%,具有高的反射率,在光线照射下可以呈现镜面效果。可以理解的,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0%是指在可见光范围内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0%。进一步的,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5%。更进一步的,金属层14的反射率大于88%。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金属层14为铝层、铟层和银层中的至少一层。上述金属层14具有高的反射率,提升调光膜10的高反射镜面强度,使得调光膜10镜面效果的反射率达到85%以上。具体的,金属层14可以但不限于为铝层、铟层、银层、铝层和铟层复合层、铝层和银层复合层等。
27.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金属层14的厚度为80nm

150nm。具有该厚度的金属层14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镜面效果。进一步的,金属层14的厚度为90nm

140nm。更进一步的,金属层14的厚度为100nm

130nm。具体的,金属层14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80nm、85nm、95nm、100nm、110nm、120nm、125nm或135nm等。
28.在本技术中,通过通断电控制聚合物液晶层13的透过率,使调光膜10实现不同的外观效果。在通电情况下聚合物液晶层13为透明状态,断电情况下聚合物液晶层13为非透明状态,此时调光膜10为正向膜;在通电情况下聚合物液晶层13为非透明状态,断电情况下聚合物液晶层13为透明状态,此时调光膜10为反向膜。在本技术中,通过控制电压可以实现调光膜10不同反射率镜面效果的呈现,在达到饱和电压或完全断电时达到最高反射率的镜面效果。
29.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聚合物液晶层13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pdlc层)。pdlc层是均匀分散有液晶微滴的聚合物形成的薄膜,液晶微滴自由取向时,光线通过液晶微滴的折射率与通过聚合物的折射率相差较大,光线发生强烈散射,使得pdlc层呈现非透明状,甚
至是乳白色状;通过控制液晶微滴的取向,使得光线通过液晶微滴的折射率与通过聚合物的折射率近似一致,光线在膜内不发生反射而是直接透射出来,pdlc层呈现透明状态。在一实施例中,pdlc层为正向调光膜10。也就是说,通过施加电场,控制液晶微滴的取向,使pdlc层呈透明状;此时,在通电情况下,调光膜10为镜面外观,在断电情况下,调光膜10为雾面外观。
30.在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聚合物液晶层13为聚合物网络液晶层(pnlc层)。与pdlc层相比,pnlc层中的液晶不是成球形或类球形微滴,而是分布在聚合物三维网络中,形成连续性的通道网。在一实施例中,pnlc层为反向调光膜10。也就是说,在未施加电场时,pnlc层呈透明状,施加电场后,pnlc层呈非透明状;此时,在断电情况下,调光膜10为镜面外观,在通电情况下,调光膜10为雾面外观。
31.在本技术中,聚合物液晶层13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聚合物液晶层13的厚度为7μm

15μm。在本技术中,聚合物液晶层13的厚度较薄,有利于降低调光膜10的厚度,满足轻薄化的要求。进一步的,聚合物液晶层13的厚度为8μm

14μm。更进一步的,聚合物液晶层13的厚度为9μm

13μm。具体的,聚合物液晶层13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或15μm等。
32.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聚合物液晶层13中分散有色素分子。通过在聚合物液晶层13中设置色素分子,从而可以使得聚合物液晶层13既具有透明和非透明两种状态,同时在透明和非透明两种状态下还具有颜色,形成调光膜10的外观色彩。具体的,色素分子可以但不限于为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蓝色、橙色、棕色等。
33.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调光膜10还包括透光装饰层16,透光装饰层16设置在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远离透明导电层12的一侧表面。通过设置透光装饰层16进一步提升调光膜10的外观效果。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透光装饰层16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可以理解的,透光装饰层16的透光率为在可见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具体的,透光装饰层16的透光率可以但不限于为80%、82%、85%、88%、89%、90%或92%等。
34.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透光装饰层16为颜色层、光学膜层和纹理层中的至少一层。通过设置颜色层,使得透光装饰层16具有色彩外观,实现调光膜10在通断电时颜色的明显变化;通过设置光学膜层,使得调光膜10具有光影流动的变幻效果;通过设置纹理层,使得调光膜10具有纹理外观。具体的,透光装饰层16可以但不限于为颜色层、光学膜层、纹理层、颜色层和光学膜层的复合层、颜色层和纹理层的复合层、光学膜层和纹理层的复合层、或颜色层和光学膜层和纹理层的复合层。在本技术中,颜色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3μm

20μm;光学膜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50nm

650nm;纹理层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分别为8μm

15μm;颜色层可以但不限于为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白色、黑色等。在一实施例中,透光装饰层16中还可以包括标识层。通过设置标识层,可以呈现文字、商标等信息,更加丰富调光膜10的外观。
35.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0的厚度为80μm

150μm。通过设置上述厚度的调光膜10,有利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进一步的,调光膜10的厚度为90μm

140μm。更进一步的,调光膜10的厚度为110μm

135μm。具体的,调光膜10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85μm、95μm、100μm、105μm、110μm、115μm、120μm、130μm、140μm或150μm等。
36.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0呈雾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大于15%。可以理解的,调光膜10的反射率是指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远离透明导电层12一侧表面的反射率。进一步的,调光膜10呈雾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大于10%。更进一步的,调光膜10呈雾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大于5%。从而使得调光膜10呈现不透光、雾面状态。在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0呈镜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小于78%。进一步的,调光膜10呈镜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小于85%。更进一步的,调光膜10呈镜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小于90%。从而使得调光膜10呈现高反射的镜面效果。在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0呈雾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大于15%,且调光膜10呈镜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小于78%。进一步的,调光膜10呈雾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大于10%,且调光膜10呈镜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小于85%。进一步的,调光膜10呈雾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大于5%,且调光膜10呈镜面效果时,调光膜10的反射率不小于90%。
37.本技术提供的调光膜10可以实现雾面和高反射镜面的外观效果转换,同时又不过增加调光膜10的厚度,满足其应用需求。
3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调光膜10。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本体20以及设置在壳体本体20表面的调光膜10。通过设置调光膜10,可以使得壳体组件100的外观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9.在本技术中,壳体本体20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具体的,壳体本体20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为0.1mm

1mm,如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或0.9mm等。在本技术中,对壳体本体20具体形状和尺寸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壳体本体20的形状可以为2d形状、2.5d形状、3d形状等,壳体20可以但不限于为电子设备的后壳、中框等。在本技术中,壳体本体20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为任何已知的可以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100的材料,如塑胶、玻璃等。可以理解的,壳体本体2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0设置在壳体本体20的外表面,第二透明聚合物层15设置在壳体本体20和金属层14之间。在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壳体本体20为透明壳体,调光膜10设置在透明壳体的内表面,第一透明聚合物层11在壳体本体20和透明导电层12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壳体本体20可以为玻璃壳体或塑胶壳体。
4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表、mp3、mp4、gps导航仪、数码相机等。下面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0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调光膜10电连接。在本技术中,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调光膜10实现雾面和高反射镜面的转变。
41.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0中的透明导电层12和金属层14与控制电路之间实现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调光膜10与控制电路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以实现调光膜10雾面和高反射镜面的切换,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外观的变化。
42.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可变性强,视觉效果丰富,交互性更好,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43.实施例1
44.一种调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pet层、ito层、pdlc层、al层和第二pet层,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的厚度为50μm,ito层的厚度为20nm,pdlc层的厚度为9μm,al层的厚度为100nm,其中,向列相液晶e8:高分子预聚物noa65:光引发剂651按质量比48.5%:50%:1.5%混合,再加入4

氰基
‑3‑
氟苯基4

庚基苯甲酸酯液晶分子经混合涂覆,在光强3mw/cm2的紫外电光源固化30min形成pdlc层。对该调光膜进行检测,通过控制施加在调光膜上的电压(0v

25v),检测调光膜在第一透明聚合物层表面的反射率,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在未施加电压时,调光膜处于低反射率状态;在达到阈值电压后,调光膜的反射率开始快速增加;在达到饱和电压后,调光膜的反射率达到最大,实现高反射镜面效果。
4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