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的电极丝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20:31: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极丝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的电极丝调直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极丝属于丝线切割机床配套使用。现代线切割电源对电极丝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要能承受峰值超过700安培或平均值超过45安培的大切割电流,而且能量的传输必须非常有效,才能提供为达到高表面光洁度(0.2ra以上)所需的高频脉冲电流。这取决于电极丝的电阻或电导率。紫铜是电导率最高的材料之一。
3.如公开号为cn210907849u的一种钨电极丝调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调直箱,所述调直箱左端面下方连接有进线口,所述调直箱右端面下方连接有出线口,所述底座上端面进线口下方安装有进线压线装置,所述底座上端面出线口下方安装有出线压线装置,所述调直箱上端面安装有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钨电极丝经过进线压线装置进行初步调节并导入调直箱内,通过导线轮进行导向,通过调直块进行调直,通过驱动轮进行传输驱动,自动化程度高,调直块设置有两组,实现重复调直,调直效率高且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4.该专利中电极丝可以达到调直的作用,但是当位于装置内部的电极丝出现弯曲等现象时,操作人员无法看到装置本体内部电极丝的状态,而装置一直在运行,导致部分经过装置处理过的电极丝自身还是处于弯曲状态,并没有进行调制,导致电极丝合格率降低。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的电极丝调直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的电极丝调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调直装置,位于装置内部的电极丝出现弯曲等现象时,操作人员无法看到装置本体内部电极丝的状态,而装置一直在运行,导致部分经过装置处理过的电极丝自身还是处于弯曲状态,并没有进行调制,导致电极丝合格率降低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的电极丝调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管道,
8.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滚动轮;
9.还包括:
10.松紧度报警组件;所述松紧度报警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松紧度报警组件包括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一侧,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每个所述立板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支撑柱外周面转
动套设有第一滚环,所述第一滚环上开设有线槽;
11.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共同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铁片;
12.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铁片,所述第一铁片与所述第二铁片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电源部及警示灯,所述电源部、所述警示灯、两个所述第一铁片及两个所述第二铁片通过电线串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松紧度报警组件,当第一壳体内的电极丝处于非紧绷状态时,支撑柱无法到达他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使第一铁片与第二铁片相分开,警示灯熄灭,使操作人员通过观察警示灯可知第一壳体内的电极丝的状态,从而及时对电极丝进行调整,提高了电极丝调直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滑动块,四个所述第一滑动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两侧;
15.每个所述立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对应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且所述第一滑动块与对应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槽,限制了支撑柱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范围。
17.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固定有圆柱;
18.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圆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竖截面长度是所述圆柱竖截面直径的1.5-2.0倍。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壳体内没有电极丝时,支撑柱处于其能到达的最低位置,支撑柱与圆柱相接触,圆柱具有减轻四个第一滑动块所受到的负载外力。
20.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周壁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内周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水平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外周面转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部分位于所述圆管的内孔处;
21.所述圆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圆管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杆与若干所述滚珠形成点接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一套管、圆管、滚珠及第二固定杆,使第二固定杆与圆管内形成滚动摩擦,降低第二固定杆与圆管之间的摩擦力,当支撑柱上没有电极丝经过或电极丝稍微出现松弛现象时,支撑柱第一时间回到其最低点的位置。
23.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两套空气干燥组件;
24.所述空气干燥组件包括三个支撑板,三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两侧相固定,三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共同固定有第二壳体,电极丝穿过所述第二壳体;
25.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抱箍相固定;
26.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风扇;
27.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下半部均设置为斜面,斜面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处设置有无顶的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面向所述第一壳体外部的一侧上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所述第四壳体顶部与所述第三壳体底部相固定,所述第四壳体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加温器。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空气干燥组件,使得第二壳体内的空气一直处于干燥状态,使第二壳体内部的空气环境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2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对称铰接有两个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笼罩在对应所述第一软管处。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保护罩,避免外力对第一软管造成破坏,提高了第一软管的使用寿命。
31.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内部设置有若干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滚珠。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对管道内设置有第二滚珠,第一管道内上下的第二滚珠对电极丝的运动方向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电极丝调直效果。
33.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处连接有螺管,所述螺管内设置两个海绵块,每个所述海绵块的竖截面为半圆形,所述海绵块与所述螺管内周壁相胶接。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设置有海绵块、螺管及螺纹通孔,海绵块具有清洁电极丝表面的作用,螺管与螺纹通孔相配合,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更换螺管内的海绵块。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进型调直装置使操作人员通过观察警示灯可知第一壳体内的电极丝的状态,从而及时对电极丝进行调整,提高了电极丝调直的效果,其具体内容如下;
36.1、设置松紧度报警组件,当第一壳体内的电极丝处于非紧绷状态时,支撑柱无法到达他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使第一铁片与第二铁片相分开,警示灯熄灭,使操作人员通过观察警示灯可知第一壳体内的电极丝的状态,从而及时对电极丝进行调整,提高了电极丝调直的效果;
37.2、设置有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槽,限制了支撑柱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范围;
38.3、设置有圆柱,当第一壳体内没有电极丝时,支撑柱处于其能到达的最低位置,支撑柱与圆柱相接触,圆柱具有减轻四个第一滑动块所受到的负载外力;
39.4、设置有第一套管、圆管、滚珠及第二固定杆,使第二固定杆与圆管内形成滚动摩擦,降低第二固定杆与圆管之间的摩擦力,当支撑柱上没有电极丝经过或电极丝稍微出现松弛现象时,支撑柱第一时间回到其最低点的位置;
40.5、通过在对管道内设置有第二滚珠,第一管道内上下的第二滚珠对电极丝的运动方向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电极丝调直效果;
41.6、设置有海绵块、螺管及螺纹通孔,海绵块具有清洁电极丝表面的作用,螺管与螺纹通孔相配合,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更换螺管内的海绵块。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6.图5为本发明图1中第二壳体的一端正视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本发明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本发明图1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9.图8为本发明中滑动组件及部分松紧度报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中:1、装置本体;11、第一壳体;12、第一管道;13、第一转动杆;14、第一滚动轮;2、松紧度报警组件;21、立板;22、支撑柱;24、第一滚环;25、连接板;26、第一固定板;27、第二固定板;261、第一铁片;271、第二铁片;28、保护壳;281、电源部;282、警示灯;3、滑动组件;31、第一滑动块;32、第一滑槽;4、圆柱;41、第一通孔;411、第一套管;42、圆管;43、第一放置槽;44、第一固定杆;45、滚珠;46、第二固定杆;6、空气干燥组件;61、支撑板;62、第二壳体;63、进气口;64、出气口口;65、第一软管;6、第二软管;67、第三壳体;68、风扇;7、第三通孔;71、第四壳体;72、过滤网;73、加温器;8、保护罩;9、转动杆;91、第二滚珠;5、螺纹通孔;51、螺管;52、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2.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的电极丝调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两侧均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管道12。
53.第一壳体11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杆913。第一转动杆913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滚动轮14。第一壳体11内壁两侧均设置立板21。两个立板2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22,支撑柱22与每个立板21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3。
54.滑动组件3包括四个第一滑动块31,四个第一滑动块31对称设置在支撑柱22的两侧。每个立板21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32,第一滑动块3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第一滑槽32内部,且第一滑动块31与对应第一滑槽32滑动连接。四个第一滑槽32均沿着第一壳体11的高度方向设置。
55.支撑柱22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滚环24。第一滚环24上开设有线槽。
56.电极丝从其中一个第一管道12中进入并经过对应的第一滚动轮14外周面,然后经过第一滚环24上的线槽后与另一个第一滚动轮14外周面相接触,最后从另一个第一管道12处出去。通过两个第一滚动轮14及第一滚环24将电极丝拉直,达到对电极丝调直的目的。
57.第一管道12内部设置有若干转动杆9,转动杆9外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滚珠9145。经过第一管道12内的电极丝与第一管道12若干第二滚珠9145的紧密接触,保证电极丝在进入第一壳体11内部及运动至第一壳体11外部时,装置本体1始终对电极丝进行调制作业。
58.第一壳体11内部设置有松紧度报警组件2。松紧度报警组件2两个连接板25。两个
连接板25的顶部共同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6,第一固定板2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铁片261。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7,第二固定板27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铁片271,第一铁片261与第二铁片271位置相对应,第一壳体11顶部设置有保护壳28,保护壳28内设置有电源部281及警示灯282,电源部281、警示灯282、两个第一铁片261及两个第二铁片271通过电线串联。
59.当被拉直处于紧绷状态的电极丝带动支撑柱22向上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2及其上的两个立板21采用轻质材料做成。支撑柱22及其上的两个立板21的自重之和对电极丝不会造成负载影响。避免电极丝在调直过程中损坏。
60.两个立板21之间固定有圆柱4。支撑柱2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1,圆柱4穿过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竖截面长度是圆柱4竖截面直径的1.5-2.0倍。在本实例中第一通孔41竖截面长度是圆柱4竖截面直径的1.5倍。
61.当电极丝处于绷直状态时,带动支撑柱22向上运动。使第一通孔41内周壁上半部与圆柱4上半部脱离接触。此时第一铁片261与对应的第二铁片271相贴合。
62.第一通孔41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套管411,第一套管411内周壁设置有圆管42,圆管42内周壁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43,第一放置槽43内水平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杆44,第一固定杆44外周面转动设置有滚珠45,滚珠45部分位于圆管42的内孔处;圆柱4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杆46,第二固定杆46的一端延伸至圆管42内部,第二固定杆46与若干滚珠45形成点接触。
63.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两套空气干燥组件6;空气干燥组件6包括三个支撑板61,三个支撑板61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1内壁两侧相固定,三个支撑板61的底部共同固定有第二壳体62,电极丝穿过第二壳体62。每个第二壳体62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5,螺纹通孔5处连接有螺管51,螺管51内设置两个海绵块52,每个海绵块52的竖截面为半圆形,海绵块52与螺管51内周壁相胶接。电极丝穿过两个海绵块52之间,且电极丝与两个海绵块52相接触。
64.第二壳体6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63及出气口,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管65,第一软管65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1的外侧,第一软管65与第一壳体11通过抱箍相固定;进气口6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软管6,第二软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壳体67,第三壳体67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处设置有风扇68;第一壳体11的两侧下半部均设置为斜面,斜面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处设置有无顶的第四壳体71,第四壳体71面向第一壳体11外部的一侧上安装有过滤网72,第四壳体71顶部与第三壳体67底部相固定,第四壳体71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加温器73。
65.第一壳体11的外侧对称铰接有两个保护罩8,保护罩8笼罩在对应第一软管65处。
66.工作原理:
67.操作人员手相将电极丝穿过其中一个第一管道12中两个第二滚珠9145之间,接着电极丝进入到装置本体1内部。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方便操作人员装设电极丝。
68.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的电极丝首先经过其中一个第一滚动轮14,接着进入到第一滚环24上的线槽内,进过线槽的电极丝与另一个第一滚动轮14相接触,最后电极丝的一端穿过另一个第一管道12。
69.电极丝的两端设置有输送部及抽拉机器。在此就不多描述。
70.连接电源,启动风扇68及加温器73。
71.在抽拉部拉动电极丝的同时,风扇68将第一壳体11外部的气体抽送至第四壳体71内部。并通过加温器73使进入第四壳体71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作业。
72.接着干燥空气进入到对应的第二壳体62内部,干燥空气与电极丝充分接触。
73.第二壳体62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管道12排出至第一壳体11的外部。
74.以此往复,进行循环。保证第二壳体62内部空气干燥。
75.当第一壳体11内部的电极丝出现松垮时。由于支撑柱22与两个立板21的自身重力。支撑柱22向下运动,使圆柱4上半部与第一通孔41内周壁上半部相贴合。此时第一铁片261与第二铁片271脱离接触。使得警示灯282熄灭。
76.此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整个装置、输送部及抽拉机器的工作。及时找出问题。
77.当位于第一壳体11内部的电极丝紧绷时,第一通孔41内周壁上半部与圆柱4脱离接触。第一铁片261与对应的第二铁片271相接触。警示灯282保持常亮状态。
78.操作人员观看警示灯282的状态,即可得知第一壳体11内部的电极丝处于何种状态。
79.当操作人员需要更换海绵块52时。必须在工作完成后或者工作开始之前进行操作。
80.操作人员打开装置本体1一侧的活动门。然后转动螺管51,使螺管51与螺纹通孔5脱离接触,并将螺管51拿出。
81.进一步的,操作人员更换螺管51内的海绵块52后。
82.最后,操作人员将螺管51旋入进螺纹通孔5处。
8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8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