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后备箱隔板的制作方法

2021-11-26 11: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备箱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备箱隔板具有树脂制的后备箱隔板主体且可进行开闭操作,

所述后备箱隔板主体粘贴有胶带状的缓冲材料,

于所述缓冲材料中的至少一者的端部,在后备箱隔板主体的缓冲材料粘贴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缓冲材料的端部以进入所述凹部内的方式粘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以朝向所述缓冲材料的端部深度逐渐变深的方式形成,所述缓冲材料的端部中的所述凹部的深度与缓冲材料的厚度大致相同,或者大于缓冲材料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隔板,其特征在于,

沿着与在所述开闭操作时成为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大致正交的2边粘贴有胶带状的缓冲材料,

在所述各缓冲材料的旋转中心线侧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凹部。

4.一种树脂面板,其包含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

所述第1区域具备芯材、形成用于在内部容纳所述芯材的中空的第1表侧层以及第1背侧层,

所述第2区域具备第2表侧层以及第2背侧层,且未容纳有所述芯材而具有规定的刚性,

所述第3区域具备表面和背面,用于连接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

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通过树脂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面板,其中,

所述第2区域具备由所述第2表侧层以及第2背侧层形成的中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树脂面板,其中,

所述第2区域包含多个凹部,所述凹部从所述第2表侧层以及所述第2背侧层的至少任一者的层朝向另一者的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面板,其中,

所述多个凹部对来自连接所述第2表侧层与所述第2背侧层的厚度方向的荷载赋予所述规定的刚性。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面板,其中,

连接所述第2表侧层与所述第2背侧层的所述第2区域的厚度小于连接所述第1表侧层与所述第1背侧层的所述第1区域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面板,其中,

所述第3区域的厚度小于连接所述第1表侧层与所述第1背侧层的所述第1区域的厚度、以及连接所述第2表侧层与所述第2背侧层的所述第2区域的厚度中的任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面板,其中,

所述第3区域起到铰链的作用。

11.一种树脂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树脂面板包含具备用于容纳芯材的中空的第1区域以及未容纳有芯材而具有规定的刚性的第2区域的树脂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含:

在其至少一者包含与所述第1区域对应的第1腔体和与所述第2区域对应的第2腔体,以互相对置的方式配置且可在合模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进行相对移动的一对组合模具之间,配置2个熔融状态的树脂片的步骤;

沿着形成有所述第1腔体和所述第2腔体的组合模具的至少一者,赋形所述熔融状态的树脂片中的至少一者的树脂片的步骤;

通过使所述一对组合模具从所述开放位置相对移动至所述合模位置,将所赋形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树脂片的周缘与另一者的树脂片的周缘互相进行一体化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2腔体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第2区域的多个凹部对应的多个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1腔体的深度大于所述第2腔体的深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包含所述第1腔体以及所述第2腔体的组合模具的至少一者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划分所述第1腔体与所述第2腔体的方式沿着所述熔融状态的树脂片的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赋形所述树脂片的步骤包含在所述第1腔体以及所述第2腔体与所述至少一者的树脂片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从该封闭空间进行抽吸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进行一体化的步骤之后,还包含对所述第2区域吹入空气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进行一体化的步骤包含在处于所述开放位置的所述一对组合模具之间配置所述芯材的步骤。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后备箱隔板,其在进行开闭操作时,能够可靠地得到缓冲作用,由此不会因为开闭而施加冲击。是具有树脂制的后备箱隔板主体(2)且能够进行开闭操作的后备箱隔板(1)。例如在后备箱隔板主体(2)上沿着与进行开闭操作时成为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线大致正交的2辺粘贴有胶带状的缓冲材料(无纺布)(20),于各无纺布(20)的至少一者的端部(20a),在后备箱隔板主体(2)的无纺布粘贴面设置有凹部(30),以无纺布(20)的端部(20a)进入凹部(30)内的方式粘贴。凹部(30)形成为,朝向无纺布(20)的端部(20a)深度逐渐变深,无纺布(20)的端部(20a)上凹部(30)的深度与无纺布(20)的厚度大致相同,或者大于无纺布的厚度。凹部(30)设置于无纺布(20)的旋转中心线侧的端部。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健司;中岛祥;松原礼宗;原泽友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洛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1.1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