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压铸 装置 用于 加工 压铸机


1.本技术涉及压铸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


背景技术:

2.压铸给汤机是通过机械连杆原理来实现从熔炉取金属溶液按理想的轨迹送至压铸机压射室的动作的机械设备。
3.申请号为cn202010097756.8、申请日为2020021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布了一种铸造系统给汤机构,包括给汤机构支架、给汤机构机身、驱动装置、多连杆装置以及主臂。给汤机构机身连接于给汤机构支架之顶部,驱动装置连接于给汤机机身。多连杆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与四连杆组件,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分别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再驱动四连杆组件作动。主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多连杆装置。铸造系统给汤机构应用于铸造系统时,故能够在无需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将溶解炉中的金属溶液移送至压铸机之内,此系统运行稳定且安全性能好,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安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发明人认为,在将盛汤器从熔炉位置移动到压铸机压射室的过程中,由于盛汤器上端敞口,若盛汤器发生碰撞或有异物进入盛汤器中,易发生金属溶液溅出的情况,较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金属溶液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迸溅的情况,提高给汤装置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包括给汤机构支架、给汤机构机身、驱动装置、多连杆装置以及主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臂的盛汤器,所述盛汤器包括竖管、底盖和控制组件,所述竖管具有连通于所述竖管底面的容纳槽,所述底盖与所述竖管相配合封闭所述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带动所述底盖沿所述竖管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竖管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通的进气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控制底盖沿竖杆长度延伸方向运动,使用时,控制底盖向下运动至脱离容纳槽,将盛汤器浸在金属溶液中,竖管开设有进气口,在液压的作用下,竖管内外的溶液趋向于溶液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即溶液会自发流入竖管内,再通过控制组件使底盖向上运动至底盖封闭容纳槽,将金属溶液封闭在竖管内,再移动盛汤器,由于竖管底盖封闭了容纳槽,竖管仅设有进气口,在盛汤器发生碰撞时,竖管内的金属溶液不易从竖管内溅出,由于进气口尺寸较小,即使金属溶液溅出也只溅出较少的量,外界异物也不易掉落入容纳槽内,解决了金属溶液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迸溅的情况,提高给汤装置的安全性。
9.优选的,所述底盖开设有供金属溶液流出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朝向竖管的表面,所述第一通槽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底盖与所述竖管内壁相配合的
表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盛汤器移动至压铸机压铸室后,通过控制组件使底盖向下运动,只需运动至第一通槽位于底盖侧壁上的端口露出后,金属溶液即通过第一通槽向外流出,且金属溶液的流向具有指向性,方便溶液的流出,减少金属溶液的迸溅。
11.优选的,所述竖管与所述主臂之间呈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转动连接于主臂,即可调节第一通槽位于底盖侧壁上端口的朝向,可增大适应范围,在压铸机压铸室位置更换或者给汤装置位置更换后仍能通过第一通槽使金属溶液流入至指定地点。
13.优选的,所述竖管顶面设有若干组呈环向排布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块和设于支撑块上的两个凸起,所述支撑块连接于所述竖管顶面,所述圆盘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凸起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若干组连接件使圆盘与盛汤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发生竖管在运输过程中倾斜的情况,圆盘转动连接于两凸起间,调节简单,转动竖管即可。
1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螺栓,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螺栓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通槽且抵接于所述圆盘。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竖管完成后,旋紧第二螺栓至第二螺栓一端抵紧于圆盘,可固定连接件相对圆盘的位置,使结构更稳定,且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17.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丝杆、连接环和驱动组件,所述竖管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一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侧壁上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丝杆侧壁开设有沿所述第一丝杆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所述竖管顶面开设有绕所述第三通槽呈环状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截面呈燕尾状,所述连接环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槽相配合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环内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顶面设有连接槽,连接环底部设有与连接槽相配合的固定环,即连接环滑动连接于竖管,第一丝杆侧壁开设有滑动槽,第三通槽侧壁设有滑动连接于滑动槽的连接块,第一丝杆又螺纹连接于连接环,即在驱动组件带动连接环转动后,第一丝杆由于连接块无法转动而只能做沿第一丝杆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底盖连接于第一丝杆底端,第一丝杆运动时带动底盖运动。
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和电机,所述连接环外壁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齿,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支撑于所述竖管顶面,所述第二丝杆啮合于所述连接环外壁的齿,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时,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与连接环外壁的齿啮合,即第二丝杆转动时带动连接环转动,结构简单。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金属溶液装在竖管内,解决了金属溶液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迸溅的情况,提高给汤装置的安全性;
23.2.竖管转动连接于主臂,即可调节第一通槽位于底盖侧壁上端口的朝向,可增大适应范围。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中盛汤器和连接件的剖视图。
26.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27.图4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给汤机构支架;2、给汤机构机身;3、驱动装置;4、多连杆装置;5、主臂;6、盛汤器;7、竖管;8、底盖;9、控制组件;10、连接件;11、容纳槽;12、进气口;13、第一通槽;14、支撑块;15、凸起;16、螺栓;17、圆盘;18、第二通槽;19、第一丝杆;20、连接环;21、驱动组件;22、第三通槽;23、滑动槽;24、连接块;25、连接槽;26、固定环;27、第二丝杆;28、电机;29、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包括给汤机构支架1、给汤机构机身2、驱动装置3、多连杆装置4、主臂5和盛汤器6,给汤机构机身2连接于给汤机构支架1顶部,驱动装置3设有给汤机构机身2内,多连杆装置4连接于给汤机构机身2,主臂5转动连接于多连杆装置4,盛汤器6包括竖管7、底盖8、控制组件9和连接件10,连接件10设于盛汤器6上并转动连接于主臂5,竖管7呈柱状,底座呈圆盘17状,竖管7具有连通于竖管7底面的容纳槽11,底盖8滑动连接于容纳槽11内,控制组件9一端伸入容纳槽11内并连接于底盖8,控制底盖8沿竖杆长度方向做运动,竖管7顶面开设有连通于容纳槽11的进气口12。
31.参照图1和图2,控制组件9带动底盖8沿竖杆长度延伸方向运动,底盖8又滑动连接于容纳槽11,在装盛溶液时,控制底盖8运动至脱离容纳槽11,竖管7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2,在液压作用下竖管7内外金属溶液高度趋向于保持一致,即溶液会流入竖管7内,控制底盖8向上运动至容纳槽11内,即底盖8将金属溶液封闭在容纳槽11内,在将盛汤器6运输到压铸机压铸室,金属溶液被封闭在竖管7内,在竖管7发生碰撞时溶液不易溅出,即使从进气口12溅出,由于进气口12较小,溅出的金属溶液的量也较小,且对尺寸比进气口12大的异物无法掉落至盛汤器6内,减少了盛汤器6内溶液溅出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为了提高竖管7的保温性能,竖管7由隔热材料制成。
32.参照图2,底盖8上设有在底盖8内部延伸以供金属溶液流出的的第一通槽13,第一通槽13一端连通于底盖8顶面,第一通槽13另一端连通于底盖8侧壁,在盛汤器6移动到压铸机压铸室后,控制底盖8向下运动至第一通槽13位于底盖8侧壁上的端口露出,金属溶液即可通过第一通槽13向外流出,使金属溶液向外流出的过程更稳定,且溶液的流向具有指向性,即沿第一通槽13,减少了金属溶液在流出过程中的迸溅。
33.参照图1和图2,连接件10包括支撑块14、设于支撑块14上的两个凸起15、螺栓16,连接件10设有三组,三个支撑块14呈环向排布于竖管7顶面,两个凸起15设于支撑块14朝向竖管7顶面中心的侧壁上,主臂5下方连接有一圆盘17,圆盘17转动连接于两个凸起15间,支撑块14上开设有沿竖管7顶壁轴向贯穿支撑块14的第二通槽18,螺栓16螺纹连接于第二通槽18,螺栓16一端抵接于圆盘17,盛汤器6通过连接件10转动连接于主臂5,即可调节第一通
槽13位于底盖8侧壁上端口的朝向,可增大适应范围,在压铸机压铸室位置更换或者给汤装置位置更换后仍能通过第一通槽13使金属溶液流入至指定地点,三组连接件10的设置,使盛汤器6与圆盘17的连接更平衡稳定,不易发生盛汤器6掉落或倾斜的情况,设有第二螺栓16,在调节完盛汤器6位置后,对盛汤器6进行固定,更稳定。
34.参照图3和图4,控制组件9包括第一丝杆19、连接环20和驱动组件21,竖管7顶端开设有连通于容纳槽11的第三通槽22,连接环20设于竖管7顶端,第一丝杆19螺纹连接于连接环20内壁,第一丝杆19底端穿过第三通槽22伸入至容纳槽11内,第一丝杆19侧壁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滑动槽23,第三通槽22内壁设有两个连接块24,连接块24滑动连接于滑动槽23,竖管7顶面开设有绕第三通槽22呈环状的连接槽25,连接槽25界面呈燕尾状,连接环20底部连接有与连接槽25相配合的固定环26,固定环26转动连接于连接槽25内,驱动组件21包括第二丝杆27和电机28,竖管7顶面设有两轴座29,第二丝杆27转动支撑于两轴座29间,连接环20外壁设有若干沿连接环20周向均匀分布的齿,使连接环20呈齿轮状,第二丝杆27啮合于连接环20外壁的齿,电机28置于竖管7顶面,电机28驱动端连接于第二丝杆27。
35.参照图3和图4,电机28带动第二丝杆27转动时,第二丝杆27和连接环20外的齿啮合,连接环20通过固定环26转动连接于连接槽25内,即第二丝杆27转动会带动连接环20转动,连接环20与第一丝杆19螺纹连接,连接环20转动时带动第一丝杆19运动,由于第一丝杆19上设有滑动槽23,第三通槽22内壁设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滑动连接于滑动槽23,即丝杆做沿第一丝杆19长度延伸方向的运动,且第一丝杆19不能发生转动,第一丝杆19底端连接有底盖8,即带动底盖8做沿第一丝杆19长度延伸方向的往复运动。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压铸机的给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前,先将盛汤器6移至压铸机压铸室,旋转盛汤器6,使第一通槽13位于底盖8侧壁上的端口朝向压铸机压铸室,再旋紧螺栓16,固定盛汤器6相对主臂5的位置。
37.使用时,将盛汤器6移至放置金属溶液的地方,通过控制组件9控制底盖8向下运动至脱离竖管7,将盛汤器6向下浸在金属溶液中,由于竖管7顶部设有进气口12,在液压作用下,竖管7内外金属溶液趋向于溶液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即溶液会自发流入竖管7内,通过控制组件9使底盖8向上运动至封闭容纳槽11,将金属溶液封闭在竖管7内,再移动盛汤器6至压铸机压铸室,通过控制组件9控制底盖8向下移动至第一通槽13位于底盖8侧壁上的端口露出,金属溶液通过第一通槽13从竖管7内流入至压铸室内。
38.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不易发生金属容易迸溅的情况。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