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2021-05-25 12: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光学 装饰 纳米 黑色 结构
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装饰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



背景技术:

黑色是装饰行业中的流行色,特别是手机行业,尽管各种彩色的手机多种多样,但黑色的销量还是占很大的比例,生活中黑色外饰件也是主流颜色,不锈钢等金属的五金件除了镀铬外最主流的颜色也是黑色。

真空镀膜领域的装饰件黑色也是主导颜色,其黑色大多是采用各种金属和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反应磁控溅射pvd或者多弧离子镀以及化学气相沉积(pecvd)制成,但碳化物形成的黑色由于镀膜过程中采用甲烷乙炔,膜层中含有碳和氢键,高温和盐雾环境下会和氧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不能通过高低温和盐雾试验,其在手机和汽车等要求较高行业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采用真空镀膜制备的碳化物由于碳的存在,有一定的导电性会屏蔽无线电微波信号,也不能应用在对无线电传输有很高要求的5g手机领域。现有的黑色光学装饰膜的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不够,影响力其使用寿命,且其光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该黑色光学装饰膜具有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后盖、手机摄像头保护玻璃黑色弱光装饰圈、手机中框、汽车和各种仪器仪表面板以及各种五金件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片、纳米叠层膜、增透模组层以及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叠层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诱导金属膜层和氧化硅膜层,所述氧化硅膜层的上表面与增透模组层的下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叠层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纳米叠层膜依次层叠。

进一步的,所述基片为玻璃基片、pmma基片、pc塑料基片或不锈钢基片。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模组层为氟化镁层。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模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2-6层增透层。

进一步的,所述诱导金属膜层的厚度为3-6nm,所述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70-90nm。

进一步的,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的厚度为30-100n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还包括过渡加硬层,所述过渡加硬层的下表面与基片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过渡加硬层的上表面与纳米叠层膜的下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加硬层为贴合于基片的底油层或者uv漆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的上表面贴合有包装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采用光学吸收和折射的原理制备,具有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后盖、手机摄像头保护玻璃黑色弱光装饰圈、手机中框、汽车和各种仪器仪表面板以及各种五金件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基片、2—过渡加硬层、3—纳米叠层膜、4—增透模组层、5—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6—包装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附图1,一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片1、纳米叠层膜3、增透模组层4以及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本实用新型的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采用光学吸收和折射的原理制备,并非传统真空溅射pvd的黑色,具有透过率可调,可见光范围反射率低、耐油污和耐冲击能力强的优点,其非导电、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后盖、手机摄像头保护玻璃黑色弱光装饰圈、手机中框、汽车和各种仪器仪表面板以及各种五金件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叠层膜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诱导金属膜层和氧化硅膜层,所述氧化硅膜层的上表面与增透模组层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诱导金属膜层的厚度为3-6nm,物理结构是非连续的岛状结构呈现非导电的特性。所述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70-90nm。所述纳米叠层膜3的诱导金属膜层材料可以为铬、硅、镍、金、钨或铜等金属,其中铬、硅和锗对短波长的可见光吸收较大;镍对长波长的可见光吸收吸收较大,此特性也可以用来制造偏色特性的膜层。氧化硅膜层可以提高纳米叠层膜3的力学性能、改善纳米叠层膜3的微动磨损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叠层膜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纳米叠层膜3依次层叠。根据透过率或者基片1材料的不同,本实施例的纳米叠层膜3数量为2-20个,所述纳米叠层膜3数量的光学透过率根据透过率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膜堆数量,从而达到不同透过率的要求,数量越多透过率越低,可以实现1.5-25%的透过率,可以用来镀制减光膜(nd膜)。

本实施例的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采用纳米工艺,具有非导电的特性,耐压5000伏以上,可在对导电和信号屏蔽有极高要求5g行业,也可应在有相关导电和耐压有要求各种家电和汽车等仪器仪表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片1为玻璃基片1、pmma(亚克力)基片1、pc塑料基片1或不锈钢基片1。所述基片1的厚度为1-15mm。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基片1为k9光学玻璃或康宁玻璃基片1。

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还包括过渡加硬层2,所述过渡加硬层2的下表面与基片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过渡加硬层2的上表面与纳米叠层膜3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过渡加硬层2可提高基片1和纳米叠层膜3层之间的附着例力,并进一步提高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的耐冲击性能,使其不易被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基片1为pmma基片1,所述过渡加硬层2采用淋涂或侵浸工艺覆盖于基片1的上表面,所述过渡加硬层2的厚度为3-10mm。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加硬层2为贴合于基片1的底油层或者uv漆层。可以使提高基片1和纳米叠层膜3层有良好的附着力。所述底油层和uv漆层为市面上有售的底油层和uv漆层,这里作为应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增透模组层4为单层的氟化镁层或者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2-6层增透层。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模组层4为单层的氟化镁层,所述氟化镁层的厚度为90-100nm。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单层氟化镁薄膜可作为增透膜设置于纳米叠层膜3的表面,并通过设置氟化镁层的厚度,形成透射增强,使得反射率大大降低,又可防止氟化镁层厚度过大影响黑色光学装饰膜的整体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模组层4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2-6层增透层组成。所述增透层由高折光或者低折光材料制成。所述底油层和uv漆层为市面上有售的底油层和uv漆层,这里作为应用。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强透射率,使得反射率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采用增透模组、纳米叠层膜3和基片1结构的设置,并控制各层的厚度,通过调整得到不同透过色和反射色的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的厚度为30-100nm。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具有良好的耐酸碱特性,可以通过手机汽车等行业严苛的耐高低温和盐雾试验。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可采用市面上有售的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这里仅作为应用。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已镀在基片1上的纳米叠层膜3、增透模组层4覆盖起来,可避免面板使用过程中出现影响外观的油污和指纹印,并可增加膜层的耐磨性和耐酸碱盐雾特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油耐污防指纹膜层5的上表面贴合有包装保护膜6。包装保护膜6一直保留至用户使用安装时,主可避免纳米叠层结构黑色光学装饰膜在安装运输时刮伤。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保护膜6层厚度为0.01-0.05mm,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