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筒灯 方形 深度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


背景技术:

2.筒灯是指有一个螺口灯头,可以直接装上白炽灯或节能灯的灯具,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镜片、百叶窗、灯泡,来取得不同的光线效果,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筒灯发光容易产生眩光,对光环境造成光污染,影响人们生活和学习。现有的筒灯防眩效果较差,故需要提供一种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筒灯防眩效果较差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其包括:
5.面环,一端敞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孔;
6.筒灯底座,连接所述面环,一端敞口,另一端沿所述连接孔伸出;
7.发光组件,连接在所述筒灯底座内,用于发光;
8.防眩装置,连接在所述筒灯底座敞口处,沿轴线方向的两端透光,周向设置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第一防眩部和第二防眩部,所述第一防眩部接触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第二防眩部连接在第一防眩部远离发光组件一端,第一防眩部和第二防眩部呈中空圆锥台状,第一防眩部和第二防眩部连接处呈阶梯状。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防眩装置为防眩透镜,所述防眩透镜靠近发光组件一端设置有防眩凹槽,所述防眩凹槽呈半球状。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防眩透镜为透明材质,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防眩透镜外侧面,反光层用于将光发散出去。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防眩装置包括防眩反光杯和透镜,所述防眩反光杯内部中空,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防眩反光杯内侧,防眩反光杯远离所述发光组件一端设置有透镜槽,所述透镜槽远离透镜一侧设置有透镜凸起,所述透镜凸起用于将透镜卡在透镜槽内。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透镜靠近所述发光组件一侧设置有环形槽,透镜截面呈锯齿状。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防眩装置靠近所述筒灯底座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筒灯底座上对应所述卡接凸起位置设置有卡接槽,卡接凸起连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面环包括:
15.挡板,中部设置有透光孔;
16.外壳,连接在所述挡板一侧;
17.连接壳,多个所述连接壳连接在所述外壳远离所述挡板一侧,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连接壳上,连接壳呈半球状,所述筒灯底座呈半球状,筒灯底座连接在连接壳上。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还包括:
19.压环,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处,接触所述筒灯底座;
20.筒灯底盖,包裹连接在所述外壳外侧,远离所述面环一端中部设置有底盖通孔;
21.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底盖通孔,连接所述筒灯底盖,中部设置有导线通孔,所述筒灯底盖对应所述锁紧螺栓位置设置有连接螺纹孔。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筒灯底盖包括挡盖和封盖,所述挡盖包裹连接在所述连接壳外侧,挡盖中部设置有椭圆状的拆孔,所述封盖呈椭圆状,连接在所述拆孔上,所述底盖通孔设置在封盖中部,拆孔用于所述锁紧螺栓拧开后方便更换所述发光组件。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中,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筒灯底盖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t形槽,连接槽内连接有扭簧扣件,所述扭簧扣件用于配合所述挡板固定筒灯。
24.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通过在防眩装置上设置两组中空圆锥台状的反光层,加大了遮光角,增加遮光程度,两组反光层对光线反射角度不一样,使得光照发散效果更好,有效防眩。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爆炸结构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截面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防眩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透镜的截面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防眩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防眩透镜的截面示意图。
33.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筒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筒灯底盖的截面示意图。
35.其中,1、面环,2、筒灯底座,3、发光组件,5、压环,6、筒灯底盖,7、锁紧螺栓,8、压线片,9、扭簧扣件,11、连接孔,12、挡板,13、外壳,14、连接壳,15、连接板,16、连接槽,21、卡接槽,22、连接螺纹孔,23、散热槽,24、导线槽,41、反光层,42、防眩透镜,43、防眩反光杯,44、透镜, 45、卡接凸起,51、第一散热孔,61、底盖通孔,62、第二散热孔,63、挡盖, 64、封盖,65、拆孔,71、导线通孔,411、第一防眩部,412、第二防眩部, 421、防眩凹槽,44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38.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现有技术中的筒灯防眩效果较差。
41.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优选实施例。
42.请参照图1、图2、图3、图8和图9,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爆炸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截面示意图,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筒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43.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4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其包括面环1、筒灯底座2、发光组件3、防眩装置、压环5、筒灯底盖6和锁紧螺栓7,面环1一端敞口,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孔11,筒灯底座2连接面环1,一端敞口,另一端沿连接孔11 伸出,伸出部分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22,;压环5连接在连接孔11处,接触筒灯底座2;筒灯底盖6包裹连接在外壳13外侧,远离面环1一端中部设置有底盖通孔61,锁紧螺栓7穿设于底盖通孔61,连接在连接螺纹孔22内,中部设置有导线通孔71,锁紧螺栓7露出筒灯底座2一端被底盖通孔61挡住,筒灯底座2和筒灯底盖6夹紧面环1上连接壳14,使得筒灯底座2不会在面环1 内脱落。发光组件3连接在筒灯底座2内,包括led板,用于发光;防眩装置连接接在筒灯底座2敞口处,沿轴线方向的两端透光,周向设置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41,反光层41包括第一防眩部411和第二防眩部412,第一防眩部 411接触发光组件3,第二防眩部412连接在第一防眩部411远离发光组件3 一端,第一防眩部411和第二防眩部412呈中空圆锥台状,第一防眩部411和第二防眩部412连接处呈阶梯状。
45.参照图2、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防眩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透镜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防眩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防眩透镜的截面示意图。
46.防眩装置为防眩透镜42,防眩透镜42靠近发光组件3一端设置有防眩凹槽421,防眩凹槽421呈半球状,凹槽避免防眩透镜42与led板上的led灯珠位置干涉,中部为凹透镜,散光效果更好。防眩透镜42为实心,外侧设置反光层41,防眩透镜42为透明材质,反光层41设置在防眩透镜42外侧面,反光层41用于将光发散出去。
47.防眩装置还可以由防眩反光杯43和透镜组合而成,防眩反光杯43内部中空,反光层41设置在防眩反光杯43内侧,将反光杯延长,增大了遮光角,防眩反光杯43远离发光组件3一端设置有透镜槽,透镜槽远离透镜一侧设置有透镜凸起,透镜凸起用于将透镜卡在透镜槽内。透镜靠近发光组件3一侧设置有环形槽441,透镜截面呈锯齿状,锯齿状的透镜,增加了光线的折射反射线路,散光效果更好,有利于防眩。
48.参照图2和图9,防眩装置靠近筒灯底座2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45,筒灯底座2上对应卡接凸起45位置设置有卡接槽21,卡接凸起45连接在卡接槽21 内,方便拆卸,防眩装置连接稳定,不会晃动产生眩光。
49.面环1包括挡板12、外壳13和连接壳14,挡板12中部设置有透光孔,外壳13连接在挡板12一侧,多个连接壳14连接在外壳13远离挡板12一侧,连接孔11设置在连接壳14上,连接壳14呈半球状,筒灯底座2呈半球状,筒灯底座2连接在连接壳14上。外壳13上靠近筒灯底盖6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上设置有连接槽16,连接槽16为t形槽,连接槽16内连接有扭簧扣件9,连接槽16一端敞口,方便扭簧扣件9与连接板15的可拆卸式连接,扭簧扣件9用于配合挡板12固定筒灯,使用扭簧扣件9,筒灯连接天花板时不受天花板厚度的限制,适用性强,方便调节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
50.参照图2和图3,筒灯底座2远离面环1一端设置有散热槽23,增加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面积,方便空气导通散热,筒灯底盖6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62,保障筒灯内部与外界空气导通。压环5连接在连接孔11处,接触筒灯底座2,压环5与底壳卡扣连接,限制筒灯底座2与底壳之间存在间隙,保障筒灯内部空气导通,压环5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51,有效保障筒灯内部与外界空气导通。筒灯底座2远离面环1一端设置有导线槽24,导线槽24连通连接螺纹孔22和筒灯底座2内部,导线槽24内设置有压线片8,压线片8用于压紧导线,导线沿锁紧螺栓7的导线通孔71伸入导线槽24,被压线片8压住,在导线槽24和连接螺纹孔22位置为弯折状,筒灯本体外侧的导线与筒灯本体的连接更紧,拔拽外侧的导线也不易脱落,保障筒灯内部的发光组件3正常发光。
51.筒灯底盖6包括挡盖63和封盖64,挡盖63包裹连接在连接壳14外侧,挡盖63中部设置有椭圆状的拆孔65,封盖64呈椭圆状,连接在拆孔65上,底盖通孔61设置在封盖64中部,锁紧螺栓7可以穿过拆孔65,导线末端可以穿过拆孔65,筒灯底座2、发光组件3、防眩装置、封盖63、锁紧螺栓7和导线组成灯珠模块,在筒灯底座2上拧开锁紧螺栓7,封盖64、锁紧螺栓7和导线穿过拆孔65,灯珠模块与面环1分离,可以快速拆下灯珠模块,方便更换受损零部件。
5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面环1的连接壳14上连接压环5,将筒灯底座2 塞入底壳,沿连接孔11露出,导线沿锁紧螺栓7的导线通孔71伸出,再穿过底盖通孔61,沿导线槽24伸入筒灯底座2与发光组件3连接,使用压线片8 将导线固定在导线槽24内,将筒灯底盖6覆盖在连接壳14外侧,将锁紧螺栓 7沿底盖通孔61拧入连接螺纹孔22,在发光组件3外侧放置防眩装置,卡接凸起45卡紧卡接槽21,在连接板15上安装扭簧扣件9。
53.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深度防眩的方形筒灯的组装过程。
54.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