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采血 动脉 训练 临床 模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脉采血训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2.动脉采血是医学院护理专业的一项基本操作,这类操作虽然程序上并不复杂,但是要达到一定的娴熟程度也特别不容易,尤其是很多实习生或者新职工进入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难题,动脉就在静脉的旁边,容易出现采动脉血时采错的现象。
3.目前现有的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训练效果差,当人们在使用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时,无法模拟动脉血管的跳动,不能直观的了解训练的准确性,且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在使用后不方便更换,同时不能增加人们的辨识能力,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具备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训练效果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表面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心处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的前侧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接触块,所述箱体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右侧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接触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接触块,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训练模型主体,所述训练模型主体的左侧设置有教学模型,且教学模型包括有手部模型和腹股沟模型,且教学模型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顶部贯穿至训练模型主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内侧设置有动脉模拟血管,所述训练模型主体内腔的后侧设置有静脉模拟血管。
6.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底部与训练模型主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训练模型主体的正面设置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正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
9.优选的,所述训练模型主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内侧与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训练模型主体右侧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铭牌,所述第一铭牌
的顶部设置有标语动脉(红色),所述训练模型主体右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铭牌,所述第二铭牌的顶部设置有标语静脉(蓝色)。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箱体、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转轴、圆盘、第一接触块、移动杆、第二接触块、训练模型主体、支撑板、放置块、动脉模拟血管、静脉模拟血管、弹簧、双开门、第二转轴、第一铭牌和第二铭牌的设置,达到了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训练效果差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时,可以模拟动脉血管的跳动,能直观的了解训练的准确性,且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在使用后方便更换,同时能增加人们的辨识能力,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铭牌和第二铭牌,对人们在训练时起到了便于直观快速的得出采血训练的准确性,解决了人们在训练时不便于直观快速的得出采血训练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圆盘在转动时起到了减速的作用,解决了圆盘在转动时转速过快影响训练效果的问题,通过设置密封圈,对训练模型主体在使用时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解决了训练模型主体在使用时出现液体沿着移动杆与训练模型主体的连接处流出的问题,通过设置双开门和把手,对动脉模拟血管和静脉模拟血管在使用后起到了便于更换的作用,解决了动脉模拟血管和静脉模拟血管在使用后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俯视剖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训练模型主体结构俯视剖面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腹股沟训练模拟示意图。
18.图中:1、底板;2、箱体;3、电机;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第一转轴;8、圆盘;9、第一接触块;10、移动杆;11、第二接触块;12、训练模型主体;13、支撑板;14、放置块;15、动脉模拟血管;16、静脉模拟血管;17、弹簧;18、双开门;19、第二转轴;20、第一铭牌;21、第二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阅图1

4,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腔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表面的左侧啮合有第三齿轮6,第三齿轮6的轴心处套接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表面的前侧套接有圆盘8,圆盘8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接触块9,箱体2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杆10,移动杆10右侧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接触块9配合使用的第二接触块11,箱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训练模型主体12,训练模型主体12的左侧设置有教学模型,且教学模型包括有手部模型和腹股沟模型,且教学模型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移动杆10的顶部贯穿至训练模型主体1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块14,放置块14的内侧设置有动脉模拟血管15,训练模型主体12内腔的后侧设置有静脉模拟血管16;
25.移动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底部与箱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铭牌20和第二铭牌21,对人们在训练时起到了便于直观快速的得出采血训练的准确性,解决了人们在训练时不便于直观快速的得出采血训练的准确性;
26.移动杆10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底部与训练模型主体1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9,对圆盘8在转动时起到了减速的作用,解决了圆盘8在转动时转速过快影响训练效果的问题;
27.训练模型主体12的正面设置有双开门18,双开门18正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把手,第二齿轮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9,通过设置密封圈,对训练模型主体12在使用时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解决了训练模型主体12在使用时出现液体沿着移动杆10与训练模型主体12的连接处流出的问题;
28.训练模型主体1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内侧与支撑板13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双开门18和把手,对动脉模拟血管15和静脉模拟血管16在使用后起到了便于更换的作用,解决了动脉模拟血管15和静脉模拟血管16在使用后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29.训练模型主体12右侧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铭牌20,第一铭牌20的顶部设置有标语动脉(红色),训练模型主体12右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铭牌21,第二铭牌21的顶部设置有标语静脉(蓝色),通过底板1、箱体2、电机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一转轴7、圆盘8、第一接触块9、移动杆10、第二接触块11、训练模型主体12、支撑板13、放置块14、动脉模拟血管15、静脉模拟血管16、弹簧17、双开门18、第二转轴19、第一铭牌20
和第二铭牌21的设置,达到了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训练效果差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时,可以模拟动脉血管的跳动,能直观的了解训练的准确性,且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在使用后方便更换,同时能增加人们的辨识能力,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0.使用时,当人们需要使用训练模型主体12时,首先将底板1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电机3,电机3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通过第二转轴19带动第二齿轮5转动,第二齿轮5通过第一转轴7带动第三齿轮6转动,第三齿轮6带动圆盘8转动,圆盘8带动第一接触块9移动,第一接触块9带动第二接触块11移动,第二接触块11带动移动杆10移动,移动杆10移动拉伸弹簧17,由于第一接触块9为等距离设置,使第一接触块9循环带动第二接触块11移动,第二接触块11和移动杆10在弹簧17的作用力下进行上下移动,移动杆10带动支撑板13移动,支撑板13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支撑板13通过放置块14带动动脉模拟血管15上下移动来模拟动脉跳动,同时,由于第一齿轮4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5的直径,第二齿轮5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6的直径,使圆盘8的转速减慢,并使移动杆10移动速度变慢,进一步使得动脉模拟血管15的移动趋向于真实动脉跳动,有效提高了训练效果,接着人们进行采血训练,由于动脉模拟血管15和静脉模拟血管16内的液体颜色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因此将采血后的颜色与第一铭牌20和第二铭牌21上的标识进行比照,可以直观的得知采血训练的准确性,当采血结束后,通过把手打开双开门18,将使用后的动脉模拟血管15或静脉模拟血管16取出更换,人们也可通过此装置对腹股沟进行模拟训练,达到了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训练效果差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时,可以模拟动脉血管的跳动,能直观的了解训练的准确性,且临床教学用动脉采血训练模型在使用后方便更换,同时能增加人们的辨识能力,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1.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