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胶装机的书芯侧涂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涂胶 装设 适用于 全自动 印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胶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胶装机的书芯侧涂胶机构。


背景技术:

2.现今的印刷设备向多元化、自动化、人性化方向发展,胶装机属印后设备。目前的胶装机要完成本册书芯背脊涂胶多采用机械自动化涂胶,但由于书芯的薄厚、涂胶的薄厚以及图胶层的均匀程度不一,导致书册书芯背脊涂胶质量不佳,不同程度的影响封面的包封质量。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胶装机的书芯侧涂胶机构,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胶装机的书芯侧涂胶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胶装机的书芯侧涂胶机构,所述侧涂胶机构包括侧胶锅;所述侧胶锅两端板体上平行设置有涂胶驱动轴和支轴;
5.其中,所述支轴上活动套装有前从动架和后传动架;所述前从动架、后传动架上端通过传动立轴配合设置有一对侧胶辊;且前从动架、后传动架下部分别设置有传动斜齿轮;
6.所述涂胶驱动轴上与传动斜齿轮对应设置有上胶齿轮,所述涂胶驱动轴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轮驱动涂胶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上胶齿轮与传动斜齿轮配合转动;
7.所述后传动架与侧胶锅一端板上转动设置的后架调整螺杆驱动连接,所述后架调整螺杆位于侧胶锅外一端固定设置有调节从动链轮;
8.所述前从动架与侧胶锅另一端板上转动设置的前架调整螺杆驱动连接,所述前架调整螺杆位于侧胶锅外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调节手柄。
9.进一步地,所述侧胶锅上通过调节轴座转动设置有与后架调整螺杆平行的手动调节轴,且手动调节轴一端与调节从动链轮对应设置有调节链轮,所述调节从动链轮与调节链轮通过调节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手动调节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手柄。
10.进一步地,所述侧胶锅一侧端板设置有驱动轴座,所述驱动轴座内设置有支撑涂胶驱动轴的轴承;所述侧胶锅内与涂胶驱动轴对应设置有固定座。
11.进一步地,所述侧胶锅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为电加热板,且加热板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头。
12.进一步地,所述后传动架或前从动架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均胶板,所述均胶板为l型板件,其竖立板件对应侧胶辊外缘。
13.进一步地,所述后传动架或前从动架另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薄胶铝板,所述薄胶铝板前端与后传动架或前从动架上板面之间形成供侧胶辊外缘通过的凹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后传动架或前从动架另一侧面与上胶齿轮外圆周上对应设置有挡胶板,所述挡胶板为纵向设置的z型板。
15.进一步地,所述前架调整螺杆与侧胶锅端板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胶装机侧涂胶机构,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可便捷、高效的实现书册书芯背脊侧涂胶过程,提升书册的胶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侧涂胶机构,适用于不同厚度书册书芯背脊侧壁涂胶,且可确保书芯涂胶层具有稳定的厚度和宽度,书册书芯涂胶成品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书册书芯与封面牢固粘贴、美观外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胶装机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涂胶机构与书夹总成连接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涂胶机构剖面正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涂胶机构俯视图;
21.图5为图3侧涂胶机构a

a向剖面侧视图。
22.图中:
23.100、书夹传输总成;200、书芯齐整机构;300、涂胶机构;400、送封机构;500、贴封机构;600、包书成型机构;700、动力传输系统;800、书册输出机构;1、输书芯平台;2、振动电机;3、输书芯链;4、震书平台;5、书夹传动链条;6、齐书平台;7、铣背箱;8、铣背刀;9、底胶辊;10、底胶锅;11、侧胶辊;12、侧胶锅;13、大从动链盘;14、电器柜;15、气泵; 16、堆封台;17、飞达;18、接封辊;19、输封链;20、封面调整辊;21、输封台;22、贴封辊;23、主电机;24、包书成型机构;25、胶装机平台; 26、大主动链盘;27、书夹总成;28、收书平台;29、传送带;30、传送电机;31、收书架;32、侧涂胶机构;33、书芯;34、下支柱;35、上轨道; 36、上支柱;37、下轨道;38、传动链轮;39、固定座;40、涂胶驱动轴; 41、驱动轴座;42、前从动架;43、上胶齿轮;44、后传动架;45、轴承; 46、涂胶传动链条;47、调节从动链轮;48、调节链条;49、调节链轮;50、调节轴座;51、后架调整螺杆;52、挡胶板;53、薄胶铝板;54、均胶板;55、支轴;56、前架调整螺杆;57、手动调节轴;58、弹簧;59、第一调节手柄;60、第二调节手柄;61、传动立轴;62、传动斜齿轮;63、加热板; 64、接线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胶装机,包括书夹传输总成100、书芯齐整机构200、涂胶机构300、送封机构400、贴封机构500、包书成型机构600以及动力传输系统700;
27.具体地,所述书夹传输总成100设置在胶装机平台25中央,包括胶装机平台一侧转动设置的大主动链盘26,所述大主动链盘26通过书夹传动链条5 与胶装机平台另一侧的大
从动链盘13传动连接,所述书夹传动链条5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书芯的书夹总成27,所述书夹总成27可夹持书芯随书夹传动链条5前行,且书芯背脊垂直于胶装机平台25向下;本实施例中,所述书夹传动链条5上固定设置有16个书夹总成27,书夹传动链条5与大主动链盘26、大从动链盘13组成跑道型轨道,通过书夹传动链条5可拖动书夹内夹持的书芯沿着跑道型轨道转动,并依次通过胶装机各个动能区,完成对书芯背脊的平整、粘胶、封皮胶装、整形等工作,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胶装机的自动化程度。
28.具体地,所述书芯齐整机构200对应设置在书夹传输总成100一侧,包括依次设置的输书芯平台1、震书平台4、齐书平台6;所述输书芯平台1上设置有连接至震书平台4前端、且书夹传输总成100对应的输书芯链3,所述齐书平台6末端设置有铣背机构;本实施例中,将初步整理的待胶粘书芯放置在输书芯平台1上,通过输书芯链3即可将待胶粘书芯传输至书夹传输总成100的书夹总成27处,书夹总成27夹持带胶粘书芯后继续前行至震书平台4可对书芯背脊振动整平,而后书芯随书夹传动链条5前行至齐书平台6 进一步对书芯背脊进行齐平;再次,待胶粘书芯随书夹传动链条5运行至铣背机构上方;所述铣背机构包括铣背箱7以及与铣背箱配合设置的铣背刀8,所述铣背刀8通过铣背箱7内设置的高度电机可驱动其在水平面高速转动,在待胶粘书芯行进至铣背机构处时,铣背刀8可对待胶粘书芯背脊进一步切割平整。
29.具体地,所述涂胶机构300对应设置在书夹传输总成100一侧铣背机构末端,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涂胶机构、侧涂胶机构,通过背涂胶机构和侧涂胶机构对书芯背脊进行涂胶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涂胶机构包括底胶锅10 以及底胶锅上设置的底胶辊9;所述侧涂胶机构包括侧胶锅12以及侧胶锅上设置的侧胶辊11,所述底胶辊9、侧胶辊11均相应的半浸没在底胶锅10、侧胶锅12内,并可通过驱动系统驱动其转动,在待胶粘书芯通过铣背机构后依次通过背涂胶机构、侧涂胶机构后,即可精确的在书芯背侧和相邻的侧壁上均匀涂覆胶水;该种设置的背涂胶机构和侧涂胶机构相比现有技术的浸润涂胶方式,书芯背脊的涂胶厚度及宽度是可调整的,涂胶均一性、稳定性得到大大提升,书册成品背脊质量得到大大提升,从而避免书册在使用过程中书册背脊脱胶开裂。
30.具体地,所述送封机构400设置在书夹传输总成100另一侧毗邻涂胶机构一端,所述送封机构400可将书芯封面输送至书夹传输总成100低侧相应位置、且与书芯背侧对应;所述送封机构400包括胶装机平台25上设置的输封台21,所述输封台21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组输封链19,所述输封链19 两侧平行设置有封面调整辊20,所述输封台21远离胶装机平台25一侧对应设置有堆封台16,且堆封台16上设置有飞达17,所述飞达17下侧与输封链 19连接处设置一组接封辊18;工作时,已粘胶书芯随着书夹传动链条5转弯后运行至输封台21上方,且对应输封台21长度中线上方;堆封台16上的书芯封面在飞达17和接封辊18作用下进入输封链19上,位于输封链19两侧封面调整辊20相应的夹紧在书芯封面两边,随着输封链19前行即可实现书芯封面的送封到位。
31.具体地,所述贴封机构500设置在书夹传输总成100另一侧毗邻送封机构400末端,且能够抵压书芯背脊与书芯封面使之固定粘接;前述的已涂胶书芯和送封到位的书芯封面前端先行进至贴封机构500处,本实施例中所述贴封机构500为贴封辊22,已涂胶书芯和书芯封面在前行过程中通过贴封辊 22上时,即可对书芯背脊与书芯封面粘接处进行压紧粘接。
32.具体地,所述包书成型机构600对应设置在书夹传输总成100另一侧贴封机构500末端,且能够对书芯及书芯封面进行包封整形;本实施例中,包书成型机构600可实现书芯封面的夹背、成型、冷却、落书等动作。
33.具体地,所述胶装机还包括动力传输系统700,所述动力传输系统700分别与书夹传输总成100、书芯齐整机构200、涂胶机构300、送封机构400、贴封机构500、包书成型机构600传送连接,通过动力传输系统同步驱动上述功能机构的同步运行,大大提升其自动化程度,提升其对书册胶装效率。
34.参照图1,所述书夹传输总成100一侧与包书成型机构600末端对应设置有书册输出机构800,所述书册输出机构800包括与书夹传输总成100对应、且固定连接在胶装机平台25一端的收书架31,所述收书架31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收书架轴线垂直的收书平台28,所述收书平台28上设置有至少一列传送带29以及与传送带29配合设置的传送电机30;本实施例中,书册输出机构 800是相对独立的部分,通过包书成型机构600的半成品书册定向跌落至收书架31上,并通过传送带29转移至后续切割成型工序,通过对半成品书册进行切割成型得到成品书册。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胶装机各用电装置的电器柜14,通过电器柜14实现对胶装机的控制,电器柜14可采用现有技术的配电柜实现其功能,再次不做赘述;与震书平台4还配合设置有振动电机2,振动电机为震书平台4提供振动动力;毗邻送封机构400还设置有气泵15,气泵的作用为送封机构400的真空吸头提供动力,便于实现书册封面的分离。
36.实施例2:
37.参照图2

5,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胶装机的书芯侧涂胶机构,所述侧涂胶机构32包括侧胶锅12;所述侧胶锅12两端板体上平行设置有涂胶驱动轴40和支轴55;涂胶驱动轴40转动连接在端侧板体之间,支轴55固定设置在侧胶锅12两侧端板之间。
38.其中,所述支轴55上活动套装有前从动架42和后传动架44;所述前从动架42、后传动架44上端通过传动立轴配合设置有一对侧胶辊11;且前从动架42、后传动架44下部分别设置有传动斜齿轮62;本实施例中,侧胶辊 11为铜材质的圆盘状,一对侧胶辊11之间供书芯33的书背通过并对其背脊进行涂胶操作;前从动架42和后传动架44可沿着支轴55轴向滑动,便于调整前从动架42和后传动架44之间距离,进而调整一对侧胶辊11外圆周之间的间距,满足不同厚度书芯33侧边涂胶。
39.在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涂胶驱动轴40上与传动斜齿轮62对应设置有上胶齿轮43,所述涂胶驱动轴40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链轮38,通过传动链轮 38驱动涂胶驱动轴40转动进而带动上胶齿轮43与传动斜齿轮62配合转动;传动链轮38通过涂胶传动链条46与全自动胶装机动力输出单元传动连接,并通过传动链轮38传输动力至涂胶驱动轴40,涂胶驱动轴40转动带动上胶齿轮43,上胶齿轮43与传动斜齿轮62配合将动力传输至传动立轴61,进而传动立轴61转动,从而实现侧胶辊11在水平面内的转动。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后传动架44与侧胶锅12一端板上转动设置的后架调整螺杆51驱动连接,所述后架调整螺杆51位于侧胶锅12外一端固定设置有调节从动链轮47;通过驱动调节从动链轮47即可带动后架调整螺杆 51转动,后架调整螺杆51转动配合后传动架44,即可实现后传动架44沿着支轴55轴向调整位置。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前从动架42与侧胶锅12另一端板上转动设置的前架调整螺杆56驱动连接,所述前架调整螺杆56位于侧胶锅12外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调节手柄60;所述前架调整螺杆56与侧胶锅12端板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8;通过第二调节手柄60转动即可带动前架调整螺杆56转动,前架调整螺杆56转动配合前从动架42,即可实现前从动架42沿着支轴 55轴向调整位置。
42.在一具体上实施例中,所述侧胶锅12上通过调节轴座50转动设置有与后架调整螺杆51平行的手动调节轴57,且手动调节轴57一端与调节从动链轮47对应设置有调节链轮49,所述调节从动链轮47与调节链轮49通过调节链条48传动连接;所述手动调节轴57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手柄59;通过第一调节手柄59转动带动手动调节轴57的转动,从而通过调节链条48带动调节从动链轮47转动,实现对后传动架44在支轴55上位置的调整;在本实施中,该种设置的目的是改变后传动架44以及后架调整螺杆51调节方向,实现后传动架44和前从动架42同方向调整,便于侧涂胶机构布置。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侧胶锅12一侧端板设置有驱动轴座41,所述驱动轴座41内设置有支撑涂胶驱动轴40的轴承45;所述侧胶锅12内与涂胶驱动轴40对应设置有固定座39;涂胶驱动轴40可沿着驱动轴座41和固定座 39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侧胶锅12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板63,所述加热板63为电加热板,且加热板63一端设置有接线端头64;加热板63与侧胶锅12底板贴合设置,可将热量传递至侧胶锅12内,以维持或融化固定胶颗粒。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传动架44或前从动架42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均胶板54,所述均胶板54为l型板件,其竖立板件对应侧胶辊11外缘;参照图5,均胶板54可将侧胶辊11外圆周一定厚度溶胶刮出,从而确保书芯 33书脊侧壁涂胶厚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传动架44或前从动架42另一侧顶端固定设置有薄胶铝板53,所述薄胶铝板53前端与后传动架44或前从动架42上板面之间形成供侧胶辊11外缘通过的凹槽;薄胶铝板53配合后传动架44或前从动架42可将侧胶辊11外圆周上下面多余的溶胶刮去,确保书芯33背脊侧壁胶痕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传动架44或前从动架42另一侧面与上胶齿轮43外圆周上对应设置有挡胶板52,所述挡胶板52为纵向设置的z型板;所述挡胶板52下缘设置上胶齿轮43外,对上胶齿轮43上侧进行保护,避免上胶齿轮43在转动过程中,将溶胶带出侧胶锅12,通过挡胶板52进行防护。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8.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侧涂胶机构32固定设置在胶装机平台25上,且胶装机平台25上与侧涂胶机构32对应设置有书夹传输总成100;具体地,书夹传输总成100包括通过下支柱34支撑在胶装机平台25上平行设置的侧下轨道37,下轨道37上通过上支柱36对应支撑有上轨道35,所述上轨道35 和下轨道37两侧边缘之间滑动连接有书夹总成27,书夹总成
27夹持书芯33 沿着上轨道35和下轨道37之间滑动,从而带动书芯通过一对侧胶辊11之间,并通过侧涂胶机构32实现对书芯33背脊的侧壁涂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且不作为保护内容。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0.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各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作为单元提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不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理解并实施。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