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文具用品 用笔 切削 装置


1.本技术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铅笔笔尖为圆锥形,方便使用者写字、画图等。市面上常见的削笔器、卷笔刀、切削装置均是针对切削圆锥形笔尖而设计的。还有很多其他场合需要使用到笔尖为非圆锥形状的铅笔。比如在考试中答题卡上使用的涂卡铅笔,就需要将笔尖切削为扁平形状或方形,方便将矩形答题框均匀涂满。又比如在设计、制图、绘画、涂卡、工程施工、木工、眉笔等方面,铅笔在使用时通常要将笔尖削成扁形方形或长方形。
3.现在的扁形笔尖切削器,如中国专利申请“扁形笔尖卷笔刀”,申请(专利)号:cn201020624374.8,包括:一筒形壳体,在壳体内壁轴向设有导轨或导槽;一卷笔刀,在所述的刀座两侧设有与壳体导轨或导槽相适配的导槽或导轨,所述的削笔杆刀设在筒形壳体内能沿导轨或导槽滑动;在所述的壳体底部与铅笔芯伸出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扁形笔尖刀口;在所述的壳体内底部和削笔杆刀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先将铅笔的笔杆部分削成圆锥形,并使笔芯部分伸出刀座,然后向后移动刀座,使笔芯插向扁形笔尖刀口,使扁形笔尖刀口对笔芯进行切削,从而达到将笔尖削成扁形(方形或长方形)的目的。显然的,这种切削方式比较麻烦、用户操作不便;不容易控制笔芯的切削,容易导致笔芯断裂等问题。
4.又如中国专利申请“英语考试涂卡笔用削笔刀”,申请(专利)号:cn201710218326.5包括工作圆盘、可拆卸连接在工作圆盘上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上壳体上的进笔机构、设于工作圆盘中部上方的削笔机构、设于工作圆盘中部下方的传动机构、用于控制削笔刀停止运转的停笔机构,所述削笔机构包括行星架、刀架、刀具、毛刷辊,所述停笔机构包括上导电杆、下导电杆、电刷、控制装置、外置导线、盖帽,所述盖帽中部设有一只第一探针。上述专利并不是实际切削得到扁形笔芯,而是通过控制笔尖的切削程度从而使得笔尖较粗,方便涂卡。但实际上其切削得到的笔尖仍然是圆锥形的或者说是圆台形的。
5.市面上尚没有能够简单方便的切削出方形、扁形或者长方形笔尖的削笔器、切削装置,尤其是采用滚刀切削的切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能够切削出正方形、扁形、长方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笔尖的铅笔。
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用户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意控制切削程度。
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
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稳定性高,切削稳定。
10.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包括滚刀与驱动件,所述的滚刀安装在待切削铅笔一侧,工作的滚刀绕待切削铅笔的轴线转动;驱动件使转动的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移动、并改变滚刀笔尖切削端与待切削铅笔轴线的距离。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驱动件,使得滚刀在绕待切削铅笔转动的过程中,滚刀的笔尖切削端会受到驱动件的作用而移动,进而使得滚刀的笔尖切削端与待切削铅笔轴线的距离发生改变。切削得到的铅笔笔芯自然就不会局限于圆锥形、圆台形。而是根据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位置变化,而切削得到不同的铅笔笔芯。具体的说,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是以滚刀绕轴一周为单位时间,重复运动的。若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为矩形,则滚刀切削得到的笔芯端部为矩形;若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形,则滚刀切削得到的笔芯端部为椭圆形;以此类推。滚刀切削得到的笔芯端部形状取决于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削思路,使得滚刀类切削装置能够切削出正方形、扁形或者长方形形状笔尖的铅笔。此外,本技术是对滚刀类切削装置做出的改进,而并非是全新的切削装置,因此能够继续应用原有的滚刀类切削装置的生产工艺、产生设备,也因此本技术的造价成本低。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滚刀设置有刀轴,所述的刀轴沿滚刀轴向设置,刀轴从滚刀的上端面、下端面伸出。
13.优选的,刀轴与滚刀一体成型。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滚刀安装在刀架上,所述的刀架开设有槽口,所述的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刀轴安装在槽口内,刀轴可沿着槽口的长度方向移动。具体的,所述的槽口的长度方向为待切削铅笔的一径向。通过设置槽口结构从而限定滚刀的笔尖切削端刀轴的运动行程,并使得滚刀的运动是稳定的,有效提高笔芯的切削精度。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槽口贯穿刀架的外周面,便于刀轴的安装。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件设置有轨道,所述的轨道包括至少一个作用壁,作用壁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刀轴。所述的刀架旋转带动滚刀旋转,滚刀绕铅笔旋转的同时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刀轴沿轨道方向移动。所述的作用壁构成封闭图形。
17.在本技术中,可以设置一个弹性件作用于滚刀并推动滚刀的笔尖切削端靠近作用壁。具体的说,若作用壁位于滚刀刀轴的外侧面,则弹性件应施加给滚刀刀轴沿径向向外周的力。若作用壁位于滚刀刀轴的内侧面,则弹性件应施加给滚刀刀轴沿着径向向圆心的力。此处涉及到的径向、外周、圆心均是指待切削铅笔的径向、外周、圆心。
18.当然,本技术中的轨道可以为狭长的通道,即轨道包括平行的两侧壁,轨道的两侧壁均可以作为作用壁来使用。轨道本身对刀轴有限位作用,使得刀轴能够沿着轨道移动,此时可以不设置弹性件,而且轨道为设置有两侧壁的通道则滚刀运动的稳定性更高。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设置在待切削铅笔的外周。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件的基本形状为圆环形,驱动件位于刀架的下端,所述的刀架部分从驱动件中心穿过。所述的驱动件固定在切削装置内,所述的刀架相对于驱动件可旋转。驱动件的稳定设置,使得轨道的位置稳定,有效提高本技术工作的稳定性。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为非圆环形的通道,所述的滚刀的笔尖切
削端的刀轴伸入通道内。滚刀绕铅笔转动,则刀轴沿着通道移动,通道对滚刀的笔尖切削端作用,使得滚刀在槽口内移动。具体的,所述的通道可以为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等。优选的,本技术中涉及的轨道结构,其倒角处为圆弧过渡,避免刀轴在轨道内卡死。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为非圆凹槽,所述的作用壁为凹槽壁面,凹槽壁面通过连接件与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刀轴连接,所述的凹槽壁面通过连接件推动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刀轴在槽口内移动。所述的连接件套设在刀轴上,所述的连接件为圆环状结构。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刀架内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作用于刀轴,弹簧施力将刀轴推向凹槽壁面。所述的刀架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的弹簧套设在安装柱上,所述的弹簧一端作用于刀架。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滚刀的笔尖切削端的刀轴连接有导向件。具体的说,导向件部分卡入刀轴内。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削装置包括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与导向件连接,调节杆可在切削装置内上下移动,移动的调节杆通过导向件带动刀轴移动。具体的说,所述的调节杆的部分卡入导向件内。操作调节杆位于高位时,弹簧将刀轴推向凹槽壁面。在刀架旋转过程中,作用壁对滚刀轴作用,从而切削出轨道形状的笔尖。
26.当调节杆位于低位时,调节杆通过导向件带动刀轴下压,刀轴脱离作用壁,即作用壁与刀轴之间存在间隙,此时的刀轴不受力不移动,本技术切削得到的是正常圆锥形笔尖的铅笔。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伸入导向件内,弹簧通过导向件对滚刀刀轴施力。所述的弹簧为压缩状态。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件与齿圈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驱动件与齿圈同轴且上下叠合。所述的刀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的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的刀架旋转带动齿轮沿着齿圈内壁面转动,齿轮绕其中心轴旋转,旋转的齿轮带动滚刀绕其中心轴转动。上述结构,通常为设置在手动切削装置中,即齿圈与驱动件均设置在刀架的下端。在电动切削装置中,则齿圈为单独零件设置在刀架上端,同样的滚刀上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
附图说明
2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容笔仓;2、滚刀;3、驱动件;4、刀轴;5、槽口;6、限位件;7、轨道;7a、作用壁;8、连接件;9、弹簧;10、齿圈;11、刀架;12、安装柱;13、导向件;14、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一种特殊用笔的切削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包括滚刀2与驱动件3,所述的滚刀2安装在待切削铅笔一侧,工作的滚刀2绕待切削铅笔的轴线转动;驱动件3使转动的滚刀2的笔尖切削端移动并改变与待切削铅笔轴线的距离。切削得到的铅笔笔芯自然就不会局限于圆锥形、圆台形。而是根据滚刀2的笔尖切削端的位置变化,而切削得到不同的铅笔笔芯。
35.具体的说,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是以滚刀2绕轴一周为单位时间,重复运动的。若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为矩形,则滚刀2切削得到的笔芯端部为矩形;若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形,则滚刀2切削得到的笔芯端部为椭圆形;以此类推。滚刀2切削得到的笔芯端部形状取决于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运动轨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削思路,使得滚刀2类切削装置能够切削出正方形、扁形或者长方形形状笔尖的铅笔。
36.一般来说,切削装置的刀架上会设置容笔仓1,待切削铅笔插入切削装置后,铅笔的待切削部分就位于容笔仓1内。一般来说,待切削铅笔的轴线即为容笔仓1的轴线。
37.所述的滚刀2设置有刀轴4,所述的刀轴4沿滚刀2轴向设置,刀轴4从滚刀2的上端面、下端面伸出。优选的,刀轴与滚刀一体成型。当然,刀轴、滚刀也可以采用分体组装结构,滚刀轴向设置通孔,刀轴从滚刀的通孔穿过。
38.所述的刀架11开设有槽口5,所述的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安装在槽口5内,刀轴4可沿着槽口5的长度方向移动。具体的,所述的槽口5的长度方向为待切削铅笔的一径向。通过设置槽口5结构从而限定滚刀2笔尖切削端刀轴4的运动行程,并使得滚刀2的运动是稳定的,有效提高笔芯的切削精度。所述的槽口5贯穿刀架11的外周面,便于刀轴4的安装。
39.所述的驱动件3设置有轨道7,所述的轨道7包括至少一个作用壁7a,作用壁7a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所述的刀架11旋转带动滚刀2旋转,滚刀2绕铅笔旋转的同时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绕轨道7方向旋转。所述的作用壁7a构成封闭图形。
40.在本技术中,可以设置一个弹性件作用于滚刀2并推动滚刀2的笔尖切削端靠近作用壁7a。具体的说,若作用壁7a位于滚刀2刀轴4的外侧面,则弹性件应施加给滚刀2刀轴4沿径向向外周的力。若作用壁7a位于滚刀2刀轴4的内侧面,则弹性件应施加给滚刀2刀轴4沿着径向向圆心的力。此处涉及到的径向、外周、圆心均是指待切削铅笔的径向、外周、圆心。
41.当然,本技术中的轨道7为狭长的通道,即轨道7包括平行的两侧壁,轨道7的两侧壁均可以作为作用壁7a来使用。轨道7本身对刀轴4有限位作用,使得刀轴4能够沿着轨道7
移动,此时可以不设置弹性件,而且轨道7为设置有两侧壁的通道则滚刀2运动的稳定性更高。
42.所述的轨道7设置在待切削铅笔的外周。所述的驱动件3的基本形状为圆环形,驱动件3位于刀架11的下端,所述的刀架11部分从驱动件3中心穿过。所述的驱动件3固定在切削装置内,所述的刀架11相对于驱动件3可旋转。驱动件3的稳定设置,使得轨道7的位置稳定,有效提高本技术工作的稳定性。
43.所述的轨道7为非圆环形的通道,所述的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伸入通道内。滚刀2绕铅笔转动,则刀轴4沿着通道移动,通道对滚刀2笔尖切削端作用,使得滚刀2在槽口5内移动。具体的,所述的通道可以为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等。优选的,本技术中涉及的轨道7结构,其倒角处为圆弧过渡,避免刀轴4在轨道7内卡死。
44.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其他内容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轨道7为非圆凹槽,所述的作用壁7a为凹槽壁面,凹槽壁面通过连接件8与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连接,所述的凹槽壁面通过连接件8推动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在槽口5内移动。所述的连接件8套设在刀轴4上,所述的连接件8为圆环状结构。此处的连接件8可以为轴承。
45.所述的刀架11内安装有弹簧9,所述的弹簧9作用于刀轴4,弹簧9施力将刀轴4推向凹槽壁面。所述的刀架11设置有安装柱12,所述的弹簧9套设在安装柱12上,所述的弹簧9一端作用于刀架11。
46.所述的滚刀2笔尖切削端的刀轴4连接有导向件13,具体的说,导向件部分卡入刀轴内。切削装置包括调节杆14,所述的调节杆14与导向件13连接,调节杆14可在切削装置内上下移动,移动的调节杆14通过导向件13带动刀轴4移动。具体的说,所述的调节杆14的部分卡入导向件13内。操作调节杆14位于高位时,弹簧9将刀轴4推向凹槽壁面。在刀架11旋转过程中,作用壁7a对滚刀2轴作用,从而切削出轨道7形状的笔尖。
47.当调节杆14位于低位时,调节杆14通过导向件13带动刀轴4下压,刀轴4脱离作用壁7a,即作用壁7a与刀轴4之间存在间隙,此时的刀轴4不受力不移动,本技术切削得到的是正常圆锥形笔尖的铅笔。
48.所述的弹簧9另一端伸入导向件13内,弹簧9通过导向件13对滚刀2刀轴4施力。所述的弹簧9为压缩状态。
49.所述的驱动件3与齿圈10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驱动件3与齿圈10同轴且上下叠合。所述的刀轴4上安装有齿轮,所述的齿轮与齿圈10啮合,所述的刀架11旋转带动齿轮沿着齿圈10内壁面转动,齿轮绕其中心轴旋转,旋转的齿轮带动滚刀2绕其中心轴转动。上述结构,通常为设置在手动切削装置中,即齿圈10与驱动件3均设置在刀架11的下端。在电动切削装置中,则齿圈10为单独零件设置在刀架11上端,同样的滚刀2上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圈10啮合。
50.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其他内容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轨道7为非圆凸台外周的容置空间,非圆凸台的外周面为作用壁。
51.所述的滚刀2刀轴连接有限位件6,限位件7将刀轴4拉靠向待切削铅笔的轴线。此处的限位件6可以是卡簧,使得刀轴4始终保持与作用壁接触,将作用壁的弯曲变化传递给刀轴4。
52.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