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印胶头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0: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移印 装置
一种移印胶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印胶头。



背景技术:

移印是一种简单的印刷技术,广泛用于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上。移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胶头的表面,然后往需要移印的工件表面上压一下就能够印出文字、图案等。参见图1(a),当工件表面设有凹槽时,例如一些由高精密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的工件6顶部具有圆形凹槽,需要对凹槽的顶部平面6.1、侧壁6.2、底部平面6.3、顶部平面6.1与侧壁6.2间的连接处、侧壁6.2与底部平面6.3间的连接处进行油墨印刷,采用现有的圆形胶头下压到底部平面位置时会导致顶部平面6.1和侧壁6.2位置移印不到油墨,参见图1(b),且加压力移印时顶部平面6.1与侧壁6.2的连接处位置的油墨会被挤开参见图1(c)。

专利号为cn21156728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印胶头,包括弹性胶头体,所述弹性胶头体呈皮碗状,所述弹性胶头体底端上设有向弹性胶头体内凹陷形成的吸附孔,所述弹性胶头体底端边缘处为外凸的弧形边绕弹性胶头体中心线旋转形成的回旋体,虽然该胶头的底部设有环形的回旋体,但它的移印方式是“使回旋体3与凹槽底面和侧面贴靠并能够直达底面和侧面交接处”,是用于解决凹槽的侧面和底面交接处油墨印刷不到的问题;并且,集中在吸附孔内的气体无法快速排出且在压力作用下吸附孔内体积逐渐变小,其内部的气体受压容易对移印胶头上的油墨层冲击,破坏油墨层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移印良率。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移印胶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印胶头内气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移印良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印胶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印胶头,包括实心的弹性胶头本体,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的底部沿周边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台,在所述凸台的中间位置形成向弹性胶头本体内凹陷的凹腔,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的顶部设有槽体,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内设有连通凹腔和槽体的排气孔,所述槽体远离所述排气孔的一侧的通气口与所述弹性胶头本体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设在胶头本体的中心轴线位置。

优选的,所述凹腔为圆形凹腔,所述凸台为环形凸台。

优选的,所述凸台、凹腔、排气孔和弹性胶头本体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

优选的,所述凹腔的侧壁包括上下连接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为竖直面且由第一壁面围成的空间与待移印工件的凹槽槽口大小适配,所述第二壁面为弧面且由第二壁面围成的空间从上至下逐渐变大。

优选的,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的顶部为平直面,且在其顶部设有与弹性胶头本体连接的固定块。

优选的,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的顶部环向间隔设有四个竖直的切面。

优选的,在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弹性胶头本体顶部且与切面适配的型腔。

优选的,所述弹性胶头本体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印胶头中排气孔的设置保证了移印作业时,移印胶头凹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使得移印胶头底部的凹腔和凸台与工件凹槽的顶部平面、侧壁、底部平面、顶部平面与侧壁间的连接处、侧壁与底部平面间的连接处快速贴紧,直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印胶头内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而只能移印工件凹槽的底面和侧面,不能印顶面,以及移印时移印胶头内气体受压容易对移印胶头上的油墨层冲击,破坏油墨层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移印良率的问题。所述槽体与排气孔连通确保凹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快速排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印胶头适用与高精密陶瓷、玻璃等工件环形凹槽的移印。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中(a)是工件上的凹槽结构示意图,(b)是圆形胶头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c)是圆形胶头加压力移印时工件上的凹槽顶部平面与侧壁的连接处位置的油墨被挤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移印胶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移印胶头沿垂直于槽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移印胶头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其中,1、弹性胶头本体,2、凹腔,3、凸台,4、排气孔,5、槽体,6、工件,6.1、顶部平面,6.2、侧壁,6.3、底部平面,7、移印机底座,8、固定块,9、圆形胶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参见图2-图5,一种移印胶头,包括实心的弹性胶头本体1,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的底部沿周边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台3,在所述凸台3的中间位置形成向弹性胶头本体1内凹陷的凹腔2,参见图4,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的顶部设有槽体5(优选通槽),参见图2、图3和图5,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内设有连通凹腔2和槽体5的排气孔4,所述槽体5远离所述排气孔4的一侧的通气口与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外部连通,确保凹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快速排出,使得移印胶头底部的凹腔2和凸台3与工件6凹槽的各位置快速贴紧,直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印胶头内气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移印良率低的问题。

参见图2、图3和图5,所述排气孔4设在胶头本体1的中心轴线位置,便于快速排气。

参见图2、图3和图5,所述凹腔2为圆形凹腔,所述凸台3为环形凸台。

参见图2、图3和图5,所述凸台3、凹腔2、排气孔4和弹性胶头本体1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确保所形成的移印胶头为几何对称结构,在移印作业时各位置受力均匀。

参见图3和图5,所述凹腔2的侧壁包括上下连接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为竖直面且由第一壁面围成的空间与待移印工件的凹槽槽口大小适配,所述第二壁面为弧面且由第二壁面围成的空间从上至下逐渐变大,确保移印作业时弹性胶头的凹腔2、凸台3与工件6凹槽的顶部平面、槽体5侧壁和底部平面以及顶部平面与槽体5侧壁间的连接处和槽体5侧壁与底部平面间的连接处全部接触。

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的顶部为平直面,且在其顶部设有与弹性胶头本体1连接的固定块8,参见图6,平直面保证了其顶部能够方便地吸附安装在固定块8的底部且保证连接紧密。

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的顶部环向间隔设有四个竖直的切面,在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弹性胶头本体1顶部且与切面适配的型腔,参见图7,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表面上设有与移印机安装的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优选盲孔,参见图6。

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为橡胶材质,保证足够的弹性。

所述槽体5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参见图5,所述移印胶头在移印作业时,将工件6放入移印机底座7内且工件6的凹槽向上,所述移印胶头的顶面贴合在固定块底部的型腔内,然后将固定块通过螺丝安装在移印机上,在所述弹性胶头本体1上的凹腔2和凸台3上均蘸取油墨,通过移印机下压移印胶头的凸台3至工件凹槽的顶部平面上,继续下压使弹性胶头的凹腔2、凸台3与工件6凹槽的顶部平面6.1、侧壁6.2和底部平面6.3以及顶部平面6.2与侧壁6.2间的连接处和侧壁6.2与底部平面6.3间的连接处全部接触,完成移印作业。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印胶头中排气孔4的设置保证了移印作业时,移印胶头凹腔2内的气体快速排出,使得移印胶头底部的凹腔2和凸台3与工件6凹槽的各位置快速贴紧,直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印胶头内气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移印良率低的问题。所述槽体5与排气孔4连通且槽体5两端开通确保凹腔2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4快速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