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流体 染色 染料 超临界 二氧化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领域,尤其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


背景技术:

2.超临界流体是指同时兼具液体和气体特性的一种状态。至于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则是以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由于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接近液体,扩散系数又接近气体,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物质扩散容易,渗透能力很强。超临界二氧化碳,它是无毒、无味、不燃、便宜易得,且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不很高。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染色介质,对某些染料的溶解能力还要比水高得多,不仅可提高上染速率,还可提高匀染和易染性,若应用于化学纤维物料,效果更佳。
3.然而现在的超临界流体染色中,由于部分染料溶解后呈液状,随着染料釜的温度上升容易导致染料提前溶解,呈液体状流至染料釜底部容易造成堵塞或者流体通过时夹带过多的液态染料,导致染色失败或者不均匀。
4.因此,有必要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解决了容易造成堵塞或者流体通过时夹带过多的液态染料,导致染色失败或者不均匀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包括:
7.染料釜体;
8.烧结网,所述烧结网的两侧分别设置于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的两侧,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烧结网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逆流挡板,所述烧结网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o型密封圈;
9.上分离板,所述上分离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的一侧,所述上分离板位于所述烧结网的底部;
10.下分离板,所述下分离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的另一侧,所述下分离板位于所述上分离板的底部;
11.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中设置有热油夹套,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为沉液室,所述染料釜体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染料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均流填料,并且所述均流填料的底部设置有分流器,所述染料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染料室,且所述染料室位于所述均流填料的顶部;
12.在超临界流体染色中,通过分流器可以将流体倒伞形平均分布至沉液室,使得流体通过均流填料平均分布,并且吹向堆积在染料室的染料,而且流体夹带着溶解的染料通
过下分离板和上分离板的重力隔阻,将未充分溶解的或者流体也经饱和后留下的液态染料回档在染料室,充分溶解的染料和流体混合至饱和状态,不会出现堵塞或者流体通过时夹带过多的液态染料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染色效果或均匀性。
13.优选的,所述染料釜体的顶部设置有自力密封釜盖。
14.优选的,所述分流器的形状为倒伞形。
15.优选的,所述均流填料采用穿孔填料。
16.优选的,所述烧结网采用不锈钢筛网。
17.优选的,还包括u型块,所述u型块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离挡板,所述u型块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分离挡板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贯穿所述分离挡板并延伸至所述分离挡板的外部,所述分离挡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组件,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分离挡板并延伸至所述分离挡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杆延伸至所述分离挡板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
18.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套筒,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套筒并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套筒内部的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凸球。
19.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均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橡胶凸球。
20.优选的,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轨槽,所述防滑板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
2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框,所述驱动框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部和所述驱动框的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挤压板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均贯穿所述驱动框并延伸至所述驱动框的顶部,两个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驱动框的顶部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摩擦板。
2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通过分流器可以将流体倒伞形平均分布至沉液室,使得流体通过均流填料平均分布,并且吹向堆积在染料室的染料,而且流体夹带着溶解的染料通过下分离板和上分离板的重力隔阻,将未充分溶解的或者流体也经饱和后留下的液态染料回档在染料室,充分溶解的染料和流体混合至饱和状态,不会出现堵塞或者流体通过时夹带过多的液态染料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染色效果或均匀性,而且在流体温度提高的作用下,染料溶解速度快过流体带走的染料,由粉状溶解成液态状,并由重力关系往流下至集聚在沉液室,再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不断循环的处理,逐步将沉液室的液态染料充分溶解后填充致染物,进而进行全过程的染色工作,提高了操作效率以及染色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图3所示的防滑组件的结构仰视图;
28.图5为图2所示的锁紧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29.图中标号:1、染料釜体,2、烧结网,3、流体出口,4、上分离板,5、下分离板,6、热油夹套,7、沉液室,8、流体入口,9、均流填料,10、分流器,11、染料室,12、逆流挡板,13、o型密封圈,14、自力密封釜盖,15、u型块,16、转动轴,17、分离挡板,18、锁紧组件,181、套筒,182、圆块,183、第一橡胶凸球,184、挤压弹簧,185、弧形块,186、第二橡胶凸球,19、移动板,20、伸缩板,21、防滑组件,211、防滑板,212、滑轨槽,213、防滑垫,22、活动杆,23、驱动组件,231、驱动框,232、挤压板,233、第一弹簧,234、顶杆,235、摩擦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第一实施例
32.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包括:
33.染料釜体1;
34.烧结网2,所述烧结网2的两侧分别设置于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的两侧,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流体出口3,所述烧结网2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逆流挡板12,所述烧结网2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o型密封圈13;
35.上分离板4,所述上分离板4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的一侧,所述上分离板4位于所述烧结网2的底部;
36.下分离板5,所述下分离板5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的另一侧,所述下分离板5位于所述上分离板4的底部;
37.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中设置有热油夹套6,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为沉液室7,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流体入口8,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均流填料9,并且所述均流填料9的底部设置有分流器10,所述染料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染料室11,且所述染料室11位于所述均流填料9的顶部;
38.在超临界流体染色中,通过分流器10可以将流体倒伞形平均分布至沉液室7,使得流体通过均流填料9平均分布,并且吹向堆积在染料室11的染料,而且流体夹带着溶解的染料通过下分离板5和上分离板4的重力隔阻,将未充分溶解的或者流体也经饱和后留下的液态染料回档在染料室11,充分溶解的染料和流体混合至饱和状态,不会出现堵塞或者流体通过时夹带过多的液态染料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染色效果或均匀性;
39.热油夹套6加热源不限于导热油、蒸汽等。
40.所述染料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自力密封釜盖14。
41.所述分流器10的形状为倒伞形;
42.通过分流器10的形状为倒伞形,便于分流器10将流体倒伞形平均分布至沉液室7,流体通过均流填料9平均分布,吹向堆积在染料室11的染料。
43.所述均流填料9采用穿孔填料;
44.均流填料9采用耐高温、压降小、不规则的穿孔填料。
45.所述烧结网2采用不锈钢筛网;
46.烧结网2只是标识于本文的一种,实际用材不限于合适密度网的滤网、不锈钢筛网等带有耐高温功能的过滤装置。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的工作原理如下:
48.通过打开自力密封釜盖14,将高密度的烧结网2、上分离板4和下分离板5依次取出,将经过充分研磨的超临界流体染色专用粉状染料按染物比重放入染料室11后,再将下分离板5和上分离板4、高密度的烧结网2按原位放好,并关闭自力密封釜盖14;
49.通过将热油夹套6内的热油按要求的温度进行加温恒温控制,从而保证染料釜体1内温度与染色流体温度一致;
50.当达到染色条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从流体入口8进入,通过分流器10将流体倒伞形平均分布至沉液室7,流体通过均流填料9平均分布,吹向堆积在染料室11的染料;流体夹带着溶解的染料通过下分离板5和上分离板4的重力隔阻,将未充分溶解的或者流体也经饱和后留下的液态染料回档在染料室,充分溶解的染料和流体混合至饱和状态,通过高密度的烧结网2的物理过滤后流向染料釜体1上部,再通过逆流档板12流至流体出口3;
51.而且在流体温度提高的作用下,染料溶解速度快过流体带走的染料,由粉状溶解成液态状,并由重力关系往流下至集聚在沉液室7,再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不断循环的处理,逐步将沉液室7的液态染料充分溶解后填充致染物而完成全过程的染色。
5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3.通过分流器10可以将流体倒伞形平均分布至沉液室7,使得流体通过均流填料9平均分布,并且吹向堆积在染料室11的染料,而且流体夹带着溶解的染料通过下分离板5和上分离板4的重力隔阻,将未充分溶解的或者流体也经饱和后留下的液态染料回档在染料室11,充分溶解的染料和流体混合至饱和状态,不会出现堵塞或者流体通过时夹带过多的液态染料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染色效果或均匀性,而且在流体温度提高的作用下,染料溶解速度快过流体带走的染料,由粉状溶解成液态状,并由重力关系往流下至集聚在沉液室7,再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不断循环的处理,逐步将沉液室7的液态染料充分溶解后填充致染物,进而进行全过程的染色工作,提高了操作效率以及染色效果。
54.第二实施例
55.请结合参阅图2

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6.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溶液染料用气液分离式染料釜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u型块15,所述u型块15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离挡板17,所述u型块15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锁紧组件18,所述分离挡板1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9,所述移动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20,所述伸缩板20的一侧贯穿所述分离挡板17并延伸至所述分离挡板17的外部,所述分离挡板17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组件21,所述移动板1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2,所述活动杆22的一端贯穿所述分离挡板17并延伸至所述分离挡板17的底部,所述活动杆22延伸至所述分离挡板17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23;
57.通过分离挡板17可以替代上分离板4或下分离板5,而且分离挡板17具有角度调节的功能,而且角度调节后的稳定强,操作更加便捷,通过分离挡板17角度的调节,可以充分的对流体夹带着溶解的染料进行隔阻,而且通过伸缩板20的伸缩运动,提高了隔阻的面积。
58.所述锁紧组件18包括套筒181,所述转动轴16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套筒181并延伸至所述套筒181的内部,所述转动轴16延伸至所述套筒181内部的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块182,所述圆块18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凸球183;
59.通过手动扇形运动分离挡板17,可以对分离挡板17的角度进行调节,而且通过分离挡板17的运动,可以带动转动轴16相同方向运动,通过第一橡胶凸球183或第二橡胶凸球186的设置,加大了转动轴16旋转时的阻性,以及旋转后的稳定性,提高了分离挡板17角度调节后的稳定性。
60.所述套筒181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84,两个所述挤压弹簧18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85,两个所述弧形块185均与所述套筒181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块18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橡胶凸球186;
61.通过挤压弹簧184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弧形块185进行挤压,使得弧形块185紧密的与圆块182进行接触,通过第一橡胶凸球183或第二橡胶凸球186的设置,加大了转动轴16旋转时的阻性,以及旋转后的稳定性,提高了分离挡板17角度调节后的稳定性。
62.所述防滑组件21包括防滑板211,所述防滑板211的内部开设有滑轨槽212,所述防滑板21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垫213;
63.通过防滑组件21的设置,用于辅助提高驱动组件23左右运动的阻性,进而提高了移动板19左右运动的阻性和提高了伸缩板20伸缩运动后的稳定性,而且滑轨槽212的开设,便于活动杆22左右的滑动。
64.所述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框231,所述驱动框23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挤压板232,所述挤压板232的底部和所述驱动框231的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33,所述挤压板232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杆234,两个所述顶杆234的顶端均贯穿所述驱动框231并延伸至所述驱动框231的顶部,两个所述顶杆234延伸至所述驱动框231的顶部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摩擦板235;
65.通过第一弹簧233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挤压板232进行挤压,使得挤压板232向上运动,进而可以带动两个顶杆234向上运动,而两个顶杆234向上的运动,可以带动摩擦板235与防滑垫213进行接触,间接提高了移动板19左右运动的阻性,提高了伸缩板20伸缩运动后的稳定性。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