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皮炎或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19: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中药 组合 皮炎 制备 湿疹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炎或湿疹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2.皮炎是内外因素所导致的炎症性皮肤病的一个泛称。以发痒的红色皮疹为特征,皮疹表面可能有脱落的鳞屑。
3.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以下用ad代替)又名异位性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临床可见剧烈瘙痒、抓痕、湿疹样丘疱疹、结痂和苔藓化改变。a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的皮肤病,为医学“顽症”之一,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4.ad的发病机制复杂,确切的发病原因及机理尚不明确,但可能主要与遗传、变态反应、微生物、免疫异常、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几个方面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tnf-α在ad的发生以及在ad的皮炎形成中起重要作用,tnf-α值的增高与ad的皮损严重度有一定的关联。
5.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剧烈瘙痒。本病绝大多数初发于婴幼儿期,部分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与成人期三个阶段。
6.ad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正规和良好的治疗可使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患者可享受正常生活。目前,ad系统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外用抗微生物制剂、抗组胺药和抗炎症介质药物、系统抗感染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外用药,也可采用紫外线疗法。
7.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性机制如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机制如皮肤刺激均参与发病过程。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侵袭、超抗原作用或诱导免疫反应引发或加重湿疹。
8.中医认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与机体禀赋不耐,外邪侵入等因素相关,且该病与湿、热、瘀、虚都密切相关。湿热之邪常由外袭所致,也可由内而生。久病多瘀,瘀者为皮络瘀阻。久病多虚,虚者多为脾肺气虚。瘀、虚又可内生湿热,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主要病机。中医古籍对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丰富的论述,中医中药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施治。
9.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发明cn1201786c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山楂、槟榔、枳实、枇杷叶、全瓜蒌、莱菔子、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组成。依托该专利所生产
的中药产品“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颗粒”已上市,该产品具有热肃肺,消积止咳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小儿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该产品临床应用中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得到医生及患者家长的一致好评。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是在中国发明专利cn1201786c的基础上开发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皮炎或湿疹中的新用途。
1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有产品上市,主要产品及剂型包括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和小儿消积止咳颗粒。
12.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炎或湿疹中的新用途,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山楂、枳实、莱菔子、枇杷叶、瓜蒌、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制备而成。
13.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
[0014][0015]
优选的具体方案之一,所述中药组合物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
[0016][0017]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
[0018][0019]
优选的具体方案之二,所述中药组合物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
[0020][0021]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山楂为炒山楂,枇杷叶为蜜炙枇杷叶,莱菔子为炒莱菔子。
[0022]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口服制剂。
[0023]
优选的,所述的口服制剂为医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0024]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为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或糖浆剂中的任意一种。
[0025]
更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为口服液或颗粒剂。
[0026]
具体的,所述的口服液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所述的颗粒剂为小儿消积止咳颗粒。
[0027]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了上述颗粒剂及口服液的的制备方法。
[0028]
所述小儿消积止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0029]
(1)取山楂、枳实、莱菔子、枇杷叶、瓜蒌、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0030]
(2)将步骤(1)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0~1.2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50℃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浸膏;
[0031]
(3)取步骤(2)所得浸膏加蔗糖粉、三氯蔗糖粉和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0032]
所述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
[0033]
(1)取处方量的山楂、枳实、莱菔子、枇杷叶、瓜蒌、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
[0034]
(2)将步骤(1)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30-1.3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4,加水适量,搅拌,冷藏24小时以上,滤过;
[0035]
(3)取步骤(2)滤液加适量蔗糖,溶解,加水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即得口服液。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
[0037]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明显改善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破损皮肤组织,经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的小鼠表皮棘细胞层恢复正常或稍有增厚;真皮浅层少见淋巴细胞浸润,无红细胞外溢,较模型组炎症改变显著;治疗后的小鼠血清与破损皮肤组织中的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下降。
[0038]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慢性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经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的小鼠表皮角化过度不明显,棘层肥厚明显减轻,真皮内炎性浸润显著减少,内皮细胞肿胀减轻,小鼠耳厚度差及肿胀度明显降低,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亦显著降低。
具体实施例
[0039]
一、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述实施例为进一步公开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41]
实施例1
[0042]
处方为:
[0043][0044]
口服液制备方法:
[0045]
取处方量的山楂(炒)、枳实、莱菔子(炒)、枇杷叶(蜜炙)、瓜蒌、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50℃),加水适量,搅拌,冷藏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加蔗糖200g,溶解,加水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即得口服液。
[0046]
实施例2
[0047]
处方为:
[0048][0049]
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成口服液。
[0050]
实施例3
[0051]
处方为:
[0052][0053]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
[0054]
取处方量的山楂(炒)、枳实、莱菔子(炒)、枇杷叶(蜜炙)、瓜蒌、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蔗糖300g、三氯蔗糖2g和糊精适量,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0055]
实施例4
[0056]
处方为:
[0057][0058]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0059]
取处方量的山楂、枳实、莱菔子、枇杷叶、瓜蒌、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得中药组合物。所得中药组合物经过常规丸剂工艺制备成丸剂。
[0060]
实施例5
[0061]
处方为:
[0062][0063]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所得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糖浆剂制备工艺,制备成糖浆剂。
[0064]
实施例6
[0065]
处方为:
[0066][0067]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所得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片剂制备工艺,制备成片剂。
[0068]
实施例7
[0069]
处方为:
[0070][0071]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所得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胶囊制备工艺,制备成胶囊。
[0072]
实施例8
[0073]
处方为:
[0074]
[0075][0076]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制备方法。
[0077]
所得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片剂制备工艺,制备成片剂。
[0078]
对比实施例1
[0079]
处方为:
[0080][0081]
制备方法为:
[0082]
取枇杷叶、瓜蒌、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50℃),加水适量,搅拌,冷藏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加蔗糖200g,溶解,加水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即得口服液。
[0083]
对比实施例2
[0084]
处方为:
[0085][0086]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如下:
[0087]
取布渣叶、青皮、豆蔻、枇杷叶(蜜炙)、瓜蒌、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50℃),加水适量,搅拌,冷藏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加蔗糖200g,溶解,加水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即得口服液。
[0088]
对比实施例3
[0089]
处方为:
[0090][0091]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如下:
[0092]
取山楂(炒)、枳实、莱菔子(炒)、甘草、甜瓜子、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50℃),加水适量,搅拌,冷藏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加蔗糖200g,溶解,加水至1000ml,滤过,分装,灭菌,即得口服液。
[0093]
对比实施例4
[0094]
处方为:
[0095][0096]
制备方法为:
[0097]
取处方量的山楂(炒)、青皮、豆蔻、枇杷叶(蜜炙)、瓜蒌、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槟榔,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5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加蔗糖300g、三氯蔗糖2g和糊精适量,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0098]
二、动物学实验
[0099]
为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功效,发明人开展了试验研究,以下以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及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模型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发明人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人对说明书中描述的其他原因引起的皮炎或湿疹亦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本发明组合物亦可以达到相同或类似的效果,在此不再一一叙述。
[0100]
(一)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作用
[0101]
1材料
[0102]
1.1动物:
[0103]
balb/c小鼠,体质量20
±
2g,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鲁)2014 0007,由济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前适应性饲养一周。
[0104]
1.2药物、试剂
[0105]
1.2.1药物
[0106]
本发明 实施例1、2所得口服液;
[0107]
对比例 对比实施例1、2、3所得口服液;
[0108]
阳性药 氯雷他定颗粒。
[0109]
1.2.3小鼠用药剂量
[0110]
实施例1口服液:22.74ml/kg(高剂量)、11.37ml/kg(中剂量)、5.685ml/kg(低剂量);
[0111]
实施例2口服液:11.37ml/kg;
[0112]
对比实施例1口服液:11.37ml/kg;
[0113]
对比实施例2口服液:11.37ml/kg;
[0114]
对比实施例3口服液:11.37ml/kg;
[0115]
氯雷他定颗粒:1.876mg/kg,按照10ml/kg灌服。
[0116]
1.2.4试剂:生理盐水、2,4-二硝基氟苯(dnfb)、丙酮、小鼠tnf-α、il-4、ifn-γelisa试剂盒。
[0117]
2.试验方法
[0118]
2.2.1造模方法
[0119]
小鼠剃去背部毛发,面积约2.0
×
3.0cm,造模第1天、第3天采用0.5%dnfb丙酮溶液50μl,使用毛刷均匀涂抹在小鼠背部剃毛区,第5天后改用0.2%dnfb丙酮溶液50μl涂于小鼠背部剃毛区,2次/周,连续4周。于用药后的第8天再次给予0.2%dnfb丙酮溶液50μl激发一次。
[0120]
小鼠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结痂、苔藓化等改变,随机选取2只模型小鼠,在皮损处进行组织病理检查,观察是否符合特应性皮炎病理改变。
[0121]
2.2.2分组
[0122]
取特应性皮炎造模成功的小鼠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实施例1(高、中、低剂量组)、实施例2组、对比实施例1、2、3组;
[0123]
另取正常小鼠10只,为空白组。
[0124]
2.2.3给药 造模成功24h后,阳性药组、实施例1、2组、对比实施例1、2、3组分别灌以相应剂量的药液;空白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0125]
每日给药1次,时间固定,连续给药2周。
[0126]
2.2.4检测
[0127]
最后一次灌药24小时后取材:摘除小鼠眼球,获得小鼠全血约0.5ml,室温放置2h后离心获取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4、ifn-γ水平。
[0128]
小鼠取血后再次取各组小鼠皮损处皮肤,观察病理改变并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上清液中的tnf-α、il-4、ifn-γ水平。
[0129]
3.结果及结论
[0130]
3.1局部皮损表现
[0131]
造模后小鼠背部皮肤可见红斑、干燥、脱屑、结痂等皮损改变。治疗2周后实验组痂皮脱落,皮肤红斑及鳞屑基本消失,并出现黄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对照组小鼠痂皮部分脱落,仍有红斑、脱屑,苔藓化。
[0132]
3.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0133]
造模后小鼠皮肤病理:可见角质层不规则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局灶伴浆液性渗
出;棘细胞层增厚,见海绵水肿及细胞内水肿;基底液化变性;真皮浅中层血管周见中等程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可见明显红细胞外溢。
[0134]
取血后小鼠皮肤病理:
[0135]
模型组小鼠表皮可见棘细胞层增厚,轻度海绵水肿及细胞内水肿;基底局灶可见空泡变性或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见轻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及红细胞外溢,符合皮肤慢性炎症性改变;
[0136]
实施例1高、中剂量组小鼠表皮棘细胞层基本恢复正常;真皮浅层少见淋巴细胞浸润,无红细胞外溢,较模型组炎症改变显著;
[0137]
实施例1低剂量组、实施例2组、阳性药对照组表皮可见棘细胞层稍增厚,轻度海绵水肿;真皮浅层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红细胞外溢,较模型组炎症改变明显;
[0138]
对比实施例1、2、3组表皮可见棘细胞增厚,海绵水肿;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及少量红细胞外溢,其中对比实施例1组小鼠较对比实施例2、3组更严重,较模型组炎症改变稍有减轻。
[0139]
3.3血清中tnf-α、il-4、ifn-γ水平
[0140]
从表1中可知,在用药2周后,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实施例1高、中、低剂量组与实施例2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下降,与阳性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比例1、2、3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升高水平与il-4下降水平较小,与阳性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0141]
表1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4、ifn-γ水平(n=10)
[0142][0143]
注:与空白组对比,
@
p<0.05,
*
p<0.01;
[0144]
与模型组对比,

p<0.05,
#
p<0.01;
[0145]
与阳性药组对比,
&
p<0.05,

p<0.01。
[0146]
3.4皮肤组织中tnf-α、il-4、ifn-γ水平
[0147]
从表1中可知,在用药2周后,各给药组小鼠破损皮肤组织中tnf-α、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实施例1高、
中、低剂量组与实施例2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下降,与阳性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比例1、2、3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升高水平与il-4下降水平较小,与阳性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0148]
表2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tnf-α、il-4、ifn-γ水平(n=10)
[0149][0150][0151]
注:与空白组对比,
@
p<0.05,
*
p<0.01;
[0152]
与模型组对比,

p<0.05,
#
p<0.01;
[0153]
与阳性药组对比,
&
p<0.05,

p<0.01。
[0154]
(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脾虚型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
[0155]
1材料
[0156]
1.1动物:
[0157]
昆明种小鼠,体质量20
±
2g,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鲁)2014 0007,由济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前适应性饲养一周。
[0158]
1.2药物、试剂
[0159]
1.2.1药物
[0160]
本发明 实施例3所得颗粒剂;
[0161]
对比例 对比实施例4所得颗粒剂;
[0162]
阳性药 氯雷他定颗粒。
[0163]
1.2.3小鼠用药剂量
[0164]
实施例3颗粒剂:13.644g/kg(高剂量)、6.822g/kg(中剂量)、3.411g/kg(低剂量);
[0165]
对比实施例4颗粒剂:6.822g/kg;
[0166]
氯雷他定颗粒:1.876mg/kg;
[0167]
1.2.4试剂:生理盐水、2,4-二硝基氟苯(dnfb)、丙酮、橄榄油。
[0168]
2.试验方法
[0169]
2.2.1造模方法
[0170]
在小鼠腹部去毛,面积约为2cm
×
2cm,第1天在剃毛区涂7%的dnfb丙酮溶液25μl致敏,第2天强化一次;第5天在小鼠背部剃毛,面积约为2cm
×
2cm,第6天开始再小鼠右耳双面及背部剃毛区涂抹0.1%dnfb丙酮溶液5μl、15μl激发,每隔3天激发一次,共激发4次。观察造模各组小鼠的行为状态,若出现皮肤增厚、粗糙、干燥、暗红斑及褐色结痂,有少量毛发生长,小鼠回头舔舐频繁,烦躁不安明显即为造模成功。
[0171]
于小鼠慢性湿疹造模第12天起采用番泻叶致脾虚的方法制作小鼠脾虚模型:给予小鼠灌服100%番泻叶煎剂0.5ml/只,1次/天,连续7天。观察小鼠的行为状态:1)大便溏泄;2)食少纳呆;3)消瘦,体质量减轻;4)毛色无光泽;5)蜷缩聚堆;6)神态萎靡,易疲劳。1)和2)为主症,3)至6)为兼症,具有全部主症及2项兼症时即为脾虚造模成功。
[0172]
2.2.2分组
[0173]
取造模成功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实施例3(高、中、低剂量组)、对比实施例4组;
[0174]
另取正常小鼠10只,为空白组。
[0175]
2.2.3给药 末次致敏激发24h后,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药液。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24h后,称体质量后处死小鼠,取材送检。
[0176]
3.观察项目
[0177]
3.1形态学观察 取小鼠耳部皮肤组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做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耳部病变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0178]
3.2指标检测 处死小鼠后,立即剪下小鼠左右耳廓备检。用打孔器取同部位的左右两耳片,用微测量卡尺测定小鼠耳中部厚度,计算左右耳厚度差;电子天平称量耳片质量,以左右耳片质量之差计为肿胀程度。处死小鼠后取出完整脾脏和胸腺,去掉筋膜和脂肪组织,天平称量脾脏和胸腺质量,脾脏(胸腺)质量除以该鼠体体质量得脾脏(胸腺)指数。
[0179]
4.结果
[0180]
4.1一般情况
[0181]
小鼠造模后,背部皮肤逐渐干燥、粗糙、肥厚,并因摩擦等机械性刺激而出现血痂,皮损处毛发稀疏,出现时而烦躁、回头舔舐等慢性湿疹表现;同时还出现懒动、嗜卧、毛发无光泽、反应迟钝、饮食减少、腹泻、便质稀、体质量减轻、体温低等脾虚表现。各给药小鼠相互摩擦及回头舔舐明显减少,粗糙、肥厚减轻,毛发增多。实施例3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及阳性药组除上述表现外,用药第2天起大便逐渐正常,饮食亦趋于正常,体质量逐渐增加,体温回至正常,整体表现优于对比实施例4组。
[0182]
4.2耳部皮肤组织病理表现
[0183]
模型组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细胞间水肿不明显,无表皮内水疱,真皮血管周围炎性浸润明显。实施例3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表皮角化过度不明显,棘层肥厚明显减轻,真皮内炎性浸润显著减少,内皮细胞肿胀减轻。对比实施例4组表皮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真皮内炎性浸润减少,内皮细胞肿胀减轻。
[0184]
4.3耳厚度差及肿胀程度
[0185]
各给药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耳肿胀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实施例3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耳肿胀度明显低于对比实施例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0186]
表3各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肿胀程度比较(n=10)
[0187][0188]
注:与模型组对比,

p<0.05,
#
p<0.01;
[0189]
与阳性药组对比,
*
p<0.05,
&
p<0.01。
[0190]
4.4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
[0191]
与模型组对比,各给药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施例3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低于对比实施例4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0192]
表4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比较(n=10)
[0193][0194][0195]
注:与模型组对比,

p<0.05,
#
p<0.01;
[0196]
与阳性药组对比,
*
p<0.05,
&
p<0.0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