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便饮用的单口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18: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单口 茶具 茶水 饮用 分离


1.本技术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饮用的单口茶水分离杯。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泡茶是中国人的实用新型,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以及茶文化的发展,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饮用者的饮用习惯而定,传统水杯无法实现茶水浓度的调节,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杯子。
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泡茶,泡茶可以养生,但是不同的人群对茶的浓度爱好不同,现有的茶水分离杯多采用罗纹转动顶出或按钮式顶出,结构复杂,且控制分离的过程中使用者需一直盯着茶仓看是否开启,较为麻烦,另外饮用时还需将茶仓取出,使用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者对控制分离过程进行查看,同时方便使用者对茶水进行直接饮用,提高使用效果的方便饮用的茶水分离杯。
5.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饮用的单口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杯盖、移动座和茶仓,所述杯盖限位固定在杯体杯口处,杯盖上定位设有磁吸控制座,移动座固定在茶仓内部,且移动座上的挡板遮挡在茶仓通水口上,当磁吸控制座转动特定角度时,移动座带动挡板在茶仓通水口处纵向移动,移动座和茶仓之间设有挡盖,茶仓通过密封圈固定在杯体内部,且密封圈、茶仓和挡盖均与杯体侧壁存在空隙。
6.具体的,所述密封圈选用硅胶圈,且硅胶圈包括圈体和均匀分设在圈体外侧壁上的多个凸块,每隔一个凸块的外壁上方设有一固定块,其中两个固定块之间的一个凸块上设有一卡块。
7.具体的,所述杯体内部设有弧形结构的固定筋,卡块外侧卡固在固定筋与杯体侧壁间的缺口内,固定块底部与固定筋顶部接触,凸块外侧与固定筋远离杯壁的侧边接触。
8.具体的,所述茶仓包括环体、圆筒和漏水板,环体固定在圆筒顶部外侧,环体上设有一固定口,密封圈上的卡块一侧插入至固定口内部,所述漏水板固定圆筒内侧壁上,漏水板上设有若干漏水孔,漏水板中部设有卡口,圆筒、漏水板和环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9.具体的,所述移动座包括辅助弹簧、阀杆、套筒、套帽和第一磁铁,阀杆顶部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第一磁铁位于顶部凹槽内部,阀杆底部穿过挡板并通过螺帽固定,辅助弹簧和套筒均套装在阀杆上,且辅助弹簧位于套筒内部,套筒底部穿过并卡固在漏水板的卡口上,所述套帽穿过阀杆并与套筒底部螺装固定。
10.具体的,所述挡盖上套设有密封环,且密封环与茶仓内侧壁接触,挡盖套装在移动座和茶仓顶部。
11.具体的,所述磁吸控制座包括盖板、第二磁铁和固定盖,盖板底部设有凸起结构,并在凸起结构底部设有底部凹槽,所述第二磁铁放置在底部凹槽内,杯盖上设有圆形通口,固定盖卡固在杯盖的圆形通口上并在二者之间设有转塞o型圈,所述固定盖上设有方形通口,凸起结构穿过圆形通口并位于方形通口处,固定盖通过螺丝与盖板中部固定,且螺丝输出端穿过圆形通口不与盖板接触,从而使得盖板可带动固定盖在杯盖上进行转动。
12.具体的,所述盖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挡块,固定盖上设有一移动块,当盖板转动180
°
时,移动块与挡块接触。
13.具体的,还包括内塞,所述内塞卡固在杯盖内部,且固定盖和第二磁铁均位于内塞内侧,内塞对第二磁铁进行遮挡使其避免与茶水接触,所述内塞外侧壁上套装有盖板硅胶圈,且盖板硅胶圈位于杯体与内塞之间。
14.具体的,所述杯体靠近杯口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结构,并在外螺纹结构下方的杯体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杯盖内壁上设有与杯体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并在内螺纹结构下侧的杯盖内壁上设有凸起,且所述凸起与杯体上的环形凹槽相匹配。
15.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通过每转动杯盖一特定角度即可使挡板离开或挡住茶仓通水口,使得使用者无需对控制分离过程进行查看,只要转动杯盖即可控制茶水进行分离操作;
17.2、通过密封圈、茶仓和挡盖与杯体侧壁间存在的空隙,使得茶水可从此空隙处流出让使用者直接进行饮用,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密封圈与茶仓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密封圈与杯体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杯体与固定筋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盖板与挡板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固定盖与移动块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杯体;2、杯盖;3、移动座;301、辅助弹簧;302、阀杆;303、套筒;304、套帽;305、第一磁铁;4、茶仓;401、环体;402、圆筒;403、漏水板;5、挡盖;6、硅胶圈;7、凸块;8、固定块;9、卡块;10、固定筋;11、密封环;12、盖板;13、第二磁铁;14、固定盖;16、挡板;17、挡块;18、移动块;19、内塞;20、凸起;21、环形凹槽;22、弧形抓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参考图1

图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方便饮用的单口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1、杯盖2、移动座3和茶仓4,杯盖2限位固定在杯体1杯口处,杯盖2上定位设有磁吸控制座,移动座3固定在茶仓4内部,且移动座3上的挡板16遮挡在茶仓4通水口上,当磁吸控制座转动特定角度时,移动座3带动挡板16在茶仓4通水口处纵向移动,通过每转动杯盖2一特定角度即可使挡板16离开或挡住茶仓4通水口,使得使用者无需对控制分离过程进行查看,只要转动杯盖2即可控制茶水进行分离操作,移动座3和茶仓4之间设有挡盖5,茶仓4通过密封圈固定在杯体1内部,且密封圈、茶仓4和挡盖5均与杯体1侧壁存在空隙,使得茶水可从此空隙处流出,继而让使用者直接进行饮用,提高使用效果。
31.具体的,密封圈选用硅胶圈6,且硅胶圈6包括圈体和均匀分设在圈体外侧壁上的多个凸块7,每两个凸块7之间的空隙可供茶水进行出入,继而让使用者直接进行饮用,每隔一个凸块7的外壁上方设有一固定块8,固定块8可将硅胶圈6固定在杯体1内部,其中两个固定块8之间的一个凸块7上设有一卡块9,卡块9可对硅胶圈6进行限位。
32.具体的,杯体1内部设有弧形结构的固定筋10,卡块9外侧卡固在固定筋10与杯体1侧壁间的缺口内,使硅胶圈6与杯体1定位,固定块8底部与固定筋10顶部接触,使得硅胶圈6通过固定块8与固定筋10间的结构固定在杯体1内部,凸块7外侧与固定筋10远离杯壁的侧边接触,保证每两个凸块7之间的空隙可供茶水进行出入。
33.具体的,茶仓4包括环体401、圆筒402和漏水板403,环体401固定在圆筒402顶部外侧,环体401上设有一固定口,密封圈上的卡块9一侧插入至固定口内部,漏水板403固定圆筒402内侧壁上,漏水板403上设有若干漏水孔,漏水板403中部设有卡口,可将茶叶放置在圆筒402与漏水板403之间的空间内,待热水通过漏水孔进入圆筒402内后,热水可对茶叶进行砌泡。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座3包括辅助弹簧301、阀杆302、套筒303、套帽304和第一磁铁305,阀杆302顶部设有顶部凹槽,第一磁铁305位于顶部凹槽内部,阀杆302底部穿过挡板16并通过螺帽固定,辅助弹簧301和套筒303均套装在阀杆302上,且辅助弹簧301位于套筒303内部,套筒303底部穿过并卡固在漏水板403的卡口上,套帽304穿过阀杆302并与套筒303底部螺装固定,当第一磁铁305受到斥力时,其带动阀杆302向远离杯盖2处进行移动,此时辅助弹簧301受到压缩,挡板16离开茶仓4,使水可进出茶仓4,当第一磁铁305不受斥力或受到吸力时,其带动阀杆302靠近杯盖2,此时辅助弹簧301复位,挡板16遮挡茶仓4,使水无法进出茶仓4,同时通过螺帽和套帽304对阀杆302和套筒303进行固定,使得阀杆302和套筒
303与茶仓4间为可拆卸固定。
35.如图8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座3包括阀杆302、套筒303、套帽304和第一磁铁305,阀杆302顶部设有顶部凹槽,第一磁铁305位于顶部凹槽内部,阀杆302底部穿过挡板16并通过螺帽固定,套筒303底部穿过并卡固在漏水板403的卡口上,套帽304穿过阀杆302并与套筒303底部螺装固定,当第一磁铁305受到斥力时,其带动阀杆302向远离杯盖2处进行移动,此时挡板16离开茶仓4,使水可进出茶仓4,当第一磁铁305不受斥力或受到吸力时,其带动阀杆302靠近杯盖2,此时挡板16遮挡茶仓4,使水无法进出茶仓4,同时通过螺帽和套帽304对阀杆302和套筒303进行固定,使得阀杆302和套筒303与茶仓4间为可拆卸固定,无需设置弹簧,仅依靠第一磁铁305受到吸力或斥力时,即可带动阀杆302移动,使挡板16遮挡或离开茶仓4。
36.具体的,挡盖5上套设有密封环11,且密封环11与茶仓4内侧壁接触,挡盖5套装在移动座3和茶仓4顶部,挡盖5对茶仓4的圆筒402上侧进行遮挡,避免茶叶掉出,密封环11保证挡盖5与茶仓4间的固定效果,挡盖5表面设有弧形抓板22,使用者可捏住弧形抓板22将挡盖5从茶仓4上取下。
37.具体的,磁吸控制座包括盖板12、第二磁铁13和固定盖14,盖板12底部设有凸起结构,并在凸起结构底部设有底部凹槽,第二磁铁13放置在底部凹槽内,杯盖2上设有圆形通口,固定盖14卡固在杯盖2的圆形通口上并在二者之间设有转塞o型圈,固定盖14上设有方形通口,凸起结构穿过圆形通口并位于方形通口处,固定盖14通过螺丝与盖板12中部固定,且螺丝输出端穿过圆形通口不与盖板接触,当盖板12带动固定盖14在杯盖2上进行转动时,第二磁铁13也随之转动,继而使得第二磁铁13控制第一磁铁305移动。
38.具体的,盖板12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挡块17,固定盖14上设有一移动块18,当盖板12转动180
°
时,移动块18与挡块17接触,保证盖板12每转动180
°
即受到阻力,从而提醒使用者已完成操作。
39.具体的,还包括内塞19,内塞19卡固在杯盖2内部,且固定盖14和第二磁铁13均位于内塞19内侧,内塞19对第二磁铁13进行遮挡使其避免与茶水接触,内塞19外侧壁上套装有盖板硅胶圈,且盖板硅胶圈位于杯体1与内塞19之间,内塞19对第二磁铁13进行遮挡使其避免与茶水接触。
40.具体的,杯体1靠近杯口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结构,外螺纹结构末尾处为垂直状态,便于限位杯盖2,外螺纹结构下方的杯体1外壁设有环形凹槽21,杯盖2内壁上设有与杯体1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并在内螺纹结构下侧的杯盖2内壁上设有凸起20,且凸起20与杯体1上的环形凹槽21相匹配,使得杯盖2与杯体1之间存在止转定位。
41.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的一种方便饮用的单口茶水分离杯,使用时旋开杯盖2并取走挡盖5,在茶仓4内倒内适量的茶叶,放好后盖回挡盖5并倒入开水,倒入时开水从密封圈、茶仓4和挡盖5与杯体1的间隙处流入杯内,若嫌进水太慢,则也可取出茶仓4进行灌水操作,倒好后拧紧杯盖2,然后180
°
转动盖板12直至其上的挡块17与固定盖14上的移动块18接触,此时盖板12带动固定盖14上的第二磁铁13转动至与第一磁铁305磁极相对,通过同性相斥原理使得第一磁铁305带动阀杆302上的挡板16离开茶仓4,此时使用者可倒置杯体1使水通过漏水板403进入茶仓4对茶叶进行砌泡,茶水浓度合适后使用者可正置杯体1使水从茶仓4内移出,之后向相反方向180
°
转动盖板12直至其上的另一个挡块17与固定
盖14上的移动块18接触,此时盖板12带动固定盖14上的第二磁铁13转动至与第一磁铁305磁极相同,则通过异性相斥原理使得第一磁铁305带动阀杆302上的挡板16遮挡茶仓4通水口,使茶水与茶叶分隔开来,若要对茶水进行饮用,则打开杯盖2倾倒杯身,使茶水从密封圈、茶仓4和挡盖5与杯体1的间隙处流出直接饮用即可。
42.另外,由于杯盖2与杯体1之间存在止转定位,第二磁铁13定位固定在杯盖2内,第一磁铁305定位固定在移动座3内,移动座3定位固定在茶仓4内,茶仓定位固定在杯体1内部,因此杯盖2盖上后,只要转动180
°
即可带动第二磁铁13对第一磁铁305进行吸附或排斥,继而打开或关闭茶仓4。
4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