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对开扇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0-27 18: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对开 装置 生成 方法 家装设计


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开扇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家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对开扇是指同一区域中有两扇相对而开的窗扇或者门扇。对开扇相比单开扇的开启空间更大,在实际场景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使用对开扇。
3.为了关闭时“严丝合缝”,对开扇通常会安装一个“假中梃型材”在其中一个扇上,而不在窗框上设置固定的框梃型材,进而让两窗扇直接相对接合,这就形成了假中梃。
4.在现有的家装设计软件中,当设计师选择生成对开扇时,并不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假中梃,也即现有方案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开扇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开扇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8.获取生成参数,所述生成参数包括型材之间的卡口参数和对开扇的开启方式,所述卡口参数用于表示不同型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9.根据所述生成参数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假中梃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每个模型的大小和中心点位置;
10.根据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确定包裹层的位置,所述包裹层用于包裹所述对开扇中的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
11.根据所述包裹层的位置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相对位置,将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模型填充至所述包裹层。
12.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3.将所述假中梃作为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或者右窗扇中的任一个的子模型。
14.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生成参数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假中梃的模型参数,包括:
15.获取建模参数,所述建模参数包括左窗扇和右窗扇之间的缝隙值、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宽度比、型材的左右宽度中的至少一种;
16.获取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和右窗扇在不同方向的卡入值;
17.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模型参数。
18.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和右窗扇在不同方向的卡入值,包括:
19.确定所述窗扇的四边卡入的型材的类型;
20.根据确定的所述类型计算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和右窗扇在不同方向的卡入值。
21.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模型参数,包括:
22.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大小;
23.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大小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
24.可选的,所述预设基准点为左窗扇,所述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窗扇的大小,包括:
25.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确定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在区域内的宽度x;根据所述宽度x计算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宽度;
26.获取为所述窗扇配置的长度;
27.根据所述建模参数和所述卡入值确定所述窗扇的高度。
28.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假中梃的大小,包括:
29.获取为所述假中梃配置的长度和宽度;
30.根据所述窗扇的高度确定所述假中梃的高度。
31.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大小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包括:
32.确定所述窗扇的窗扇类型,所述窗扇类型包括玻扇或者纱扇;
33.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所述窗扇类型和所述大小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
3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开扇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6.通过获取生成参数,所述生成参数包括型材之间的卡口参数和对开扇的开启方式,所述卡口参数用于表示不同型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生成参数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假中梃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每个模型的大小和中心点位置;根据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确定包裹层的位置;根据所述包裹层的位置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相对位置,将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模型填充至所述包裹层。也即在生成对开扇时,自动生成对应的假中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成的对开扇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生成带有假中梃的对开扇进而满足客户需求的效果。
3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开扇生成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39.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开扇建模时各个卡口参数的示意图;
40.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开扇建模时设置各个卡口参数的示意图;
41.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卡口参数的另一种示意图;
42.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生成对开扇时涉及的各个参数的示意图;
43.图6至图1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开扇中涉及的各种卡口参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8.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开扇生成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49.步骤101,获取生成参数,所述生成参数包括型材之间的卡口参数和对开扇的开启方式,所述卡口参数用于表示不同型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50.本技术所述的对开扇可以是玻扇也可以是纱扇,对此并不做限定。
51.实际实现时,不同位置处的卡口参数的获取方式不同,也即获取卡口参数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52.(1)、在对开扇建模时,接收设置的卡口参数。
53.请参考图2,卡口参数可以包括图2所示的bsx1、bsy1、bsx2、bsy2。其中,bsx1为玻璃相对于玻扇框定位点在x方向的距离,bsy1为玻璃相对于玻扇框定位点在y方向的距离,bsx2为玻扇框相对于边框卡口在x方向的盖值(盖值可以为0),bsy2的值为空,由推拉扇在墙厚方向的位置由轨道参数决定。其中,结合图2,本技术所说的x方向为窗扇的横向方向,y方向为垂直于x方向的竖向方向。
54.请参考图3,玻扇框在建模时,用户可以在设置框中设置对应的卡口参数值。
55.(2)、对于平开玻扇和平开纱扇与外部不同型材之间的卡口参数,接收设置的卡口参数。
56.以设置转换框和玻扇框之间的卡口参数来举例说明,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一种可能的示意图。
57.对开扇的开启方式可以为内开或者外开,用户在设计对开扇时,可以设置对开扇的开启方式,也即可以直接接收用户设置的开启方式。可选的,若用户未设置开启方式,则采用默认开启方式。默认开启方式可以为内开也可以为外开,对此并不做限定。
58.步骤102,根据所述生成参数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假中梃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每个模型的大小和中心点位置;
59.预设基准点是指预先设置的坐标原点,可以选取任意一点。并且实际实现时,为了更加贴近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选择左下角为预设基准点,这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符合用户设置坐标系的定义。并且下述除特殊说明外,均以预设基准点为左下角来举例说明。
60.实际实现时,本步骤可以包括:
61.第一,获取建模参数,所述建模参数包括左窗扇和右窗扇之间的缝隙值、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宽度比、型材的左右宽度中的至少一种;
62.用户在设计对开扇时,可以对对开扇进行建模。比如,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用户建模时可能涉及的建模参数。其中,framewidth:区域宽度;frameheight:区域高度;crackwidth:间隙宽度。当然,图5仅以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宽度相同来举例说明,实际实现时,用户还可以设置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宽度比,比如,设置为1:1.5等等。并且,用户还可以设置左侧型材的宽度和右侧型材的宽度,也即建模参数还可以包括左侧型材的宽度和右侧型材的宽度。
63.上述仅以建模参数包括上述几种来举例说明,实际实现时,建模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对此并不做限定。
64.第二,获取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和右窗扇在不同方向的卡入值;
65.请参考表1,其示出了对开扇中可能涉及的卡口参数的汇总,并且,请参考图6至17,其示出了表1中从左到右每一列卡口参数的示意图。
[0066][0067]
表1
[0068]
实际实现时,本步骤包括:
[0069]
(1)、确定所述窗扇的四边卡入的型材的类型;
[0070]
由于窗扇的四边型材不同,计算在不同方向的卡入值时的计算方式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确定窗扇的四边卡入的型材的类型。其中,型材的类型可以是边框、横梃、竖梃、玻扇内开转换框、玻扇外开转换框。
[0071]
(2)、根据确定的所述类型计算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和右窗扇在不同方向的卡入
值。
[0072]
根据确定得到的类型计算对应的卡入值。可选的,请参考表2,其示出了一种可能的计算方式。结合表2,以窗扇四边的型材为边框来举例说明,则对于玻扇框,玻扇框在x方向的宽度为:边框w

bk_bsk_x;而对于纱扇框,纱扇框在x方向的宽度为:边框w

bk_ssk_x;其中,bk_bsk_x和bk_ssk_x为在步骤102中通过表1所对应的计算方式计算得到的参数。类似的,仍然参考表2,以窗扇四边的型材为竖梃来举例,则对于玻扇框,玻扇框在x方向的宽度为:竖梃h

st_bsk_x;而对于纱扇框,纱扇框在x方向的宽度为:竖梃h

st_ssk_x;其中,st_bsk_x和st_ssk_x为在步骤102中通过表1所对应的计算方式计算得到的参数。
[0073][0074]
表2
[0075]
第三,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模型参数。
[0076]
可选的,本步骤包括:
[0077]
(1)、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大小;
[0078]
实际实现时,窗扇的计算方式如下:
[0079]
a、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确定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在区域内的宽度x;根据所述宽度x计算左窗扇和右窗扇的宽度;
[0080]
假设左右扇的比例为a:b,区域宽度=framewidth,左扇在区域内的宽度为x,则:
[0081]
左扇w=x 左边型材宽度

(左边型材

玻扇框

卡口x);
[0082]
右扇w=framewidth

x

缝隙值 右边型材宽度

(右边型材

玻扇框

卡口x);
[0083]
由于左扇w/右扇w=a/b,所以:
[0084]
x=[a*(framewidth

缝隙值 右边型材宽度

(右边型材

玻扇框

卡口x))

b*(左边型材

玻扇框

卡口x)]/(a b),由此可以算出左右扇的w。
[0085]
b、获取为所述窗扇配置的长度;
[0086]
c、根据所述建模参数和所述卡入值确定所述窗扇的高度。
[0087]
h=frameheight 窗扇距离上侧区域的卡入值x 窗扇距离下侧区域的卡入值x。
[0088]
假中梃的计算步骤包括:
[0089]
a、获取为所述假中梃配置的长度和宽度;
[0090]
b、根据所述窗扇的高度确定所述假中梃的高度。
[0091]
由于玻扇和纱扇的假中梃的计算方式不同,因此,下述分开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0092]
玻扇假中梃:
[0093]
w=假中梃模型自身w;d=玻扇假中梃d;h=玻扇的h。
[0094]
纱扇假中梃:
[0095]
w=假中梃模型自身w;d=纱扇假中梃d;h=纱扇的h。
[0096]
其中,假中梃模型自身w,玻扇假中梃d,假中梃模型自身w以及纱扇假中梃d均为建模时用户设置的建模参数。
[0097]
(2)、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和所述大小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
[0098]
由于对开扇可以设置为内开也可以设置为外开,且不同开启方式假中梃的设置方式不同,因此,本步骤包括:
[0099]
确定所述窗扇的窗扇类型,所述窗扇类型包括玻扇或者纱扇;
[0100]
根据所述生成参数、所述建模参数、所述卡入值、所述窗扇类型和所述大小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
[0101]
首先,对于玻扇的中心点位置和玻扇中的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的计算步骤包括:
[0102]
a、左玻扇
[0103]
x=左玻扇w/2;y=左玻扇d/2;z=左玻扇h/2。
[0104]
b、右玻扇
[0105]
x=左玻扇w 缝隙值crackwidth 右玻扇w/2;
[0106]
y=(玻扇框和右边型材的卡口y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左玻扇d/2;
[0107]
z=右玻扇h/2。
[0108]
c、玻扇假中梃
[0109]
x=左玻扇w

玻扇框和玻扇假中梃卡口x值

玻扇假中梃w/2;
[0110]
y
[0111]
内开=玻扇假中梃d/2 玻扇框和玻扇假中梃卡口y值;
[0112]
外开=左玻扇d

玻扇框和玻扇假中梃卡口y值

玻扇假中梃d/2;
[0113]
z=玻扇假中梃h/2。
[0114]
其次,对于纱扇的中心点位置和纱扇中的假中梃的中心点位置的计算方式如下:
[0115]
a、左纱扇
[0116]
x=(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左纱扇w/2;
[0117]
y=(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左纱扇d/2;
[0118]
z=(纱扇框和下边型材的卡口x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左纱扇h/2。
[0119]
b、右纱扇
[0120]
x=(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左纱扇w 缝隙值crackwidth 右纱扇w/2;
[0121]
y=(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右纱扇d/2;
[0122]
z=(纱扇框和下边型材的卡口x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右纱扇h/2。
[0123]
c、纱扇假中梃
[0124]
x=(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左纱扇w

纱扇框和纱扇假中梃卡口x值

纱扇假中梃w/2;
[0125]
y
[0126]
内开=(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纱扇假中梃d/2 纱扇框和纱扇假中梃卡口y值;
[0127]
外开=(纱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y值) 左纱扇d

纱扇框和纱扇假中梃卡口y值

纱扇假中梃d/2;
[0128]
z=(纱扇框和下边型材的卡口x值

玻扇框和左边型材的卡口x值) 纱扇假中梃h/2。
[0129]
步骤103,根据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确定包裹层的位置;
[0130]
所述包裹层用于包裹所述对开扇中的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包裹层不考虑假中梃的影响,仅需将窗扇和假中梃包裹即可。实际实现时,可以先确定每个窗扇的包围盒、假中梃的包围盒,也即可以得到多个包围盒,之后对确定的各个包围盒进行合并。具体的,每两个包围盒的合并规则为:已知包围盒的8个顶点坐标(x,y,z),可以求出最小x,最大y,最小z,即算出合并后的新长方体的左后下点的坐标,同理求出最大x,最小y,最大z,即为合并后的新长方体的右前上点的坐标,这两个点就能唯一确定一个长方体。以此类推,即可得到所有包围盒合并后的最终包围盒,最终包围盒即为本步骤所述的包裹层。
[0131]
步骤104,根据所述包裹层的位置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相对位置,将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模型填充至所述包裹层。
[0132]
实际实现时,在确定得到包裹层的位置之后,即可将窗扇和假中梃按照包裹层的位置做偏移,进而得到窗扇和假中梃相对于包裹层中心点的坐标。最后,将窗扇和假中梃填充至包裹层,即可得到最终生成的对开扇。
[0133]
在本技术中,包裹层相当于一个盒子,初始化时只带了一些对开扇的属性,并没有子模型(也即对开扇中的窗扇和假中梃),之后将所有子模型作为包裹层的children,构造出树形结构给前端。
[0134]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对开扇开窗动画时,假中梃可以跟随窗扇共同变化,在本技术中,可以将所述假中梃作为所述窗扇中的左窗扇或者右窗扇中的任一个的子模型。当然实际实现时,若无需实现假中梃跟随窗扇变化,则假中梃和窗扇可以分别实现为独立的个体,本实施对此并不做限定。
[0135]
综上所述,通过获取生成参数,所述生成参数包括型材之间的卡口参数和对开扇的开启方式,所述卡口参数用于表示不同型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生成参数以及预设基准点确定所述对开扇中的窗扇和假中梃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每个模型的大小和中心点位置;根据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确定包裹层的位置;根据所述包裹层的位置确定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的相对位置,将所述窗扇和所述假中梃模型填充至所述包裹层。也即在生成对开扇时,自动生成对应的假中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成的对开扇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生成带有假中梃的对开扇进而满足客户需求的效果。
[0136]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开扇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0137]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013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3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