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管材 塑料 固定 结构 安装


1.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塑料管材是指用塑料制成的管状材料,所用材料多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塑料等热塑性塑料,以上述塑料颗粒为原料,经过热熔挤出成型制成各类管径的管道。由于塑料管道耐腐蚀性能强,渗出物质少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物中。
3.但以上热塑性塑料的管材耐热性差,刚性较小,热收缩较大,不宜输送热水,多作为电力通讯线路的保护管套埋设于地面下使用。
4.埋设入地下的电力管路,所埋位点下如已经存在其他电力管路,现有电力管路容易受到已有电路的电磁波干扰,影响正常通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包括:管托座、第一组基座、第二组基座、第三组基座、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第二软磁聚合物层和第三软磁聚合物层,管托座成对设置于塑料管材的两端上;塑料管材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管托座内;管托座设置于第一组基座顶面上;第二组基座插设于第一组基座第一侧壁上;第三组基座插设于第一组基座第二侧壁上;
7.第二组基座和第三组基座垂直塑料管材埋设坑道底面设置;
8.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一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第一组基座内;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二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一组基座内;
9.第二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一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第二组基座内;第二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二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二组基座内;
10.第三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一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第三组基座内;第三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二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三组基座内。
11.优选的,第一组基座包括:顶盖、底座、多根插接杆,容纳夹层,顶盖盖设于底座上;底座与顶盖之间夹设设置容纳夹层;顶盖底面容纳夹层外各顶角上分别设置插接杆;插接杆垂直设置于顶盖底面上;插接杆插入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插孔内;插接杆与插孔过盈配合。
12.优选的,第二组基座包括:顶盖、底座、多根插接杆,容纳夹层,顶盖盖设于底座上;底座与顶盖之间夹设设置容纳夹层;顶盖底面容纳夹层外各顶角上分别设置插接杆;插接杆垂直设置于顶盖底面上;插接杆插入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插孔内;插接杆与插孔过盈配合。
13.优选的,第三组基座包括:顶盖、底座、多根插接杆,容纳夹层,顶盖盖设于底座上;
底座与顶盖之间夹设设置容纳夹层;顶盖底面容纳夹层外各顶角上分别设置插接杆;插接杆垂直设置于顶盖底面上;插接杆插入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插孔内;插接杆与插孔过盈配合。
14.优选的,包括:第一耐腐板和第二耐腐板,第一耐腐蚀板的第一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一第一组基座侧壁相连接;第一耐腐板的第二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一组基座侧壁相连接;第一耐腐板设置于第一软磁聚合物层顶面上;第二耐腐蚀板的第一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一第一组基座侧壁相连接;第二耐腐板的第二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一组基座侧壁相连接;第二耐腐蚀板设置于第一耐腐板下方,并设置于第一软磁聚合物层底面上。
15.优选的,管托座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法兰盘、连接螺栓,第二夹持部设置于第一组基座顶面上;第二夹持部盖设于第二夹持部顶面上;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围成管材通孔,塑料管材的一端插入管材通孔内;法兰盘设置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相接面外侧壁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对齐设置的法兰盘连接;连接螺栓垂直法兰盘插入法兰盘设置。
16.优选的,包括:成对设置调节管径组件,调节管径组件对称设置于第一夹持部两侧壁上;调节管径组件的抵接端容纳设置于第一夹持部内部空腔内。
17.优选的,调节管径组件包括:螺杆、卡接头、抵接座,抵接座的第一端与螺杆相连接,螺杆容纳设置于第一夹持部内并与第一夹持部螺纹连接;卡接头与螺杆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接头卡接于第一夹持部的外侧壁上;抵接座容纳的第二端面为弧段面,并与塑料管材外壁抵接。
18.优选的,包括:过盈边,过盈边成对设置于插接凸块两相对侧壁上。
19.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20.1)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通过在塑料管材的两端套设管托座,并在管托座下方设置的第一组基座内设置容纳夹层及耐腐板,并在两层耐腐板之间设置软磁聚合物层,软磁聚合物层夹设于耐腐板之间,并被设置于塑料管另一端上的另一第一基座夹持,在塑料管材与底面间隔区域间插设软磁聚合物层,从而对来此埋设坑道下方的电磁波进行有效抑制,避免已埋设的电力线路产生电磁波干扰,提高电力通讯线路埋设位置的选择自由度。
21.2)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通过在第一组基座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插设第二组基座和第三组基座,并通过在各组基座之间设置软磁聚合物层,从而将塑料管材与放置坑道的两侧壁分隔开,从而有效阻断从坑道侧壁向塑料管材辐射的电磁波,从而实现对电力管路的有效保护,提高管路埋设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基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组基座和第一组基座连接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垂直基座体,b)为水平基座体;
26.图例说明:
27.11、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13、法兰盘;114、连接螺栓;115、管材通孔;116、螺杆;117、抵接座;118、卡接头;21、第一组基座;22、第二组基座;23、第三组基座;211、顶盖;212、底座;213、插接杆;214、容纳夹层;215、第三软磁聚合物层;221、插接槽;222、插接凸块;223、过盈边;224、水平基座体;225、垂直基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参见图1~4,本技术提供的塑料管材固定安装结构,包括:管托座、第一组基座21、第二组基座22、第三组基座23、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第二软磁聚合物层和第三软磁聚合物层215,管托座成对设置于塑料管材的两端上;塑料管材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管托座内;管托座设置于第一组基座21顶面上;第二组基座22插设于第一组基座21第一侧壁上;第三组基座23插设于第一组基座21第二侧壁上;
35.第二组基座22和第三组基座23垂直塑料管材埋设坑道底面设置;
36.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一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第一组基座21内;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二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一组基座21内;
37.第二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一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第二组基座22内;第二软磁聚合物层的第二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二组基座22内;
38.第三软磁聚合物层215的第一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第三组基座23内;第三软磁聚合物层215的第二端夹设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三组基座23内。
39.通过在安放塑料管材的坑道的底面、两侧壁上分别铺设软磁聚合物层,并通过设置于管体两端的管托各基座,分别将各软磁聚合物层拉伸铺设,从而一方面能避免软磁聚合物层直接与坑道内壁接触,遭受坑道内渗透水分或其他物质的侵蚀,另一方面还能利用在坑道内3个面上分别设置对电磁波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的软磁聚合物层,从而避免铺设位置下方已有电力通讯管路线路产生的电磁波对新铺设导线的干扰,从而便于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铺设管路,无需因躲避已有管路中电路产生的电磁波,更改设计和电路铺设位置,从而提高管路铺设简便性,无需反复修改设计。
40.具体结构为,将塑料管材套设于电力输送线路外,将组装好的管托座分别设置于坑道两端,塑料管材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端的管托座内;管托座安装于第一组基座21顶面上;第一组基座21分别设置于两端的管托座底面上;第二组基座22插设于第一组基座21的第一侧壁上,第二组基座22也分别设置于管材的两端;第三组基座23插接于第一组基座21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方式与第二组基座22相似。
41.各软磁聚合物层的两端分别夹设于各组成对设置的基座内。从而实现对坑道底面、两相对侧壁的覆盖铺设软磁聚合物层,从而有效抑制从地底向上传导的电磁波,有效保护在该坑道内铺设的电力、通讯管路,防止电磁波干扰。
42.参见图3,优选的,第一组基座21包括:顶盖211、底座212、多根插接杆213,容纳夹层214,顶盖211盖设于底座212上;底座212与顶盖211之间夹设设置容纳夹层214;顶盖211底面容纳夹层214外各顶角上分别设置插接杆213;插接杆213垂直设置于顶盖211底面上;插接杆213插入设置于底座212顶面上的插孔内;插接杆213与插孔过盈配合。
43.按此设置能便于在现场组装时,将软磁聚合物层的端头,卡接插接于容纳夹层214内;同时提高安装后第一组基座21的使用可靠性。
44.优选的,第二组基座22包括:顶盖211、底座212、多根插接杆213,容纳夹层214,顶盖211盖设于底座212上;底座212与顶盖211之间夹设设置容纳夹层214;顶盖211底面容纳夹层214外各顶角上分别设置插接杆213;插接杆213垂直设置于顶盖211底面上;插接杆213插入设置于底座212顶面上的插孔内;插接杆213与插孔过盈配合。
45.按此设置能便于在现场组装时,将软磁聚合物层的端头,卡接插接于容纳夹层214内;同时提高安装后第一组基座21的使用可靠性。
46.优选的,第三组基座23包括:顶盖211、底座212、多根插接杆213,容纳夹层214,顶盖211盖设于底座212上;底座212与顶盖211之间夹设设置容纳夹层214;顶盖211底面容纳夹层214外各顶角上分别设置插接杆213;插接杆213垂直设置于顶盖211底面上;插接杆213插入设置于底座212顶面上的插孔内;插接杆213与插孔过盈配合。
47.按此设置能便于在现场组装时,将软磁聚合物层的端头,卡接插接于容纳夹层214内;同时提高安装后第一组基座21的使用可靠性。
48.优选的,包括:第一耐腐板和第二耐腐板,第一耐腐蚀板的第一端与设置于塑料管
材第一端上的一第一组基座21侧壁相连接;第一耐腐板的第二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一组基座21侧壁相连接;第一耐腐板设置于第一软磁聚合物层顶面上;第二耐腐蚀板的第一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一端上的一第一组基座21侧壁相连接;第二耐腐板的第二端与设置于塑料管材第二端上的另一第一组基座21侧壁相连接;第二耐腐蚀板设置于第一耐腐板下方,并设置于第一软磁聚合物层底面上。
49.通过设置耐腐蚀板例如透明的塑料板材,能有效保护软磁聚合物层避免其在地下收到地下水的侵蚀,或收到地下生物的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50.第二、第三软磁聚合物层215均容纳设置于其他组耐腐板中,设置方式与第一软磁聚合物层的相同,在此不累述。
51.优选的,管托座包括: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法兰盘113、连接螺栓114,第二夹持部12设置于第一组基座21顶面上;第二夹持部12盖设于第二夹持部12顶面上;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围成管材通孔115,塑料管材的一端插入管材通孔115内;法兰盘113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的相接面外侧壁上;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通过对齐设置的法兰盘113连接;连接螺栓114垂直法兰盘113插入法兰盘113设置。
52.通过设置第一、第二夹持部12能有效对塑料管材的端头提供全面有效支撑,且便于现场组装。
53.优选的,包括:成对设置调节管径组件,调节管径组件对称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两侧壁上;调节管径组件的抵接端容纳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内部空腔内。
54.通过设置调节管径组件能有效根据所需固定塑料管材直径进行调节,提供有效支撑力,无需根据管径更换管托座,提高组装和简便性。
55.优选的,调节管径组件包括:螺杆116、卡接头118、抵接座117,抵接座117的第一端与螺杆116相连接,螺杆116容纳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内并与第一夹持部11螺纹连接;卡接头118与螺杆116的另一端相连接;卡接头118卡接于第一夹持部11的外侧壁上;抵接座117容纳的第二端面为弧段面,并与塑料管材外壁抵接。
56.通过设置螺杆116能根据管径调节螺杆116在第一夹持部11内的伸出长度,实现对小尺寸管径的塑料管的有效包裹支持。当螺杆116伸入第一夹持部11时,卡接头118漏出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外壁上,便于操作。
57.优选的,第一基座体包括:水平基座体224、插接槽221;第二基座体和第三基座体均包括:插接凸块222、垂直基座体225,插接槽221对称设置于水平基座体224两相对侧壁上;插接凸块222设置于垂直基座体225第一侧壁上;插接凸块222拆入插接槽221内设置。按此设置能便于在现场组装时,将第二基座体和第三基座体分别插设于第一基座体的两相对侧壁上。
58.优选的,包括:过盈边223,过盈边223成对设置于插接凸块222两相对侧壁上。按此设置能提高插接凸块222插入插接槽221后的可靠性,避免第二、第三组基座23受力脱离第一组基座21。
5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