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及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说 电子元件 支架 装配 配电箱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输配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及配电箱。


背景技术:

2.在输配电领域中,一般通过配电箱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进行电气连接。例如在电动汽车中,通过配电箱连接汽车的点火线路、大灯、小灯、喇叭、空调等不同的用电负荷,并通过配电箱内的保险丝实现安全保护。
3.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配电箱中,通过保险丝支架11实现保险丝的安装固定,高压互锁板则通过高压互锁板支架12固定,且上述保险丝支架11和高压互锁板支架12相互独立。具体地,保险丝支架11固定在箱体13内部,高压互锁板支架12则固定在箱体13的上盖14上。
4.上述配电箱中,由于保险丝支架11和高压互锁板支架12相互独立,导致其装配要求极高,装配尺寸链较长,对装配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也极高。并且,上述结构极易导致电气连接问题,同时保险丝支架11和高压互锁板支架12分开装配也导致其内部空间占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配电箱因过电流保护元件支架和高压互锁板支架相互独立而导致装配要求高、装配尺寸链长、易导致电气连接问题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及配电箱。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包括:
7.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包括固定构件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装配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第一安装位,且所述第一支架部通过所述固定构件装配到箱体;
8.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支架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部相固定,且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用于装配高压互锁板的第二安装位。
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向上突起形成第一侧板,并由所述第一侧板及第一底板实现所述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电气隔离。
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铜排连接槽和第一线缆槽,外部线缆经所述第一线缆槽与所述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的一端电性连接,接线铜排经所述铜排连接槽与所述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位对应的多个第一线缆槽;相邻的第一安装位之间具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延伸到所述第一线缆槽所在平面。
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安装位位于所述第二
底板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向上突起形成第二侧板,并由所述第二侧板及第二底板实现所述第二安装位上的高压互锁板的电气隔离。
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具有第二线缆槽,外接线缆经所述第二线缆槽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上的高压互锁板电性连接。
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具有用于捆扎线缆的耳挂构件。
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部的边缘;或
16.所述第二支架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部一体成型。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高压互锁板、过电流保护元件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且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装配到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高压互锁板装配到所述第二安装位。
18.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配电箱包括第一内部铜排、接线铜排和第二内部铜排,且所述第二内部铜排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支架部上的第一安装位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内部铜排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架部上的第一安装位的数量对应的第一固定孔,每一所述第二内部铜排上具有一个第二固定孔,每一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一个第三固定孔以及一个第四固定孔;
19.每一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一端与一个第二内部铜排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上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固定孔后锁紧固定到一个第三固定孔,并将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部铜排电性连接;
20.每一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部铜排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且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上的第二装配孔和第一固定孔后锁紧固定到一个第四固定孔,并将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部铜排电性连接;
21.所述接线铜排与所述第一内部铜排电性连接,且所述接线铜排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架部外。
22.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及配电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和第二支架部分别进行过电流保护元件和高压互锁板安装,可大大节省配电箱的内部空间,降低整机重量。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增加耳挂构件,可实现配电箱内线缆固定,解决内部走线杂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是现有配电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
元件装配支架可应用于配电箱,并用于配电箱内的过电流保护元件、高压互锁板的安装。本实施例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可分别由绝缘材料(例如塑胶材料,在此不做限制)加工而成。
2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也可采用一体结构(例如一体注塑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也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与一体成型的方式相比,可拆卸方式下电子元件装配支架的装配流程较为繁琐,且需要增设额外的安装结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的制造工艺也较为复杂。
28.第一支架部21包括固定构件215以及用于装配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第一安装位(该第一安装位包括用于固定过电流保护元件的构件),且该第一支架部21通过固定构件215装配到箱体(例如配电箱的箱体)。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具体可以为普通熔断器(保险丝)、热熔断器、自恢复熔断器、熔断电阻器等。具体地,上述固定构件215可设置于第一支架部21的外周,且该固定构件215上可具有安装通孔)并可通过螺丝、卡扣等构件固定在箱体内的结构件上。上述固定构件215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例如当第一支架部21的底面呈矩形时,可在该第一支架部21的四角分别设置固定构件215。同样地,第一支架部21上的第一安装位的数量和形状也可根据需安装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的数量和类型确定,例如图2中的第一支架部21包括五个第一安装位,其中分别用于安装过电流保护元件31(例如该过电流保护元件31用于与高压线路连接)的四个第一安装位的尺寸较大,最右侧用于安装过电流保护元件38(例如该过电流保护元件38用于与低压线路连接)的第一安装位则较小。上述第一支架部21不仅可实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固定,而且可将安装到第一安装位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箱体内的其他部分电气隔离,从而提高安全性。
29.第二支架部22包括用于装配高压互锁板32的第二安装位。具体地,该第二支架部22可连接到第一支架部21的一个侧面。并且当第二支架部22与第一支架部21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时,第二支架部22可通过螺钉与第一支架部21相固定,当然,第二支架部22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支架部21相固定,例如卡扣固定方式等,在此不做限制。
30.上述电子元件装配支架,通过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可一次性装配到箱体,并分别进行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和高压互锁板32安装,在简化装配流程的同时,提高配电箱内部空间利用率,大大节省配电箱的内部空间,降低整机重量。并且由于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相固定,使得箱体内部结构的尺寸链少,安装可靠。由于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和高压互锁板32均安装在上述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内,可解决配电箱内部电气连接问题。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架部21包括第一底板211,第一安装位即位于该第一底板21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底板211可实现安装到第一安装位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箱体底板的电气隔离。并且,上述第一底板211的边缘向上突起形成第一侧板212,并由第一侧板212从侧面实现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与箱体内的其他部分(例如导电线缆)的电气隔离,即第一侧板212环绕第一底板211上的第一安装位设置。特别地,上述第一侧板212突出于第一底板211的高度可与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突出于第一底板211的高度相适配(例如等于或略高于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突出于第一底板211的高度),从而在实现电气隔离的同时,不过多占用配电箱内有限的空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方便外部线缆(例如配电箱内的线缆)与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连接,上述第一侧板212上具有铜排连接槽和第一线缆槽213,外部线缆可经第一线缆槽213与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一端电性连接,接线铜排35则经铜排连接槽与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从而将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接入用电回路。上述第一线缆槽213和铜排连接槽的尺寸(宽度)可分别与接入第一支架部21的外接线缆和接线铜排35的尺寸对应,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安装到第一支架部21内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与外界的电气隔离。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2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位,每一安装位上具有对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如螺孔或螺母柱等),相应地,第一侧板212上具有分别与多个第一安装位对应的多个第一线缆槽213;同时,相邻的第一安装位之间具有隔板214,且上述隔板214延伸到第一线缆槽213所在平面,从而实现相邻的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之间的电气隔离,提高安全性。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支架部22包括第二底板221,第二安装位位于第二底板221的上表面(该第二安装位可包括位于第二底板221上的螺孔或螺母柱等),且第二底板221的边缘向上突起形成第二侧板222,并由第二侧板222实现第二安装位上的高压互锁板32的电气隔离(与配电箱内的线缆等),即第二侧板222环绕第二底板221上的第二安装位设置。特别地,上述第二侧板222的顶部可与第一侧板212的顶部平齐,从而在实现电气隔离的同时,不过多占用配电箱内有限的空间。此外,第二支架部22与第一支架部21相接的位置,可不设置第一侧板212及第二侧板222。由于高压互锁板32的厚度较小,第二底板221所在的平面可高于第一底板211所在的平面,从而在配电箱内,可从第二支架部22的下方走线。
35.类似地,第二侧板222上可设置第二线缆槽223,外接线缆经第二线缆槽223与第二安装位上的高压互锁板32电性连接,外接线缆也可经第二线缆槽223与第一安装位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电性连接。上述第二线缆槽223的尺寸(宽度)可与接入第二支架部22或接入第一支架部21的外接线缆的尺寸对应,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安装到第二支架部22内的高压互锁板与外界的电气隔离。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便于电子元件装配支架的线缆走线,上述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具有用于捆扎线缆的耳挂构件23。例如,上述耳挂构件23可位于第一侧板212和/或第二侧板222的外侧,捆扎带可穿过上述耳挂构件23将线缆捆扎固定,从而避免配电箱内走线杂乱,便于维护。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电箱,该配电箱可以应用于汽车等设备,并实现相应设备内的输配电。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例如可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高压互锁板32、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上述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可一体安装到箱体内,且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装配到第一支架部21的第一安装位,高压互锁板32装配到第二支架部22的第二安装位。
38.具体地,在上述配电箱中,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可通过以下方式装配到电子元件装配支架:
39.每一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部311(该第一安装部311上具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二安装部312(该第二安装部312上具有第二装配孔);配电箱还包括
第一内部铜排33、接线铜排35和第二内部铜排34,且第二内部铜排34的数量与第一支架部21上的第一安装位的数量相同;第一内部铜排33上具有与第一支架部21上的第一安装位的数量对应的第一固定孔,每一第二内部铜排34上具有一个第二固定孔,每一第一安装位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底板211上的一个第三固定孔以及一个第四固定孔;
40.每一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一端与一个第二内部铜排34通过第一紧固件41固定,且该第一紧固件41依次穿过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上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固定孔后锁紧固定到一个第三固定孔,并将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一端与第二内部铜排34电性连接;上述第一紧固件41具体可采用螺钉。
41.每一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另一端与第一内部铜排33通过第二紧固件42固定,且该第二紧固件42依次穿过过电流保护元件上的第二装配孔和第一固定孔后锁紧固定到一个第四固定孔,并将过电流保护元件31、38的另一端与第一内部铜排33电性连接;上述第二紧固件具体可采用螺钉。
42.接线铜排35与第一内部铜排33电性连接,且接线铜排35延伸到第一支架部21外,从而便于与外部线缆连接。
43.通过由第一支架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一体构成的电子元件装配支架,可简化配电箱内的电气连接,同时节省内部空间设计,降低整机重量。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