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机壳 耐高温 电机 分体式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是工业领域的动力之源。通过电和磁的相互作用,实现电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狭义的电机主要是指电动机,广义上来说可以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电机在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煤炭、矿山、建材、造纸、市政、水利、造船、港口装卸等领域。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4.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大多数不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从而使得电机机壳内部的电机的使用寿命不长久;
5.2、分体式电机机壳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从而使得分体式电机机壳安装的不够精准,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上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热传递层,所述热传递层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上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表面设置有进液端,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凸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底部的一侧与凸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底部通过凸块与下壳体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凸块的外径尺寸与凹槽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与热传递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热传递层的外侧与散热层的内侧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层的外侧与散热翅片的内侧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传递层是由铜材质制成,所述散热层和散热翅片均是由铝材质制成,所述冷却槽的内部为中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通过设置进液端和冷却槽,使得该分体式电机机壳能够对工作中电机的表面进行冷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表面的温度,通过热传递层和散热层以及散热翅片,能够对工作中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层层传递,从而进一步的加快了电机表面的冷却工作,使得该分体式电机机壳的耐高温性能更强;
15.2、该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通过设置凸块和凹槽,能够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过程中进行定位处理,有效的防止了上壳体和下壳体在连接过程中的偏移,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更加紧固,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连接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块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上壳体;2、第一螺栓;3、第一螺母;4、下壳体;5、进液端;6、冷却槽;7、热传递层;8、第二螺栓;9、第二螺母;10、散热层;11、散热翅片;12、凸块;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2,第一螺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母3,上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8,第二螺栓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母9,上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热传递层7,热传递层7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层10,散热层10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11,上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槽6,冷却槽6的表面设置有进液端5,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4,下壳体4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内侧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凸块12。
23.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底部的一侧与凸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便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4的连接;上壳体1的底部通过凸块12与下壳体4的顶部卡合连接,凸块12的外径尺寸与凹槽13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能够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4连接的过程中前进行定位处理,有效的防止了上壳体1和下壳体4在连接过程中的偏移,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上壳体1和下壳体4连接的更加紧固;上壳体1的顶部与热传递层7的内侧固定连接,热传递层7的外侧与散热层10的内侧固定连接,能够很好的将热量通过热传递层7传递至散热层10处;散热层10的外侧与散热翅片11的内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对热量进行传递;热传递层7是由铜材质制成,散热层10和散热翅片11均是由铝材质制成,冷却槽6的内部为中空,可以对电机进行冷却的同时也使得该电机机壳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电机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4的
内部,然后通过第一螺栓2、第一螺母3和第二螺栓8以及第二螺母9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4进行固定,通过进液端5和冷却槽6,使得该分体式电机机壳能够对工作中电机的表面进行冷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表面的温度,通过热传递层7和散热层10以及散热翅片11,能够对工作中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层层传递,从而进一步的加快了电机表面的冷却工作,使得该分体式电机机壳的耐高温性能更强,通过凸块12和凹槽13,能够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4连接的过程中进行定位处理,有效的防止了上壳体1和下壳体4在连接过程中的偏移,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上壳体1和下壳体4连接的更加紧固,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2),所述第一螺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母(3),所述上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8),所述第二螺栓(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母(9),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热传递层(7),所述热传递层(7)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层(10),所述散热层(10)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11),所述上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槽(6),所述冷却槽(6)的表面设置有进液端(5),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4),所述下壳体(4)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内侧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凸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底部的一侧与凸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通过凸块(12)与下壳体(4)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凸块(12)的外径尺寸与凹槽(13)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与热传递层(7)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热传递层(7)的外侧与散热层(10)的内侧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10)的外侧与散热翅片(11)的内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递层(7)是由铜材质制成,所述散热层(10)和散热翅片(11)均是由铝材质制成,所述冷却槽(6)的内部为中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包括上壳体,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母,上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母,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热传递层,热传递层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该一种耐高温的分体式电机机壳通过设置进液端和冷却槽,使得该分体式电机机壳能够对工作中电机的表面进行冷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表面的温度,通过热传递层和散热层以及散热翅片,能够对工作中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层层传递,从而进一步的加快了电机表面的冷却工作,使得该分体式电机机壳的耐高温性能更强。性能更强。性能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尚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凤阳汇能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4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