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电 光伏 寄生 电站 单元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


背景技术:

2.我国从2010年大规模启动光伏电站的建设,2018年开始进入到取消国家补贴暨平价上网的阶段,2021年是全面平价上网的元年。2020年10月23日,国家能源局批准了《光伏发电系统效能规范》(nb/t 10394

2020),规范放开了容配比的限制,并推荐:一类光辐照资源地区最佳容配比在1.2左右,二类地区最佳容配比在1.4左右,三类地区最佳容配比最高可达1.8左右。这将有力的推动全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进程。
3.因此,大量的老旧电站急需进行超配装机容量的技术改造以提升发电量,大量的新建电站亦需要按照超配装机容量的理念进行设计建造以提升发电量。老旧电站受制于原有土地面积和支架结构形式,限制了大规模增加装机容量。而新建电站大规模增加装机容量亦需要增加大量的土地面积。迄今为止,我国光伏装机容量累计超过了250gwp,消耗了土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km,今后10年还将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gwp,还将消耗2万平方km以上的土地面积。
4.现行光伏阵列的设计布置,其净距之间有较大的空间面积,这部分土地面积对应的光辐照资源通常无法有效利用,如果能够得到开发利用,是很有意义的。因此寻求一种不需要大量增加土地面积暨发掘利用光伏阵列净距之间的光辐照资源,且又能够实现大规模增加直流侧装机容量暨大幅度提高交流侧发电量,且增加投入成本较低的技术方案,实属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增加或极少增加土地面积的条件下大幅度的增加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包括附着于主体支架上的折叠翼支架,所述主体支架顶部设有光伏组件板,所述折叠翼支架包括与所述主体支架内同方向且平行的梁固定连接的接驳梁,所述接驳梁远离所述主体支架的一端设有转轴支座,所述转轴支座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光辐照接收板,所述转轴及所述光辐照接收板被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当所述光辐照接收板旋转到与所述光伏组件板平齐或呈一定角度时展开发电,当所述光辐照接收板旋转到所述光伏组件板下方时收拢避风。
8.进一步,所述转轴支座内设有衬套,所述衬套被半圆箍盖固定于所述转轴支座内,所述转轴与所述衬套动配合,以使所述转轴在所述转轴支座内转动。
9.进一步,每个所述折叠翼支架至少安装两个所述转轴支座,以支撑所述转轴的空间位置与姿态。
10.进一步,所述折叠翼支架的接驳梁与所述主体支架的梁一体设置。
11.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卷扬机及固定于转轴上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与所述卷扬机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钢丝绳缠绕所述定滑轮至少一圈半以上,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定滑轮至少固定一点,通过所述卷扬机带动所述钢丝绳拖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拖动所述光辐照接收板旋转运动。
12.进一步,所述光辐照接收板为光伏组件板或玻璃镜面反射板。
13.进一步,所述主体支架为固定倾角支架或跟踪支架,当所述折叠翼支架附着于所述固定倾角支架时,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辐照接收板以最佳倾角跟踪太阳的运动变化进行发电,当所述折叠翼支架附着于所述跟踪支架时,所述折叠翼支架随着所述跟踪支架跟踪太阳运动而进行发电。
14.进一步,所述跟踪支架为平单轴跟踪支架或斜单轴跟踪支架或双轴跟踪支架,所述固定倾角支架、所述跟踪支架与所述折叠翼支架组合成四种新的支架结构体系,即固定倾角支架与折叠翼支架的组合、平单轴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的组合、斜单轴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的组合、以及双轴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的组合。
15.进一步,当所述主体支架为固定倾角支架时,所述光辐照接收板为光伏组件板,所述折叠翼支架展开后,通过调整所述光辐照接收板的倾角,以最佳倾角的姿态,跟踪太阳运动的变化,提高发电能力。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在主体支架上附着折叠翼支架,折叠翼支架上的光辐照接收板被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当光辐照接收板旋转到与主体支架的光伏组件板平齐或呈一定角度时展开发电,将不可用的光能量转换为可利用的能量,可以在不增加或极少增加土地面积的条件下大幅度的增加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当光辐照接收板旋转到主体支架的光伏组件板下方时收拢避风,能够实时规避大风天气,快速进入避风状态。本实用新型寄生发电单元结构简单,安全高效,大幅度的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大幅度的减少支架耗钢量,大幅度提升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而投资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光伏电站平单轴跟踪支架发电单元的跟踪原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寄生发电单元与平单轴跟踪支架发电单元组合的平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翼支架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平面组合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翼支架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平面分解图;
22.图5为图4中主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3的前视图;
24.图7为图6中折叠翼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寄生发电单元中光辐照接收板与转轴连接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寄生发电单元中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折叠翼支架跟随平单轴跟踪支架的跟踪太阳运动过程;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折叠翼支架的光辐照接收板避风运动过程;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折叠翼支架附着于固定倾角支架时,光辐照接收板与
光伏组件板平齐的状态图;
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光辐照接收板提高倾角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光辐照接收板降低倾角的示意图;
3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光辐照接收板垂直状态示意图;
3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折叠翼支架收拢避风的示意图;
3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折叠翼支架附着于斜单轴跟踪支架两侧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5.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折叠翼支架附着于双轴跟踪支架四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6.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折叠翼支架中光辐照接收板采用镜面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折叠翼支架中玻璃镜面反射板的避风运动过程;
38.图中,1—主体支架、2—立柱、3—转轴纵梁、4—斜撑、5—梁、6—光伏组件板、7—折叠翼支架、8—接驳梁、9—转轴支座、10—转轴、11—衬套、12—半圆箍盖、13—光辐照接收板、14—连接件、15—卷扬机、16—定滑轮、17—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1.如图1,是光伏电站的平单轴跟踪支架发电单元的跟踪原理示意图,平单轴跟踪支架会跟着太阳的升起或降落而自东向西旋转,从而改变平单轴跟踪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板的倾角,使得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光伏组件板最大程度的接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
42.如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包括附着于主体支架1上的折叠翼支架7,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主体支架1的两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折叠翼支架7可以附着于主体支架1的一侧,在其它实施例中,折叠翼支架7还可以附着于主体支架1的四周。
43.如图3及图5,主体支架1包括安装于地面的立柱2,立柱2的顶部设有转轴纵梁3,转轴纵梁3上安装有横向的梁5,梁5的顶部设有用于发电的光伏组件板6,梁5的下方设有斜撑4,用于支撑加强梁5。
44.如图3、图6至图8,折叠翼支架7包括与主体支架1内同方向且平行的梁5固定连接的接驳梁8,接驳梁8远离主体支架1的一端设有转轴支座9,转轴支座9内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固定有光辐照接收板13,转轴10及光辐照接收板13被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当光辐照接收板13旋转到与光伏组件板6平齐或呈一定角度时展开发电,当光辐照接收板13旋转
到光伏组件板6下方时收拢避风。接驳梁8是相对于老旧电站的技术改造而言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折叠翼支架7应用于新建电站的设计建造,则接驳梁8与主体支架1的梁5可以一体设置。
45.转轴支座9内设有衬套11,衬套11被半圆箍盖12固定于转轴支座9,转轴10与衬套11动配合,以使转轴10在转轴支座9的衬套11内转动。优选的,每个折叠翼支架7至少安装两个及以上的转轴支座9,用以支撑转轴10的空间位置与姿态。转轴10优选的为钢管材料,转轴10上固定有至少两个轴向定位环,以限制转轴10过大的轴向位移。
46.如图8,光辐照接收板13与转轴10之间通过连接件14固定连接,使得光辐照接收板13与转轴10可同步旋转运动。光辐照接收板13的功能是将不可用的光能量转换为可利用的能量。优选的,光辐照接收板13为光伏组件板或镜面反射板,镜面反射板表面可以是玻璃、不锈钢或有机涂层等。当光辐照接收板13是光伏组件板时即为直接发电,当光辐照接收板13是镜面反射板时(如图19、图20),将光辐照接收后并反射转移至相邻的光伏组件板6发电即为间接发电。
47.如图9,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主体支架1的卷扬机15及固定于转轴10上的定滑轮16,定滑轮16与卷扬机15之间通过钢丝绳17连接,钢丝绳17缠绕定滑轮16至少一圈半以上,防止抱死,钢丝绳17与定滑轮16至少固定一点,通过卷扬机15带动钢丝绳17拖动转轴10旋转,进而拖动光辐照接收板13旋转运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机构并不限定于钢丝绳17和卷扬机15,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机构,如链条传动和同步带传动,还可以直接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直接拖动钢管转轴旋转等等,只要能够达到控制与驱动转轴10的旋转运动及停止定位的目的即可。
48.优选的,主体支架1为固定倾角支架或跟踪支架,当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固定倾角支架时,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光辐照接收板13以最佳倾角跟踪太阳的运动变化而改变倾角进行发电,当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跟踪支架时,折叠翼支架7随着跟踪支架跟踪太阳运动而进行发电。
49.主体支架1为固定倾角支架或跟踪支架,跟踪支架为平单轴跟踪支架或斜单轴跟踪支架或双轴跟踪支架,固定倾角支架、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7组合成四种新的支架结构体系,即固定倾角支架与折叠翼支架7的组合、平单轴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7的组合、斜单轴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7的组合、以及双轴跟踪支架与折叠翼支架7的组合。这些主体支架1的结构为现有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主体支架1为固定倾角支架时,光辐照接收板13只能是光伏组件板,折叠翼支架7展开后,通过调整光辐照接收板13的倾角,以最佳倾角的姿态,跟踪太阳运动的变化,提高发电能力。当主体支架1为跟踪类型支架时,光辐照接收板13既可以是光伏组件板,也可以是玻璃镜面反射板。
50.以主体支架为平单轴跟踪支架为例来说明传统光伏电站发电过程,通常传统意义的平单轴跟踪支架跟踪太阳运动的过程如下:
51.1、夜间平单轴跟踪支架处于水平避风待机状态;
52.2、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角逐渐增大时,平单轴跟踪支架由水平状态开始,自西向东旋转倾角逐渐增大,当转至东侧最大倾角时停止,这个跟踪过程是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反的,称为清晨逆跟踪过程,此过程不允许有东侧支架的阴影遮挡;
53.3、然后,平单轴跟踪支架自东向西跟踪太阳运动旋转,此过程平单轴跟踪支架阵
列板面至少是有一维轴线与太阳光垂直正交;
54.4、当太阳在西方向高度角逐渐降低,平单轴跟踪支架自东向西旋转倾角逐渐增大,当转至西侧最大倾角时停止,此过程平单轴跟踪支架阵列板面至少有一维轴线与太阳光垂直正交;
55.5、然后,太阳在西方降落,平单轴跟踪支架自西向东旋转倾角逐渐减小,当转至水平状态时停止,进入夜间水平避风待机状态,这个跟踪过程是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反的,称为傍晚逆跟踪过程,此过程不允许有西侧支架的阴影遮挡。
56.本实用新型将折叠翼支架附着于主体支架上,不仅需要对主体支架进行控制,还需要实时插入折叠翼支架的局部控制运动过程,才能够统一的跟踪太阳运动,而最大程度的进行发电。
57.实施例一
58.如图10及图11,主体支架1为平单轴跟踪支架,光辐照接收板13将跟随平单轴跟踪支架一起运动。图10展示了折叠翼支架7跟随平单轴跟踪支架的运动过程。该过程为:
59.1、夜间,跟踪支架处于水平姿态,此时折叠翼支架7处于收拢状态,光辐照接收板13位于光伏组件板6的下方;
60.2、清晨太阳初升后,太阳自东向西运动,跟踪支架开始向东旋转,旋转至向东最大倾角时停止,此为逆跟踪过程,此过程不允许有东侧跟踪支架的阴影遮挡;
61.3、展开东侧折叠翼支架7,东侧的光辐照接收板13自光伏组件板6的下方旋转至侧上方,此时东侧折叠翼支架7处于相邻东侧跟踪支架的阴影之中,跟踪支架开始向西旋转,跟踪太阳运动,此为正跟踪过程,折叠翼支架7随着跟踪支架向西旋转,脱离相邻东侧跟踪支架的阴影影响;
62.4、展开西侧折叠翼支架7,其阴影遮挡相邻西侧跟踪支架的东侧折叠翼支架7,跟踪支架继续向西旋转,使西侧折叠翼支架7对相邻西侧跟踪支架的阴影影响解除,继续正跟踪过程;
63.5、正午,跟踪支架呈水平状态,继续向西旋转,继续正跟踪过程;
64.6、下午,当东侧折叠翼支架7的阴影遮挡相邻东侧跟踪支架的西侧折叠翼支架7时,收拢东侧折叠翼支架7,跟踪支架继续向西旋转,继续正跟踪过程;
65.7、随后,当西侧折叠翼支架7被相邻西侧跟踪支架的阴影遮挡后,收拢西侧折叠翼支架7,跟踪支架旋转至向西最大倾角时停止,正跟踪过程结束,逆跟踪过程开始;
66.8、傍晚,太阳继续向西运动直至落下,跟踪支架向东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停止,逆跟踪过程结束,进入夜间避风待机状态。
67.图11展示了折叠翼支架7的光辐照接收板13避风运动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光辐照接收板13为光伏组件板。折叠翼支架7避风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光辐照接收板13转动,使光辐照接收板13与主体支架1的光伏组件板6平齐的状态,转动至与光伏组件板6垂直状态,再转动到光伏组件板6的下方,且与光伏组件板6平行,从而收拢在主体支架1下方。
68.具体应用时,由于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平单轴跟踪支架上,将跟随平单轴跟踪支架一起运动。但在承受风载能力上按照平单轴跟踪支架的承载能力的三分之一进行控制为宜,如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安全工作风速为20米/s,对应风压为25kg/

,那么折叠翼支架7的安全工作风速定为11.3米/s,对应风压为8kg/


69.在本实施例一中,当风压为8kg/

,即风速达到6级强风区间初时,折叠翼支架7立即进入自我保护避风状态,即折叠翼支架7的光辐照接收板13旋转到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光伏组件板6的下方。当风压为25kg/

,即风速达到8级大风区间顶时,平单轴跟踪支架立即进入自我保护水平避风状态。
70.还有一点需要控制的是,当折叠翼支架7展开时,若对四周相邻阵列的光伏组件板6产生增加额外的阴影遮挡效果,也是不可容忍接受的,因此折叠翼支架7的每日白昼展开接收光辐照的时间要少于主体支架1接收光幅照的时间。基于上述原因,当折叠翼支架7安装光伏组件板时,其单wp的发电能力将有所下降,按照全年统计可下降10%左右。
71.本实施例折叠翼支架7随着跟踪支架跟踪太阳运动时,可以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向外展开接收光辐照和向内收拢规避大风荷载以及规避相邻阵列的阴影效应,提高发电能力。本实施例在平单轴跟踪支架上安装折叠翼支架7进行发电,可以增加光伏组件板面积100%及以上。
72.实施例二
73.如图12,一般情况下,折叠翼支架7的光辐照接收板13与固定倾角支架的光伏组件板6呈现平齐状态。而进一步的可以适当调节光辐照接收板13的倾角,以跟踪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提高发电能力,其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展开和收拢。本实施例不能安装玻璃镜面反射板,只能安装光伏组件板。对相同功率的组件板而言,其光伏组件板的单wp年度发电量将超过固定倾角主体支架的单wp年度发电量。尤其是在夏半年,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具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同样,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向外展开接收光辐照和向内收拢规避大风荷载以及规避相邻阵列的阴影效应。在固定倾角支架上安装折叠翼支架7进行发电,至少可以在老旧电站增加光伏组件板面积25%及以上。如果白昼过早展开,其对后排增加额外的阴影影响仅仅发生在冬至前后约60天之内,而在夏半年(夏至为中心的半年,春分至秋分)季节毫无影响。
74.如图13,当折叠翼支架7的阴影对后排无不利影响时,如冬半年(冬至为中心的半年,秋分至春分)的中午时段可适当提高光辐照接收板13的倾角,以提高发电量。
75.如图14,在夏半年的中午时段可以适当降低光辐照接收板13的倾角,以提高发电量。在春分和秋风节气的清晨与傍晚,适当降低光辐照接收板13的倾角也可提高发电量。
76.如图15,在夏半年的清晨与傍晚,光辐照接收板13接近垂直状态,可以接受来自东北方和西北方的直射光,从而提高发电量。
77.如图16,通常固定倾角支架的风荷载按照当地的基本风压进行设计,跟踪支架的工作状态按照风速20米/秒(对应风压25kg/

)进行设计。而折叠翼支架7应该按照6级初的风速进行控制,即进入到6级初风速(对应风压8kg/

),应该立即进入避风状态,以消除对主体支架结构的不利荷载效应。
78.实施例三
79.如图17,是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斜单轴跟踪支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折叠翼支架7安装于斜单轴跟踪支架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光辐照接收板13可以是玻璃镜面反射板,也可以是光伏组件板。对相同功率的组件板而言,其光伏组件板的单wp年度发电量略少于斜单轴跟踪主体支架的单wp年度发电量。同样,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向外展开接收光辐照和向内收拢规避大风荷载以及规避相邻阵列之间的阴影效应。本实施
例在斜单轴跟踪支架上安装折叠翼支架7进行发电,可以增加光伏组件板面积45%及以上。
80.实施例四
81.如图18,是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双轴跟踪支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折叠翼支架7安装于双轴跟踪支架的四周。在本实施例中,光辐照接收板13可以是玻璃镜面反射板,也可以是光伏组件板。对相同功率的组件板而言,其光伏组件板的单wp年度发电量略少于双轴跟踪主体支架的单wp年度发电量。同样,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向外展开接收光辐照和向内收拢规避大风荷载以及规避相邻阵列之间的阴影效应。本实施例在双轴跟踪支架上安装折叠翼支架7进行发电,可以增加光伏组件板面积67%及以上。
82.实施例五
83.如图19,折叠翼支架7的光辐照接收板13采用玻璃镜面反射板,主体支架1为平单轴跟踪支架,展示了玻璃镜面反射板安装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示意图,其跟踪太阳运动的原理与前述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跟踪支架跟随太阳运动的原理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玻璃镜面反射板与主体支架1的光伏组件板6之间呈一定角度。
84.玻璃镜面反射板是一个对称结构,当两侧玻璃镜面反射板的总面积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光伏组件板6面积相同,且夹角为126.43
°
时,主体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板接收的光辐照强度提高了60%左右,即光伏组件板的实时发电出力功率提高了60%。当两侧玻璃镜面反射板的面积是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光伏组件板面积的2倍,且夹角为120
°
时,主体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板接收的光辐照强度将提高100%,即光伏组件板的实时发电出力功率提高了100%。至此,折叠翼支架7和平单轴跟踪支架的组合已经演变成低倍槽式聚光阵列了。
85.如图20,揭示了玻璃镜面反射板向内收拢,退出参与发电的过程,在退出发电过程中,先控制玻璃镜面反射板旋转至与光伏组件板6平齐的状态,然后再向内旋转收拢到光伏组件板6的下方。同样,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向外展开接收光辐照和向内收拢规避大风荷载以及规避相邻阵列的阴影效应。
86.实施例六
87.折叠翼支架7还可应用于塔式光热发电站的定日镜。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翼支架7上安装的是高效镜面反射镜。在每日白昼主体定日镜之间互不遮挡的时间段,实时展开折叠翼支架7的高效镜面反射镜,将增加接收的光辐照能量反射到聚光塔顶集热器,以此提高塔顶集热器吸收的能量,大幅度的提高发电量。同样,根据功能需求、场景条件、设计性能而实时的向外展开接收光辐照和向内收拢规避大风荷载以及规避相邻阵列之间的阴影效应。
88.实施例七
89.在白昼运行期间,当遇到6级风时(风速11.3米/秒,风压8kg/

),立即收拢折叠翼支架7进入避风状态,当遇到8级风时(风速20米/秒,风压25kg/

)主体支架1立即进入水平避风状态。在夜间全时段主体支架1和折叠翼支架7全部进入水平避风待机状态。
90.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其基本的技术思想出发点是趋利避害,即趋向更多的接收太阳光能量提高发电量,并降低土地消耗率和降低投入成本,规避大风荷载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和破坏,规避阵列之间的阴影相互遮挡效应。
9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2.(1)本实用新型折叠翼支架7,能够在不改变现有主体支架1结构的前提下,轻易的附着于现有的固定倾角支架、固定可调倾角支架、平单轴跟踪支架、斜单轴跟踪支架、双轴
跟踪支架上,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条件下大幅度的增加光伏电站装机容量。
93.(2)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能够实时规避大风天气,快速进入避风状态,同时能够实时的根据对四周相邻光伏组件板阵列之间的阴影影响,快速进入规避阴影影响状态。
94.(3)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当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跟踪支架时,将随着跟踪支架跟踪太阳运动;当折叠翼支架7附着于固定倾角支架时,折叠翼支架7自身能够以最佳倾角跟踪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而改变光辐照接收板13的倾角,以提升发电量。
95.(4)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的寄生发电单元,结构简单,安全高效,大幅度的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大幅度的减少支架耗钢量,大幅度提升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而投资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levelized cost of energy)。光伏电站或光热电站大规模的增加装机容量,为大规模的提高发电量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大规模增加的发电量也为在光伏电站就地储能和电解水制氢和就近隔墙供电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这将全面提高光伏电站光热电站的性价比,全面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
96.上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