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浪涌 电路 电源 输入 交换机

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


背景技术:

2.供电回路中,如果开机电流过大,则容易造成浪涌(electrical surge) 现象。浪涌顾名思义就是瞬间出现超出稳定值的峰值,它包括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在加油站或其他易燃易爆的环境当中使用交换机的时候,容易因直接带电插拔dc输入接头,而导致出现插拔打火、火花等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有效地防止了因直接带电插拔dc输入接头,而导致出现插拔打火、火花的现象。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包括dc电源,滤波电路、分压电路、延时电路以及用于避免dc电源插入时后端形成回路的后端电路,所述dc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输出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延时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后端电路输入端连接。
6.其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f2以及热敏电阻ntc,所述dc电源与所述共模电感lf2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f2输出端与所述热敏电阻ntc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ntc输出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
7.其中,所述后端电路包括三极管q11、电阻sr64、电阻sr65 以及mos管q12,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基级连接,供电电压与所述电阻sr64串联后接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q1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sr65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级分别与所述电阻sr65的另一端、所述分压电路以及所述延时电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接地。
8.其中,所述三极管q11的型号为mmbt5551。
9.其中,所述后端电路包括三极管q13以及继电器ls1,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接地,供电电压与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ls1 适配设置有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压接入所述继电器ls1线圈的一端,所述线圈的另一端接入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
10.其中,所述三极管q13的型号为mmbt5551。
11.其中,所述后端电路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并联在所述继电器ls1的两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滤波电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分压电路能有效减小浪涌冲击的干扰,后端电路避免在dc插入的同时后端就已经形成回路,导致出现出现插拔打火现象。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1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18.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如图1

图2所示,包括dc电源,滤波电路、分压电路、延时电路以及用于避免dc电源插入时后端形成回路的后端电路,所述dc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输出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延时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后端电路输入端连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滤波电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分压电路能有效减小浪涌冲击的干扰,后端电路避免在dc插入的同时后端就已经形成回路,导致出现出现插拔打火现象。
19.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f2以及热敏电阻ntc,所述dc电源与所述共模电感lf2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f2输出端与所述热敏电阻ntc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ntc输出端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具体地,共模电感lf2起到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作用,电流流经共模电感 lf2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当有电流流经线圈时,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热敏电阻ntc制止dc输入的浪涌电流,并且在完成制止浪涌电流作用后,由于通过电流的持续作用,热敏电阻 ntc的阻值将下降到非常小的值,消耗功率很小,不会对电路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20.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所述后端电路包括三极管q11、电阻sr64、电阻sr65以及mos管q12,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基级连接,供电电压与所述电阻 sr64串联后接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q1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sr65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q12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2 的源级分别与所述电阻sr65的另一端、所述分压电路以及所述延时电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接地。具体地,当三极管q11完全工作后给mos管q12的栅极提供驱动电压,当驱动电压达到mos管 q12导通条件之后mos管q12漏极到源级导通形成回路,有效地避免了在dc插入的同时后端就已经形成回路出现插拔打火现象。
21.优选地,所述三极管q11的型号为mmbt5551。
2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2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后端电路包括三极管q13以及继电器ls1,所述分压电路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
q13的发射极接地,供电电压与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ls1适配设置有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压接入所述继电器ls1线圈的一端,所述线圈的另一端接入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具体地,三极管q13达到导通条件,继电器ls1的1脚与8脚储能完成直接吸和继电器ls1的5 脚接通6脚、4脚接通3脚,供电电压通过5脚接通6脚与4脚接通 3脚输出至后端电路,有效地避免了在dc插入的同时后端就已经形成回路出现插拔打火现象。
24.优选地,所述三极管q13的型号为mmbt5551。
2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dc电源输入防浪涌的电路,所述后端电路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并联在所述继电器ls1的两端。具体地,继电器ls1的线圈在通过电流时,会在其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当电流消失时,其感应电动势会对电路中的元器件产生反向电压,当反向电压高于原件的反向击穿电压时,会把元器件造成损坏,二极管 d2并联在继电器ls1线圈的两端,当流过线圈中的电流消失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二极管d2和线圈构成的回路做功而消耗掉。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