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旋转 开关 切断 装置 用于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开关大多是利用人工去进行操作来实现开启和关闭电路,随着电气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开关的功能、安全操作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光伏电站上的应用。光伏电站面积大、距离远,作为旋转隔离开关,本身是用来切断故障电路来保证电气电路和人身安全,例如当光伏组件出现火灾时,需要及时关闭电路降低损失,利用人工去操作,很难做到快速切断电路,保障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旋转开关的快速切断装置,包括壳体、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操作转座、设置在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操作转座转动的第一储能元件以及用于锁定操作转座的止动装置,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所述操作机构在断开状态时和在闭合状态时,所述操作转座被锁定,操作转座保持不动作,转动所述操作转轴使其从闭合状态的位置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或从断开状态的位置转动到闭合状态的位置使得第一储能元件完成储能后使止动装置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操作转座在第一储能元件的作用下转动,还包括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储能元件、储能锁块,所述第二储能元件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第二储能元件从储能状态切换为释能状态时,所述第二储能元件驱动闭合状态下的操作转轴使其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
5.所述储能锁块具有对储能状态的第二储能元件形成锁定作用使其保持储能状态的锁定位置和解除对储能状态的第二储能元件的锁定作用使其释能的解锁位置;
6.还包括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锁定位置的储能锁块驱动使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止动装置驱动使其解除对在闭合状态时的操作转座的锁定作用。
7.优选的,所述第二储能元件为扭簧,其两端分别为固定臂和储能臂,所述固定臂的位置相对壳体固定,所述储能臂具有储能位置和释能位置,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块对储能臂形成限位使其保持储能位置,当储能锁块移动到解锁位置,解除对储能臂的限位作用。
8.优选的,所述储能锁块上设有储能锁槽,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储能锁槽内,以及当储能锁块移动到解锁位置,储能臂离开储能锁槽。
9.优选的,所述操作转轴外周设有齿轮部,所述壳体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部保持啮合;在操作转轴在0
°
的断开位置和a
°
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过程中,所述齿条沿直线滑移在第一齿条位置和第二齿条位置之间切换,当操作转轴为0
°
的断开位置时,所述齿条为第一齿条位置,当操作转轴为a
°
的闭合位置,所述齿条为第二齿条位置;位于第二齿条位置的齿条部分部位位于储能臂从储能位置移动到释能位置的移动路径上。
10.优选的,所述储能锁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储能锁块保持锁定位置,克服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力推动储能锁块可使其移动到解锁位置。
11.优选的,还包括脱扣连杆,所述脱扣连杆的中部与壳体铰接,所述脱扣连杆的一端位于储能锁块的一侧,所述
12.优选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脱扣连杆使其绕铰接部位转动推动储能锁块使其移动到解锁位置。
13.优选的,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所述操作转座上设有凸起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两侧形成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14.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可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15.当操作机构位于断开位置时,通过抬起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可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16.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上设有用于被推动抬起的脱扣凸块,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对脱扣凸块驱动使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被抬起。
17.优选的,所述储能锁块上对应所述脱扣凸块设有脱扣推动部,当所述储能锁块为锁定位置时,所述脱扣凸块位于脱扣推动部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的路径上,当述储能锁块为解锁位置,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被抬起解除对操作转座的锁定。
18.优选的,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对闭合状态的操作转轴和/或操作转座驱动使闭合状态的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形成周向联动配合关系;锁定位置的第二储能元件驱动使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和对闭合状态的操作转轴和/或操作转座驱动使闭合状态的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形成周向联动配合关系同步进行。
19.所述操作转座上设有在自然状态下向外倾斜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内侧设有第一联动部,所述操作转轴外周设有第二联动部,当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相对设置,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相分离设置以及推动所述弹性板可使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相配合从而使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形成周向联动配合关系;
20.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推动所述弹性板使第一联动部与第二联动部相配合。
21.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部为联动凹槽,所述第二联动部为联动凸块,推动所述弹性板可使联动凸块插入联动凹槽中。
22.优选的,还包括有联动推块,所述联动推块限位于壳体内可滑移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联动推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所述联动推块位于第一位置,以及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可推动联动推块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
可使联动推块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板的端部部位位于联动推块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移动路径上。
23.优选的,包括有联动推动连杆,所述联动推动连杆的中部与壳体铰接,所述联动推动连杆的一端位于联动推块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联动推动连杆使其绕铰接部位转动推动联动推块使其移动到第二位置。
24.优选的,所述联动推块上设有表面设有导向斜面的推动部,联动推块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部分路径中,所述弹性板端部沿推动部表面的导向斜面滑移。
25.优选的,通过转动操作转轴使其断开位置转动闭合位置可使第二储能元件的储能臂从释能位置移动到储能位置。
26.优选的,所述操作转轴上设有储能推块,所述壳体上设有储能锁定推块,当操作转轴为0
°
的断开位置以及储能臂为释能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储能推块转动到a
°
的闭合位置的移动路径上,在操作转轴为b
°
的位置时,储能推块与储能臂相抵,在操作转轴从b
°
的位置转动到c
°
的位置过程中,储能推块推动储能臂,当操作转轴为c
°
到d
°
的位置的过程中,储能锁定推块对储能臂形成沿操作转轴轴向方向的分力,直至移动到d
°
的位置,此时储能臂为储能位置,位于锁定位置的储能锁块对储能臂形成锁定作用,同时,储能臂离开储能推块的移动路径,a≥d>c>b≥0。
27.优选的,a>d。
28.优选的,所述储能锁定推块接近0
°
的断开位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以及端部设有支撑平面,当操作转轴为c
°
到d
°
的位置的过程中,储能臂沿第一导向面滑移使储能锁定推块对储能臂形成沿操作转轴轴向方向的分力,以及移动到d
°
的位置时,储能臂移动到支撑平面上。
29.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依次相连的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中壳体之间形成上层空腔,所述中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下层空腔;
30.所述操作转轴包括第一操作转轴和第二操作转轴,所述操作转座设置于下层空腔内,所述第一操作转轴至少部分位于下层空腔与操作转座配合;所述第二操作转轴至少部分和第二储能元件设置于上层空腔内,所述第一操作转轴和第二操作转轴周向联动配合;
31.所述第二储能元件设置于第二操作转轴远离中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操作转轴上设有锁定推块通孔,所述储能锁定推块设置于中壳体接近上壳体一侧的表面上,所述储能锁定推块穿过锁定推块通孔相对第二操作转轴表面凸起,所述储能推块设置于第二操作转轴远离中壳体的一侧。
32.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有电磁驱动杆,当电磁驱动机构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动作对锁定位置的第二储能元件驱动使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对止动装置驱动使其解除对在闭合状态时的操作转座的锁定作用。
33.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有电磁驱动杆,当电磁驱动机构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动作对锁定位置的第二储能元件驱动使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对止动装置驱动使其解除对在闭合状态时的操作转座的锁定作用以及对闭合状态的操作转轴和/或操作转座驱动使闭合状态的操作转轴和操作转座形成周向联动配合关系。
3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开关内增设储能机构,通过储能机构释能达到驱动闭合状态下的操作转轴使其快速转动到切断位置,同时,解除止动装置对在闭合状态时的操作转座的锁定作用,使操作转座随操作转轴动作使其快速转动到切断位置。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隐藏卡簧组件);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下层空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卡簧组件);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上卡簧(a)、下卡簧(b)及卡簧组件(c)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操作转轴(a)、第一储能元件(b)、操作转座(c)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过程中操作机构的位置示意图,(a)

(d)依次为断开状态、操作转轴转动约90
°
且第一储能元件未释能、操作转轴转动约90
°
且第一储能元件释能的三个状态;
4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上层空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4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转轴(a)、齿条(b)、中壳体(c)、储能锁块(d)的结构示意图;
4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操作第二操作转轴使第二储能元件完成储能的状态示意图,(a)为0
°
闭合位置;(b)为d
°
的位置;(c)为a
°
的闭合位置;
4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驱动脱扣连杆过程中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联动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驱动联动推动连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48.图中,1,壳体;101,上壳体;102,中壳体;103,下壳体;104,齿条限位滑槽;105,扭簧限位块;106,储能锁定推块;107,第一导向面;108,支撑平面;2,卡簧组件;201,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2,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3,第一卡簧;204,第二卡簧;205,联动凹槽;206,脱扣凸块;3,第一操作转轴;301,卡簧解锁块;302,定位柱;303,第一驱动臂;304,联动凸块;4,储能元件;401,第一扭臂;402,第二扭臂;5,操作转座;501,第一限位块;502,第二限位块;503,第二驱动臂;504,定位圆环座;505,弹性板;506,联动凹槽;6,电磁驱动机构;601,电磁驱动杆;7,第二储能元件;8,第二操作转轴;801,齿轮部;802,储能推块;803,锁定推块通孔;9,齿条;901,释能推块;10,储能锁块;1001,储能锁槽;1002,脱扣推动部;11,第一弹性件;12,连杆固定件;13,脱扣连杆;14,联动推动连杆;15,联动推块;1501,推动部;16,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51.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2.如图1、2所示,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操作机构、电磁驱动机构6、储能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壳体101、中壳体102、下壳体103,其中,上壳体101与中壳体102之间形成上层空腔,中壳体102与下壳体103之间形成下层空腔,其中,操作机构设置于下层空腔,储能机构设置于上层空腔。
53.如图3

5所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卡簧组件2、第一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设置于第一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操作转轴3和所述操作转座5抵接配合,所述卡簧组件2中心与壳体1抵接且相对壳体1不可转动,所述卡簧组件2向操作转座5方向凸起形成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述操作转座5向卡簧组件2方向凸起形成第一限位块501和第二限位块502,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两侧,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的卡簧解锁块301,在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从闭合转向断开/断开转向闭合时,所述卡簧解锁块301可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第一操作转轴3一端穿过卡簧组件2和壳体,用于手动转动操作闭合/断开。
54.如图4(a)、(b)所示,所述卡簧组件2包括第一卡簧203和第二卡簧204,所述壳体1上设有联动凸块,所述第一卡簧203上设有与联动凸块适配的联动凹槽205,所述第二卡簧204位于第一卡簧203的下方且与第一卡簧203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设置在第一卡簧203的外周;如图4(c)所示,所述第二卡簧204具有两个支臂且两个支臂分别位于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下方,所述第一卡簧203上内侧设有缺口,第二卡簧204的两个支臂穿过缺口延伸到第一卡簧203上方。
55.如图5(a)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与操作转座5同心定位配合的定位柱3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一扭臂401配合的第一驱动臂303、用于抬高第二卡簧204的卡簧解锁块301,如图5(b)所示,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为储能扭簧,其包括第一扭臂401、第二扭臂402;如图5(c)所示,所述操作转座5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二扭臂402配合的第二驱动臂503以及与定位柱302同心插接定位配合的定位圆环座504。所述卡簧解锁块301与第二卡簧204的两个支臂配合,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转向断开状态和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卡簧解锁块301沿两个支臂接近操作转座5的一侧表面滑移,两个支臂接近操作转座5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凸起,当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转向断开状态和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
状态接近终点时,所述卡簧解锁块301位于一侧支臂的凸起部分。
56.如图6所示,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转向闭合的过程中,首先操作转轴3的第一驱动臂303带动第一扭臂401转动,第一储能元件4开始储能,在转动过程中,所述卡簧解锁块301与第二卡簧204配合,在操作转轴3接近于转过到闭合位置时,卡簧解锁块301转动到位于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下方的第二卡簧204处,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如图6(b)所示,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在第二驱动臂503的带动下,旋转至如图6(c)所示的闭合状态,断开过程则为反向。
57.如图7所示,所述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储能元件7、第二操作转轴8、齿条9、储能锁块10。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操作转轴3穿过中壳体102与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同轴插接设置,使两者周向联动配合,同时,第二操作转轴8上端部穿过上壳体101以与手动操作手柄或电动操作机构相连接,以操作第一操作转轴3和第二操作转轴8在0
°
的断开位置转动到a
°
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如图8(c)所示,所述中壳体102上设有齿条限位滑槽104,所述齿条9限位于齿条限位滑槽104中沿直线可滑移,如图8(a)所示,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外周沿环周设有齿轮部801,所述齿条9位于第二操作转轴8一侧且与齿轮部801保持啮合关系,在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在0
°
的断开位置转动到a
°
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切换过程中,所述齿条9沿直线滑移在第一齿条位置(对应第二操作转轴8在0
°
的断开位置)和第二齿条位置(对应第二操作转轴8在a
°
的闭合位置)之间切换。
58.所述储能锁块10与上壳体101插接配合使其仅可沿第二操作转轴8轴向方向滑移。所述储能锁块10沿第二操作转轴8轴向方向可滑移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储能锁块10与上壳体10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1,在第一弹性件11的弹性作用下,所述储能锁块10位于锁定位置,以及推动储能锁块10克服第一弹性件11的弹性作用可使储能锁块10移动到解锁位置。
59.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为扭簧,套设在第二操作转轴8上,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的两端分别为固定臂和储能臂,如图8(c)所示,所述中壳体102上设有扭簧限位块105,所述第二储能元件7的固定臂抵接扭簧限位块105使其位置相对壳体1固定。如图8(b)所示,所述齿条9上设有释能推块901,如图8(d)所示,所述储能锁块10上设有储能锁槽1001,所述储能锁槽1001位于齿条9直线滑移路径的一侧。所述储能臂具有储能位置和释能位置,当储能臂位于释能位置以及第二操作转轴8位于断开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释能推块901向第二齿条位置移动的方向一侧;当储能臂为储能位置及储能锁块10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储能臂端部位于储能锁槽1001内使储能锁块10对储能臂形成锁定作用,当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时,储能臂端部离开储能锁槽1001,使储能锁块10解除对储能臂的锁定作用,第二储能元件7释能使所述储能臂移动到释能位置,所述第二齿条位置的齿条的释能推块901位于储能臂从储能位置移动到释能位置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当第二储能元件7释能时,齿条9、第二操作转轴8、第一操作转轴3依次传动,使第一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向断开状态移动。
60.电磁驱动机构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远程信号控制的驱动机构使用,所述电磁驱动机构6包括有电磁驱动杆601,电磁驱动杆601下方设有弹簧,弹簧对电磁驱动杆601形成向上的推力,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收到信号时,对电磁驱动机构6形成向下的拉力,克服弹簧的作用力。电磁驱动杆601连接有连杆固定件12,所述连杆固定件12上可转动连接有脱扣
连杆13,所述脱扣连杆13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脱扣连杆13远离连杆固定件12的端部位于储能锁块10的下端,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固定件12下降,如图10所示,脱扣连杆13位于储能锁块10的下端的端部向上抬起,推动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
61.同时,如图4(c)所示,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外侧设有脱扣凸块206,如图8(d)所示,所述储能锁块10上对应所述脱扣凸块206设有脱扣推动部1002,当所述储能锁块10为锁定位置时,所述脱扣推动部1002位于脱扣凸块206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如图10所示,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所述脱扣推动部1002推动脱扣凸块206向上抬起,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
62.如图5(a)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臂303外侧凸起形成联动凸块304,如图5(c)所示,所述第二驱动臂503上设有在自然状态下向外倾斜的弹性板505,所述弹性板505的内侧设有联动凹槽506,在自然状态下,联动凹槽506与联动凸块304相分离,当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以及为闭合状态时,所述联动凹槽506与联动凸块304相对设置以及推动弹性板505使其向轴心方向靠近可使联动凸块304插入联动凹槽506内。
63.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联动推块15,所述联动推块15限位于壳体1上以及相对壳体1可沿第二操作转轴8轴向方向可滑移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联动推块15与上壳体10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6,在第二弹性件16的弹性作用下,所述联动推块15位于第一位置,以及推动联动推块15克服第二弹性件16的弹性作用可使联动推块15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联动推块15的内侧设有对于弹性板505设置的推动部1501,当所述联动推块15位于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操作机构为闭合状态时,所述弹性板505部分位于推动部150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移动路径上,联动推块15不会操作转座5的转动形成干涉,不影响其转动,当推动联动推块15使联动推块15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如图12所示,所述联动推块15推动弹性板505使其向轴心方向靠近进而使联动凸块304插入联动凹槽506内,此时,操作转座5和第一操作转轴3形成周向联动关系,在操作转座5向断开位置的方向转动较小角度后,联动推块15与弹性板505分离,弹性板505恢复原来的状态,该周向联动关系就不再存在,因此,当第二储能元件7带动操作机构快速切断时,在较短时间内,操作转座5和第一操作转轴3为周向联动关系然后分离。
64.如图11所示,所述推动部1501表面为导向斜面,在推动联动推块15使联动推块15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弹性板505外端部分沿推动部1501表面滑移向内移动。所述联动推块15与中壳体102插接限位配合使联动推块15仅可沿第二操作转轴8轴向方向滑移。
65.所述连杆固定件12上可转动连接有联动推动连杆14, 所述联动推动连杆14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述联动推动连杆14远离连杆固定件12的端部位于联动推块15的下端,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固定件12下降,联动推动连杆14位于联动推块15的下端的端部向上抬起,推动联动推块15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
6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同步带动脱扣连杆13和联动推动连杆14,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以及联动推块15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同时间段发生(两者的时间差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储能臂端部离开储能锁槽1001使储能锁块10解除对储能臂的锁定作用、脱扣凸块206向上抬起使操作转座5获得
自由以及联动推块15推动弹性板505使其向轴心方向靠近进而使联动凸块304插入联动凹槽506内三者接近于同时发生(三者的时间差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因此在第二储能元件7释能带动第一操作转轴3使其从闭合状态向断开状态移动过程中,卡簧组件2不对操作转座5形成阻力,以及操作转座5与第一操作转轴3形成联动关系,旋转开关切断过程中,第一储能元件4始终为释能状态或基本接近于释能状态,对操作转座5与第一操作转轴3基本不会形成阻力作用,带动操作机构的外力仅为第二储能元件7的弹力。
67.如果推动储能锁块10从锁定位置切换为解锁位置时,储能锁块10没有推动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即操作转座5还是被锁定的状态,则第二储能元件7储能状态时的弹力大小需要大于第一储能元件4完成储能后的弹力大小,这样第二储能元件7才能在第一储能元件4完成储能的同时带动第一操作转轴3使其移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然后操作转座5在第一储能元件4释能的作用下移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而本实施例不需要使第二储能元件7储能状态时的弹力大小大于第一储能元件4完成储能后的弹力大小,两者没有关联。
68.如果不设置联动推块15,单纯依靠第一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依次传动使操作转座5转动到闭合位置,操作转座5动作会发生延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转轴3被第二储能元件7带动在较短时间内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操作转座5与第一操作转轴3在较短时间内保持周向联动关系,从而减少操作转座5转动到断开状态的位置的延迟时间,达到更快切断的目的。
69.如图8(a)所示,所述第二操作转轴8上固设有储能推块802以及设有锁定推块通孔803,如图8(c)所述,所述中壳体102上固设有储能锁定推块106,所述储能锁定推块106穿过锁定推块通孔803且端部相对第二操作转轴8表面凸起,所述储能锁定推块106接近0
°
的断开位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107(可以为凸曲面或斜面,图中为凸曲面)以及顶端设有支撑平面108,所述第一导向面107用于对沿第一导向面107移动的储能臂形成沿轴向方向的作用力;当第二操作转轴8为0
°
的断开位置以及储能臂为释能位置时,所述储能臂位于储能推块802 转动到a
°
的闭合位置的移动路径上,在第二操作转轴8为b
°
的位置时,储能推块802与储能臂相抵,在第二操作转轴8从b
°
的位置转动到c
°
的位置过程中,储能推块802推动储能臂,当第二操作转轴8为c
°
的位置时,储能推块802与第一导向面107相抵,在第二操作转轴8从c
°
的位置转动到d
°
的位置过程中,储能推块802推动储能臂,且储能臂沿第一导向面107滑移使其向上抬起,当第二操作转轴8为d
°
的位置时,储能臂沿第一导向面107移动到支撑平面108上,此时,储能臂为储能位置,位于锁定位置的储能锁块10对储能臂形成锁定作用,同时,储能臂恰好高于储能推块802,因此储能臂的位置被固定,形成储能作用,同时,储能推块802可以自由移动,也就是第二操作转轴8可以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自由切换,可以手动操作分合闸,a≥d>c>b≥0。
70.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操作转轴8使第二储能元件7储能。优选的,a大于d,当第二操作转轴8在转动到a
°
的闭合位置前,第二储能元件7已经完成储能。在本实施例中,d为75左右,a为85左右。
7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