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缆 铜管 阻热型三相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


背景技术:

2.铜管电缆是将三根电缆缆芯在现场拉入铜管中,并在铜管内充以绝缘油或化学填充物的电力电缆,在架空线路及一些特殊场合应用。然而,铜管内的电缆在接地后,由于接地发热会造成铜管发热,绝缘油或化学填充物气化,铜管内的压力急剧上升,带来运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能够有效的抑制铜管发热,避免铜管内压力急剧上升,提高安全可靠性,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5.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abc三相电源线围绕一根接地线共同绞合形成缆芯并穿套在铜管内,所述铜管外部包覆有第一afrp编织层,所述abc三相电源线包括第一内导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外部的内半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体屏蔽层、铜线屏蔽缠绕层、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和第二afrp编织层,所述接地线包括第二内导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外部的pvc护套和第三afrp编织层。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导体和所述第二内导体均为铜绞线。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afrp编织层、所述第二afrp编织层和所述第三afrp编织层均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缠绕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95%。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afrp编织层、所述第二afrp编织层和所述第三afrp编织层的厚度为0.5mm至4mm。
9.作为优选,所述内半导体屏蔽层和所述外半导体屏蔽层均为eva半导体屏蔽层。
10.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为xlpe树脂绝缘层。
11.作为优选,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为内外双层镀锡铜单丝同向螺旋缠绕形成,内层镀锡铜单丝与外层镀锡铜单丝的绕距和螺旋角度均相同。
12.作为优选,所述螺旋角度为55度至70度。
13.作为优选,所述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小于所述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所述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5mm至0.12mm,所述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8mm至0.18mm。
14.作为优选,所述abc三相电源线和所述铜管之间填充有树脂填充芯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通过分别在abc三相电源线、接地线和铜管外部包覆afrp编织层,能够有效的抑制接地发热造成的铜管发热,减缓铜管内压力急剧上升,提高安全可靠性。
17.2.afrp编织层还具有高强度、高模量,抗老化性能优异,使电源线的柔韧性更好,
降低弯曲时的扭矩力,提高电源线整体的抗拉伸强度,增强了不同敷设环境下的适应性,有效的减少敷设难度。
18.3.铜线屏蔽缠绕层为内外双层镀锡铜单丝同向螺旋缠绕形成,内层镀锡铜单丝与外层镀锡铜单丝的绕距和螺旋角度均相同,能够有效减少内层铜丝和外层铜丝之间摩擦,不易发生铜丝断线现象,提高耐扭转性和耐弯曲性能,螺旋角度为50度至70度,小于50度会增加铜丝用量,提高生产成本,大于70度,则容易出现松动造成缠绕工艺难度大。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小于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其中,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5mm至0.12mm,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8mm至0.18mm,减少编织缝隙,更容易实现编织密度为90%至98%,有助于提高屏蔽效果,增强抗噪声干扰能力,有效的抑制内部的信号或噪音泄漏至外部及抑制来自外部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a相电源线,2

b相电源线,3

c相电源线,4

接地线,5

铜管,6

第一afrp编织层,7

第一内导体,8

内半导体屏蔽层,9

绝缘层,10

外半导体屏蔽层,11

铜线屏蔽缠绕层,12

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3

第二afrp编织层,14

第二内导体,15

pvc护套,16

第三afrp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abc三相电源线1、2、3围绕一根接地线4共同绞合形成缆芯并穿套在铜管5内,所述铜管5外部包覆有第一afrp编织层6进一步的,所述abc三相电源线1、2、3和所述铜管5之间填充有树脂填充芯材。
23.所述abc三相电源线包括第一内导体7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外部的内半导体屏蔽层8、绝缘层9、外半导体屏蔽层10、铜线屏蔽缠绕层11、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2和第二afrp编织层13,具体的说,所述内半导体屏蔽层8和所述外半导体屏蔽层10均为eva半导体屏蔽层,所述绝缘层9为xlpe树脂绝缘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11为内外双层镀锡铜单丝同向螺旋缠绕形成,内层镀锡铜单丝与外层镀锡铜单丝的绕距和螺旋角度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角度为55度至70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小于所述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所述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5mm至0.12mm,所述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8mm至0.18mm。所述接地线4包括第二内导体14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14外部的pvc护套15和第三afrp编织层16。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内导体7和所述第二内导体14均为铜绞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afrp编织层6、所述第二afrp编织层13和所述第三afrp编织层16均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缠绕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9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afrp编织层6、所述第二afrp编织层13和所述第三afrp编织层16的厚度为0.5mm至4mm。
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abc三相电源线(1,2,3)围绕一根接地线(4)共同绞合形成缆芯并穿套在铜管(5)内,所述铜管(5)外部包覆有第一afrp编织层(6),所述abc三相电源线包括第一内导体(7)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外部的内半导体屏蔽层(8)、绝缘层(9)、外半导体屏蔽层(10)、铜线屏蔽缠绕层(11)、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护套(12)和第二afrp编织层(13),所述接地线(4)包括第二内导体(14)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14)外部的pvc护套(15)和第三afrp编织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导体(7)和所述第二内导体(14)均为铜绞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afrp编织层(6)、所述第二afrp编织层(13)和所述第三afrp编织层(16)均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缠绕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9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afrp编织层(6)、所述第二afrp编织层(13)和所述第三afrp编织层(16)的厚度为0.5mm至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半导体屏蔽层(8)和所述外半导体屏蔽层(10)均为eva半导体屏蔽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9)为xlpe树脂绝缘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线屏蔽缠绕层(11)为内外双层镀锡铜单丝同向螺旋缠绕形成,内层镀锡铜单丝与外层镀锡铜单丝的绕距和螺旋角度均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螺旋角度为55度至70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小于所述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所述内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5mm至0.12mm,所述外层镀锡铜单丝线径为0.08mm至0.18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abc三相电源线(1,2,3)和所述铜管(5)之间填充有树脂填充芯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热型三相铜管电缆,ABC三相电源线围绕一根接地线共同绞合形成缆芯并穿套在铜管内,所述铜管外部包覆有第一AFRP编织层,所述ABC三相电源线包括第一内导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外部的内半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外半导体屏蔽层、铜线屏蔽缠绕层、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和第二AFRP编织层,所述接地线包括第二内导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外部的PVC护套和第三AFRP编织层。该铜管电缆能够有效的抑制铜管发热,避免铜管内压力急剧上升,提高安全可靠性,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邹洪宇 黄建卫 朱云星 王超 张幸智 冉正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2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