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2021-10-16 04: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终端设备 数据传输 承载 装置 分离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s(5th generation system,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引入了各种不同的承载类型,诸如split(分离)承载、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承载、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承载等。
3.以分离承载模式下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侧数据传输为例。在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超过数据分离门限值的情况下,ue的pdcp实体可以选择将上行数据分配给与该pdcp实体关联的主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实体或辅rlc实体,且并不约束pdcp实体对主rlc实体或辅rlc实体分配的数据量。
4.然而,若在主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况下,主rlc实体被分配较多的上行数据,则会导致主rlc实体来不及传输上行数据,数据分配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能够合理地将上行数据分配给与pdcp实体关联的rlc实体,从而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以及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通信网络的数据吞吐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8.获取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主辅关系;
9.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1.上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12.信号强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主辅关系;
13.分配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
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分配方法。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分配方法。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分配方法。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分配方法。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9.通过在分离承载模式下,基于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将上行数据合理地分配给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合理分配,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因rlc实体被分配的数据不合理而导致的来不及传输上行数据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20.另外,本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上行数据,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rlc实体传输较多的上行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数据吞吐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23.图2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侧承载模式的架构图;
24.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25.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制式与数据分配基数之间的关系的表格;
26.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缓存时长的数据复制方法的流程图;
27.图7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28.图8和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侧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29.图10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30.图1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31.图1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32.图1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4.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35.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接入网设备20和核心网设备30。
36.终端设备10可以指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可选地,终端设备10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1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s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pub1ic land mobi1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0的数量通常为多个,每一个接入网设备20所管理的小区内可以分布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0。
37.接入网设备20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1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20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s的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称为gnodeb(next generation node b,下一代b节点)或者gnb;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称为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的b节点)或enb。
38.示例性地,在lte系统中,接入网设备20可以是e

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或者e

utra中的一个或者多个enb;在nr系统中,接入网设备20可以是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或者ran中的一个或者多个gnb。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除特别说明之外,是指接入网设备20。
39.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接入网设备”这一名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1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可选地,通过接入网设备20,终端设备10和核心网设备30之间可以建立通信关系。
40.核心网设备30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例如,nr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和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等设备。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nr系统,还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
42.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和接入设备20均可以支持mr

dc(multi

radio dual connectivity,多种无线接入双连接)架构。例如,终端设备10支持与enb和gnb的双连接。该架构中包括两个小区组,一个为主小区组mcg(主小区组与主节点相关联),一个为辅小区组scg(辅小区组与辅节点相关联)。
43.终端设备10的无线承载可以包括:mcg承载、scg承载和split承载。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split承载模型下的数据传输。可选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适用于mcg承载或scg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
44.示例性地,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承载模式的架构图。该通信网络是以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为核心网。主小区组承载201(即mcg bearer)对应的通路包括e

utra对应的pdcp实体、e

utra对应的rlc实体和e

utra对应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实体。辅小区组承载203(即scg bearer)对应的通路包括nr对应的pdcp实体、nr对应的rlc实体和nr对应的mac实体。分离承载202(即split bearer)对应的通路包括nr对应的pdcp实体、e

utra对应的rlc实体、nr对应的rlc实体、e

utra对应的mac实体和nr对应的mac实体。
45.示例性地,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承载模式的架构图。该通信网络是以5gc(5g core,5g核心网)为核心网。主小区组承载301对应的通路包括nr对应的pdcp实体、mn(master node,主节点)对应的rlc实体和mn对应的mac实体。辅小区组承载303对应的通路包括nr对应的pdcp实体、sn(secondary node,辅节点)对应的rlc实体和sn对应的mac实体。分离承载302对应的通路包括nr对应的pdcp实体、mn对应的rlc实体、sn对应的rlc实体、mn对应的mac实体和sn对应的mac实体。
4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3,在分离承载模式302下,nr对应的一个pdcp实体可以关联两个rlc实体:mn对应的rlc实体和sn对应的rlc实体。在pdcp实体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达到或超过数据分离门限的情况下,该pdcp实体可以基于mn对应的rlc实体和sn对应的rlc实体各自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将上行数据分配给mn对应的rlc实体和sn对应的rlc实体,再由mn对应的rlc实体将分配得到的上行数据传输给对应的基站,以及由sn对应的rlc实体将分配得到的上行数据传输给对应的基站。
47.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如上述终端设备10中的pdcp实体。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401~403):
48.步骤401,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行数据是指由终端设备传输至基站的数据。例如,从下层pdcp实体(终端设备侧)传输至上层pdcp实体(基站侧)的数据。可选地,该上行数据可以是终端设备生成的任意数据,诸如终端设备中安装的应用程序(诸如即时会话类应用程序、视频类应用程序、信息检索类应用程序等)生成的数据。
50.在一个示例中,在获取上行数据之后,还可以分别确定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和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基于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和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进行数
据分配量的初步判断,其具体内容可以如下:
51.1、在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且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非惩罚状态的情况下,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其中,惩罚状态用于表示rlc实体在阈值时间内不被分配数据。
52.2、在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非惩罚状态,且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的情况下,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53.3、在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非惩罚状态,且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非惩罚状态的情况下,执行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也即步骤402)。
54.4、在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且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的情况下,分别对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进行服务小区重选择处理,以重建分离承载。
55.可选地,终端设备在将rlc实体的传输状态设置为惩罚状态时,会为该rlc实体设置惩罚标志,也即检测到该rlc实体被标记有惩罚标志,则可判断该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检测到该rlc实体未被标记有惩罚标志,则可判断该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非惩罚状态。在rlc实体处于惩罚状态的情况下,rlc实体将在阈值时间内不被分配上行数据,则可在阈值时间内忽略该rlc实体,并通过别的rlc实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56.可选地,终端设备在将rlc实体的传输状态设置为惩罚状态时,同时会启动惩罚定时器,通过惩罚定时器记录该rlc实体处于惩罚状态的时长,若惩罚定时器记录的时长超过上述阈值时间,则可以解除对rlc实体的惩罚。该阈值时间的设定取决于终端设备的类型、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等。可选地,在空口信令指示终端设备的承载重建、释放时,也可直接解除对rlc实体的惩罚。
5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则可以将该rlc实体的传输状态直接设置为惩罚状态。该惩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求进行适应性设置与调整。示例性地,参考图5,以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数为例,该惩罚阈值可设置为

125,若rlc实体的rsrp参数小于

125,则可以将该rlc实体的传输状态直接设置为惩罚状态。可选地,当rlc实体被解除惩罚时,若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还是小于惩罚阈值,则再次将rlc实体的传输状态设置为惩罚状态。若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惩罚阈值,则可向rlc实体分配上行数据。
58.可选地,若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且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也为惩罚状态,则表明第一rlc实体所在的通道和第二rlc实体所在的通道的传输环境都很差,不足以支撑上行数据的及时传出,则可以重新选择服务小区,以期望获取更好的服务小区,从而改善第一rlc实体所在的通道和第二rlc实体所在的通道的传输环境。
59.步骤402,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主辅关系。
60.其中,服务小区是指基站或基站的一部分(如扇形天线)所覆盖的区域,终端设备在服务小区内可获得服务(如通信)。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可用于表示该服务小区对应的通信环境的好坏。示例性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越强,该服务小区的通信环境越好。
61.可选地,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是指该rlc实体所接入的服务小区。例如,rlc实
体接入的服务小区为主服务小区,则该主服务小区即为该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该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即为该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可选地,在同一通信环境中,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可以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相同,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也可以大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还可以小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
62.可选地,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可用于获取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并可将其通知给对应的pdcp实体。可选地,rrc层可以基于rsrp、snr(signal noise ratio,信噪比)等参数确定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本技术实施例对用于确定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参数不作限定。
63.数据分配量是指rlc实体被分配到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例如,若pdcp实体有100包上行数据,将其中的60包上行数据分配给第一rlc实体,40包上行数据分配给第二rlc实体,则60包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40包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64.在一个示例中,在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之后,还可以对数据分配量进行预判断处理,其具体内容可以如下:
65.1、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且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惩罚阈值的情况下,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66.2、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惩罚阈值,且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的情况下,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67.3、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大于惩罚阈值,且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惩罚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步骤(即步骤403)。
68.4、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且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的情况下,分别对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进行服务小区重选择处理,以重建分离承载。
69.可选地,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则可将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设置为惩罚状态,也即在阈值时间内不向第一rlc实体分配上行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若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惩罚阈值,则可将上行数据直接分配给第二rlc实体。
70.步骤403,基于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71.可选地,本步骤可以包括如下几个子步骤:
72.1、基于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以及基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73.可选地,数据分配系数和下文中的数据分配基数用于确定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数据分配系数和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地设定以及调整。
74.示例性地,参考图5,以rsrp参数为例,表格501示出了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

90,则rlc实体的数据匹配系数为1;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

90大于或等于

100,则rlc实体的数据匹配系数为0.8;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

100大于或等于

105,则rlc实体的数据匹配系数为0.6;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

105大于或等于

115,则rlc实体的数据匹配系数为0.3;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

115大于或等于

125,则rlc实体的数据匹配系数为0.1;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

125,则rlc实体的数据匹配系数为0(对应的rlc实体还需受到相应地惩罚:阈值时间内不对其分配上行数据)。上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数据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为经验值,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任何运用此数据分配方式的技术方案,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75.在一个示例中,数据分配系数的具体确定方法可以如下: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第一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第一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76.若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第二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第二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77.示例性地,参考图5,以rsrp参数为例。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设置为主服务小区的情况下,若pdcp实体有100个pdu,第一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为

70,落在大于或等于

90对应的数据分配等级中。第二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为

105,落在

100至

105对应的数据分配等级中,通过查询表格501,则可以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为1,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为0.6。
78.2、获取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
79.可选地,可以基于rat制式、服务小区的类型(如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等确定数据分配基数。例如,参考图5,表格502示出了rat制式与数据分配基数之间的关系。基于第一rlc实体对应的rat制式,可以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为15,基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rat制式,可以确定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为65。可选地,上述rat制式和数据分配基数之间的关系为经验值,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任何运用此数据分配方式的技术方案,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80.3、基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以及基于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
81.可选地,将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数据分配系数进行相乘计算,即可得到该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例如,将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进行相乘计算,得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将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进行相乘计算,得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示例性地,参考图5,上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为15*1=15,上述第二rlc实体的期
望数据分配量为65*0.6=39。
82.4、基于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83.可选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确定方法可以如下:若所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大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则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若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则将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84.示例性地,上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为15,pdcp实体有100个pdu,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则可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为15个pdu。
85.5、基于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86.可选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确定方法如下:若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大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差值,则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差值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若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差值,则将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87.示例性地,上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为39个pdu,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为85个pdu,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则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为39个pdu。
88.若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过程中,pdcp实体中的pdu没有更新(即46个pdu),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保持不变。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15)小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46),则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还是15个pdu,而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39)大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31),则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应当为31个pdu。
89.可选地,可以对主服务小区对应的rlc实体进行上行数据的优先分配,也可以对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rlc实体进行上行数据的优先分配,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90.可选地,可将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等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划分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中,也可将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等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划分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大于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中;可将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等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的情况,划分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数据分配量小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的情况中,也可将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等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的情况,划分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数据分配量大于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差值的情况中,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91.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门限值,第一门限值用于调整数据分配等级的范围;若第一门限值和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三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第三数据
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第三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92.在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门限值;若第一门限值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四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第四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第四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93.示例性地,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为例。若第一门限值为

5,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从

91变化到

89的情况下,由于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一门限值的和为

94(小于

90),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不应从0.8立即变更到1,而是继续保持为0.8。在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继续变化到

85的情况下,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一门限值的和为

90,可以认为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满足长时间大于或等于

90的条件,则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可从0.8变更到1。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继续处于

85和

90之间,则可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稳定在1。可选地,还可以通过将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分配等级的阈值和第一门限值的和值进行比较,来更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例如,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处于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和第一门限值的和到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和第一门限值的和之间,则将该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94.可选地,第一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95.在一个示例中,在数据传输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获取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
96.在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大于第二门限值,且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若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第一阈值,则将第一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复制到第二rlc实体中;若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第二阈值,则丢弃第一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其中,超时缓存数据是指缓存时间超过第二门限值的缓存数据,第二门限值和重传参数是由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的;
97.在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小于第二门限值,且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若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第一阈值,则将第二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复制到第一rlc实体中;若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第二阈值,则丢弃第二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
98.其中,在rlc实体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出现较大的波动,且导致了所分配的上行数据没有送出的情况下,可以判定数据传输网络不稳定。示例性地,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定的概率,会有少量的数据在rlc实体所在的通道中长时间缓存,如此可以设置关于数据缓存时长的第二门限值,若数据缓存时长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可判定数据传输网络不稳定。数据缓存时长是指上行数据在rlc实体中的缓存时长,可将rlc实体中时间戳最小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时间戳与当前服务器时间之间的差值确定为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
99.可选地,第二门限值的设置方法可以如下:若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属于强实时性(如长期演进语音承载、实时性游戏等),则可以将第二门限值设置的小一些;若上
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属于一般实时性(如文件传输协议上传、网页访问等),则可以将第二门限值设置的大一些,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第二门限值还可根据终端设备的类型、基站是否有相应的配置等因素进行设定。例如,以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数据为例,第二门限值不应高于tcp数据的最大重传时间。
100.可选地,重传参数的设置方法可以如下:若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属于强实时性,超时缓存数据将不被再需要,可以直接丢弃,则可将重传参数设置为0(表示数据可以丢弃);若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属于一般实时性,超时缓存数据需要被重传,则可以将重传参数设置为1(表示数据需要重传)。
101.示例性地,参考图6,基于上行数据的传输类型,确定出第二门限值和重传参数,在每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内,pdcp实体检查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若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中没有超过第二门限值的,则等待下一个tti,在下一个tti内继续检查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若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都超过第二门限值,则等待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各自传输;若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中有一个超过第二门限值,在重传参数等于0的情况下,丢弃超过第二门限值的rlc实体中的超时缓存数据,在重传参数等于1的情况下,将超过第二门限值的rlc实体中的超时缓存数据复制到未超过第二门限值的rlc实体中。
102.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离承载模式下,基于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将上行数据合理地分配给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合理分配,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因rlc实体被分配的数据不合理而导致的来不及传输上行数据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103.另外,本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上行数据,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rlc实体传输较多的上行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数据吞吐量。
104.另外,通过设置惩罚状态,可以避免上行数据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差的通路中停留过久而导致上行数据无法及时发送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105.另外,通过在rlc实体的数据传输信息对应的数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设置第一门限值来调整rlc实体的数据传输信息与数据分配系数的关系,避免了数据分配系数在数据分配等级的边界来回波动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信息的确定稳定性。
106.另外,通过在在数据传输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设置第二门限值和重传参数来调整rlc实体中的超时缓存数据,避免了上行数据的长时间缓存,进一步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107.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如上述终端设备10中的pdcp实体。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701~703):
108.步骤701,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109.步骤702,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
主辅关系。
110.可选地,步骤701和步骤702的内容和上述实施例介绍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111.步骤703,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将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12.可选地,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表明第二rlc实体所在的通道的网络环境优于第一rlc实体所在的通道的网络环境;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表明第二rlc实体所在的通道的网络环境优于第一rlc实体所在的通道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环境较优的rlc实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可确保上行数据的传输效率。
113.可选地,可将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等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情况,划分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情况中,也可以将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等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情况,划分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情况中。
1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考图8,pdcp实体801获取上行数据,并将其存储在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数据队列中。在收到上层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的情况下,确定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具体方法如下: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将上行数据分配给第二rlc实体;若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将上行数据分配给第一rlc实体。在确定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之后,pdcp实体801读取rb数据队列中的上行数据,并对上行数据进行完保、加密等相关处理,然后基于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分配给相应的rlc实体,rlc实体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存储在数据队列中。在rlc实体(或mac实体)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的情况下,rlc实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其中,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实体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授权信息,并将上行授权信息发送给mac实体。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使用了预处理方法,即pdcp实体和rlc实体预先对上行数据进行打包等处理。上行授权信息是指用于通知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信息,其包括基站给予终端设备的可用于数据上行的无线传输资源的授权信息。
115.可选地,参考图9,终端设备亦可不使用预处理方法,即phy实体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之后,将其传送至mac实体,mac实体再将其传送至rlc实体,rlc实体最后将其传送至pdcp实体901,pdcp实体901在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之后,基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进行上行数据的分配处理。可选地,在pdcp实体901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之后,pdcp实体901可以对rlc实体对应的通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检查,若信号质量满足可以成功传输上行数据的强度,则可以将上行数据分配给该rlc实体,否则不分配。如此可以降低数据传输失败的次数,以及减少数据堆积和pdcp对应的sn(serial number,序列号)乱序等问题的发生。
11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离承载模式下,基于第一rlc
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将上行数据合理地分配给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合理分配,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因rlc实体被分配的数据不合理而导致的来不及传输上行数据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117.另外,本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上行数据,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rlc实体传输较多的上行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数据吞吐量。
118.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如上述终端设备10中的pdcp实体。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001~1005):
119.步骤1001,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120.步骤1002,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主辅关系。
121.可选地,步骤1001和步骤1002的内容和上述实施例介绍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122.步骤1003,对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第一和值。
123.步骤1004,基于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一和值,确定第一占比,以及基于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一和值,确定第二占比。
124.可选地,将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一和值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第一占比,将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一和值之间的比值,确定为第二占比。
125.步骤1005,将第一占比与上行数据的乘积,确定为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以及将第二占比与上行数据的乘积,确定为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2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别统计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并将其发送给pdcp实体,pdcp实体对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进行分配比例计算,得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再基于分配比例确定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示例性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之间的分配比例为a:b,则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为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a/(a b),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为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b/(a b)。
127.可选地,分配比例可以是指pdcp实体对应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的比例,也可以是指数据长度的比例,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128.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离承载模式下,基于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将上行数据合理地分配给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合理分配,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因rlc实体被分配的数据不合理而导致的来不及传输上行数据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129.另外,本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上行数据,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rlc实体传输较多的上行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数据吞吐量。
130.下述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方法实施例。对于本技术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
131.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离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分离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中。该装置1100可以包括:上行数据获取模块1101、信号强度获取模块1102和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
132.上行数据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133.信号强度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主辅关系。
134.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3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包括:分配系数确定子模块1103a、分配基数获取子模块1103b、期望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c和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d。
136.分配系数确定子模块1103a,用于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137.分配基数获取子模块1103b,用于获取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
138.期望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c,用于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以及基于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基数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
139.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d,用于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和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0.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d,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d,用于:
142.若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大于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则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3.若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量确定子模块1103d,还用于:
145.若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大于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差值,则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
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6.若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小于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差值,则将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期望数据分配量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4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系数确定子模块1103a,用于:
148.若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所述第一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149.若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15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系数确定子模块1103a,还用于:
151.在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门限值用于调整数据分配等级的范围;若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三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所述第三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所述第三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152.或者,在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门限值;若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四数据分配等级的下限值,且小于所述第四数据分配等级的上限值,则将所述第四数据分配等级对应的数据分配系数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系数。
15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还用于:
154.若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55.若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则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5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还用于:
157.对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进行相加处理,得到第一和值;
158.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和值,确定第一占比,以及基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和值,确定第二占比;
159.将所述第一占比与所述上行数据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占比与所述上行数据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6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还用于:
161.在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惩罚阈值,且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惩罚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62.或者,在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惩罚阈值,且所述
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惩罚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63.或者,在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大于所述惩罚阈值,且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惩罚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的步骤;
164.或者,在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惩罚阈值,且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惩罚阈值的情况下,分别对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进行服务小区重选择处理,以重建分离承载。
16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量确定模块1103,还用于:
166.分别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
167.在所述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惩罚状态,且所述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非惩罚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其中,所述惩罚状态用于表示rlc实体在阈值时间内不被分配数据;
168.或者,在所述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所述非惩罚状态,且所述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所述惩罚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为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69.或者,在所述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所述非惩罚状态,且所述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所述非惩罚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所述获取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170.或者,在所述第一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所述惩罚状态,且所述第二rlc实体的传输状态为所述惩罚状态的情况下,分别对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进行服务小区重选择处理,以重建分离承载。
17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缓存时长获取模块1104和超时数据处理模块1105。
172.缓存时长获取模块1104,用于在数据传输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获取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
173.超时数据处理模块1105,用于在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大于第二门限值,且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一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rlc实体中;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第二阈值,则丢弃所述第一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其中,所述超时缓存数据是指缓存时间超过所述第二门限值的缓存数据,所述第二门限值和所述重传参数是由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类型确定的。
174.超时数据处理模块1105,还用于在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缓存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一rlc实体中;若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重传参数为所述第二阈值,则丢弃所述第二rlc实体的超时缓存数据。
175.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离承载模式下,基于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将上行数据合理地分配给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合理分配,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因rlc实体被分配的数据不合理而导致的来不及传输上行数据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
176.另外,本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上行数据,以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rlc实体传输较多的上行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数据吞吐量。
17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178.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30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来讲:该终端设备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01、接收器1302、发射器1303、存储器1304和总线1305。
179.处理器13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3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180.接收器1302和发射器1303可以实现为一个收发器1306,该收发器1306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181.存储器1304通过总线1305与处理器1301相连。
182.存储器13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183.此外,存储器1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

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其中:
184.所述处理器1301,同于获取待传输的上行数据;
185.获取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与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为主辅关系;
186.基于所述第一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配处理,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数据分配量。
187.对于本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细节,可参见上文实施例中的介绍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18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
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189.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或光盘等。其中,随机存取记忆体可以包括reram(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和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19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19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上述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192.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本文中描述的步骤编号,仅示例性示出了步骤间的一种可能的执行先后顺序,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也可以不按照编号顺序来执行,如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同时执行,或者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按照与图示相反的顺序执行,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19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