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2: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图书馆 还书 智能 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借还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图书馆里还书都是人工进行的,人工首先将图书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将分好类的图书多次往返以放置于书架上。平时在图书馆中可以看到多个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内来回多次的进行取书

还书。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还书效率慢、工作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包括小车和多个书架,所述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轮,车架上设置有多个供带有电子标签的图书由上向下放置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内部的槽壁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各放置槽的槽底均为能够开闭的弹性槽底以供相应放置槽中的书籍掉落;车架上于上述多个放置槽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各书架的一侧设置有书筐,各书架的设置有书筐的侧面上设置有预存有该书架位置信息的二维码,车架上设置有识别二维码的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各rfid读写器连接,车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车架上于上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放置槽一一对应的顶杆和驱动各顶杆上下运动的顶杆驱动结构。
5.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向下顶压书籍的顶压板。
6.所述车架包括车底板,车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套,安装板连接于第一转动环套上。
7.所述立柱上于第一转动环套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环套,第二转动环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斜杆。
8.各所述放置槽的槽底的两端通过两个短杆转动安装于车架上,各短杆上均设置有扭簧。
9.各所述书筐的上端均设置有筐盖板。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待还的书籍一本本一一对应放置于放置槽中,由人工推动小车或小车为agv小车,各放置槽中的rfid读写器读取内部的书籍位置信息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屏上的信息将小车送至相应的书架旁,输送带位于对应书筐的上方,摄像头识别该书架上的二维码,由控制器控制与该书架的位置对应的书籍上方的顶杆驱动结构,向下顶压将对应的书籍使其落入下方的输送带,进而落入对应的书筐中。而后由专门的工作人们进行放置于书架上,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需要来回取书

放书,只需要将书筐中的书籍放置于书架上即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2.图2是图1中去掉输送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4是书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小车和多个纵横布置的书架。小车包括车架1,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轮2。车架上设置有多个供带有电子标签的图书由上向下放置的放置槽10,本实施例中放置槽的数量为多个并成两排布置,各放置槽内部的槽壁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图中未显示)。为了避免各读卡器之间的相互影响,rfid读写器均设置于各放置槽的同一侧内壁上,以增加相邻两个rfid读写器离的太近,影响读取结果。
16.各放置槽的槽底18均为能够开闭的弹性槽底以供相应放置槽中的书籍掉落。各放置槽的槽底的两端通过两个短杆19转动安装于车架上,各短杆上均设置有扭簧(图中未显示)。车架上于上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放置槽一一对应的顶杆16和驱动各顶杆上下运动的顶杆驱动结构15,顶杆驱动结构采用电动推杆。顶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向下顶压书籍的顶压板17。车架包括车底板,车底板上设置有立柱5,立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套6,安装板7连接于第一转动环套6上。在放置书籍的时候,可以将安装板转至一旁,不影响放置书籍,而且这样设置还可以在降低安装板的安装高度。立柱上于第一转动环套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环套8,第二转动环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斜杆9,以增加安装板的强度。
17.车架上于上述多个放置槽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1,车架上设置有悬伸的安装杆13,输送辊14设置于安装杆13上。各书架20的一侧设置有书筐21,各书架的设置有书筐的侧面上设置有预存有该书架位置信息的二维码22,车架上设置有识别二维码的摄像头12。摄像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各rfid读写器连接,车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各书筐的上端均设置有筐盖板23,可以临时当做凳子使用,供阅读者使用。
18.在使用时,将待还的书籍一本本一一对应放置于放置槽中,由人工推动小车或小车为agv小车,各放置槽中的rfid读写器读取内部的书籍位置信息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屏上的信息将小车送至相应的书架旁,输送带位于对应书筐的上方,摄像头识别该书架上的二维码,由控制器控制与该书架的位置对应的书籍上方的顶杆驱动结构,向下顶压将对应的书籍使其落入下方的输送带,进而落入对应的书筐中。而后由专门的工作人们进行放置于书架上,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需要来回取书

放书,只需要将书筐中的书籍放置于书架上即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动推杆也可以由气缸代替;书筐上也可以不设置筐盖板;在保证安装板的强度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转动环套和支撑斜杆。


技术特征:
1.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包括小车和多个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轮,车架上设置有多个供带有电子标签的图书由上向下放置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内部的槽壁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各放置槽的槽底均为能够开闭的弹性槽底以供相应放置槽中的书籍掉落;车架上于上述多个放置槽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各书架的一侧设置有书筐,各书架的设置有书筐的侧面上设置有预存有该书架位置信息的二维码,车架上设置有识别二维码的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各rfid读写器连接,车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车架上于上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放置槽一一对应的顶杆和驱动各顶杆上下运动的顶杆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向下顶压书籍的顶压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底板,车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套,安装板连接于第一转动环套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于第一转动环套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环套,第二转动环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斜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放置槽的槽底的两端通过两个短杆转动安装于车架上,各短杆上均设置有扭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书筐的上端均设置有筐盖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包括小车和多个书架,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行走轮,车架上设有多个供带有电子标签的图书由上向下放置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内部的槽壁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各放置槽的槽底均为能够开闭的弹性槽底;车架上于上述多个放置槽下方设有输送带;各书架的一侧设置有书筐,各书架的侧面上设有二维码,车架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各RFID读写器连接,车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车架上于上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多个与各放置槽一一对应的顶杆和顶杆驱动结构。该还书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研发人员:崔灿 陈志鹏 余秋文 王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财经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