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在岗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08-13 19: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设备 监测 在岗 装置 智能
在岗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岗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商业环境中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在一些需要付费的场景需要收到甲方的监测,或者需要收到管理者的检查,以保证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比如在商超环境下的促销人员、线下门店的店员等,作为甲方或者管理方,需要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例如,是否到达工作地点,是否在指定的工作地点工作足够的时长,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等。在商业环境下,一般甲方会根据商务合同约定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市场以及工作地点,并且根据约定的内容付费。或者管理方在招聘基层工作人员时,根据劳务合同,约定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以及相应的工作要求。

因此,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如何得到有效的保证,将会作为甲方或者管理方为基层工作人员付费的必要条件。但是甲方或者管理方如何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比较通用的解决方案是,甲方或者管理方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巡检抽查,但是由于随机性较高,并且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导致巡检成本很高。或者通过手机应用,让基层人员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打卡。但是在巡检过后以及打卡过后,基层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区域,无法得到实时验证和统计,成为甲方和管理的一个管理痛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

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定位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所述定位设备部署在指定的任务执行区域内;

根据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定位信息;

在所述佩戴者执行所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采集所述佩戴者的音频数据;

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

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使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可选地,所述匹配数据包括所述定位信息、所述音频数据以及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包括:

根据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生成所述定位信息的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采集到所述音频数据的时刻。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

在所述时间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时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匹配,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一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关联成功;

在所述时间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时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匹配失败,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二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关联失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匹配数据,其中,所述匹配数据来自可穿戴设备或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连接的边缘端,所述匹配数据为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得到的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

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可选地,所述匹配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包括:

根据上班时间戳与在岗时间要求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按时到或迟到,其中,所述上班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首次进入任务执行区域时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

根据下班时间戳与所述在岗时间要求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早退或加班,其中,所述下班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末次离开所述任务执行区域时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

可选地,所述匹配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音频数据、定位信息、所述音频数据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在岗状态包括工作状态,所述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各个所述音频数据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佩戴者对于目标任务的任务执行度;

根据所述任务执行度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匹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其中,所述历史数据为所述服务器中与所述匹配数据处于相同时间段的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先于所述匹配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有效语音,但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定位异常,其中,有效语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检测到人声;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无效语音,但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录音异常,其中,无效语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检测人声失败;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有效语音,且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正常。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应用于边缘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匹配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

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使所述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定位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所述定位设备部署在指定的任务执行区域内;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定位信息;

录音模块,用于在所述佩戴者执行所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采集所述佩戴者的音频数据;

关联模块,用于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使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定位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所述定位设备部署在指定的任务执行区域内;

根据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定位信息;

在所述佩戴者执行所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采集所述佩戴者的音频数据;

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

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使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定位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所述定位设备部署在指定的任务执行区域内;

根据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定位信息;

在所述佩戴者执行所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采集所述佩戴者的音频数据;

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

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使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上述在岗监测方法应用在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实现人机协同,通过可穿戴设备与各个区域内部署的定位设备之间通信的距离,测算出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即可得知可穿戴设备所在区域以及具体位置,从而确定佩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位置。在可穿戴设备开启的情况下,实时采集音频数据,实时记录佩戴者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语音交互过程。将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进行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可穿戴设备将匹配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使服务器根据匹配数据确定佩戴者在什么位置说过什么话,从而分析确定佩戴者的在岗状态,无需人为巡视工作人员的在岗状态,节约了人力成本,便于管理方远程实时监控工作人员的在岗状态。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岗监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岗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岗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岗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岗监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参照图1,该在岗监测方法应用于在岗监测系统。该在岗监测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110、定位设备120、服务器130和边缘端140。可穿戴设备110具体可以是智能工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智能工牌具体可以为挂脖式工牌或胸针式工牌。定位设备120为部署在室内各个区域用于与可穿戴设备110无线通信连接的设备,定位设备120具体可以为蓝牙信标、蓝牙网关或uwb设备,可穿戴设备110根据各个区域内的定位设备与之通信的距离,从而确定可穿戴设备所在位置。可穿戴设备110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直接与服务器130进行通信,可穿戴设备110也可通过边缘端140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边缘端140为可与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例如可穿戴设备的充电仓。服务器13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其中,无线通信方式包括zigbee、wifi、蓝牙、z-wave等短距离通信方式,也包括lpwan(low-powerwide-area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方式,lpwan通信方式包括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又称窄带物联网)通信方式、lora(longrange)通信方式和移动通信方式,其中,移动通信方式包括2g通信方式、3g通信方式、4g通信方式和5g通信方式等。

在岗监测系统可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平台,例如企业内部管理平台或甲方管理平台,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平台或甲方管理平台从服务器获取员工在岗状态的相关信息。智能工牌内的定位部可以是zigbee、蓝牙、gnss、uwb、2.4g以及wifi中的一种。当佩戴者佩戴智能工牌进入至定位设备所在的固定空间内时,智能工牌内的定位部就能够接收到定位设备所发送的位置参考信息并根据该位置参考信息得到对话发生的位置信息。具体地,不同的空间内可以分别设置有定位设备。

位置参考信息可以为名称信息。具体地,定位设备能够将所处的空间位置编码成名称信息,例如:厨房、客厅、宴会厅、会议室等。上述方式能够便于对佩戴者音频进行后期分析时抓取到商务会话的发生位置,有利于对佩戴者的话术进行分析。另外,定位设备也能够将所述的空间位置用代号显示,例如阿拉伯数字1表示厨房,用阿拉伯数字2表示客厅,或者用英文字母a表示厨房,用英文字母b表示客厅。对佩戴者音频进行后期分析时,可根据定位设备发送出的空间位置代号解读出会话发生的具体地点。位置参考信息还可以包括坐标信息、角度信息以及距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在岗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可穿戴设备110来举例说明,该在岗监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定位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目标任务的对象,所述定位设备部署在指定的任务执行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设备在出厂前根据设计方案配置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待机时长、功率、信号广播间隔、标签、传输接口等,通过设备信息区别不同的定位设备,同时在可穿戴设备上也同样设置相应的接口信息,以保证定位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根据管理方制定的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即为上述的任务执行区域,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部署已配置完成的定位设备,部署注意事项:一是确保广播信号对指定区域的全覆盖,包括二维平面区域和三维立体区域,做到信号全覆盖;二是保证定位设备不容易脱落,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位设备为部署在任务执行区域内的定位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蓝牙信标beacon设备作为定位设备,beacon设备间歇性地向覆盖区域内发送广播信号,只有可穿戴设备靠近beacon设备所在位置预设距离,可穿戴设备才会接收到beacon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可穿戴设备可按照预设周期定期扫描定位设备,预设周期为可穿戴设备两次扫描定位设备的时间间隔,预设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通常设定为2s,即每隔2s扫描一次可穿戴设备周围是否存在定位设备,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定位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使得定位设备将其设备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设备信息包括定位设备的标签、型号、部署位置等。

步骤s220,根据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根据定位设备与之通信的距离,可通过定位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声波返回时间差等方式确定,已知各个定位设备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各个定位设备的部署位置,从而确定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信息,定位信息用于指示可穿戴设备的所在区域以及区域内的具体位置。可穿戴设备与佩戴对象具有一一对应的绑定关系,通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信息,即可判断佩戴对象是否处于工作区域。步骤s230,在所述佩戴者执行所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采集所述佩戴者的音频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在开启状态下,实时采集音频数据,并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上述的音频数据是指进行过滤处理后的,降低噪音对数据的干扰。

步骤s240,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通常预设时间段设为9点至18点,因为普遍上班时间位于该时间段内,即将每天上班时间段内的定位信息与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匹配数据,发送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匹配数据从而确定,佩戴者在一天内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与其他人沟通过的具体内容。

在可穿戴设备可实时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送匹配数据的情况下,预设时间段可设定为多个时间间隔较小的时间段,从而提高了匹配数据生成的实时性,便于服务器实时根据接收到的匹配数据,确定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例如,预设时间段设为多个时间间隔为2min的时间段,也就是说,每隔2min生成一个匹配数据,并及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及时确定该匹配数据对应的2min内佩戴者的所在位置以及说话内容,从而使得管理方可实现对工作人员在岗状态的实时监控。

步骤s250,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使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即可穿戴设备可直接向服务器发送匹配数据,也可通过边缘端向服务器发送匹配数据,服务器根据匹配数据分析确定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并将佩戴者的在岗状态通过网络发送至管理方所持终端,从而使得管理方可实时远程监控工作人员的在岗状态,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工巡视的监测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数据包括所述定位信息、所述音频数据以及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包括:根据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生成所述定位信息的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采集到所述音频数据的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戳为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每个定位信息对应一个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不同时刻下可穿戴设备所在的位置,第二时间戳为采集到音频数据的时刻,相当于音频数据对应的时序。将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进行匹配,从而确定采集音频数据的时间段,与生成定位信息的时间段是否相同,将属于同一时间段的音频数据和定位信息进行关联,从而确定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建立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便于后续根据时间自动获取对应的音频数据和定位信息,从而更快速、准确地知道佩戴者在该时间下所在位置以及所说的语音内容,无需分别查询该时间下的音频数据和定位信息,提高了响应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在所述时间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时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匹配,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一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关联成功;在所述时间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时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匹配失败,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二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关联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是按照预设周期定期扫描定位设备,因此也是间歇性的生成定位信息,虽然可穿戴设备是持续性地采集音频数据,但可能存在没有音频数据的情况,即佩戴者所在环境中没有声音,为了将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关联起来,计算各个定位信息的第一时间戳与各个音频数据的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这里的第二时间戳为时间位于第一时间戳之后的时刻,因为在未生成定位信息之前,并没有与音频数据关联的定位信息,只有可穿戴设备进入定位设备的覆盖区域之后,根据定位设备确定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信息,确定定位信息之后采集的音频数据很可能是佩戴者在该定位信息对应的位置所说的语音内容,因此仅计算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与位于第一时间戳之后的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0。

根据时间差的绝对值与预设时差之间的比对情况,确定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匹配结果,通常令预设时差等于可穿戴设备定期扫描定位设备的预设周期,例如,预设时差为2s,预设周期为2s,a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为9:00:00,与a定位信息间隔2s生成b定位信息,b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为9:00:02,确定位于9:00:00以及9:00:00至9:00:02之间的第二时间戳,大于或等于a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即与a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小于2s,从而确定9:00:00对应的第二时间戳以及位于9:00:00至9:00:02之间的第二时间戳,与a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相匹配,9:00:02对应的第二时间戳与b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相匹配。

也就是说将处于相同时刻的第一时间戳对应的定位信息与第二时间戳对应的音频数据进行关联,并将位于第一时间戳之后且与该第一时间戳相距小于预设时差的第二时间戳作为关联时间戳,各个关联时间戳对应的音频数据也可与该第一时间戳对应的定位信息进行关联,即一个定位信息可与该定位信息对应的生成时刻之后一段时间内的音频数据进行关联。

在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相匹配的情况下,建立第一时间戳对应的定位信息与第二时间戳对应的音频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即第一关系,用于表示定位信息与音频数据关联绑定成功,便于后续管理方清楚知道工作人员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语音内容,从而确定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但也可能存在一段时间内仅有音频数据未有定位信息,即工作人员在指定区域外说话;或是一段时间内仅有定位信息未有音频数据,即工作人员在指定区域未说话。在以上两种情况下,不同时刻对应的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二关系,即无法建立映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应用于边缘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匹配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使所述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边缘端用于指示与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边缘设备,边缘端与可穿戴设备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建立连接,在边缘端接收到匹配数据的情况下,边缘端再通过网络将匹配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使服务器根据匹配数据分析判断佩戴者的在岗状态,通过多种方式上传匹配数据至服务器,在可穿戴设备无法直接上传匹配数据至服务器的情况下,服务器还可通过边缘端获取匹配数据,从而分析判断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增加了服务器获取匹配数据的可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在岗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3,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130来举例说明,该在岗监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接收匹配数据,其中,所述匹配数据来自可穿戴设备或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连接的边缘端,所述匹配数据为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处理得到的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直接将匹配数据上传给服务器,也可通过边缘端将匹配数据上传给服务器,可按照预设时刻或设定周期上传,例如,预设时刻为每天的0点,即每天在0点上传一天内的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者按照设定周期上传,设定周期假设为30min,也就是每隔30分钟上传一次匹配数据,设定周期越短,服务器获取匹配数据的时效性越高,可根据管理方的管理时效性自定义设定周期。

步骤s320,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匹配数据包括可穿戴设备采集的音频数据、可穿戴设备实时的定位信息以及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服务器根据可穿戴设备上传的匹配数据进行逻辑判断,从而确定佩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在岗状态包括工作状态和考勤状态,便于管理方从多维度了解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的工作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定位信息,所述在岗状态包括考勤状态,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包括:根据上班时间戳与在岗时间要求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按时到或迟到,其中,所述上班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首次进入任务执行区域时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根据下班时间戳与所述在岗时间要求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早退或加班,其中,所述下班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末次离开所述任务执行区域时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考勤状态包括按时到、迟到、早退、按时离开和加班,此处的预设时间段用于指示每天可穿戴设备采集处理数据的时间段,例如,预设时间段为早上7点至晚上24点。每个定位信息都对应一个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即用于表示在第一时间戳对应的时刻佩戴者位于定位信息对应的位置。在岗时间要求包括上班时间要求和下班时间要求。

将预设时间段内首次确定进入指定区域时生成的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作为上班时间戳,根据上班时间戳确定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按时到或迟到,在上班时间戳符合上班时间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佩戴者的考勤状态为按时到;在上班时间戳不符合上班时间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佩戴者的考勤状态为迟到。其中,指定区域为佩戴者对应的上班区域,上班时间要求即判断上班时间戳对应的时刻是否等于指定上班时刻,或在指定上班时刻之前。

将预设时间段内最晚离开指定区域时生成的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戳作为下班时间戳,根据下班时间戳确定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早退或加班,在下班时间戳符合下班时间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佩戴者的考勤状态为按时离开;在下班时间戳不符合下班时间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佩戴者的考勤状态为早退;在下班时间戳符合加班时间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佩戴者的考勤状态为加班。其中,下班时间要求即判断下班时间戳对应的时刻是否等于指定下班时刻,或在指定上班时刻之后;加班时间要求即判断下班时间戳对应的时刻是否等于指定加班时刻,或在指定加班时刻之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音频数据、定位信息、所述音频数据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在岗状态包括工作状态,所述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包括:根据预设时间段内各个所述音频数据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佩戴者对于目标任务的任务执行度;根据所述任务执行度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第一关系用于指示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具有映射关系,可准确得知佩戴者在具体时间、定位信息对应的位置说过的语音内容。第二关系是指音频数据与定位信息之间无映射关系,仅得知佩戴者在具体时间位于何处,或是得知佩戴者在具体时间与其他人的沟通过程。

根据匹配数据即可得知佩戴者对应的时间、地点以及沟通过程,根据匹配数据即可得知佩戴者在工作期间是否位于指定区域内,以及在工作期间与其他人的沟通过程,根据沟通过程即可得知佩戴者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工作内容,其中,工作内容包括佩戴者所讲的规定话术、预设时间段内的交易成交量和沟通用户数,指定任务包括规定话术、规定成交量和规定沟通用户数,将工作内容与指定任务进行比对,计算工作内容中与指定任务中相匹配的工作量,与指定任务对应的总工作量之间的比值,从而确定佩戴者的任务执行度。

根据任务执行度确定佩戴者在工作工程中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工作情绪和工作能力,根据任务执行度即可得知佩戴者在沟通过程中的工作情绪为热情积极或消极懈怠,也可根据任务执行度得知佩戴者在沟通过程中的工作能力为专业、普通或吃力,便于后续管理方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还可根据工作能力较高的员工的沟通过程提炼出更优秀的专业话术,帮助其他员工提高专业素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匹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其中,所述历史数据为所述服务器中与所述匹配数据处于相同时间段的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先于所述匹配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有效语音,但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定位异常,其中,有效语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检测到人声;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无效语音,但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录音异常,其中,无效语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检测人声失败;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有效语音,且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根据匹配数据确定定位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的异常状态,根据接收到的匹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在音频数据中检测到人声,但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匹配失败,表示匹配数据中不存在定位信息或定位信息异常,但在历史数据中相同时间段接收到的匹配数据中包括音频数据和定位信息,可能是任务执行区域内的定位设备异常或是可穿戴设备异常,根据历史数据中相同时间段的定位信息确定对应的定位设备,提示后台人员该定位设备或可穿戴设备可能存在异常,及时对定位设备或可穿戴设备采取检修策略。

同理,在持续的时间段内服务器接收到的匹配数据中仅有定位信息,音频数据中无法检测到人声,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可穿戴设备的录音模块存在异常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检修,避免影响后续管理方对工作人员的在岗状态的监测管理。

本申请通过可穿戴设备和定位设备来解决在岗监测的管理痛点,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随身佩戴可穿戴设备,beacon设备部署于甲方或者管理方指定的工作区域,并且保证指定区域的beacon信号能够全覆盖。指定区域可以位于室内或者特定的室外场所。

指定区域内布置的beacon设备与工作人员佩戴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通信,可穿戴设备通过指定区域内的beacon设备从而确定定位信息,且可穿戴设备实时记录位置信息和对应的时间信息。可穿戴设备还具有录音功能,在制定区域内对工作人员的音频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音频数据和定位信息进行关联。可穿戴设备将存储的定位信息、音频数据以及定位信息与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上传至服务器。在服务器通过分析处理,将分析结果反馈至管理方所持终端,从而实现管理方对工作人员的在岗信息监测,可以在节省人力的情况下,高效完成监管动作。

以上实施例通过在岗监测系统实现员工的在岗状态监测,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判断,完全通过数据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为甲方和管理方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手段,无需人为巡检员工在岗状态,降低管理成本。相比现有的app打卡考勤系统(通过通讯基站进行位置判断),通过部署的定位设备确定员工的位置更加准确,并且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的工作区域。图2和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岗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和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和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装置,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包括:

扫描模块410,用于在扫描到定位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可穿戴设备与定位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所述定位设备部署在指定的任务执行区域内;

定位模块420,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定位信息;

录音模块430,用于在所述佩戴者执行所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采集所述佩戴者的音频数据;

关联模块440,用于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

发送模块450,用于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或边缘端,使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数据包括所述定位信息、所述音频数据以及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模块440还用于:

根据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生成所述定位信息的时刻,所述第二时间戳用于指示采集到所述音频数据的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联模块440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

在所述时间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时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匹配,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一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关联成功;

在所述时间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时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匹配失败,确定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第二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关联失败。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匹配数据,其中,所述匹配数据来自可穿戴设备或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连接的边缘端,所述匹配数据为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得到的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所述佩戴者是用于执行目标任务的对象;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定位信息,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于:

根据上班时间戳与在岗时间要求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按时到或迟到,其中,所述上班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首次进入任务执行区域时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

根据下班时间戳与所述在岗时间要求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为早退或加班,其中,所述下班时间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末次离开所述任务执行区域时生成定位信息的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音频数据、定位信息、所述音频数据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在岗状态包括工作状态,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于:

根据预设时间段内各个所述音频数据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对应的任务执行度;

根据所述任务执行度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匹配模块,匹配模块用于:

将所述匹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其中,所述历史数据为所述服务器中与所述匹配数据处于相同时间段的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先于所述匹配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有效语音,但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和/或定位设备的状态为定位异常,其中,有效语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检测到人声,所述定位设备为部署在任务执行区域内的定位设备;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无效语音,但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录音异常,其中,无效语音用于指示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检测人声失败;

在所述匹配数据中的音频数据为有效语音,且所述匹配数据中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历史数据中的定位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匹配数据对应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为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岗监测装置,应用于边缘端,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匹配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穿戴于佩戴者身上的录音设备;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使所述服务器通过分析所述匹配数据判断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可穿戴设备110。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在岗监测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在岗监测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在岗监测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在岗监测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4所示的扫描模块410、定位模块420、录音模块430、关联模块440和发送模块450。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在岗监测方法中的步骤。

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4所示的在岗监测装置中的扫描模块410执行按照预设周期扫描定位设备,与扫描到的定位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定位模块420执行根据已通信连接的定位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穿戴在佩戴者身上。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录音模块430执行采集音频数据。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关联模块440执行将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得到关联后的匹配数据。计算机设备可通过发送模块450执行发送所述匹配数据至服务器,使服务器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在岗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