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38: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机械,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立式自吸泵属于一种常规水泵,广泛应用在平面安装位置受限的场合。现有技术的立式自吸泵为立置筒形状,处在低位的离心泵由上位的电机通过联轴器联动,离心泵借助导叶与相连接的自吸装置联通。离心泵启动阶段,在叶轮旋转作用下并经导叶引导从自吸装置中引入原注水,原注水在循环过程中带走离心泵吸入口处的空气,经一段时间运行后在离心泵吸入口形成真空而实现自吸。现有技术中导叶安置在离心泵吸入口底部,该结构尽管有效,但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泵体中预先安置的导叶与电机轴端上安装的叶轮同轴度差,两者安装到位后形成封闭结构,无法观察和检测叶轮与密封环的配合质量,也不能观察和检测叶轮与导叶对中情况,最大的问题是机械密封一旦失效,泵腔中高压水进入轴承内必然导致离心泵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该泵采用直联结构、连接可靠、定位准确、自吸能力强、运行效率高、检修方便。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泵体、叶轮、泵盖、电机、水箱和托架。所述泵体直接安装在底座上,电机位于泵体之上,面朝泵体的输出轴端同轴安装叶轮和泵盖,电机与泵盖之间通过托架连接实现叶轮和泵盖与泵体配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泵体备有双层水流通道结构,上层设有供叶轮旋转增压的蜗壳,在蜗壳基圆与排水管交汇处设有隔舌,蜗壳居中的进水口与底层进水管联通,蜗壳的排水管与底层环水道联通,在蜗壳底端壁设有回流孔贯通环水道,回流孔构成排水管输出的水经环水道溢出返回蜗壳内的水流内循环结构。所述排水管和进水管的外接口为矩形状,外接口位于泵体一侧且相靠排列,朝上的外接口通过矩形法兰与水箱密封连接。所述水箱为矩形容器,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只法兰接口,内置隔板和栅板,隔板将水箱分隔成与泵体的进水管和排水管相联通的两个独立腔体,栅板顶边位于水箱腰部,此结构使引入水箱的水经栅板溢流形成气液分离。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回流孔位于蜗壳底端壁上,其位置以隔舌为基准点逆时针转120° 160°设置。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回流孔面积是蜗壳的进水管面积9%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水箱的法兰接口中心高于蜗壳水力中线270mm 300mm。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蜗壳的排水管联通环水道,环水道通过回流孔沟通蜗壳,此种水流内循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造容易;
2、水箱内置的栅板高度低于两侧的法兰接口,法兰接口高于蜗壳,此种以溢流形式供水便于气液分离,泵易实现自吸抽水;
3、以电机输出轴端为基准轴安装叶轮、泵盖和托架,安装方便、可靠,定位准确;
4、直联传动结构,传动效率高,拆卸方便,极大地方便检修。


图1是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3是图1中泵体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水箱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图1和图2所示的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1、泵体2、叶轮
3、泵盖4、电机5、水箱6和托架7。所述泵体2为蜗壳状构件,平置的泵体2直接安装在底座I上,电机5位于泵体2之上,面朝泵体2的输出轴端同轴安装叶轮3和泵盖4,电机5与泵盖4之间通过托架7连接实现叶轮3和泵盖4与泵体2配合。本发明改进的泵体2备有双层水流通道结构,如图1所示上层设有供叶轮3旋转增压的蜗壳2.5,在蜗壳2.5基圆与排水管2.3交汇处设有如图3所示的隔舌2.7,蜗壳2.5居中的进水口与底层进水管2.2联通,蜗壳2.5的排水管2.3与底层环水道2.1联通,在蜗壳2.5底端壁设有回流孔2.6贯通环水道2.1,回流孔2.6构成排水管2.3输出的水经环水道2.1溢出返回蜗壳2.5内的水流内循环结构。本实施例叶轮3外径为175mm,进水口径8mm,流量为50m3/h,因流量大,回流孔2.6采用矩形孔,其面积为490mm2,该面积占蜗壳2.5的进水管2.2面积的8.5%。此回流孔2.6设在以隔舌2.7为基准点逆时针转120°位置上,该位置处于蜗壳2.5开始增压区域,处在环水道2.1内的水能正常溢入蜗壳2.5实现水循环。图3和图4所示排水管2.3和进水管2.2的外接口 2.4为矩形状,外接口 2.4位于泵体2 —侧且相靠排列,朝上的外接口 2.4通过矩形法兰与水箱6密封连接。图5和图6所示水箱6为矩形容器,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只法兰接口 6.1,内置隔板6.2和栅板6.3。隔板6.2将水箱6分隔成与泵体2的进水管2.2和排水管2.3相联通的两个独立,栅板6.3顶边位于水箱6腰部,此结构使引入水箱6的水经栅板6.3溢流形成气液分离。泵启动阶段,在自备水流内循环结构和气液分离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预先注入水在循环过程中带出泵内进口端的空气,经一段时间运行,即排除掉泵进口端所有的空气,促成泵进口端形成负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泵进口端实现自吸输出。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构同实施例相同,仅规格不同。本实施例流量只有30m3/h,因流量小,配套的回流孔2.6采用圆孔,其面积为400mm2,该面积占蜗壳2.5的进水管2.2面积8.3%。本实施例中的回流孔2.6设在以隔舌2.7为基准点逆时针转160°位置上,该位置处于蜗壳2.5开始增压区域,处在环水道2.1内的水能正常溢入蜗壳2.5内实现水循环。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I)、泵体(2)、叶轮(3)、泵盖(4)、电机(5)、水箱(6)和托架(7);所述泵体(2)直接安装在底座(I)上,电机(5)位于泵体(2)之上,面朝泵体(2)的输出轴端同轴安装叶轮(3)和泵盖(4),电机(5)与泵盖(4)之间通过托架(7)连接实现叶轮(3)和泵盖(4)与泵体(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备有双层水流通道结构,上层设有供叶轮(3)旋转增压的蜗壳(2.5),在蜗壳(2.5)基圆与排水管(2.3)交汇处设有隔舌(2.7),蜗壳(2.5)居中的进水口与底层进水管(2.2)联通,蜗壳(2.5)的排水管(2.3)与底层环水道(2.1)联通,在蜗壳(2.5)底端壁设有回流孔(2.6)贯通环水道(2.1),回流孔(2.6)构成排水管(2.3)输出的水经环水道(2.1)溢出返回蜗壳(2.5)内的水流内循环结构;所述排水管(2.3)和进水管(2.2)的外接口(2.4)为矩形状,外接口(2.4)位于泵体(2) —侧且相靠排列,朝上的外接口(2.4)通过矩形法兰与水箱(6)密封连接;所述水箱(6)为矩形容器,顶部两侧各设有一只法兰接口(6.1),内置隔板(6.2)和栅板(6.3),隔板(6.2)将水箱(6)分隔成与泵体(2)的进水管(2.2)和排水管(2.3)相联通的两个独立腔体,栅板(6.3)顶边位于水箱(6)腰部,此结构使引入水箱(6)的水经栅板(6.3)溢流形成气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2.6)位于蜗壳(2.5)底端壁上,其位置以隔舌(2.7)为基准点逆时针转120° 16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2.6)面积是蜗壳(2.5)的进水管(2.2)面积9% 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法兰接口(6.1)中心高于蜗壳(2.5)水力中心线270mm 30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自备循环式气液分离结构的立式自吸泵,它包括底座、泵体、叶轮、泵盖、电机、水箱和托架。本发明中的泵体备有双层水流通道结构,上层设有供叶轮旋转增压的蜗壳,底层设有互通的进水管、排水管、环水道和回流孔。泵体侧面密封连接水箱,水箱内置两个独立腔体和栅板构成的溢流式气液分离结构。本发明启动阶段在自备水流内循环结构和气液分离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利用预先注入的水在循环过程中带出泵内进口端的空气,经一段时间运行即排除掉泵进口端所有的空气,促成泵进口端形成负压,大气压作用下水池中的水进入泵进口端被自吸输出。
文档编号F04D9/02GK103195720SQ2013101317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陈金平, 俞志君, 唐晓晨, 姜大连 申请人: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