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及使用该刮油器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2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及使用该刮油器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活塞式压缩机上的刮油器。
背景技术
活塞式压缩机靠活塞压缩气体的容积来获取更大的压力,依靠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活塞杆,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实现。气缸、填料采用无油润滑,为防止油气沿活塞杆向填料渗入,在活塞杆上套设有刮油器,将连杆十字头飞溅到活塞杆表面的油刮净回流,以防止润滑油与压缩气体接触而发生爆炸事故。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刮油器,包括顶部呈开口的桶状本体1,桶状本体I的底部桶底具有供活塞杆8穿过的穿孔,桶状本体I的顶部向外延伸凸设有便于安装刮油器的安装凸缘,安装凸缘上设有安装通孔,在桶状本体I的内腔中布置有使用时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4和挡油环3,挡油环3支撑在桶状本体I的桶底凸设有的支承座上,此处的刮油环4沿上下方向布置有三个,三个刮油环通过连接销6固连在一起,每个刮油环均由瓣状零部件通过弹簧5箍紧构成,在桶状本体4的底部桶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回油孔9,在桶状本体I的桶壁内侧面和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7,在桶状本体I的顶部开口处盖设有用于将刮油环和挡油环压紧固定在桶状本体中的上端盖2,上端盖2中部留有供活塞杆穿过的穿孔,此处上端盖2和桶状本体I构成刮油器的壳体,该壳体在使用时穿套在活塞杆8上,所述刮油环4和挡油环3布置在壳体内部,该壳体上同样布置有回油孔。使用时,上端盖2向下压紧刮油环4和挡油环3,刮油环4与活塞杆8表面贴合良好,刮油环的刃口将活塞杆上的润滑油刮下,在挡油环3的阻挡作用下,刮下的油将经排油间隙7及回油孔9流回油箱,进而防止活塞杆上的油进入填函及气缸内部,避免引起爆炸。虽然刮油环刮下的油可以经排油间隙及回油孔流回油箱,但由于活塞的高速运动,油受热温度升高进而产生油雾,而因这些油雾不能正常回流,油雾会存留在桶状本体的桶壁内侧面和刮油环之间的排油间隙中,仍有可能随活塞杆的运动进入填函及气缸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雾不能及时排出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刮油器的活塞式压缩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的技术方案是: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包括用于穿套在压缩机的活塞杆上的壳体,壳体中固设有用于穿套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壳体的周向侧壁和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底部设有与排油间隙连通的回油孔,所述的刮油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将排油间隙中存留油雾吸出的空气泵的排气管道。所述的壳体包括顶部呈开口的桶状本体和盖设在桶状本体的顶部开口处的上端盖,上端盖将刮油环压紧固定在桶状本体中,所述排气管道的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一端布置在所述桶状本体的桶壁上。所述的桶状本体的桶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插接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且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通气接头和串接在通气接头上的排气管,排气管与所述空气泵对应连接。所述的回油孔设置在桶状本体的桶壁底部,回油孔位于安装通孔下方。所述的排气管为向上弯折的弯管,所述桶状本体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将刮油器固定在压缩机内部的安装凸缘,弯管上部固定穿设在所述安装凸缘上对应设有的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式压缩机的技术方案是:活塞式压缩机,包括活塞杆和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刮油器,刮油器包括壳体,壳体中固设有穿套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壳体的周向侧壁和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底部设有与排油间隙连通的回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油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将排油间隙中存留油雾吸出的空气泵的排气管道。所述的壳体包括顶部呈开口的桶状本体和盖设在桶状本体的顶部开口处的上端盖,上端盖将刮油环压紧固定在桶状本体中,所述排气管道的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一端布置在所述桶状本体的桶壁上。所述的桶状本体的桶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插接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且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通气接头和串接在通气接头上的排气管,排气管与所述空气泵对应连接。所述的回油孔设置在桶状本体的桶壁底部,回油孔位于安装通孔下方。所述的排气管为向上弯折的弯管,所述桶状本体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将刮油器固定在压缩机内部的安装凸缘,弯管上部固定穿设在所述安装凸缘上对应设有的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一端与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在使用时连接有空气泵,当活塞杆高速运动产生的油雾,而油雾存留在排油间隙中时,空气泵工作,可以通过排气管道将存留在排油间隙中的油雾排出刮油器中,从而保证刮油器在工作过程中,排油间隙中的油雾不会随活塞杆的高速运动而进入填函和气缸中,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刮油器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压缩机中在刮油器上配置有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在使用时连接有空气泵,当活塞杆高速运动产生的油雾,而油雾存留在排油间隙中时,空气泵工作,可以通过排气管道将存留在排油间隙中的油雾排出刮油器中,从而保证刮油器在工作过程中,排油间隙中的油雾不会随活塞杆的高速运动而进入填函和气缸中,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刮油器的安全性能,保证活塞式压缩机的正常工作。

图1是现有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式压缩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刮油器包括用于穿套在压缩机的活塞杆17上的壳体,壳体包括顶部呈开口的桶状本体11和盖设在桶状本体的顶部开口处的上端盖12,在桶状本体11的桶底和上端盖12上对应开设有供活塞杆穿过的穿孔,在桶状本体11的内腔中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刮油环14和挡油环13,挡油环13支撑在桶状本体11的桶底,所述上端盖12将刮油环14和挡油环13压紧固定在桶状本体11中,在桶状本体11的桶壁底部设有用于与活塞式压缩机的油箱连通以供被刮油环刮下的油回流至油箱中的回油孔16,在桶状本体11和上端盖12所构成的壳体与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15,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刮油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油间隙15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将排油间隙中存留的油雾吸出的空气泵的排气管道,在桶状本体11的桶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该安装通孔位于所述回油孔上方,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插接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且与所述排油间隙15连通的通气接头18和串接在通气接头18上的排气管19,排气管19与所述空气泵对应连接,排气管19为向上弯折的弯管,所述桶状本体11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将刮油器固定在压缩机内部的安装凸缘,弯管上部固定穿设在所述安装凸缘上对应设有的安装孔中。使用时,将刮油器安装在活塞式压缩机上,当压缩机的活塞杆17高速运动时,由刮油器的刃口将活塞杆上的油刮掉,刮下来的油经排油间隙及回油孔流回油箱,而由活塞杆高速运动而产生的油雾将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刮油器,从而更好的保证无油润滑的压缩机气缸和填函内油雾的清除,更好的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上述实施例中,排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空气泵,该空气泵可以采用专门设置的空气泵,也可以采用压缩机本身所具有的空气泵。上述实施例中,排气管道包括通气接头和排气管,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管道也可以直接采用排气管,这样可以省去通气接头,此时,将排气管的对应端插入壳体内部的排油间隙中即可。上述实施例中,排气管道的与排油间隙连通的一端布置在桶状本体的桶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排气管道的所述壳体具有的用于容纳油雾的排油间隙连通的一端布置在上端盖上。上述实施例中,刮油器的壳体包括桶状壳体和上端盖,在其他实施例中,刮油器的壳体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刮油器的其他壳体结构。如图3所示,一种活塞式压缩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100,压缩机壳体100中设有活塞杆200和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刮油器300,该刮油器300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装配时,将刮油器的桶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压缩机壳体100上,且多个刮油器300上的排气管道均与总管道400连通,总管道引出压缩机壳体外,以便于布置在压缩机壳体外的空气泵连接。
权利要求1.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包括用于穿套在压缩机的活塞杆上的壳体,壳体中固设有用于穿套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壳体的周向侧壁和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底部设有与排油间隙连通的回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油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将排油间隙中存留油雾吸出的空气泵的排气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顶部呈开口的桶状本体和盖设在桶状本体的顶部开口处的上端盖,上端盖将刮油环压紧固定在桶状本体中,所述排气管道的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一端布置在所述桶状本体的桶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状本体的桶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插接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且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通气接头和串接在通气接头上的排气管,排气管与所述空气泵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孔设置在桶状本体的桶壁底部,回油孔位于安装通孔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为向上弯折的弯管,所述桶状本体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将刮油器固定在压缩机内部的安装凸缘,弯管上部固定穿设在所述安装凸缘上对应设有的安装孔中。
6.活塞式压缩机,包括活塞杆和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刮油器,刮油器包括壳体,壳体中固设有穿套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壳体的周向侧壁和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底部设有与排油间隙连通的回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油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将排油间隙中存留油雾吸出的空气泵的排气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顶部呈开口的桶状本体和盖设在桶状本体的顶部开口处的上端盖,上端盖将刮油环压紧固定在桶状本体中,所述排气管道的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一端布置在所述桶状本体的桶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状本体的桶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插接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且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的通气接头和串接在通气接头上的排气管,排气管与所述空气泵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孔设置在桶状本体的桶壁底部,回油孔位于安装通孔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为向上弯折的弯管,所述桶状本体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将刮油器固定在压缩机内部的安装凸缘,弯管上部固定穿设在所述安装凸缘上对应设有的安装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及使用该刮油器的活塞式压缩机,刮油器包括用于穿套在压缩机的活塞杆上的壳体,壳体中固设有用于穿套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壳体的周向侧壁和刮油环之间留有排油间隙,壳体的周向侧壁的底部设有与排油间隙连通的回油孔,刮油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油间隙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将排油间隙中存留油雾吸出的空气泵的排气管道。当活塞杆高速运动产生的油雾,而油雾存留在排油间隙中时,空气泵工作,可以通过排气管道将存留在排油间隙中的油雾排出刮油器中,从而保证刮油器在工作过程中,排油间隙中的油雾不会随活塞杆的高速运动而进入填函和气缸中,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刮油器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F04B39/12GK203067227SQ2013200552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治水, 李松涛, 刘亚威 申请人:开封市开利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