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型液环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1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新型液环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环真空泵。
背景技术
液环真空泵是靠偏置叶轮在泵腔内回转运动使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变化以实现抽气的真空泵。它的工作室由旋转液环和叶轮叶片构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液环压缩机相似。随着煤矿、造纸、石化等行业对设备的能耗、效率、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处理高粉尘气体、含有软纤维的不洁气体、夹带部分液体的气体、高温气体、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等工况条件最差的场合,现有的液环真空泵已无法满足行业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轴向间隙大、吸排气通道大、抽气量高、便于维修使用的新型液环真空泵。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液环真空泵,包括液环真空泵,液环真空泵的结构包括主轴、热装于主轴上的叶轮及包覆在叶轮外部的泵壳,其特征是,叶轮的两侧连接有前、后锥形分配器,主轴的两端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来支撑,前、后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室内。前、后锥形分配器的锥度范围为7 10°。
叶轮相对长度为1.7 2,叶片倾角110。 120。,叶片相对曲率半径0.292
0.297。所述的轴承室与泵盖之间的连接采用分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理论建模、实体模拟设计等方式,对叶轮型线、倾角、曲率半径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达到降低能耗、提高抽气量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承腔与泵盖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后锥形分配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2、转子;3、前轴承;4、泵壳;5、后轴承;6、泵盖;7、前锥形分配器;8、后锥形分配器;9、叶轮;10、前轴承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新型液环真空泵,包括主轴I,热装于主轴I上的叶轮9及包覆在叶轮9外部的泵壳4,叶轮9的两侧分别配装前锥形分配器7和后锥形分配器8,主轴I的两端采用轴承来支撑,两端分别为前轴承3 (游动轴承)和后轴承5 (定位轴承),前、后轴承分别安装于前轴承室10和后轴承室内,前轴承室10、后轴承室均与与泵盖6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便于组装,同时也方便设备维修。前锥形分配器7和后锥形分配器8的锥面的锥度范围α为7 10°。叶轮9相对长度为1.7 2,叶片倾角β为110° 120°,叶片相对曲率半径0.292 0.297。此锥度范围的锥形分配器的吸排气口方式为径向结构,吸排气通道大,气体在泵腔内的行程短,流阻小,不同的吸排气口面积对应特定的高效工作区,与平圆盘式真空泵相比,在不同的真空区域,节 能效果达10% 30%。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液环真空泵,包括液环真空泵,液环真空泵的结构包括主轴、热装于主轴上的叶轮及包覆在叶轮外部的泵壳,其特征是,叶轮的两侧连接有前、后锥形分配器,主轴的两端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来支撑,前、后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室内,前、后锥形分配器的锥度范围为7 10° ;所述的叶轮相对长度为1.7 2,叶片倾角110° 120°,叶片相对曲率半径0.292 0.29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室与泵盖之间的连接采用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环真空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轴承为游动轴承,后轴承为定位轴承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环真空泵。液环真空泵的结构包括主轴、热装于主轴上的叶轮及包覆在叶轮外部的泵壳,其特征是,叶轮的两侧连接有前、后锥形分配器,主轴的两端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来支撑,前、后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室内。本实用新型利用理论建模、实体模拟设计等方式,对叶轮型线、倾角、曲率半径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达到降低能耗、提高抽气量的目的。
文档编号F04C29/00GK203130504SQ2013201167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赵彩霞, 徐法俭, 蒋虎, 宋道村, 袁铮 申请人: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