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型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1:5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微型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轮胎打气装置。
以往在自行车、平板车、三轮车轮胎上使用的打气筒,比较笨重,体积比较大,不能随身携带,打气时,必须在修车铺里进行。因此给长途运输与旅行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打气筒,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直接装置在车上,随时进行打气。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把原有的打气筒在总体设计上即在重量与体积上都缩小数倍,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活塞上装有气孔板,两者之间装有橡皮密封圈,取消原来的皮鈸结构,提高了性能。因为重量与体积都很小,携带时非常方便,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或挂带在车上,随时进行打气,且泵气迅速、价格便宜。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随车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在金属制成的气筒(4)中有一杠杆(2),其一端上安装有活塞(5)、橡皮密封圈(6)和气孔板(7),另一端伸出气筒(4)口外,并穿过气筒盖(3),顶端安装手柄(1),当推动杠杆(2)往下移动时,气筒(4)内的气压增大,并通过气孔板(7)使橡皮密封圈(6)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当往下移动一定程度时,气体通过气孔(14)把一定重量的滚珠(11)推开进入气室(9),当气室(9)中的压力增大后,即可通过软气管(8)进入轮胎进气咀内。当手柄(1)拖动杠杆(2)往上移动时,气孔板(7)把橡皮密封圈(6)往上带。这时活塞(5)与筒壁之间的空隙使气体进入气筒(4)下部,然后再推动手柄(1)往下移动,如此反复动作,就迅速把气体压入轮胎内。为防止滚珠(11)错位,在其上加了一个有孔的珠盖(10),在珠盖(10)下面有密封圈(12),整个装置安装在一金属制底座(13)上。
为使微型打气筒能随身携带,因此,重量与体积都与原有的打气筒比较。缩小2倍以上,且把传统的皮鈸取消掉,在活塞(5)与气孔板(7)之间安装橡皮密封圈(6),活塞(5)与气孔板(7)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也可采用铆压连接,也可采用粘接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是作成可随车携带的,把手柄(1)安装在气筒(4)之外,气筒(4)与气室(9)连成一体,手柄(1)与杠杆(2)之间增加一个连杆机构,当手柄(1)向下动作时,即通过连杆机构使杠杆(2)向气筒(4)内部移动手柄(1)向上动作时,杠杆(2)向外移动如此反复,完成把气体压进轮胎之内。这种打气筒同样作得很小,并且放在车上,装有挂钩,带子可固定车上的部件,以便随时进行打气。
权利要求1.微型打气筒,由手柄(1)、杠杆(2)、气筒盖(3)、气筒(4)、活塞(5)、密封圈(6)、软气管(8)、气室(9)、珠盖(10)、滚珠(11)、底座(1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活塞(5)与气孔板(7)之间安装橡皮密封圈,活塞(5)与气孔板(7)连接成一体,或者气筒(4)与气室(9)作成一体,手柄(1)安装在气筒(4)之外,与杠杆(2)间增加一个连杆机构,且气筒(4)之上增加可随车携带的装置,如挂钩、带子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活塞(5)与气孔板(7)螺纹连接或铆压或粘接连接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轮胎打气装置。其重量与体积比原有的打气筒缩小数倍,且在活塞与气孔板之间安装橡皮密封圈代替传统的皮钹结构,该装置可以随身携带或安装在车上,使用非常方便,泵气迅速价格便宜。广泛应用于自行车、平板车、三轮车等小型车辆上。
文档编号F04B9/14GK2061979SQ89213839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4日
发明者李新洋 申请人:李新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