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门式支架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搬运 装置 矿井 支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用搬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门式支架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在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上风巷和下风巷都要使用门式支架,门式支架是用来支护巷道的,防止巷道塌陷或掉渣,一般是一米远一架,支护几十米的巷道。一个门式支架,正常使用要用10架以上,排列成行,整个巷道就被支护好了。门式支架支护的巷道需要不断向前掘进,目前有使用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也有人工打眼放炮向前掘进的。随着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巷道不断向前掘进延长,后面的巷道就不要了,门式支架就要向前移动,门式支架移动方式为:把巷道最后一架门式支架移动到巷道最前方,就是最后一架需要移动到最前方进行支护,到目前为止,都是人工拉运的,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煤矿生产要求,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门式支架人工拉运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式支架搬运装置。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包括:
6.第一齿条轨道;
7.第一搬运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轨道上,且可在所述第一齿条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包括:
8.第一搬运轮齿,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轨道上;
9.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搬运轮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搬运轮齿;
10.第一支撑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搬运轮齿上;
11.第一升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
12.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件上端,且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件上;
13.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上。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包括:
15.第一升降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件上端,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上。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其中,包括:
17.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端与所述第一齿条轨道连接,下端用于与地面连接。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液压马达,与所述第一搬运齿轮传动连接。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升降件为液压千斤顶。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
21.第一转动盘,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上;
22.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第一转动盘传动连接,可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盘转动。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卡子。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实施例实施时,在需要对门式支架进行移动时,第一升降件上升,第一固定件与门式支架连接,门式支架的液压杆回缩,第一升降件下降,第一转动机构旋转90度,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搬运轮齿在第一齿条轨道上移动,实现对门式支架的运输,通过驱动件带动轮齿移动,进而带动门式支架的移动,移动速度快,移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实施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实施整体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搬运装置主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搬运装置又一实施例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搬运装置再一实施例视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实施时俯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搬运装置实施例实施视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实施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请参阅图1

8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上”、“下”、“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需要说明的是,目在煤矿生产中,采煤工作面上风巷和下风巷都要使用门式支架,门式支架是用来支护巷道的,防止巷道塌陷或掉渣,一般是一米远一架,支护几十米的巷道。如上图所示是一个门式支架,正常使用要用10架以上,排列成行,整个巷道就被支护好了。门式支架支护的巷道需要不断向前掘进,目前有使用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也有人工打眼放炮向前掘进的。随着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巷道不断向前掘进延长,后面的巷道就不要了,门式支架就要向前移动,门式支架移动方式为:把巷道最后一架门式支架移动到巷道最前方,就是最后一架需要移动到最前方进行支护,到目前为止,都是人工拉运的,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煤矿生产要求,急需解决。
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式支架搬运装置,包括:
37.第一齿条轨道100;
38.第一搬运装置200,设置在第一齿条轨道100上,且可在第一齿条轨道100上移动,第一搬运装置200包括:
39.第一搬运轮齿210,设置在第一齿条轨道100上;
40.第一驱动件220,与第一搬运轮齿21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搬运轮齿210;第一支撑
平台230,设置在第一搬运轮齿210上;
41.第一升降件240,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230上;
42.第一转动机构250,设置在第一升降件240上端,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件240上;
43.第一固定件260,设置在第一转动机构250上。
44.本实施例实施时,如图1

8所示,在需要对门式支架进行移动时,第一升降件240上升,第一固定件260与门式支架连接,门式支架的液压杆回缩,第一升降件下降,第一转动机构250旋转90度,第一驱动件220带动第一搬运轮齿210 在第一齿条轨道上移动,实现对门式支架的运输,通过驱动件带动轮齿移动,进而带动门式支架的移动,移动速度快,移动效率高。
45.需要说明的是,门式支架300自带液压杆,如图所示。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搬运装置200包括:
47.第一升降平台230,设置在第一升降件上端,第一转动机构250设置在第一升降平台上。
48.第一升降平台230用于对第一转动机构250进行支撑。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50.支撑件400,支撑件400上端与第一齿条轨道连接,下端用于与地面连接。
51.支撑件400用于对第一齿条轨道进行支撑。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20为液压马达,与第一搬运齿轮210传动连接。
53.液压马达用于对第一搬运齿轮进行驱动。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件240为液压千斤顶。
55.液压千斤顶用于对第一升降件240进行升降。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250包括:
57.第一转动盘251,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平台230上;
58.第一液压马达252,与第一转动盘251传动连接,可驱动第一转动盘251转动。
59.第一液压马达对第一转动盘251进行驱动,实现第一转动盘251的转动。
6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盘251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平台230上可以通过轴承设置,与第一液压马达传动连接时,可以采用齿轮传动连接。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为卡子。
62.卡子用于卡接门式支架,如图所示,可以采用中间宽度与门式支架对应,两边凸起的支撑卡,也可以采用其他卡子,在此不作限制。
63.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