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程施工 隧道 车站 模板 体系


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2.在地铁pba车站中,由于导洞内空间狭小,通常采用满堂红支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进行结构施工,常见的满堂红支架有扣件式、碗扣式及盘扣式等形式。满堂红支架体系包括小钢模面板、次楞(工字钢)、主楞(方木或工字钢)及满堂红支架组成;而满堂红支架一般由纵横扫地杆、立杆、横杆及剪刀撑构成;从上面的体系可见,这种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时间长,劳动力需求较大,安装及拆除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要解决传统的支撑体系安装时间长、劳动力需求较大、安装及拆除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设置在隧道的已开挖的导洞中;所述导洞包括有中间导洞和左右两侧的边导洞;所述中间导洞左右两侧分别浇筑有中间导洞侧壁,在中间导洞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支撑梁;所述边导洞中,靠近边部一侧设置有隔墙;在隔墙与对应一侧的中间导洞侧壁之间有未开挖的核心土;
6.在中间导洞的底部设置有中间导轨;在边导洞的底部设置有边导轨;所述中间导轨和边导轨的底部分别垫设有枕木;
7.所述台车支撑模板体系包括有中间台车、边台车、中间模板结构和边模板结构;所述中间台车安装在中间导轨上;在中间台车的下部安装有驱动中间台车移动的第一动力电机;在中间台车的顶部设置有中间模板支架;所述中间模板支架在中间台车的顶部横向可调;所述中间模板结构包括有第一顶模和第一侧模;所述第一顶模呈弧形,固定连接在中间模板支架的上方;在第一顶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灰孔;所述第一侧模有两个,分别铰接连接在第一顶模的底部两侧,并且每侧的第一侧模与中间台车之间连接有第一侧部油缸;所述边台车安装在边导轨上,并且边台车的两侧分别跨过隔墙和对应一侧的中间导洞侧壁;在边台车的下部安装有驱动边台车移动的第二动力电机;所述边台车与隔墙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临时固定;在边台车的顶部设置有边模板支架;所述边模板结构包括有第二顶模和第二侧模;所述第二顶模呈弧形,固定连接在边模板支架的上方;在第二顶模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灰孔;所述第二侧模有两个,分别铰接连接在第二顶模的底部两侧,并且每侧的第二侧模与边台车之间连接有第二侧部油缸;位于隔墙外侧的第二侧模与边导洞的底板相连接,位于中间导洞中的第二侧模与中间导洞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中间模板结构和边模板结构之间连接有用以浇筑纵向支撑梁的纵梁模板。
8.优选的,所述纵梁模板与中间模板结构的接缝以及纵梁模板与边模板结构的接缝
密封;在纵梁模板的底部支设有立杆。
9.优选的,所述中间台车包括有第一门形架、第一上部纵梁和第一底部纵梁;所述第一门形架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上部纵梁设置在一组第一门形架的上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一门形架连接;所述第一底部纵梁设置在一组第一门形架的底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一门形架连接;在相邻的第一门形架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撑;在中间台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滚轮通过第一升降油缸与第一门形架连接;所述第一支脚可升降连接在第一底部纵梁的底部。
10.优选的,所述边台车包括有第二门形架、第二上部纵梁和第二底部纵梁;所述第二门形架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上部纵梁设置在一组第二门形架的上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二门形架连接;在相邻的第二门形架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撑;所述第二底部纵梁设置在一组第二门形架的底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二门形架连接;在边台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滚轮通过第二升降油缸与第二门形架连接;所述第二支脚可升降连接在第二底部纵梁的底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模包括有上部的第一弧形段和下部的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第一顶模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侧模包括有上部的第二弧形段和下部的第二竖直段。
12.优选的,所述核心土的顶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临时导轨;所述第二门形架的横梁底部、对应临时导轨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门形架的横梁底部、靠近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支脚;所述第三支脚可升降连接在第二门形架的横梁上。
13.优选的,所述隔墙的高度为2200mm~2400mm;所述中间导洞侧壁的高度为2600mm~2700mm。
14.优选的,位于中间导洞中的第二侧模与中间导洞侧壁之间连接有临时固定件。
15.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模上安装有平板振动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中的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能有效的解决原有支撑体系劳动力、安装时间、安装及拆除的安全风险,此种支撑体系很好的解决狭小空间隧道结构施工的安全性、解决现有劳动力强度等问题。
18.2、传统的模架支撑体系由于其劳动密集特点,发生架体倒塌事故,经常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甚至是特别重大事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机械模板台车替代人力施工,台车支撑模板体系一次拼装完成后只需在导轨上推进顶升,作业人员只需在推进作业面完成顶升工作即可,可有效降低传统模架搭设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概率;同时作业人员减少,也可降低群死群伤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安全性,降低施工风险。
19.3、本实用新型的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针对pba暗挖车站的工程特性,台车支撑模板体系从功能设计到施工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模板台车整合拼装、推进、支撑、顶升和浇筑五大功能,形成了一套适合pba暗挖车站结构的施工工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4、本实用新型中的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中间模板结构、边模板结构和纵梁模板形成一个整体的模板体系,在浇筑混凝土时,边导洞顶部的混凝土、中间导洞中的混凝土以及纵向支撑梁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施工方便,混凝土的整体性好,与现有技术相
比本方法操作简单,劳动力需求较少、一次安装无需拆除、相对于原有技术安全性更高。
21.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pba暗挖车站模板台车体系推进采用电力,可有效的减少因模板转运、加工等使用传统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提高了暗挖车站洞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台车支撑模板体系施工也可降低暗挖车站洞内污染物通过通风系统向大气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台车支撑模板体系安装在已开挖的导洞中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台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边台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边台车的设置在核心土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边导洞、2-中间导洞、3-中间导洞侧壁、4-纵向支撑梁、5-隔墙、6-核心土、7-中间台车、7.1-第一门形架、7.2-第一上部纵梁、7.3-第一底部纵梁、7.4-第一斜撑、8-边台车、8.1-第二门形架、8.2-第二上部纵梁、8.3-第二底部纵梁、8.4-第二斜撑、9-第一动力电机、10-中间模板支架、11-第一顶模、12-第一侧模、12.1-第一弧形段、12.2-第一竖直段、13-第一进灰孔、14-第二动力电机、15-第一侧部油缸、16-连接件、17-边模板支架、18-第二顶模、19-第二侧模、19.1-第二弧形段、19.2-第二竖直段、20-第二进灰孔、21-第二侧部油缸、22-平板振动器、23-纵梁模板、24-立杆、25-中间导轨、26-第一滚轮、27-第一支脚、28-第一升降油缸、29-边导轨、30-第二滚轮、31-第二支脚、32-第二升降油缸、33-临时导轨、34-第三滚轮、35-第三支脚、36-临时固定件、37-人行通道、38-垫层混凝土、39-固定架、40-枕木。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

5所示,这种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设置在隧道的已开挖的导洞中;所述导洞包括有中间导洞2和左右两侧的边导洞1;所述中间导洞2左右两侧分别浇筑有中间导洞侧壁3,在中间导洞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向支撑梁4;所述边导洞1中,靠近边部一侧设置有隔墙5;在隔墙5与对应一侧的中间导洞侧壁3之间有未开挖的核心土6;在中间导洞2的底部设置有中间导轨25;在边导洞1的底部设置有边导轨29;所述中间导轨25和边导轨29的底部分别垫设有枕木40;
30.所述台车支撑模板体系包括有中间台车7、边台车8、中间模板结构和边模板结构;所述中间台车7安装在中间导轨25上;在中间台车7的下部安装有驱动中间台车7移动的第一动力电机9;在中间台车7的顶部设置有中间模板支架10;所述中间模板支架10在中间台车7的顶部横向可调;所述中间模板结构包括有第一顶模11和第一侧模12;所述第一顶模11呈弧形,固定连接在中间模板支架10的上方;在第一顶模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灰孔13;所述第一侧模12有两个,分别铰接连接在第一顶模11的底部两侧,并且每侧的第一侧模12与中间台车7之间连接有第一侧部油缸15;所述边台车8安装在边导轨29上,并且边台车8的两侧分别跨过隔墙5和对应一侧的中间导洞侧壁3;在边台车8的下部安装有驱动边台车8移动
的第二动力电机14;所述边台车8与隔墙5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16临时固定;在边台车8的顶部设置有边模板支架17;所述边模板结构包括有第二顶模18和第二侧模19;所述第二顶模18呈弧形,固定连接在边模板支架17的上方;在第二顶模1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灰孔20;所述第二侧模19有两个,分别铰接连接在第二顶模18的底部两侧,并且每侧的第二侧模19与边台车8之间连接有第二侧部油缸21;位于隔墙5外侧的第二侧模19与边导洞1的底板相连接,位于中间导洞2中的第二侧模19与中间导洞2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二侧模19上安装有平板振动器22;所述中间模板结构和边模板结构之间连接有用以浇筑纵向支撑梁4的纵梁模板23,且纵梁模板23与中间模板结构的接缝以及纵梁模板23与边模板结构的接缝密封;在纵梁模板23的底部支设有立杆24。
31.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台车7包括有第一门形架7.1、第一上部纵梁7.2和第一底部纵梁7.3;所述第一门形架7.1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上部纵梁7.2设置在一组第一门形架7.1的上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一门形架7.1连接;所述第一底部纵梁7.3设置在一组第一门形架7.1的底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一门形架7.1连接;在相邻的第一门形架7.1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撑7.4;在中间台车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26和第一支脚27;所述第一滚轮26通过第一升降油缸28与第一门形架7.1连接;所述第一支脚27可升降连接在第一底部纵梁7.3的底部。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边台车8包括有第二门形架8.1、第二上部纵梁8.2和第二底部纵梁8.3;所述第二门形架8.1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上部纵梁8.2设置在一组第二门形架8.1的上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二门形架8.1连接;在相邻的第二门形架8.1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撑8.4;所述第二底部纵梁8.3设置在一组第二门形架8.1的底部两侧,并且将一组第二门形架8.1连接;在边台车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30和第二支脚31;所述第二滚轮30通过第二升降油缸32与第二门形架8.1连接;所述第二支脚31可升降连接在第二底部纵梁8.3的底部。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模12包括有上部的第一弧形段12.1和下部的第一竖直段12.2;所述第一弧形段12.1与第一顶模1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侧模19包括有上部的第二弧形段19.1和下部的第二竖直段19.2。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核心土6的顶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临时导轨33;所述第二门形架8.1的横梁底部、对应临时导轨33的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滚轮34;所述第二门形架8.1的横梁底部、靠近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三支脚35;所述第三支脚35可升降连接在第二门形架8.1的横梁上。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墙5的高度2200mm~2400mm;所述中间导洞侧壁3的高度为2600mm~2700mm。
36.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导洞2中的第二侧模19与中间导洞侧壁3之间连接有临时固定件36。
37.这种暗挖车站边跨二衬扣拱的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38.步骤一,对开挖完毕的中间导洞2和边导洞1内的地面进行清理。
39.步骤二,将中间台车7的部件和中间模板支架10通过竖井运入中间导洞2中,将边台车8的部件和边模板支架17通过竖井运入边导洞1中。
40.步骤三,根据安装图纸,在中间导洞2和边导洞1分别内铺设枕木40。
41.步骤四,铺设边导轨29、临时导轨33和中间导轨25。
42.步骤五,在边导轨29内进行边台车8的拼装。
43.步骤六,在中间导洞2内进行中间台车7的拼装。
44.步骤七,安装中间模板支架10和边模板支架17。
45.步骤八,安装第一顶模11、第一侧模12、第二顶模18、第二侧模19和纵梁模板23。
46.步骤九,在第一侧模12与中间台车7之间连接第一侧部油缸15,在第二侧模19与边台车8之间连接有第二侧部油缸21。
47.步骤十,将中间台车7和边台车8移动到施工位置,调整第一顶模11、第一侧模12、第二顶模18、第二侧模19和纵梁模板23的高度,完成定位作业。
48.步骤十一,待第一顶模11、第一侧模12、第二顶模18、第二侧模19和纵梁模板23的前后端封头模板固定到位后,开始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49.步骤十二,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纵梁模板23。
50.步骤十三,移动中间台车7和边台车8至下一模施工。
51.步骤十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十三,直至所有顶纵梁和中跨扣拱的混凝土都浇筑完毕。
52.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枕木40在每根中间导轨25的底部间隔设置,相邻枕木4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枕木40在每根边导轨29的底部间隔设置,相邻枕木4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
53.本实施例中,所述边导洞1的外侧设置有人行通道37;所述隔墙5的人行通道37的内侧墙壁的一部分。
54.本实施例中,位于隔墙5外侧的边导洞1的底板上浇筑的垫层混凝土38;位于隔墙5外侧的第二侧模19与垫层混凝土38相连接。
55.本实施例中,纵向相邻的第一滚轮26之间间距为5600mm;在纵向相邻的第一滚轮26之间连接有固定架39;所述第一滚轮26和固定架39组合成滚轮组。
56.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