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捞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钻孔 装置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捞砂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钻探过程中,在钻进砂层、破碎地层时,因清水携粉能力差或地层漏失大,钻井液无法正常循环,孔内砂与岩屑无法排出孔口而沉淀在孔底,一旦孔底沉砂或岩屑过多,钻具无法放至孔底,将产生重复钻进工作,耗时耗力,降低钻探效率,需要清除孔底沉砂或岩屑。
3.目前清除孔底沉砂或岩屑方式主要有弹片钻头和传统捞砂筒,弹片钻头通过回转干钻使沉砂进入岩芯管,起钻时钻头内弹片卡住沉砂而实现捞砂作用,适用于粒径较大,松散的岩粒;传统捞砂筒通过上下往复运动钻杆柱实现其底部活动阀瓣开合而实现捞砂作用,适用于粒径小,松散的沉砂;对于密实的沉砂或岩屑,以上两种方法捞砂效率和效果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捞砂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捞砂装置,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岩芯管接头、储砂管和钻头,于该储砂管中对应钻头设有冲刷管道,所述储砂管的上端设有沉砂口。
7.贯穿所述岩芯管接头设有内部水路管道,该内部水路管道与所述冲刷管道的上端固定连接,该冲刷管道的下端通过固定环固定于该储砂管中。
8.该冲刷管道的下端伸入该钻头中。
9.所述钻头的上端壁面上设有出砂口。
10.所述冲刷管道为pvc管。
11.所述内部水路管道为钢管。
12.该内部水路管道中设有滤网。
13.所述沉砂口为两个,该两个沉砂口相对该储砂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4.所述沉砂口的底部为弧形曲面。
15.所述固定环的中部为漏斗状,该冲刷管道固定于该固定环的中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解决了砂层、漏失与破碎地层的捞砂问题,与传统捞砂工具相比,提高了捞砂成功率和效率,可应用于水利、市政、交通工程、农业、林业、国土、海洋等工程勘探。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捞砂装置,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岩芯管接头1、储砂管2和钻头3,于该储砂管2中对应钻头3设有冲刷管道4,所述储砂管2的上端设有沉砂口21。
20.贯穿所述岩芯管接头1设有内部水路管道5,该内部水路管道5与所述冲刷管道4的上端固定连接,该冲刷管道4的下端通过固定环6固定于该储砂管2中。
21.该冲刷管道4的下端伸入该钻头3中。
22.所述钻头3的上端壁面上设有出砂口31。
23.所述冲刷管道4为pvc管。
24.所述内部水路管道5为钢管。
25.该内部水路管道5中设有滤网。
26.所述沉砂口21为两个,该两个沉砂口21相对该储砂管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27.所述沉砂口21的底部为弧形曲面22。
28.所述固定环6的中部61为漏斗状,该冲刷管道4固定于该固定环6的中部61。
29.通过钻杆柱传递回转动力至钻头3,钻松孔底沉砂或岩屑,同时开泵通过冲刷管道4传递冲洗液至孔底,进一步冲刷孔底沉砂或岩屑,并从捞砂装置与孔壁间隙向上携带砂粒或岩屑,再上下提动钻杆柱,使砂粒或岩屑从储砂管2上部两侧沉砂口21进入储砂管2,反复上述操作,直至清除孔底沉砂或岩屑。
3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解决了砂层、漏失与破碎地层的捞砂问题,与传统捞砂工具相比,提高了捞砂成功率和效率,可应用于水利、市政、交通工程、农业、林业、国土、海洋等工程勘探。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岩芯管接头、储砂管和钻头,于该储砂管中对应钻头设有冲刷管道,所述储砂管的上端设有沉砂口;贯穿所述岩芯管接头设有内部水路管道,该内部水路管道与所述冲刷管道的上端固定连接,该冲刷管道的下端通过固定环固定于该储砂管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冲刷管道的下端伸入该钻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的上端壁面上设有出砂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管道为pvc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水路管道为钢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部水路管道中设有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口为两个,该两个沉砂口相对该储砂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口的底部为弧形曲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中部为漏斗状,该冲刷管道固定于该固定环的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捞砂装置,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岩芯管接头、储砂管和钻头,于该储砂管中对应钻头设有冲刷管道,所述储砂管的上端设有沉砂口。贯穿所述岩芯管接头设有内部水路管道,该内部水路管道与所述冲刷管道的上端固定连接,该冲刷管道的下端通过固定环固定于该储砂管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解决了砂层、漏失与破碎地层的捞砂问题,与传统捞砂工具相比,提高了捞砂成功率和效率,可应用于水利、市政、交通工程、农业、林业、国土、海洋等工程勘探。海洋等工程勘探。海洋等工程勘探。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海 肖何平 张新兴 甘彬 魏宇 凌毅 李道宾 蒋井源 吕超 黎艺明 杨权 黄越 施炳甫 陈凯 谢忠伟 陆高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