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隧道 排水 机构 建设 设备


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


背景技术:

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的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地下隧道或者穿山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盾构机刚刚打通的路段,由于地下或者岩体裂缝富含水分,导致隧道施工段地面积水,不利于施工,现有的隧道建设排水一般采用水泵将水抽离,但是如此操作也难免导致地面泥泞。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具有排水效果好,可以长久保持隧道内干燥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下水道,所述隧道本体的地面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弧面板,所述弧面板的外表面紧贴所述隧道本体的内顶面,所述侧板均紧贴所述隧道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所述侧板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水道的内侧;所述侧板与所述弧面板均为复合板,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弧面板的内部结构一致,所述弧面板包括吸附层、导流层及隔水密封层。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优选的,所述吸附层的顶端与所述隧道本体的内顶面相接触,所述吸附层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导流层,所述导流层的底端设置有所述隔水密封层。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优选的,所述导流层与所述隔水密封层之间设置有毛吸网,且所述毛吸网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水道的内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开设有若干槽口,且所述槽口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隧道本体的侧壁。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插板,且所述插板与所述槽口相配合,所述侧板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优选的,所述弧面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嵌入板,且所述嵌入板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所述弧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板一,所述弧面板远离所述密封板一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密封板二,且所述密封板一与所述密封板二的厚度均为所述弧面板厚度的一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优选的,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板与侧板及弧面板相配合,采
用分体装配式结构设计,一方面方便施工建造,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也可以起到加固隧道的作用,同时吸附层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由岩体裂隙渗透处的水分,进而通过导流层引流至毛吸网,然后输送至下水道中,排出隧道内的水,以保持隧道施工面的干燥。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与侧板及弧面板的装配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隧道本体;2、下水道;3、底板;301、槽口;4、侧板;401、插板;402、安装槽;5、弧面板;501、嵌入板;502、密封板一;503、密封板二;6、吸附层;7、导流层;8、隔水密封层;9、毛吸网。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如图1

3所示,一种隧道建设用排水机构,包括隧道本体1,所述隧道本体1的底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下水道2,所述隧道本体1的地面上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4,所述侧板4的顶端设置有弧面板5,所述弧面板5的外表面紧贴所述隧道本体1的内顶面,所述侧板4均紧贴所述隧道本体1的内侧壁设置,所述侧板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水道2的内侧;所述侧板4与所述弧面板5均为复合板,且所述侧板4与所述弧面板5的内部结构一致,所述弧面板5包括吸附层6、导流层7及隔水密封层8。
21.通过底板3与侧板4及弧面板5相配合,采用分体装配式结构设计,一方面方便施工建造,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也可以起到加固隧道的作用,同时吸附层6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由岩体裂隙渗透处的水分,进而通过导流层7引流至毛吸网9,然后输送至下水道2中,排出隧道内的水,以保持隧道施工面的干燥。
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6的顶端与所述隧道本体1的内顶面相接触,所述吸附层6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导流层7,所述导流层7的底端设置有所述隔水密封层8,所述导流层7与所述隔水密封层8之间设置有毛吸网9,且所述毛吸网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水道2的内侧。
23.本实施方案中:在实际使用中,吸附层6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由岩体裂隙渗透处的水分,进而通过导流层7引流至毛吸网9,然后输送至下水道2中,排出隧道内的水,以保持隧道施工面的干燥。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对称开设有若干槽口301,且所述槽口301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隧道本体1的侧壁,所述侧板4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
干插板401,且所述插板401与所述槽口301相配合,所述侧板4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402,所述弧面板5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嵌入板501,且所述嵌入板501与所述安装槽402相配合,所述弧面板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板一502,所述弧面板5远离所述密封板一502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密封板二503,且所述密封板一502与所述密封板二503的厚度均为所述弧面板5厚度的一半。
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底板3与侧板4及弧面板5相配合,采用分体装配式结构设计,一方面方便施工建造,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另一方面底板3与侧板4及弧面板5可以起到加固隧道的作用。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底板3安装在隧道本体1的地面上,然后将两侧板4通过插板401与槽口301相配合,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两侧,进而通过安装槽402与嵌入板501相配合,使弧面板5安装在侧板4的顶端,届时由岩层裂隙中的水分有还装置的吸附层6吸收,进而有导流层7导流入毛吸网9中,再流入下水道2中,同时隔水密封层8可以将水分隔绝,保持隧道内的干燥,进而方便隧道内部的施工建设。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