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凝土抹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4: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混凝土 装置 施工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抹面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抹面机的应用愈发广泛,应用的行业和工况也越来越复杂化,在一些特殊工况下(例如弧面),常规的抹面机应用受到极大的局限,只能采用人工抹面,工作效率低,所需人工数量多。此外,无论是常规的水平表面抹面还是弧面抹面,在抹面工序之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收面作业,常规的抹面机不具备收面功能,无法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3.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有效提高仰拱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仰拱施工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仰拱施工的模板从简易单块小模板先优化到栈桥带动的整体式矮边墙仰拱模板,再进一步优化到全仰拱断面模板的全幅仰拱模板。隧道仰拱层用全幅仰拱模板施工,模板成本有所增加,仰拱施工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在浇筑施工时,仰拱层在模板的下方,无法全面振捣。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最终成型的仰拱混凝土表面易形成气泡,全幅仰拱模板的存在也无法对仰拱层表面进行原浆抹面和及时的二次清理,气泡影响仰拱层外观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滑动仰拱模板或称拖模,仰拱模板分为左右两部分并设置与仰拱表面形状相同的弧形轨道,左右两部分模板可以沿着弧形轨道左右滑动。滑动模板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陷,但是仍然无法保证仰拱层表面的光滑度,尤其对于引水涵洞,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作用下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凹坑,并且会快速扩散,严重影响工程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混凝土抹面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混凝土抹面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抹面部件,所述行走机构上设有摆臂,所述抹面部件设于所述摆臂上,所述行走机构上设有用于限制摆臂摆动位置的限位组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并可相对移动;或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抹面部件位于所述摆臂的摆动中心的两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杆、隔套以及套设于连接杆上的弹性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摆臂连接并设有第一限位部,另一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隔套中,所述隔套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隔套抵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隔套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
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抹面部件包括抹面片,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伸缩式限位件,所述伸缩式限位件一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伸缩式限位件另一端与所述抹面片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纵向轨道以及可沿纵向轨道移动的横向轨道,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横向轨道上。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横向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抹面部件设有多个,沿所述纵向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抹面部件设有多个。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抹面部件包括回转体、顶拱片式滚筒和/或悬挑片式滚筒,所述顶拱片式滚筒包括回转体及多片沿回转体圆周方向布置的顶拱片,所述顶拱片一端与回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回转体搭接,或顶拱片两端均与回转体固定连接;所述悬挑片式滚筒包括回转体及多片沿回转体圆周方向布置的弧形悬挑片,所述悬挑片一端与回转体固定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轨道设有两列,所述横向轨道设于两列所述纵向轨道之间,所述横向轨道设有两列,所述行走机构设于两列所述横向轨道之间。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轨道与横向轨道之间设有升降调节组件;或,所述纵向轨道配设有升降调节组件。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向轨道上的行走座、位于行走座下方的安装座、以及用于带动安装座升降的升降调节组件,所述摆臂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行走座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升降导向组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凝土抹面装置,由行走机构带动抹面部件及限位组件整体移动,抹面部件在随行走机构移动的过程中进行抹面作业,抹面部件通过摆臂与行走机构相连,可以相对行走机构上下摆动,同时由限位组件限制摆臂的最大摆动角度,便于抹面部件依靠自身重力自动复位并与混凝土表面贴紧,提高混凝土抹面装置对施工面的适应能力,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既能够用于水平表面抹面,也能够用于弧面抹面,有利于减少人工抹面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抹面装置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抹面装置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抹面装置第三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抹面装置第四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抹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行走机构与横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抹面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横向轨道和纵向轨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各标号表示:1、行走机构;11、行走座;12、安装座;13、导向套;14、导向杆;2、抹面部件;21、悬挑片;22、顶拱片;3、限位组件;31、连接杆;32、隔套;33、弹性件;34、第一限位部;35、第二限位部;36、限位块;37、第一限位件;38、第二限位件;4、摆臂;5、抹面片;51、伸缩式限位件;6、横向轨道;7、纵向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图1至图4及图6至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抹面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抹面装置,包括行走机构1和抹面部件2,行走机构1上设有摆臂4,抹面部件2设于摆臂4上,行走机构1上设有用于限制摆臂4摆动位置的限位组件3。
32.该抹面装置,由行走机构1带动抹面部件2及限位组件3整体移动,抹面部件2在随行走机构1移动的过程中进行抹面作业,抹面部件2通过摆臂4与行走机构1相连,可以相对行走机构1上下摆动,同时由限位组件3限制摆臂4的最大摆动角度,便于抹面部件2依靠自身重力自动复位并与混凝土表面贴紧,提高混凝土抹面装置对施工面的适应能力,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既能够用于水平表面抹面,也能够用于弧面抹面,有利于减少人工抹面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3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包括连接杆31、隔套32以及套设于连接杆31上的弹性件33,连接杆31一端与摆臂4铰接并设有第一限位部34,另一端活动的穿设于隔套32中,隔套32与行走机构1铰接(当然也可以是除铰接外的其他可行的连接结构),弹性件33一端与第一限位部34抵接,另一端与隔套32抵接。其中,弹性件33例如可以是螺旋弹簧等。抹面部件2作业过程中,对于水平表面,弹性件33通过第一限位部34和隔套32压紧连接杆31、摆臂4,使得抹面部件2与混凝土表面紧贴;若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的凸起时,抹面部件2上升,带动摆臂4向上摆动,摆臂4进而带动连接杆31运动,连接杆31通过第一限位部34和隔套32的限位作用压缩弹性件33,隔套32为连接杆31提供支撑、导向,抹面部件2经过凸起之后,弹性件33复位,通过第一限位部34和隔套32,使连接杆31、摆臂4及抹面部件2快速复位,结构简单、可靠。当然也可以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组件3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包括设于行走机构1上的限位块36,限位块36和抹面部件2位于摆臂4的摆动中心的两侧。当摆臂4摆动导致右端与限位块36抵靠时,限位块36对摆臂4限位,结构简单、可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也可以是包括第一限位件37和第二限位件38,第一限位件37设于行走机构1上,第二限位件38与摆臂4铰接,第一限位件37与第二限位件38铰接并可相对移动。具体地,第一限位件37例如可以是限位销等,第二限位件38例如可以是限位板等,限位板上设置滑槽,限位销伸入滑槽内,也可实现对摆臂4的限位功能。
34.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1穿过隔套32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35。其中,第一限位部34例如可以是台阶结构等,第二限位部35例如可以是限位螺母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设置第二限位部35,可防止连接杆31从隔套32中脱出。
35.进一步地,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抹面部件2的一种实施例,抹面部件2包括抹面片5,限位组件3包括伸缩式限位件51,伸缩式限位件51一端与行走机构1铰接(优选与安装座12铰接),伸缩式限位件51另一端与抹面片5铰接,通过伸缩式限位件51的伸缩运动驱动抹面片5上下摆动。当抹面片5与混凝土表面接触时,随着行走机构1的移动可以完成抹面作
业;完成抹面作业之后,抹面片5向上摆动收起,与混凝土表面脱离。伸缩式限位件51优选液压油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动推杆、丝杆等。
3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抹面装置还包括纵向轨道7以及可沿纵向轨道7移动的横向轨道6,行走机构1设于横向轨道6上。优选地,例如可在横向轨道6上设置动力轮,使得横向轨道6自身可沿纵向轨道7主动移动,也可在纵向轨道7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横向轨道6沿纵向轨道7移动,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链轮 链条,横向轨道6上相应设置传动链轮,或液压缸、齿轮齿条等;同理,行走机构1可以是自身可沿横向轨道6主动移动,也可以是在横向轨道6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行走机构1沿横向轨道6移动。纵向轨道7、横向轨道6例如可以是直线轨道或弧形轨道等,与混凝土成型表面相符。使用时,横向轨道6可以沿着纵向轨道7移动,行走机构1及抹面部件2可以随横向轨道6沿纵向移动,同时行走机构1可以沿着横向轨道6移动,抹面部件2可以随行走机构1沿横向移动,因此抹面部件2的移动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混凝土表面,通过抹面部件2的滚动使得凹凸不平的混凝土表面变得光滑、平整,通过设置对应纵向、横向轨道6的形状可控制抹面路径,实现平面、单向曲面、双向或多向曲面等任意形状混凝土表面的成型和抹面,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
3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横向轨道6的长度方向,抹面部件2设有多个,沿纵向轨道7的长度方向,抹面部件2也设有多个。在行走机构1的沿纵、横向移动过程中,多个抹面部件2可以先后进行抹面,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滑程度。
38.其中,抹面部件2可以是仅包含回转体、顶拱片式滚筒和/或悬挑片式滚筒,顶拱片式滚筒包括回转体及多片沿回转体圆周方向布置的顶拱片22,顶拱片22一端与回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回转体搭接,或顶拱片22两端均与回转体固定连接;悬挑片式滚筒包括回转体及多片沿回转体圆周方向布置的弧形悬挑片21,悬挑片21一端与回转体固定连接。顶拱片式滚筒、悬挑片式滚筒在滚动过程中有利于越过混凝土表面凸出的骨料并将其下压,避免带动凸出的骨料移动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凹痕。
3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纵向轨道7设有两列,横向轨道6设于两列纵向轨道7之间,横向轨道6设有两列,行走机构1和抹面部件2设于两列横向轨道6之间,使得混凝土抹面装置整体的平衡性、稳定性良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纵向轨道7、横向轨道6也可以有其他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抹面部件2的移动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混凝土表面即可。
40.参见图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可在纵向轨道7与横向轨道6之间也设置升降调节组件,实现横向轨道6、行走机构1、抹面部件2等的升降调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纵向轨道7配设升降调节组件,实现纵向轨道7、横向轨道6等的整体升降调节。升降调节组件例如可以通过液压油缸、气缸、电动推杆、丝杆螺母副等方式实现功能。
41.当然也可以是,行走机构1包括设于横向轨道6上的行走座11、位于行走座11下方的安装座12、以及用于带动安装座12升降的升降调节组件(图中未示出),摆臂4设于安装座12上,行走座11与安装座12之间设有升降导向组件,升降导向组件例如可以是:行走座11上设有导向套13,安装座12上设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活动的穿设于导向套13中。该种结构的行走机构1,使得行走座11可以带动安装座12及其上的抹面部件2等整体移动,同时安装座12可相对行走座11升降,行走座11一般情况下能够沿直线行走,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沿曲线行走,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应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导向组件也可以进行调
换,行走座11上设有导向杆14,安装座12上设有导向套13,导向杆14活动的穿设于导向套13中,同样可以实现目的。如前所述,升降调节组件例如可以通过液压油缸、气缸、电动推杆、丝杆螺母副等方式实现安装座12的升降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若行走座11与安装座12之间设有升降导向组件,则无需在纵向轨道7与横向轨道6之间重复设置升降导向组件或纵向轨道7重复配设升降调节组件。
4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