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活动式表体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手表 智能 活动 式表体
一种具有活动式表体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活动式表体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如今的智能手表通常设置有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用于视频通话,后置摄像头用于拍照、扫码和识物等用途。然而手表固定在手腕上会将后置摄像头挡住,当进行拍照、扫码时只能将手表摘下,如此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而且后置摄像头裸露在外边,容易磨损,穿戴时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会导致汗水灰尘进入摄像头内部,导致拍摄画质变差;由于手表穿戴在手腕上,前置摄像头高度无法调节,对于不用的使用者会造成不便,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活动式表体的智能手表,表体可相对底部支架滑移,同时利用底部支架隐藏和保护后置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活动式表体的智能手表,包括:

底部支架,包括底座和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表体,设有后置摄像头,所述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表体朝向所述底部支架的一面上;

其中,所述表体背面与所述托架之间设有滑移组件和弹簧卡接组件,所述表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表体通过所述滑移组件相对所述底部支架移动并通过所述弹簧卡接组件与所述托架定位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表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表体与所述底部支架相叠设,所述后置摄像头隐藏在所述底部支架内;当所述表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表体与所述底部支架错位设置,所述后置摄像头露出于所述底部支架。

优选地,所述托架为框架结构,中间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轨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表体朝向所述托架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壁为所述滑轨,所述安装座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两侧与所述滑轨相抵。

优选地,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表体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卡接组件位于所述压盖与所述表体背面之间,所述压盖盖设在所述第一开口上,且与所述托架的内壁相抵,所述压盖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弹簧卡接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弹簧卡接组件包括弹簧、卡接块和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框架结构,端部设有通孔,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卡接块在所述弹簧作用下穿出或缩入所述通孔,与所述托架卡接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托架背向所述表体的一面上设有卡圈,所述卡圈环绕所述第一开口呈封闭式结构设置,所述卡圈的内侧设有卡接部,用于与所述卡接块适配卡接;所述卡接部呈波浪式卡槽结构,所述卡接块的头部与所述卡接部的波谷卡槽适配卡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块包括基座、头部和尾部,所述基座位于所述安装座中,且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头部和所述尾部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侧,所述头部活动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尾部插入所述弹簧中,所述弹簧的端部与所述基座相抵。

优选地,压盖朝向所述托架的一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安装座相盖合形成限制所述弹簧和所述卡接块的腔体结构,所述卡接块在所述弹簧的作用穿出或缩入所述通槽。

优选地,所述托架与所述底座卡接和/或螺丝固定连接;当托架与所述底座卡接时,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卡扣,所述托架的卡圈外壁上对应设有若干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使所述托架与所述底座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表体的背面下端设有充电部;当所述表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充电部露出于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表体的背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充电部为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表体的背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后置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一凹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具有两个状态,通过滑移组件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并通过弹簧卡接组件将表体定位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滑移组件不仅用于实现表体与底部支架的相对移动,还用于连接表体和底部支架,避免表体与底部支架分离;弹簧卡接组件用于实现表体的定位。当表体处于第一状态时,表体与底部支架相叠设,表体背面的后置摄像头隐藏在底部支架内,与皮肤隔开,有效防止汗水灰尘进入后置摄像头导致功能失效,延长了表体的使用寿命;而在需要使用后置摄像头时,通过滑移卡接组件将表体切换至第二状态,表体与底部支架不完全重叠,呈错位设置,此时,后置摄像头露出于底部支架,并脱离手腕的遮挡范围,无须摘下手表就可以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扫码等操作,操作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体与底部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体与底部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体与托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体与托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部支架;11、托架;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卡扣;113、第二螺纹孔;114、滑轨;115、卡圈;116、限位盖;12、底座;121、第二开口;122、第一卡扣;123、第一螺纹孔;124、挡边;20、表体;21、后置摄像头;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充电部;25、第三螺纹孔;26、压盖;261、通槽;262、第四螺纹孔;263、凸板;27、螺钉柱;30、弹簧卡接组件;31、弹簧;32、卡接块;321、头部;322、基座;323、尾部;33、安装座;331、通孔;34、卡接部;341、波谷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虽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本公开还旨在涵盖替代品、修改和等同物。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提供对所公开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看附图1至附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活动式表体20的智能手表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底部支架10保护了后置摄像头21,同时通过滑移组件和弹簧卡接组件30使表体20具有两种状态,从而保证了后置摄像头21可正常使用。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活动式表体20的智能手表,包括:

底部支架10,包括底座12和托架11,托架11与底座12固定连接;

表体20,设有后置摄像头21,后置摄像头21设置在表体20朝向底部支架10的一面上;

其中,表体20背面与托架11之间设有滑移组件和弹簧卡接组件30,表体2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表体20通过滑移组件相对底部支架10移动并通过弹簧卡接组件30与托架11定位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表体20处于第一状态时,表体20与底部支架10相叠设,后置摄像头21隐藏在底部支架10内;当表体20处于第二状态时,表体20与底部支架10错位设置,后置摄像头21露出于底部支架10。

表体20的背面即为表体20朝向底部支架10的一面。如附图2所示,表体20处于第一状态,表体20与底部支架10相叠设,表体20背面的后置摄像头21隐藏在底部支架10内,与皮肤隔开,有效防止汗水灰尘进入后置摄像头21导致功能失效,延长了表体20的使用寿命;如附图3所示,表体20通过滑移组件上滑并通过弹簧卡接组件30定位,切换至第二状态,表体20与底部支架10不完全重叠,呈错位设置,此时,后置摄像头21位于表体20的上端,在底部支架10的上端露出,并脱离手腕的遮挡范围,无须摘下手表就可以使用后置摄像头21进行拍照、扫码等操作,操作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表带与底部支架10的上下端连接,具体结构如相关技术中的结构,智能手表能正常使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21可位于表体20的下端,可通过滑移组件下滑表体20并通过弹簧卡接组件30定位,使后置摄像头21在底部支架10的下端露出。后置摄像头21还可位于表体20的左右侧,通过左右滑移露出于底部支架10。处于佩戴习惯的考虑,优选地,后置摄像头21位于表体20的上端或下端,不易被手腕遮挡镜头。弹簧卡接组件30通过伸缩卡接的方式与托架11定位,相比普通的卡接方式,具有卡接更平滑,使用更省力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底部支架10包括底座12和托架11,托架11与底座12固定连接,托架11设置在表体20和底座12之间,表体20与托架11直接连接,不与底座12直接连接,使表体20与底座12之间具有间隙,避免底座12与表体20大面积接触影响表体20散热。同时,设置有托架11的底部支架10相比于普通支架,不仅不影响表体20的正常使用,而且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如附图9所示,弹簧卡接组件30包括弹簧31、卡接块32和安装座33,安装座33为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表体20的背部,安装座33的两端设有通孔331,弹簧31置于安装座33中,卡接块32在弹簧31作用下穿出通孔331,与托架11卡接;而在表体20相对托架11移动时,卡接块32被托架11顶入通孔331,此时,卡接块32与托架11未卡接,弹簧31蓄力,直至表体20移动至下一卡接位置,卡接块32再次在弹簧31作用下与托架11卡接,从而定位表体20。

如附图10所示,卡接块32包括基座322、头部321和尾部323,基座322位于安装座33中,且尺寸大于通孔331的尺寸,使卡接块32不会脱离安装座33,同时,头部321和尾部323分别位于基座322的两侧,头部321活动置于通孔331中,尾部323插入弹簧31中,弹簧31的端部与基座322相抵,使弹簧31可对基座322施加推力,也可使卡接块32压缩弹簧31使弹簧31蓄力。卡接块32的尾部323插入弹簧31内部同时将弹簧31压缩安装在安装座33内部,使卡接块32与弹簧31的连接更稳定,方便弹簧31对卡接块32施力,保证卡接块32稳定卡接。卡接块32受力挤压可以缩回到安装座33的通孔331内部,此时弹簧31处于压缩状态,外力消失后,弹簧31回弹,卡接块32伸出。

托架11可通过其上的卡圈115与卡接块32卡接,更具体地说,如附图4至附图6所示,托架11背向表体20的一面上设有卡圈115,卡圈115环绕第一开口111呈封闭式结构设置,卡圈115的内侧设有卡接部34,用于与卡接块32适配卡接;如附图6所示,卡接部34呈波浪式卡槽结构,卡接块32的头部321与卡接部34的波谷卡槽341适配卡接。如附图10所示,卡接块32的头部321为三角形,则卡接部34呈三角波浪式结构,波谷卡槽341也为三角形。此时波谷卡槽341数量大于两个,使表体20不仅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定位,还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位置定位,也可以使表体20在后置摄像头21露出底部支架10后继续上移,调节后置摄像头21的露出高度,由于卡接部34是连续式的,所以卡接块32可以滑移卡接在滑移范围内的卡接部34的任一波谷卡槽341中,前置摄像头高度可调,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使用体验好。同时,由于卡圈115为环绕第一开口111设置的封闭式结构,如附图6所示,卡圈115的上下端均具有限位盖116,用于限制表体20与托架11的相对滑动距离,压盖26的上下沿与卡圈115的上下侧壁抵接以限制压盖26与托架11之间的滑动范围,防止表体20与托架11分离脱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块32的头部321可以为弧形,卡接部34为弧形波浪式结构,波谷卡槽341为弧形槽,使卡接部34与卡接块32之间卡接更顺畅,使用更省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滑移组件有多种实现方式,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托架11为框架结构,中间设有第一开口111,滑移组件包括滑轨114和安装座33,安装座33固定在表体20朝向托架11的一面上,第一开口111的两侧壁为滑轨114,安装座33置于第一开口111中且两侧与滑轨114相抵,安装座33不仅用于安装弹簧31和卡接块32,还起到了限定托架11的安装位置的作用,同时,可以防止表体20相对托架11上下滑移时出现晃动。

优选地,滑移组件还包括压盖26,压盖26与表体20背面固定连接,弹簧卡接组件30位于压盖26与表体20背面之间,压盖26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111的宽度,压盖26盖设在第一开口111上,且与托架11的内壁相抵。

为提高表体20相对托架11上下滑移时的平稳度和流畅度,优选地,压盖26与表体20固定连接,将托架11夹设在压盖26与表体20之间,限定托架11的位置,同时压盖26与滑轨114配合,防止表体20在相对托架11上下移动时左右晃动。更具体地说,如附图8所示,压盖26朝向托架11的一面两侧设有凸板263,凸板263与滑轨114平行设置,同时,凸板263的侧边与卡圈115上的卡接部34相抵,使压盖26扣合在第一开口111上;压盖26通过凸板263沿托架11滑移,有效防止压盖26和表体20在上下滑移的过程中左右晃动。

压盖26与表体20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表体20上设有突出的螺钉柱27,螺钉柱27穿过第一开口111,螺钉柱27上设有第三螺纹孔25,压盖26上设有第四螺纹孔262,螺钉依次穿过第四螺纹孔262和第三螺纹孔25将压盖26固定在表体20上,此时,螺钉穿过第一开口111,且压盖26两侧的凸板263与滑轨114朝向托架11的一面相抵,压盖26盖设于托架11上方,同时也将托架11固定在压盖26与表体20之间。

优选地,为节省托架11和表体20之间的安装空间,延长表体20和托架11的相对移动距离,压盖26同时覆盖在弹簧卡接组件30上,弹簧卡接组件30位于压盖26与表体20背面之间,而为了防止压盖26干扰弹簧卡接组件30的卡接,压盖26朝向托架11的一面设有通槽261,通槽261为两侧无遮挡的贯通的槽,通槽261与安装座33相盖合形成限制弹簧31和卡接块32的腔体结构,卡接块32在弹簧31的作用穿出或缩入通槽261,与卡圈115上的卡接部34卡接。

托架11与底座12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采用螺丝固定连接,或者采用卡扣固定连接等,也可以同时采用螺丝固定和卡扣固定的方式,使托架11与底座12连接更牢固。更具体地说,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底座12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23,同时设有第一卡扣122,对应的,托架1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13和第二卡扣112,第二卡扣112与第一卡扣122都设计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扣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下端和左右两侧;多个第二卡扣分别设置在卡圈上端、下端和左右两侧的内侧面上。第二卡扣112与第一卡扣122相适配,插入第一卡扣122的空隙后与第一卡扣122卡接,优选地,第二卡扣112设置在托架11卡圈115上,卡圈115突出设置于托架11朝向底座12的一面上,第二卡扣112设置在卡圈115的外壁的边缘位置,与托架11的主体面之间设有间隙,方便第一卡扣122与第二卡扣112对应卡接,实现托架11与底座12的初步定位,而后,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123和第二螺纹孔113,将托架11与底座12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托架11与底座12相对静止,表体20相对与托架11和底座12上下滑移,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优选地,如附图3和附图7所示,底座12上还设有第二开口121,第二开口121与第一开口111连通,用于表体20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为可充电结构,将充电部24设置在表体20背面上,在附图3和附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21设置在表体20背面的上端,因此,充电部24设置在表体20背面的下端,为方便充电和保护充电部24,当表体20处于第二状态时,充电部24露出于第二开口121中。在表体20处于第一状态时,底座12将充电部24与皮肤隔开,有效防止汗水灰尘进入充电部24,也避免了充电部24暴露与皮肤接触导致的安全隐患,使智能手表使用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优选地,充电部24可采用现有的充电插口或充电触点。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表体20沿底部支架10滑移的过程中磨损后置摄像头21及充电触点,如附图3和附图9所示,表体20的背面设有第一凹槽22,后置摄像头21位于第一凹槽22中,且高度不高于第一凹槽22;表体20的背面设有第二凹槽23,充电部24为充电触点,充电触点位于第二凹槽23中,且高度不高于第二凹槽23。

优选地,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底座12的两侧设有挡边124,挡边124与表体20的两侧贴合,挡边124可以对表体20起到一定限位作用,同时还可防止灰尘从表体20侧面进入表体20和底部支架10之间,影响表体20与底部支架10的正常滑移。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