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飞机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3: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称重 物体 装置 重量 飞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体重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2.飞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准确测定飞机的重量,以分别对飞机运行和承载量进行安全评估与合理配置,同时,飞机的重量和平衡是飞机运行过程中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3.常见的飞机称重装置体积大、笨重、拆装不便、不易搬运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飞机称重装置,该称重装置拆装方便、易于搬运移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称重装置,包括用于飞机前轮称重的前称重组件和用于飞机后轮称重的后称重组件,所述前、后称重组件的数量分别与飞机前、后轮的列数相同,所述前、后称重组件均包括依次首尾扣合连接的引坡、称重板、和轮挡,其中,所述后称重组件的称重板的数量与飞机后轮的排数相同,所述称重板位于飞机轮的正下方,所述称重板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脚轮。
6.进一步的是,所述引坡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燕尾凸块,所述轮挡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燕尾凸块,所述称重板前、后部的顶面上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称重板前、后部的燕尾槽分别与第二、一燕尾凸块滑动配合;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凸块滑动配合,以实现部件间的扣合连接,因此称重装置拆装更方便。
7.进一步的是,所述引坡包括前、后引坡,所述前、后引坡分别包括第一、二引坡面板,所述第一、二引坡面板的顶面在同一斜平面上,所述第一、二引坡面板的内侧均设有呈网格状的筋板,所述第一引坡面板的后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t 形板,所述第二引坡面板前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二t形板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的矩形槽,该矩形槽与第二t形板的前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燕尾凸块设于第一引坡面板的前端面上;通常引坡的长度较长,将引坡分为相互扣合连接的前、后引坡,使得引坡拆卸后更容易搬运移动;前、后引坡的结构强度好且质量轻。
8.进一步的是,所述轮挡包括第一过渡连接板和挡块,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和挡块分别包括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和轮档面板,所述轮档面板高于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和轮档面板的内侧均设有呈网格状的筋板,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t形板,所述轮档面板后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一t形板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的矩形槽,该矩形槽与第一t形板的后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燕尾凸块设于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的后端面上;过渡连接板和挡块相互扣合连接,使得轮挡拆卸后更容易搬运移动;过渡连接板和挡块的结构强度好且质量轻。
9.进一步的是,所述后称重组件的称重板的数量具有多个时,相邻的所述称重板之
间设有第二过渡连接板,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包括呈方形的第二过渡连接板台面板,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台面板的内侧设有呈网格状的筋板,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台面板的前、后端面上均设有第三燕尾凸块,所述第三燕尾凸块与称重板上的燕尾槽滑动配合;过渡连接板质量轻且结构强度好;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凸块滑动配合,以实现过渡连接板与称重板之间扣合连接,因此拆装较为方便。
10.进一步的是,所述称重板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底部的前、后端均设有至少一个称重传感器,同一端的称重传感器的外端均与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燕尾槽开设在边梁的底面上,所述承重板的底面上设有称重仪表,所述称重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称重仪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将重量信号传输至称重仪表的控制器后,所述控制器计算出飞机轮重。
11.进一步的是,所述称重仪表上设有无线发射天线,所述无线发射天线与手持称重仪表通信连接;所述手持称重仪表用于接收各称重仪表计算得出的轮重信号,以计算出轮组重量和飞机总重量。
12.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新型的飞机称重装置包括前、后称重组件,所述前、后称重组件均包括依次首尾扣合连接的引坡、称重板、和轮挡,拆装扣合拼接式的飞机称重装置较为方便;由于所述称重板比较笨重,所述称重板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脚轮,操作人员可将称重板立起搬运移动,即使一人也可以轻松搬运移动本新型的飞机称重装置。
附图说明
13.为了清楚说明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称重装置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机称重装置的示意图;
15.图2为所述前称重组件的立体图;
16.图3为所述后称重组件的立体图;
17.图4为所述引坡的立体图;
18.图5为所述前引坡的立体图;
19.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20.图7为所述称重板的立体图;
21.图8为所述称重板的立体图;
22.图9为所述底板的立体图;
23.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24.图11为所述挡块的立体图;
25.图12为所述过渡连接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在本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本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实施例1
32.如图1

12,一种飞机称重装置,包括用于飞机前轮称重的前称重组件1和用于飞机后轮称重的后称重组件2,通常,重型客机的前起落架上具有2列1排前轮(共2个前轮),后起落架上具有4列3排后轮(共12个后轮),相应的,所述前、后称重组件1、2的数量分别是2组和4组,所述前、后称重组件1、2 均包括依次首尾扣合连接的引坡3、称重板4、和轮挡5,其中,所述后称重组件2的称重板4的数量具有3个,所述称重板4位于飞机轮的正下方,所述称重板4的外侧设有2个脚轮6。
33.称重时,将飞机从引坡5的后侧牵引至至称重装置上,引坡,是用于引导飞机进入称重板4的钢结构体,当所述称重板4位于飞机轮的正下方时,轮挡5 防止飞机继续向前位移。
34.优选的,所述引坡3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燕尾凸块10,所述轮挡5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二燕尾凸块11,所述称重板4前、后部的顶面上均开设有燕尾槽12,所述称重板4前、后部的燕尾槽12分别与第二、一燕尾凸块11、10滑动配合。
35.所述引坡3包括前、后引坡6、7,所述前、后引坡6、7分别包括第一引坡面板31、第二引坡面板32,所述第一、二引坡面板的顶面在同一斜平面上,所述第一、二引坡面板的内侧均设有呈网格状的筋板,第一引坡面板31的后端设有2个第二t形板8,所述第二引坡面板32前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二t形板8 位置相对应的2个矩形槽,该矩形槽与第二t形板8的前部9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燕尾凸块10设于第一引坡面板31的前端面上。
36.所述轮挡5包括第一过渡连接板13和挡块14,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13和挡块14分别包括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3和轮档面板34,所述轮档面板34高于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3,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3和轮档面板34的内侧均设有呈网格状的筋板,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3的前端设有4个第一t形板15,所述轮档面板34后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第一t形板15位置相对应的4个矩形槽17,该矩形槽17与第一t形板15的后部16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燕尾凸块11设于第一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3的后端面上。
37.所述后称重组件2的称重板4的数量具有多个时,相邻的所述称重板4之间设有第二过渡连接板18,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18包括呈方形的第二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5,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5的内侧设有呈网格状的筋板,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台面板35的前、后端面上均设有第三燕尾凸块19,所述第三燕尾凸块19与称重板4上的燕尾槽12滑动配合。
38.所述称重板4包括承重板20,所述承重板20底部的前、后端均设有4个称重传感器21,同一端的4个称重传感器21的外端均与边梁23固定连接,所述燕尾槽12开设在边梁23的底面上,所述承重板20的底面上设有称重仪表24,所述称重传感器21均通过信号线与称重仪表24的控制器连接。
39.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21是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21 还能是磁极变形式称重传感器、或电磁力式称重传感器。
40.优选的,所述称重仪表24上设有无线发射天线,所述无线发射天线与手持称重仪表通信连接;所述称重仪表24还能有线连接手持称重仪表。
41.所述飞机称重装置包括前、后称重组件1、2,所述前、后称重组件1、2均包括依次首尾扣合连接的引坡3、称重板4、和轮挡5,拆装扣合拼接式的飞机称重装置较为方便;由于所述称重板4比较笨重,所述称重板4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脚轮6,操作人员可将称重板4立起搬运移动,即使一人也可以轻松搬运移动本新型的飞机称重装置。
4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