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半球 陀螺仪 谐振 和面 两种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其特征于,它包括一个半球谐振子(2),在半球谐振子(2)边缘设有裙边,底部顶点设有锚杆(2b);半球谐振子(2)外表面下方是面内电极(4),电极呈立体球面排列,包含支撑电极座(4d)、支撑电极(4b)以及功能电极组(4a),其中,支撑电极(4b)个数大于等于2,在一个圆周角内等角间距排列,用于固定谐振子,支撑电极(4b)底部通过支撑电极座(4d)相连,支撑电极座(4d)中央开有一锚点腔(4c),供半球谐振子(2)底部锚杆(2b)插入,从而固定半球谐振子(2),支撑电极(4b)之间的间隙等距插入功能电极组(4a),并且每个单电极下方均设有金属pad电极(4e),用于连接导线;半球谐振子(2)的裙边与面外电极(1c)在安装后,两者间形成电容间隙,面外电极(1c)在顶盖(1)的下表面呈平面环形排列,顶盖(1)的边缘突出,并且在边缘上等距设有金属pad电极(1a),金属pad电极(1a)与面外电极(1c)通过金属涂层导线(1b)相连,金属pad电极通过封底层(6)中与其一一对应的锥型孔(6a)与外部导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外电极(4)所包含的支撑电极(4b)和功能电极组(4a)通过密封环(3)进行固定,密封环(3)与面内电极(4)之间还设有应力释放环(5),且密封环(3)的俯视图外围轮廓恰好在顶盖(1)突起部分的内缘轮廓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其特征在于,谐振子(2)裙边的形状可以是完全覆盖面外电极(1c)所在圆环的环形(2a),也可以是仅覆盖面外电极(1c)中各电极外轮廓的齿形(2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其特征在于,面外电极(1c)内部有一同心圆区域设有吸气剂涂层(1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其特征在于,面内电极(4)用来检测谐振子(2)的壳体在垂直于锚杆轴的平面内的振动变形,面外电极(1c)用来检测谐振子(2)的裙边在垂直于锚杆轴的平面外的振动变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面内和面外两种电极的微半球陀螺仪,包括半球谐振子,半球谐振子的半球边缘具有裙边,底部具有锚杆;半球谐振子下方设有面内电极,呈立体球面排列,面内电极通过密封环固定在一起,且面内电极下方设置有金属PAD电极,用于外接导线;半球谐振子上方设有面外电极,呈平面环形排列,与谐振子边缘带相接,面外电极位于顶盖上,顶盖外缘设置有金属PAD电极,用于外接导线;面内电极下方是封底层,封底层边缘有锥型孔,与面内电极下方的金属PAD电极一一对应。本发明同时采用面内电极和面外电极两组电极进行驱动和检测,弥补了面外传感信号弱的不足,提高了面内电极检测的对称性,提高了陀螺的电学对称性低和电学调谐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庄须叶 刘靖豪 李平华 张佳宁 张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